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考,更能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启迪。《草房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成长小说,作为曹文轩“成长三部曲”中的代表作,小说以油麻地小学为叙述中心,将几个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点滴生活、琐碎日常,却充满着对生活的思考。作品塑造了“秃鹤”等具有时代印记的少年群像,他们直面生理缺陷、疾病困境的生命历程,生动诠释了苦难对于人格淬炼的价值。通过阅读《草房子》,我们可以获得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的双重滋养。一、多元主题叙事,提升审美能力在《草房子》中,作者以不同人物的故事编织起“油麻地小学宇宙”,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主题,在苦难和琐碎故事中提升读者的文字审美能力。比如故事中的“秃鹤”,他的故事就极具张力。“秃鹤”本身是一个秃顶的少年,因为生理缺陷,没少遭到同学的嘲笑,他从别人眼光中感受到自己的不一样,为了掩盖缺陷,他用抹生姜、戴帽子等方式寻求解脱,但是嘲讽之声并没有停止。甚至在会操时,他以集体荣誉为代价进行反抗,依旧未能贏得尊重。“秃鹤”很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一类少年形象,因为自身的一些缺点,招致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很多同学因此对他们避之不及。但是故事中的“秃鹤”选择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就是重建自我认同。在学校的一次文艺表演中,“秃鹤”选择了没有人愿意担任的“秃头连长”一角,成功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尊重。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敏感自卑少年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爱的力量。“秃鹤”之所以有不断反抗的勇气,源于他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秃鹤”曾经因为自已的秃顶而有过放弃学业的念头,然而,他的父亲却用生姜细心地帮助他擦洗头皮,以此来保护孩子的自尊。在阅读时,我们能从故事中领略到爱的纯粹,触摸到这份亲情的质朴,感受其温暖之处,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记忆往往会被唤醒,形成跨时空的审美共鸣。此外,书中关于“死亡”的主题同样令人动容。《草房子》并未避讳死亡这一概念,书中有诸多对死亡的描写。主人公桑桑从顽童到直面死亡的转变,构成了完整的成长隐喻。桑桑原本是个调皮的少年,当恶作剧惯用的肿块成为生命倒计时的符号时,桑桑开始逐渐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勇敢地直面死亡,变得越发有责任感,真正迈向成长。这些不同的主题,串联起故事的发展脉络,让作品超越校园文学的框架,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对生命本质的深层观照,不知不觉提升了对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二、浪漫诗化叙述,培育良好语感在日常的语文阅读中,我们接触到的往往是碎片化的阅读材料,难以对上下文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而整本书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语言的亲近感和文化认同感等,进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独特的语言风格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草房子》便是一部极具诗化意味的佳作。《草房子》常以直白、简洁的语言描绘故事中的景物。例如,“立在深院里的寺庙,四角翘翘,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飞去。寺庙后面还是林子,有三两株高树,在它的背后露出枝条来。寺前是两株巨大的老槐,很少枝条,而偶尔剩下的几根,在风中轻轻摇动,显得十分苍劲”。这段描写用词简约,却精准地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寥寥数语,便让一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眼前,给人一种类似白描的阅读体验。这种直白的描写方式带来一种简洁质朴的语言感受。此外,书中还频繁运用丰富的颜色描写。比如,“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这种简练的色彩描绘使得画面的活力倍增,使事物的状态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这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启示,也是我们未来创作的基础。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石,将阅读中获取的经验运用到写作中,能让我们对语感的把握更加精准。三、乡土情景描写,拓展阅读视野自然美景是写作的源泉,我们需先感知美,才能用真情实感去书写美。阅读是感受美的过程,写作则是表达美的方式。尤其是乡村自然美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与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对乡村生活图景的想象和体验越发匮乏。然而,乡村自然美景实则是激发我们美感的重要渠道。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在《草房子》中,有大量对乡村风景的细腻描写。作者曹文轩来自江苏盐城的农村地区,他将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融入作品,使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阅读时,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其中细致入微的描写。在这些丰富的乡村图景描绘中,我们得以窥见一段美好的乡村童年生活,领略文字的诗意。例如,“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阻挡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这样的景物描写,留存了乡村生活的记忆,引发读者无限遐想。这部小说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阅读体验。书中的各个成长故事虽相对独立,但通过油麻地小学这一空间紧密相连,这片乡村图景成为连接它们的纽带。“金色的草房子、银闪闪的芦花、绿得油汪汪的柳枝、银蛇般的清水”等意象,生动地构建出油麻地小学这片精神乐园,蕴含着独特的东方温情魅力。我们从这些丰富的意象描写中,既能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又能洞察景物背后的人物特点。在写作时,我们也应借鉴这种写作手法,通过景物描写,让万物成为审美理想的体现,达到以景写人的目的。四、构建叙事视角,深化思想高度每位作者在创作时,都会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不同视角会给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在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常采用儿童视角,或整体呈现出儿童的思维特征。但也有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另辟蹊径,从成人视角讲述故事,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全知视角则能巧妙地将景、人、情融合在一起。为更好地讲述故事,作者往往会灵活切换叙事视角,让读者更沉浸其中。在写作时,我们也应运用多样化的视角,全方位展现故事。《草房子》采用全知视角展开故事,叙述者如同一位“说书人”,向读者娓娓道来故事的发展。这种刻意营造的疏离感,宛如在讲述童年往事,使读者能更好地将景物与情节相结合,从全局把握故事。同时,作者以主人公桑桑为核心,建立起故事的主客观立场,实现了人物双重视角的优势互补。故事叙事从儿童视角出发,而整体故事框架则基于成年后主人公的回忆构建。这种叙事方式,实现了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对话。阅读过程中,我们在情感和认知上会不自觉地向成年后的桑桑靠拢,思想深度也随之提升。实际上,曹文轩的小说常带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悲伤氛围,在描绘人物的苦难与艰辛时,也蕴含着对美好的执着追求。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升华自我,这正是这部作品叙事框架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时,我们代入的是成年后桑桑的理解,重新回顾童年故事。桑桑从最初戏弄“秃鹤”、嫉妒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杜小康的不成熟状态,到后来经历死亡考验,领悟生命真谛,实现自我内在力量的成长。我们在阅读中,也不知不觉地跟随主角一同成长。成长总是伴随着疼痛,少年时的困厄不仅仅是皮肉上的苦难,更有这些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唐电力大兴安岭地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达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中国移动宜春市2025秋招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外墙真石漆施工方案
- 大庆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攀枝花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五级祈祷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湖南永州市东安县招聘第一批就业见习岗位1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引进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河北省人民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重庆市勘测院有限公司招聘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钢厂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第41课时 气象灾害(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二次函数(四)
- 2025年注册会计师题库带答案分析
- 呼吸科出科考试题临床及答案2025版
- 设计管控管理办法
- 物流月结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政策变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