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859年11月,达尔文出版了旷世之作《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同时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莱士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初期,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在根本上被动摇。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1885年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但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自然选择),魏斯曼完全接受并继承了。这种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站在今天的视角,“种质连续学说”还不是真正的遗传规律。孟德尔在1866年发表了真正的遗传规律,即经典遗传学上的两个重要定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学蓬勃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不连续突变引起进化的突变论思想占了上风,对达尔文的渐变论提出尖锐挑战。但随后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并对达尔文原来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同时又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此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进化理论形成,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也把现代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进展尽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之中。如今,在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密码的破解,进化论仍在不断地发展。(摘编自《进化论错了吗》)材料二:达尔文进化论从本质上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现象的理解,它围绕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引导人们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或称进化谱系)。然而,学术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本质的讨论一直争议颇多。值得一提的是,有“20世纪达尔文”之誉的恩斯特·迈尔在长达80年的跨世纪研究生涯中,特别厘清了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架构,将其划分为五个既可分割又有联系的组成部分,即物种可变理论、共同祖先理论、渐变理论、物种增殖理论以及自然选择理论。其中,自然选择理论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堪称进化论的灵魂。迈尔杰出的生物学哲学思想为我们全面掌握进化论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具有有益性状的生物存在差异的繁殖优势被称为自然选择,因为是自然来“选择”提高生物生存与繁殖能力的性状。如果生物的突变性状降低其生存与繁殖能力的话,自然选择就会减少这些性状在生物群体中的扩散。事实上,人工选择也是一种类似的过程,但在这种情况下是人而不是自然环境使生物交配以选择理想的性状。达尔文进化论为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分析途径,它基于以下原理:现存生物在结构复杂性及与之相关的功能完善程度上的差异是进化过程中不同进化单位的不同变异速率和程度所致;倘若各进化分支的进化速率相同(恒定),各类群之间相关性状的差异程度就是该性状分异时间(进化时间)的函数,因而可以作为衡量类群之间亲缘关系的尺度;从连续地层中发现属于同一类群的化石类型在相关器官或性状上若呈渐变序列,则可据此推断这些化石所代表类群的进化历史。迄今为止,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层出不穷。反过来,对于进化论预测的证实也提高了达尔文理论的可信度。这再次说明,每一门科学理论本质上都要具备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或现象作出预测的能力。(摘编自钟扬《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本质与贡献》)材料三:从达尔文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理论经历了从经典达尔文主义到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转变,趋于成熟、完善。达尔文所代表的经典达尔文主义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所揭示的生物进化规律并不完备。例如,该理论过于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而忽视了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均做出了改善,他们提出,生物体的适应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自然选择压力,导致生物体表型的逐渐变化,并最终通过基因型的作用形成新的性状。现代综合进化论的集大成者恩斯特·迈尔提出,主体的行为在主体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达尔文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指出,自然选择不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许多其他的进化机制尚未得到探索。达尔文本人就曾经在《物种起源》绪论的结尾处写道:“我深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主要途径,虽然并非是唯一途径。”可见,达尔文对生物进化机制持开放态度,他并不认为他所论证的自然选择机制是生物进化的唯一途径。迈尔也明确指出经典达尔文主义“有些还不完备,而且过于简单”,他认为传统的由基因型决定表现型的发育程序过于简单,并不是所有的发育程序都由遗传因素决定。虽然主流的生物进化论能对大多数进化现象提供有力的解释,但生物进化的全景图并未被科学家完全探明,以此为依据简单否定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摘编自李珍《“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主义”并没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基于魏斯曼“种质连续学说”而对后者做出的修正。B.从孟德尔开始的一系列遗传学发现,为“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解决方案,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C.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类似,自然选择侧重于生物性状对生存和繁殖的贡献,人工选择则侧重于人类的需求。D.生物体的行为在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始终在人类起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下列对材料二最后一段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B.C.D.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但不能就此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B.自然选择理论是进化论的灵魂,如果我们忽视自然选择,一味利用人工选择繁殖生物,就会撼动进化论的根基。C.随着科学的发展,经典达尔文主义受到学术界的批评,这表明科学进步往往伴随着理论修正与争议。D.从达尔文主义、到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现代达尔文主义,生物学的发展使进化论不断修正、不断得到完善。4.请结合文中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过程,谈谈科学研究应具备哪些精神品质?5.学术论文,一般善用修饰限制语来体现严谨的科学态度,三则材料都有这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各举一例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都是收信人阿成正是故乡张广才岭山花烂漫的时节。春风如信使,把故乡的呼唤送到我的耳畔。无论如何该回去看一看了,吃一吃家乡的土菜,和乡亲们唠唠嗑。但是,此行顶顶重要的,是到赵一曼烈士的纪念碑前献上一簇春花。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受党组织的委派,前往东北地区组织发动抗日斗争。在东北大地,赵一曼领导的抗日队伍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为“逐日寇,复东北”艰难地浴血奋战。最后,这位战功赫赫的抗联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赵一曼曾任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珠河县即我家乡黑龙江尚志市。几十年来,赵一曼的英雄事迹一直在尚志,在张广才岭、蚂蚁河畔流传。在与日寇抗争的岁月里,我家乡的父老乡亲已然把满口纯正东北嗑儿的赵一曼,视为土生土长的乡亲,看作是自己的亲闺女、大姐、老妹儿了。为创作小说《赵一曼女士》,我专门去了关押过赵一曼的“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实地考察。这里曾被日寇霸占为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在一次与日寇殊死的战斗中,赵一曼不幸受伤、被捕,就关押在这里。在《赵一曼女士》中,我这样写道:“审讯赵一曼女士的时候,他(大野泰治)不断地用鞭子把儿捅她手腕上的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并用皮鞋踢她的腹部、乳房和脸。两个多小时,大野泰治没有获得有价值的回答。他恨这个女人,觉得很没面子,伤了作为一个日本军人的自尊。”我为什么写得如此冷静,又为什么将这篇文学作品起名为《赵一曼女士》呢?作品发表以后,有不少朋友和读者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坦率地说,我觉得有的人对“英雄”还缺乏深刻的理解,甚至肤浅地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形容词”。正是基于这样的感知,我决定在作品当中采用客观的叙述和毫无渲染的笔法,让读者看一看,在日寇严刑拷打之下的抗联战士赵一曼,是不是一位宁死不屈的巾帼英雄,是不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此时的赵一曼一定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在沉沉的黑夜,当她听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和刺耳的汽笛声时,作为一位曾经骑着白马驰骋疆场与日寇拼杀的女政委,她的思绪一定又回到了她战斗过的地方,回到了她远在四川的故乡。“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是啊,身陷囹圄的赵一曼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战友,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和她的孩子宁儿。面对赵一曼的坚贞不屈,日寇最终将她押解至珠河县杀害。在慷慨就义的途中,赵一曼写下给孩子宁儿的信——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囚)车中自古以来,书信是传递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方式。只是,在天地之间,人们却绝少看到一位临刑前的母亲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书。我常想,我们能简单地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母亲写给自己儿子的信吗?不,这分明是在用血脉传递着英烈嘱托的红色家书!多年前的一个漆黑雪夜,我来到了赵一曼的被害地。万籁俱寂,雪落无声。赵一曼就是在这个不足几平方米的雪地上被日寇杀害的,时年只有31岁。雪夜中,在英雄的墓碑前,我仰望漫天飘洒的大雪,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恭敬地给这位女英雄深深地鞠了三躬……又到春日。张广才岭漫山遍野的山花,把故乡装点得那样美丽、那样醉人。迂回山径之中,我采来山岭之间最艳丽的山花,放在赵一曼的纪念碑前。“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我想起赵一曼烈士生前写的《滨江述怀》,多么英勇,多么豪迈!又想到郭沫若先生讴歌赵一曼烈士的诗:“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英雄赵一曼。脑海里浮现出年轻的母亲赵一曼怀抱宁儿的那张照片。从赵一曼清秀的面孔、坚毅坦荡的眼神中,我似乎读到了她“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的坚强革命意志,一种无以言表的敬仰瞬间涌上心头。又在心中默念起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那封信。一切是那么庄严肃穆,我禁不住在纪念碑前高声诵读:“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距离这封信写下的日子,也已经过去了近90年。这岂止是一封红色家书,更是写给所有中华儿女的一封信啊!今天,这位勇敢的母亲、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的信,仍传递在祖国壮丽的山河中——请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收信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乡父老把说东北话的赵一曼视为“亲闺女、大姐、老妹儿”,体现了赵一曼与群众的深厚情谊,也暗示她成功地融入当地群众。B.“我”创作《赵一曼女士》时采用冷静客观的笔法,是为了避免情感渲染,以残酷事实本身来证明赵一曼作为共产党员的坚贞不屈。C.赵一曼在写给宁儿的信中,虽表达了因未能尽到母亲责任的深深悔恨,但更重要的是期望儿子记住母亲为国牺牲,并以此教育后辈。D.赵一曼怀抱宁儿的照片,和她就义前所写的信,都展现了赵一曼作为“母亲”的温柔形象,柔化了革命英雄形象的刚性特征,使人物丰满立体。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故乡春日景象起笔,营造出温暖美好的氛围,与后文追忆赵一曼英勇牺牲的悲壮历史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B.文章描写“我”雪夜祭奠赵一曼的场景,以“漆黑雪夜”烘托肃穆氛围,以雪地“不足几平方米”细描刻画赵一曼被害的凄惨。C.引用赵一曼的遗书、《滨江述怀》诗句及郭沫若的诗句,不仅增强了叙事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丰富了情感层次和文化内涵。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回乡献花的行动为线索;自然串联对赵一曼英雄事迹的追述、对其书信内涵的解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8.请结合全文,谈一谈标题“我们都是收信人”的妙处。9.故乡张广才岭在本文叙述中有重要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一日,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曰:“尔谓为天子容易耶?早作乘快误决一事,故不乐耳。”汴京新宫成,御正殿坐,令洞开诸门,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吴越钱俶来朝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不听遣俶归国。及辞,取群臣留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俶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南汉刘鋹在其国,好置酖以毒臣下。既归朝,从幸讲武池,帝酌卮酒赐鋹。鋹疑有毒,捧杯泣曰:“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帝笑而谓之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鋹。赞曰: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选自《宋史·本纪》)材料二:商、周之德,汉、唐之功,宜为天下君者,皆在未有天下之前,因而授之,而天之佑之也逸。宋无积累之仁,无拨乱之绩,乃载考其临御之方,则固宜为天下君矣;而凡所降德于民以靖祸乱,一在既有天下之后。是则宋之君天下也,皆天所旦夕陟降于宋祖之心而启迪之者也。故曰:命不易也。兵不血刃而三方夷,刑不姑试而悍将服,无旧学之甘盘而文教兴,染掠杀之余风而宽仁布,是岂所望于兵权乍拥、寸长莫著之都点检哉?启之、牖之、鼓之、舞之,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者,孰为为之邪?非殷勤佑启于形声之表者,日勤上帝之提撕,而遽能然邪!佑之者,天也;承其佑者,人也。于天之佑,可以见天心;于人之承,可以知天德矣。夫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底于大定,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唯其惧也。惧者,恻悱不容自宁之心,勃然而猝兴,怵然而不昧,乃上天不测之神震动于幽隐,莫之喻而不可解者也。(选自王夫之《宋论·卷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吴越钱俶来朝A自宰相B以下C咸请D留俶E而取其地F帝不听G遣俶H归国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戒,意为告诫、嘱咐,与《孔雀东南飞》“戒之慎勿忘”的“戒”意思不同。B.别,另外,与《苏武传》“别其官属常惠等”的“别”意思不同。C.本文“此非人力所易致也”与“命不易也”两句中的“易”意思相同。D.“夫宋祖受非常之命”与《过秦论》“乐毅之徒通其意”的“之”用法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展现了宋太祖质朴自然的秉性,盛赞其制礼作乐的文治,全面赞扬其深谋远虑的格局。B.材料二认为宋太祖缺乏商周之德、汉唐之功,其统治合法性完全依赖天命护佑而非个人能力。C.材料一强调太祖终结乱世、建立制度之功,材料二则深入剖析其“以惧治国”的内在心理机制。D.宋太祖善用政治智慧,材料一记述他以奏章震慑钱俶,材料二论赞他“兵不血刃而三方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2)兵不血刃而三方夷,刑不姑试而悍将服。14.王夫之认为宋太祖能开创盛世的关键是“唯其惧也”。请结合材料一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太祖的“惧”体现在哪些方面?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覃二判官杜甫先帝弓剑①远,小臣馀此生。蹉跎病江汉,不复谒承明②。饯尔白头日,永怀丹凤城。迟迟恋屈宋③,渺渺卧荆衡④。魂断航舸失,天寒沙水清。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注】①弓剑: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列仙传·黄帝》:“黄帝自择亡日,七十日去,七十日还,葬于桥山,山险忽崩,墓空无尸,但剑舄在焉。”②承明:汉承明殿旁有承明庐,侍臣值宿所居。③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④荆衡:指荆山与衡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先帝驾崩起笔,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自然引出下文诗人抒发身世之悲。B.第三联点题,诗人为友人践行,虽鬓发斑白,却满怀对朝廷的深切忧思。C.第五联想象友人在路途上天色凄寒沙水清冷,景色萧瑟,意境苍凉雄壮。D.诗人年老久病,漂泊无依,处境与《登高》中极为相似,但仍心怀远志。16.请赏析第四联“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中,苏轼在亲身探访石钟山后,对郦道元观点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2)观看舞剧时,小明听到击打钲、铙和敲击军鼓的激昂乐声响起,看到旗帜舒展,军队拔营,想起了高适《燕歌行》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3)古人创作诗文时,常借“孤舟”来表情达意,“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脑空白,一种什么都不想的状态,经常被人们误解为走神。①但由法国巴黎脑研究所、比利时列日大学等机构组成了国际研究团队报告说,②大脑空白是一种与生理唤醒水平(清醒状态)相关的精神状态,③具有独特的神经和生理特征。④在清醒状态下,⑤大脑思绪会不同的内容间转换。然而,有时大脑会出现没有内容的时刻,甲。研究团队认为,应将大脑空白视为乙的认知状态。当生理唤醒水平过高(如过度刺激)或过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