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任务一:识字与写字。1.(9分)结合语境,填词语。(1)暮色已lǒngzhào着小镇,一位环卫工人fèi力的推着车消失在人流中。(2)盘古用斧子对着黑暗pī过去,轻而清的东西huǎnmàn上升,重而zhuó的东西不断下沉。他用身体chēng起了天地,令人pèifú。(3)爬山虎的叶子非常jūnyún,既没有chóngdié的,也不会留一点kòngxì。(4)kuānkuò的钱塘江横卧在江面上。二、给下面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báo)花圃(pǔ)肝脏(zàng)凶恶(è) B.鸟巢(cháo)蝙蝠(biān)少女(shào)挖掘(jué) C.惩罚(chéng)混沌(hún)倾斜(qīn)住宅(zhái) D.隐蔽(bìn)嫩绿(nèn)空隙(xì)狡猾(jiǎo)3.(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蟋蟀常常慎重(谨慎)地选择住址。 B.盘古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停止)的江河。 C.宙斯吩咐(指示)火神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渐渐)变成灰色。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这件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你的错。 C.谁知道事情出乎意料,原以为能办成的事却因下暴雨耽误了。 D.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往往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5.(2分)小红看见几只鸟儿飞到树上的窝里,想到了“倦鸟归巢”,想起来鸟的窝叫“鸟巢”,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来其他动物的“家”。下面有错误的一项是()A.马厩狗洞 B.鱼塘猪圈 C.蜂巢虎穴 D.牛棚羊圈6.(2分)下面描述的画面最适合用“()”来形容。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原来还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了下来。A.响彻云霄 B.低声细语 C.窃窃私语 D.鸦雀无声7.(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运动会快到了。”老师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准备参加哪些项目?” B.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C.“张老师,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D.阅读有很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8.(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 B.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排比) C.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拟人) D.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比喻)9.(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文结合和做表格都是观察记录的方法。 B.从“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很仔细。 C.《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D.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三、解答题。10.(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仿写句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2)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写“树上的小鸟”。顿时忽然一会儿工夫过了一会儿11.(11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我们读书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如王充所言:智能之士,,。观察事物时,还要像精卫一样,有知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常,。(2)这个季节在路上行走,你会发现有人穿薄棉袄,有人穿毛衣,还有人穿短袖,这真是“二八月,”啊!(3)老师用韩愈的名言“,?”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4)读诗让人明理,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表示“当局者迷”这一道理的诗句是:“,。”读了“,。”让我们认识到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四、任务三:阅读与理解(28分)12.(12分)阅读。羿射九日ㅤㅤ尧①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②皆死,堕③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注释]①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②乌:神话传说中,太阳里有一只三足金乌鸟。③堕:落。(1)下列断句正确的是哪一项?A.尧命/羿射/十日B.尧命羿/射十/日C.尧/命羿/射十日D.尧/命羿射/十日(2)引用原文,梳理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结果。(3)用“ㅤㅤㅤ”画出文中一处想象神奇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4)精卫和后羿都是影响广泛的神话人物。请你结合所学,为他们各选2个合适的颁奖词,制作神话人物风云榜。(填序号)精卫①悲悯众生②坚韧不拔③矢志不渝④神通广大⑤三头六臂⑥未卜先知后羿13.(16分)自带防晒特效的银甲骑士﹣﹣撒哈拉银蚁正午时分,火红的太阳正无情地炙烤着撒哈拉沙漠。在这片气温高达70℃的土地上,一只倒霉的苍蝇不幸被晒晕了,软软地跌落在沙粒中。忽然,几粒银色的“水滴”冒了出来,它们丝毫不受高温的困扰,迅速聚集到苍蝇身边,将这个倒霉蛋当作猎物拖走了。这些银色的“水滴”就是撒哈拉银蚁。它们的身形并不奇特,然而浑身银光闪闪,像是身穿铠甲的中世纪骑士。为什么这些小家伙不惧高温?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银蚁身上覆盖着排列有序的细毛。这些细毛并非头发一样的圆柱形,而是更像一根根三棱镜﹣﹣细毛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每个面可以有效地反射来自不同入射角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一只浑身反光的蚂蚁,看起来可不是银光闪闪吗?除此之外,这种细毛还能向外辐射中红外光来散出热量,让银蚁在沙漠中保持“高冷”。除了反光和散热这两大盾牌,撒哈拉银蚁还有一样秘密武器﹣﹣速度。它们的爬行速度可高达每秒0.7米。如果换算成人类的体形,就是可以达到每小时450千米的超高速。这样,撒哈拉银蚁就可以在酷热的中午“错峰出行”,避开沙漠蜥蜴等天敌,顺利进行自己的觅食之旅了。(1)文中银色的“水滴”是指。(2)“错峰出行”在文中是指。(3)课文通过一件事引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具体的介绍了撒哈拉银蚁的细毛具有和作用,以及一样秘密武器是。(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对错,打上“√”或“×”。①撒哈拉沙漠气温70℃,这个数字不仅写出了气温很高,还突出了银蚁生存环境的恶劣。②银蚁身上每一根细毛的三个面都可以反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③银蚁在沙漠中保持高冷,“高冷”是说银蚁在沙漠中很孤高冷傲。④把银蚁爬行的速度换算成人类体形的速度,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银蚁爬行速度之快。(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有思考性的问题,请写下来并试着解答。问题:回答:四、任务四:习作与表达。(30分)14.(30分)习作与表达。如果你穿越时空,与你最喜欢的人物相遇,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方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题号23456789答案CBAADABC一、任务一:识字与写字。1.(9分)结合语境,填词语。(1)暮色已lǒngzhào笼罩着小镇,一位环卫工人fèi费力的推着车消失在人流中。(2)盘古用斧子对着黑暗pī劈过去,轻而清的东西huǎnmàn缓慢上升,重而zhuó浊的东西不断下沉。他用身体chēng撑起了天地,令人pèifú佩服。(3)爬山虎的叶子非常jūnyún均匀,既没有chóngdié重叠的,也不会留一点kòngxì空隙。(4)kuānkuò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江面上。【解答】故答案为:(1)笼罩费;(2)劈缓慢浊撑佩服;(3)均匀重叠空隙;(4)宽阔。二、给下面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báo)花圃(pǔ)肝脏(zàng)凶恶(è) B.鸟巢(cháo)蝙蝠(biān)少女(shào)挖掘(jué) C.惩罚(chéng)混沌(hún)倾斜(qīn)住宅(zhái) D.隐蔽(bìn)嫩绿(nèn)空隙(xì)狡猾(jiǎo)【解答】A.有误,“薄”是多音字,读“báo”时多用于口语,形容厚度小,如“薄饼”;读“bó”时常用于书面语,“薄雾”是书面表达,所以应读“bó”。B.正确。C.有误,“混”是多音字,有“hún”和“hùn”两种读音。读“hún”的时候,常表示糊涂、不明事理,像“混人”“混球”;读“hùn”时,有搀杂、蒙混、苟且度过等义。“混沌”在古代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也可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这里“混”读“hùn”;“倾斜”的“倾”应读“qīng”。D.有误,“隐蔽”的“蔽”应读“bì”。故选:C。3.(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蟋蟀常常慎重(谨慎)地选择住址。 B.盘古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停止)的江河。 C.宙斯吩咐(指示)火神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渐渐)变成灰色。【解答】A、C、D正确。B.有误,奔流不息: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不息”不停止的意思。故选:B。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这件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你的错。 C.谁知道事情出乎意料,原以为能办成的事却因下暴雨耽误了。 D.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往往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解答】A.“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的力量,该词在这里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变化不合适。B.“归根到底”表示归结到根本上,符合语境,使用恰当。C.“出乎意料”指超出人们的料想,符合语境,使用恰当。D.“腾云驾雾”升上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行走。也形容行走速度极快或晕头转向,符合语境,使用恰当。故选:A。5.(2分)小红看见几只鸟儿飞到树上的窝里,想到了“倦鸟归巢”,想起来鸟的窝叫“鸟巢”,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来其他动物的“家”。下面有错误的一项是()A.马厩狗洞 B.鱼塘猪圈 C.蜂巢虎穴 D.牛棚羊圈【解答】A、有误。“狗洞”主要是指供狗进出的墙洞或者比较狭小的通道,而不是狗居住的场所。狗居住的地方称为“狗窝”或者“狗舍”。BCD、正确。故选:A。6.(2分)下面描述的画面最适合用“()”来形容。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原来还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了下来。A.响彻云霄 B.低声细语 C.窃窃私语 D.鸦雀无声【解答】A.不合适,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B.不合适,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C.不合适,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D.合适,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故选:D。7.(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运动会快到了。”老师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准备参加哪些项目?” B.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C.“张老师,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D.阅读有很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解答】A.有误,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B、C、D正确。故选:A。8.(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 B.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排比) C.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拟人) D.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比喻)【解答】A、C、D正确。B.有误,只有两句,不能构成排比。这两句都是无疑而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B。9.(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文结合和做表格都是观察记录的方法。 B.从“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很仔细。 C.《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D.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解答】ABD.正确。C.有误,《蟋蟀的住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全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故选:C。三、解答题。10.(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仿写句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小鸟就在枝头欢快地歌唱。(2)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写“树上的小鸟”。顿时忽然一会儿工夫过了一会儿忽然,一只小鸟飞到了树上,它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工夫,又飞来了几只小鸟,它们在枝头欢快地嬉戏。【解答】(1)例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蟋蟀当作人来写,赋予蟋蟀“弹琴”这一人的行为动作,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仿写时需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创设一个情境,让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人的行为或情感。示例:当微风轻轻拂过的时候,柳树就在岸边翩翩起舞。(2)给定的词语“顿时”“忽然”“一会儿工夫”“过了一会儿”都是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顿时”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一会儿工夫”强调时间短;“过了一会儿”表示经过了一小段时间。要求从这些词语中任选两个,围绕“树上的小鸟”进行描写,需要合理运用所选词语,描绘出小鸟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或行为变化。示例:树上的小鸟原本安静地待着,过了一会儿,忽然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小鸟们顿时被惊动了,纷纷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故答案为:(1)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小鸟就在枝头欢快地歌唱。(2)忽然,一只小鸟飞到了树上,它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工夫,又飞来了几只小鸟,它们在枝头欢快地嬉戏。11.(11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我们读书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如王充所言: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观察事物时,还要像精卫一样,有知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这个季节在路上行走,你会发现有人穿薄棉袄,有人穿毛衣,还有人穿短袖,这真是“二八月,乱穿衣”啊!(3)老师用韩愈的名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4)读诗让人明理,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表示“当局者迷”这一道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让我们认识到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解答】(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自王充《论衡•实知》。意思是即使是聪明有才智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成就,不问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了勤学与好问的重要性。“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精卫填海故事。形容精卫鸟坚持不懈地衔木石填海,比喻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2)“二八月,乱穿衣”是民间俗语,指农历二月和八月天气变化大,早晚温差悬殊,人们穿衣厚薄不一,显得“乱”。形象反映了春秋交替时气候多变的特点。(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韩愈《师说》。意思是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鼓励人们要勇于提问,善于向他人学习。(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这句诗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看全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本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书写时注意“识、庐、真、面、缘、身、梅、逊、雪、输、梅、香”的正确写法。故答案为:(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乱穿衣;(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四、任务三:阅读与理解(28分)12.(12分)阅读。羿射九日ㅤㅤ尧①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②皆死,堕③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注释]①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②乌:神话传说中,太阳里有一只三足金乌鸟。③堕:落。(1)下列断句正确的是哪一项?CA.尧命/羿射/十日B.尧命羿/射十/日C.尧/命羿/射十日D.尧/命羿射/十日(2)引用原文,梳理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结果。(3)用“ㅤㅤㅤ”画出文中一处想象神奇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4)精卫和后羿都是影响广泛的神话人物。请你结合所学,为他们各选2个合适的颁奖词,制作神话人物风云榜。(填序号)精卫②③①悲悯众生②坚韧不拔③矢志不渝④神通广大⑤三头六臂⑥未卜先知后羿①④【解答】(1)考查文言断句。在古文中,一般主谓之间、动宾之间需要停顿。“尧命羿射十日”的意思是尧派后羿射掉十个太阳,这句话中,“尧”是主语,“命羿”是谓语,“射十日”是动宾短语作宾语,故断句为:尧/命羿/射十日。故选:C。(2)考查内容理解。“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这是故事的起因,在尧的时代,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导致大地上的草木都被烤焦了,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尧决定采取行动。“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这是故事的经过,句子描述了羿射九日的经过,尧命令神射手羿去射下那十个太阳,后羿射中了其中的九个。“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是故事的结果,太阳里的九只金乌都死去了,羽毛纷纷掉落,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太阳,使得世间恢复了相对正常的状态。(3)考查内容理解。找出一个想象神奇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即可。(4)考查拓展延伸。①悲悯众生:对世间所有的人或生物表示哀伤和同情,体现出一种深切的慈悲情怀,不轻视、不蔑视苦难中的人,而是以一种博大的爱去关怀他们。②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③矢志不渝:立下誓言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永远不变心。④神通广大:原是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现泛指本领极大,手段高强,形容一个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超凡的技艺。⑤三头六臂: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本领特别大,拥有超凡的能力和强大的力量。⑥未卜先知:指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能够预先料到事情的发展和结果。精卫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主人公,她死后化为精卫乌,为了不让别人再淹死,就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打算把东海填平。从中可以看出精卫的坚韧不拔和矢志不渝,故选②③。后羿是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中的主人公,他为了拯救人类,张弓搭箭,射下了九个太阳,从中可以看出后羿的悲悯众生和神通广大。故选①④。故答案为:(1)C;(2)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羿射十日,中其九日;(3)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后羿能够射中九个离地球那么远的太阳,而且箭还没有被太阳熔化,简直太神奇了。(4)②③①④。13.(16分)自带防晒特效的银甲骑士﹣﹣撒哈拉银蚁正午时分,火红的太阳正无情地炙烤着撒哈拉沙漠。在这片气温高达70℃的土地上,一只倒霉的苍蝇不幸被晒晕了,软软地跌落在沙粒中。忽然,几粒银色的“水滴”冒了出来,它们丝毫不受高温的困扰,迅速聚集到苍蝇身边,将这个倒霉蛋当作猎物拖走了。这些银色的“水滴”就是撒哈拉银蚁。它们的身形并不奇特,然而浑身银光闪闪,像是身穿铠甲的中世纪骑士。为什么这些小家伙不惧高温?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银蚁身上覆盖着排列有序的细毛。这些细毛并非头发一样的圆柱形,而是更像一根根三棱镜﹣﹣细毛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每个面可以有效地反射来自不同入射角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一只浑身反光的蚂蚁,看起来可不是银光闪闪吗?除此之外,这种细毛还能向外辐射中红外光来散出热量,让银蚁在沙漠中保持“高冷”。除了反光和散热这两大盾牌,撒哈拉银蚁还有一样秘密武器﹣﹣速度。它们的爬行速度可高达每秒0.7米。如果换算成人类的体形,就是可以达到每小时450千米的超高速。这样,撒哈拉银蚁就可以在酷热的中午“错峰出行”,避开沙漠蜥蜴等天敌,顺利进行自己的觅食之旅了。(1)文中银色的“水滴”是指撒哈拉银蚁。(2)“错峰出行”在文中是指避免在沙漠蜥蜴等天敌出现的时候出来。(3)课文通过一件事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小家伙不惧高温,然后具体的介绍了撒哈拉银蚁的细毛具有反光和散热作用,以及一样秘密武器是速度。(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对错,打上“√”或“×”。①撒哈拉沙漠气温70℃,这个数字不仅写出了气温很高,还突出了银蚁生存环境的恶劣。√②银蚁身上每一根细毛的三个面都可以反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③银蚁在沙漠中保持高冷,“高冷”是说银蚁在沙漠中很孤高冷傲。×④把银蚁爬行的速度换算成人类体形的速度,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银蚁爬行速度之快。√(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有思考性的问题,请写下来并试着解答。问题:“水滴”一词的引号起什么作用?回答:表示特殊的含义。【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从“这些银色的‘水滴’就是撒哈拉银蚁。”可知答案。(2)考查了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的理解。从“撒哈拉银蚁就可以在酷热的中午‘错峰出行’,避开沙漠蜥蜴等天敌,顺利进行自己的觅食之旅了。”可知答案。(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为什么这些小家伙不惧高温?”可知引出的问题。从“有效地反射、散出热量”可知它们的细毛的作用是反光和散热。从“秘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校园招聘(19个岗位)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旅游集团所属企业岗位公开招聘24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军事装备行业军事装备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慧行业机器学习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游戏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公共管理行业数字化政府与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 2025年麻醉学科麻醉医师技能操作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税务三方协议书签订流程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辅导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芜湖东站列尾作业员招聘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T-BECS 0006-2025 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内涝防护规划设计规范
- 2025贵州册亨县招聘教师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运动会进行课件
- 污水厂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事业单位面向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5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苗族舞蹈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民航网络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铁建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07年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买月饼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