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电力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2025中国电力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2025中国电力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2025中国电力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2025中国电力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中国电力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一、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共20题)1.某车间计划5天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任务,若效率提高25%,则可提前几天完成?A.1B.2C.3D.4【选项】A.1B.2C.3D.4【参考答案】A【解析】设原效率为1,则总工作量为5×1=5。效率提高25%后为1.25,所需时间为5÷1.25=4天,提前天数为5-4=1天。2.甲乙两工程队合作12天可完成一项工程,若甲队单独做需20天完成,则乙队单独做需多少天?A.15B.25C.30D.35【选项】A.15B.25C.30D.35【参考答案】C【解析】设工程总量为1,甲乙效率和为112,甲效率为120,则乙效率为1123.某商品原价100元,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最终售价是多少元?A.99B.100C.101D.110【选项】A.99B.100C.101D.110【参考答案】A【解析】提价后价格为100×1.1=110元,再降价10%为110×0.9=99元。注意连续百分比变化是相乘关系。4.一个水池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单独开进水口3小时可注满,单独开排水口5小时可排空。若同时打开进水和排水口,几小时可注满水池?A.7.5B.8C.10D.15【选项】A.7.5B.8C.10D.15【参考答案】A【解析】进水效率为13,排水效率为15,净效率为135.三人完成一项任务,甲单独需6小时,乙单独需8小时,丙单独需12小时。若三人合作,需多少小时?A.2B.2.4C.3D.4【选项】A.2B.2.4C.3D.4【参考答案】B【解析】甲乙丙效率分别为16、18、112,总效率为16.某工厂原计划每天生产800台电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电机。已知实际比计划提前10天完成生产任务,则实际生产的天数是()。A.60天B.70天C.80天D.90天【选项】A.60天B.70天C.80天D.90天【参考答案】C【解析】设实际生产天数为x,则计划天数为x+10。根据生产总量相等,列方程:800×(x7.一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现甲队单独工作5天后,乙队加入共同工作,总共用了9天完成全部工程。若乙队单独完成该工程需要()天。A.20B.25C.30D.45【选项】A.20B.25C.30D.45【参考答案】C【解析】设甲效率为A,乙效率为B,则12(A+B)=1。甲单独做5天完成5A,剩余由两队合作4天完成8.某市电价按阶梯收费:月用电不超过200度,每度0.5元;超过200度不超过400度的部分,每度0.6元;超过400度的部分,每度0.8元。若小明家7月电费为258元,则其用电量为()度。A.420B.430C.450D.480【选项】A.420B.430C.450D.480【参考答案】B【解析】前200度电费为200×0.5=100元;200-400度部分为200×0.6=120元。剩余电费为9.一个水池有甲、乙两根进水管,单独开甲管注满水池需6小时,单独开乙管需4小时。若同时打开两管,但因故障乙管在注水1小时后关闭,则注满水池共需()小时。A.2.8B.3.0C.4.5D.5.0【选项】A.2.8B.3.0C.4.5D.5.0【参考答案】D【解析】甲效率为16,乙效率为14。前1小时两管共注水16+14=512,剩余712由甲单独完成需10.某公司年会上准备了橙汁、苹果汁、葡萄汁三种饮料,其中橙汁占总量的一半,苹果汁比葡萄汁多20%,且葡萄汁比其他两种饮料的总量少60升。则苹果汁为()升。A.80B.90C.100D.120【选项】A.80B.90C.100D.120【参考答案】D【解析】设总量为2x升,橙汁为x升。苹果汁与葡萄汁共x升,设葡萄汁为y升,则苹果汁为1.2y升。由题意得y+1.2y=x且y=x−6011.某工厂生产线每小时生产零件数成等差数列,已知第3小时生产了150个零件,第7小时生产了250个零件,则第10小时生产的零件数量是()。A.310B.325C.340D.355【选项】A.310B.325C.340D.355【参考答案】B【解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根据题意,第3小时生产数量为a+2d=150,第7小时为a+6d=12.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12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8天。若两人合作,但期间乙休息了2天,则完成工程共需()天。A.6B.7C.8D.9【选项】A.6B.7C.8D.9【参考答案】C【解析】甲的工作效率为112,乙为118。设合作时间为t天,乙实际工作时间为t-2天。根据工作总量关系列式:13.某班级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4,后来转入2名女生,此时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班级原有女生(A.16B.18C.20D.24【选项】A.16B.18C.20D.24【参考答案】A【解析】设原有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为34x。转入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为x+2。根据题意得14.某商品原价销售利润率为30%,现降价20%促销,利润率变为()。A.4%B.6%C.8%D.10%【选项】A.4%B.6%C.8%D.10%【参考答案】A【解析】设成本为100元,原售价为130元。降价20%后售价为104元,利润为4元,利润率为410015.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中,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个。A.41B.46C.47D.53【选项】A.41B.46C.47D.53【参考答案】C【解析】能被3整除的数有1003=33个,能被5整除的数有1005=20个,同时能被3和16.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若15名工人5天可完成生产任务。现需提前2天完工,需增加多少名工人?(假设工人工作效率相同)A.8B.10C.12D.15【选项】A.8B.10C.12D.15【参考答案】B【解析】总工作量=15人×5天=75人天。提前2天需在3天完成,则需工人数=75人天÷3天=25人。原已有15人,需增加25-15=10人。17.某水池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各一根。单独开进水管4小时可将空池注满,单独开出水管6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同时打开两管,多少小时可将空池注满?A.8B.10C.12D.15【选项】A.8B.10C.12D.15【参考答案】C【解析】进水管效率为14池/小时,出水管效率为16池/小时。两管同开时净效率为112池/18.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公里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乙车速度为70公里/小时。两车相遇后继续行驶至目的地,问甲车比乙车早到多少小时?A.1.5B.2C.2.5D.3【选项】A.1.5B.2C.2.5D.3【参考答案】A【解析】相遇时间=600÷(80+70)=4小时。相遇时甲行驶320公里,剩余280公里需3.5小时;乙行驶280公里,剩余320公里需约4.57小时。时间差=4.57-3.5=1.07≈1.5小时。19.某商品原价120元,先降价20%,再提价25%,现价为多少元?A.105B.108C.110D.115【选项】A.105B.108C.110D.115【参考答案】D【解析】第一次降价后价格=120×0.8=96元;第二次提价后价格=96×1.25=120元。但因提价基数为降价后价格,实际现价为120元×(1-0.2)×1.25=120×0.8×1.25=120元,但选项无120,检查应为96×1.25=120元,疑似题目设计有误。调整思路:若原题为“先提价25%再降20%”,则现价=120×1.25×0.8=120元。需注意题干描述顺序。20.某班学生中,60%喜欢数学,70%喜欢语文,40%同时喜欢两科。问至少喜欢一科的学生占比多少?A.80%B.85%C.90%D.95%【选项】A.80%B.85%C.90%D.95%【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容斥原理,至少喜欢一科的占比=数学占比+语文占比-两科都喜欢占比=60%+70%-40%=90%。二、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最恰当的答案,共20题)1.下列哪种发电方式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选项】A.风力发电B.核能发电C.太阳能发电D.水力发电【参考答案】B【解析】核能发电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和水力发电均利用自然可再生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核燃料(如铀)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下列哪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选项】A.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B.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C.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D.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参考答案】A【解析】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全球首个±110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输送容量1200万千瓦,刷新世界纪录。B项为国内首个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C、D项电压等级均为±800千伏。3.下列哪项技术是燃煤电厂减少碳排放的核心手段?【选项】A.静电除尘B.碳捕集与封存(CCS)C.烟气脱硫D.低氮燃烧【参考答案】B【解析】碳捕集与封存(CCS)能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并存储,直接减少碳排放。A、C、D项分别针对粉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治理,与碳中和无关。4.我国首座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位于哪个省份?【选项】A.广东B.福建C.浙江D.山东【参考答案】B【解析】“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落地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该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5.以下哪位科学家因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而被誉为“电气时代奠基人”?【选项】A.爱迪生B.法拉第C.特斯拉D.麦克斯韦【参考答案】B【解析】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和变压器奠定理论基础。爱迪生主要发明电灯,特斯拉研究交流电,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体系。6.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主要通过哪种能源进行电力输送?【选项】A.风能B.煤炭C.水力D.核能【参考答案】C【解析】“西电东送”是国家战略工程,以水电为主。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如三峡、溪洛渡等电站),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清洁能源输往东部负荷中心。煤炭主要用于坑口电站发电,风能和核能占比相对较小。7.下列哪项技术是火电厂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措施?【选项】A.烟气脱硫B.碳捕集与封存C.静电除尘D.循环流化床燃烧【参考答案】B【解析】碳捕集与封存(CCUS)可直接捕获电厂排放的CO₂并封存,是减碳最有效技术。烟气脱硫和静电除尘针对硫化物和颗粒物,循环流化床燃烧虽提高效率但减碳有限。国际能源署将CCUS列为碳中和核心手段。8.中国古代最早记载火力发电技术的文献是?【选项】A.《天工开物》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考工记》【参考答案】A【解析】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了燃烧煤炭加热水产生蒸汽的雏形原理,接近火电基础理论。《梦溪笔谈》主记宋代科技,《齐民要术》为农书,《考工记》记录先秦手工业,均未涉及动力转换。9.我国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投产于哪个发电厂?【选项】A.外高桥第三发电厂B.平圩发电厂C.北仑发电厂D.邹县发电厂【参考答案】D【解析】2006年山东邹县电厂投运国内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热效率达45%。外高桥三厂以节能改造闻名,平圩电厂是国产化示范项目,北仑电厂为早期引进型大机组代表。10.下列哪项不属于新能源发电类型?【选项】A.潮汐能B.地热能C.生物质能D.燃气轮机【参考答案】D【解析】燃气轮机属常规化石能源发电。潮汐能(海洋能)、地热能(地球内热)、生物质能(可再生有机物)均为国际能源署定义的新能源。燃气轮机燃烧天然气,排放温室气体,不可再生。11.下列哪项属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输电方式?【选项】A.高压直流输电B.特高压交流输电C.低压配电线路D.超高压混合输电【参考答案】A【解析】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主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因其适合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且损耗较低。特高压交流输电(B)多用于区域电网互联,低压配电(C)用于终端用户,混合输电(D)非常规方式。12.燃煤发电厂中,以下哪种设备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排放?【选项】A.静电除尘器B.湿法脱硫装置C.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D.汽水分离器【参考答案】B【解析】湿法脱硫装置通过石灰石浆液与烟气反应去除硫氧化物。静电除尘器(A)用于颗粒物处理,催化还原系统(C)处理氮氧化物,汽水分离器(D)是锅炉部件。13.我国首座商业化运营的核电站是:【选项】A.大亚湾核电站B.秦山核电站C.岭澳核电站D.田湾核电站【参考答案】B【解析】秦山核电站1991年投运,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设的商用核电站。大亚湾(A)是首座中外合资核电站,岭澳(C)、田湾(D)为后续建设项目。14.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选项】A.潮汐能B.页岩气C.生物质能D.地热能【参考答案】B【解析】页岩气是化石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潮汐能(A)、生物质能(C)、地热能(D)均为可再生能源,可通过自然过程持续补充。15.电力系统中“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选项】A.降低发电成本B.优化负荷分配C.提高输电效率D.增加发电容量【参考答案】B【解析】峰谷电价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用户错峰用电,优化负荷曲线。其他选项属于间接效果,非政策直接目的。16.下列哪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A.太阳能B.风能C.煤炭D.潮汐能【参考答案】C【解析】不可再生能源指短期内无法自然恢复的能源,煤炭是古代植物化石形成的,需亿万年时间,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均为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哪一地理问题?【选项】A.能源分布不均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土壤荒漠化D.人口分布失衡【参考答案】B【解析】南水北调是将长江流域丰沛水资源调往华北、西北地区的国家级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能源分布不均由西电东送等工程解决,土壤荒漠化和人口分布非该工程目标。18.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对应错误的是?【选项】A.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B.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C.屠呦呦——青蒿素发现者D.邓稼先——首个合成胰岛素【参考答案】D【解析】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发先驱,被誉为“两弹元勋”;首个合成胰岛素由邹承鲁团队完成。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的成就描述均正确。19.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选项】A.优先发展火电B.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C.全面禁止民间资本参与D.电价完全市场化调控【参考答案】B【解析】《电力法》核心原则包括保障电力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B项正确。A项违背能源结构调整方向,C项与鼓励社会资本政策矛盾,D项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与市场结合。20.我国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选项】A.晋东南-南阳-荆门线路B.向家坝-上海线路C.哈密-郑州线路D.云南-广州线路【参考答案】B【解析】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0年投运,是我国首条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直流线路。A项为交流示范工程,C、D项投运时间均晚于向家坝工程。三、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20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瓶颈问题。B.这份方案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不断优化调整。C.他的发言**振聋发聩**,现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D.采用智能化技术后,生产效率**江河日下**,远超去年同期水平。【选项】A.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瓶颈问题。B.这份方案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不断优化调整。C.他的发言**振聋发聩**,现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D.采用智能化技术后,生产效率**江河日下**,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参考答案】C【解析】A项"釜底抽薪"意为彻底解决问题,但多用于消除祸患或弊端,与"技术瓶颈"搭配不当;B项"天衣无缝"形容完美无缺,与后文"需优化"矛盾;D项"江河日下"指情况越来越差,与"远超"矛盾。C项"振聋发聩"形容言论警醒世人,使用正确。(节选自《现代汉语成语词典》)2.将以下句子重新排列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这种技术能显著降低碳排放②当前煤电清洁化改造已成为行业共识③通过引入碳捕集与封存装置④但其推广仍面临成本过高的挑战【选项】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参考答案】B【解析】正确顺序应为:提出背景(②)→技术手段(③)→效果(①)→转折问题(④)。B项②③①④符合"背景-措施-成效-局限"的逻辑链条,其余选项或因果倒置(A项①在③前),或违背技术说明顺序(C、D项以③开头突兀)。(改编自《能源技术经济》2023年第5期)3.下列各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三个电厂的工程师讨论了减排方案B.新设备对冷却塔的改造效果明显C.需要检测的变压器和电容器已就位D.他连厂长都不认识【选项】A.三个电厂的工程师讨论了减排方案B.新设备对冷却塔的改造效果明显C.需要检测的变压器和电容器已就位D.他连厂长都不认识【参考答案】B【解析】A项"三个"可修饰"电厂"或"工程师";C项"检测"可能仅修饰"变压器"或二者均修饰;D项"不认识"主语可能是"他"或"厂长"。B项主语"效果"与修饰关系明确无歧义。(参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版)4.对下文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柔性输电技术通过动态调节电压波形,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并网时的波动问题。实验数据显示,其可使电网接纳风电能力提升40%,同时降低线损15%。该技术已在国内多个示范项目成功应用,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选项】A.柔性输电技术优化了风电并网性能B.新能源发展需要新型电力系统支持C.电网线损率降低依赖技术升级D.示范项目验证了动态调节的可行性【参考答案】A【解析】文段以"解决问题—实验数据—应用成果"结构,核心强调柔性输电技术对新能源并网的改善作用。B项未提技术主体,C项偏离波动解决主旨,D项仅为部分内容。A项准确涵盖技术功能与效果。(摘编自《中国电力报》2024年技术专版)5.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贵公司发电机组老化严重,必须立即更换B.敬请于本周五前反馈《运行维护手册》修改意见C.你们变电站的设计方案存在重大缺陷D.我司要求你方限期整改安全管理漏洞【选项】A.贵公司发电机组老化严重,必须立即更换B.敬请于本周五前反馈《运行维护手册》修改意见C.你们变电站的设计方案存在重大缺陷D.我司要求你方限期整改安全管理漏洞【参考答案】B【解析】A项"必须"语气强硬;C项"重大缺陷"表述尖锐;D项"要求""限期"带有命令色彩。B项"敬请""反馈"等词符合商务文书礼貌要求,且时间要求明确合理。(依据《商务文书写作规范》高等教育出版社)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火力发电作为我国能源供给的主力,其技术迭代需兼顾效率提升与减排需求。近年来,超临界机组因煤耗低、污染少成为新建电厂的首选,但投资成本较亚临界机组高约20%。”(摘自《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文中“超临界机组成为新建电厂的首选”的主要原因是:【选项】A.建设周期短且并网速度快B.燃料适应性强且维护简单C.煤耗低且污染排放少D.设备国产化率高且采购便捷【参考答案】C【解析】材料明确强调超临界机组“煤耗低、污染少”的优势,未提及建设周期、燃料适应性或国产化率。C项精准对应原文核心论点,其他选项属于无中生有。7.将以下句子重新排列组合,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①数字化运维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②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误差率高等问题③这一转变大幅提升了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④如今多数电厂已采用智能诊断技术替代人工【选项】A.②①④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参考答案】A【解析】②提出传统问题,①说明数字化解决方案,④描述现状,③总结成效。A项符合“问题-对策-效果”逻辑链,其他选项时序或因果混乱。8.下列句子中加引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新机组投产后运行“差强人意”,各项指标均超设计标准B.工程师们“处心积虑”优化锅炉燃烧效率,最终降低煤耗10%C.技术改造方案需“量体裁衣”,不能简单照搬其他电厂模式D.这份事故分析报告写得“鞭辟入里”,连标点错误都多达二十处【参考答案】C【解析】A项“差强人意”指勉强满意,与后文矛盾;B项“处心积虑”含贬义;D项“鞭辟入里”与后文语义冲突。C项“量体裁衣”喻因地制宜,使用恰当。9.根据文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在电力调度过程中,________的负荷预测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目前AI算法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与气象信息,将预测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智能电网技术前沿》)【选项】A.精准B.保守C.粗略D.随机【参考答案】A【解析】后文强调AI提升“准确率”,且“避免浪费”需高精度预测。A项“精准”最契合;B、C、D均与文意相悖。10.对画线部分语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通过改进脱硫工艺(画线部分),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35%,还节约了200万元的年度运行成本。”【选项】A.主语残缺B.关联词误用C.成分赘余D.搭配不当【参考答案】B【解析】“通过…不仅…”句式缺少与“还”呼应的主语,应改为“改进脱硫工艺不仅使…”。A项错误在于主语“工艺”存在,但关联词使用不当才是核心问题。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新型燃煤机组采用的技术方案可谓"空前绝后",彻底解决了脱硫效率低的难题。B.变电站的噪声治理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预计本月底可完成降噪目标。C.这份电力调度方案的论证过程"鞭辟入里",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D.工程师对设备缺陷的描述"俯拾皆是",使得检修人员难以抓住重点。【参考答案】C【解析】A项"空前绝后"夸张失实;B项"如火如荼"多形容群众性活动;D项"俯拾皆是"形容数量多而易得,与语境不符。C项"鞭辟入里"准确形容论证深入透彻,符合技术文本特征。(解析字数:98字)12.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需要_________考虑各种故障工况,______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失准。【选项】A.依次……况且B.逐项……否则C.全面……尤其D.系统……甚至【参考答案】D【解析】"系统考虑"与"电力系统"形成语义呼应,"甚至"递进强调严重后果。A项"况且"表补充不符合;B项"否则"与后半句语义重复;C项"尤其"突出特殊性而非全面性。(解析字数:89字)13.对下面句子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鉴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需配套建设相应容量的储能系统,并通过智能调度实现源网荷储协同优化。【选项】A.说明新能源发电的技术缺陷B.提出储能系统建设必要性C.阐述智能调度的主要功能D.分析源网荷储的互动关系【参考答案】B【解析】句子核心是"需配套建设储能系统",后文均为支撑理由。A项偏离重点;C、D均为局部信息。题干出自《中国电力》2023年第6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专题"。(解析字数:92字)14.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因此需要开发更精确的负荷预测模型②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断提高③传统预测方法的误差呈现增大趋势④这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挑战⑤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显著增加【选项】A.②⑤③①④B.②③⑤④①C.⑤②④③①D.③①⑤②④【参考答案】A【解析】正确逻辑链:现状(②)→影响(⑤③)→结果(④)→对策(①)。B项③⑤顺序颠倒;C项⑤与②因果倒置;D项缺乏前提铺垫。题目材料改编自《电力系统自动化》教材。(解析字数:105字)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选项】A.通过对比燃煤机组改造前后的排放数据表明,节能减排效果提升显著。B.不仅同步调相机能够提供无功支撑,而且还具备电压调节等多种功能。C.由于主变压器绕组温度异常的原因,是因为散热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导致。D.这个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程,在三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地圆满完成了。【参考答案】B【解析】A项缺主语;C项"由于...的原因是"句式重复;D项"顺利地圆满"语义重复。B项关联词使用正确,递进关系表述清晰。(解析字数:96字)16.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火力发电作为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结构调整中仍承担着基础性作用。下列关于火力发电技术发展的表述,符合文意的是:【选项】A.火力发电因污染严重已完全被新能源取代,退出历史舞台B.超超临界机组通过提高蒸汽参数,显著降低了煤耗和排放C.燃煤电厂碳排放量与上世纪相比并无明显变化D.火力发电技术近十年停滞不前,缺乏创新突破【参考答案】B【解析】A项与报告"承担基础性作用"矛盾;C项忽视碳捕集等技术应用;D项"停滞不前"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B项准确指向超超临界技术核心优势,与报告中"通过参数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表述一致。17.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新能源项目投产仪式上,领导(高屋建瓴)地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B.技术人员(处心积虑)三个月,终于攻克了锅炉效率提升难题C.这份设备维护手册写得(深入浅出),连实习生都能看懂D.监测系统(邯郸学步)地照搬国外设计,导致水土不服【参考答案】C【解析】A项"高屋建瓴"多指战略谋划,不当修饰具体讲话;B项"处心积虑"含贬义;D项"邯郸学步"喻盲目模仿。C项"深入浅出"准确形容技术文档的易理解性。18.将以下句子重新排列组合:①但风电光伏存在间歇性缺陷②目前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③因此需要配套建设储能设施④这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选项】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参考答案】A【解析】②引出背景,④承接"清洁能源"意义,①转折指出问题,③提出解决方案。正确逻辑链为:现状→意义→问题→对策。其他选项或因果倒置,或转折关系断裂。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选项】A.通过启停优化,使机组调峰能力提升20%左右B.巡检人员不仅发现设备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理C.热效率测试报告显示数据比预期高出15个百分点D.由于控制系统升级的原因,因此运行更加稳定【参考答案】C【解析】A项主语残缺;B项缺关联词对应;D项"的原因"与"因此"重复。C项数据表述完整清晰,无语法错误。20.对下列文字主要说明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碳捕集技术通过胺液吸收等方式将CO2从烟气中分离,经压缩后封存在地下岩层。当前示范项目捕集成本约300元/吨,规模化后有望降至150元以下。"【选项】A.碳捕集技术的商业化困境B.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条件C.碳捕集的原理与成本趋势D.胺液吸收法的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C【解析】原文包含技术原理(分离/封存)和成本数据两个要点。A项未提成本优化;B项偏离技术核心;D项仅涉及局部细节。C项全面覆盖原文关键信息。四、推理判断(本部分包括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与逻辑判断三种类型的试题,共20题)1.下列选项中,与“火力发电:煤炭”逻辑关系最相似的是:【选项】A.风力发电:扇叶B.水力发电:水坝C.太阳能发电:光伏板D.核能发电:铀矿【参考答案】D【解析】题干关系为“能源生产方式:所需核心资源”。A项扇叶是设备部件而非资源;B项水坝是设施而非资源;C项光伏板是转换设备而非资源;D项铀矿是核能发电的核心资源,与题干逻辑一致。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智能电网能有效减少电力损耗”这一结论?【选项】A.智能电网通过实时监测动态调整输电负荷B.传统电网的电力损耗率常年保持在5%以上C.智能电网设备造价高于传统电网D.部分地区已试点智能电网改造【参考答案】A【解析】A项直接说明智能电网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输电过程,减少损耗;B项仅指出传统电网问题,未涉及智能电网;C项讨论成本无关结论;D项未体现效果。故选A。3.某种新型发电技术具有“零碳排放”和“能量转换率高”两个特征。已知:①光伏发电能量转换率低于该技术;②燃煤发电碳排放量高于该技术。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选项】A.燃煤发电能量转换率低于光伏发电B.该技术比光伏发电更环保C.该技术能量转换率高于燃煤发电D.光伏发电碳排放量高于该技术【参考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技术比光伏发电能量转换率高(①)且比燃煤发电环保(②),B项“更环保”覆盖碳排放和能源效率,可推出。A、C、D均缺乏直接比较依据。4.若“所有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为假,则以下哪项必然为真?【选项】A.有的清洁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B.所有可再生能源都是清洁能源C.有的非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D.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无交集【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命题为全称肯定判断,其否定形式为特称否定,即“存在至少一种清洁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对应A项。B、C、D均无法从原命题为假直接推出。5.某次电力系统检测中,四台机组中有且只有一台故障。已知:①如果1号机组正常,则2号或3号故障;②4号机组故障当且仅当1号故障。以下哪台机组必然故障?【选项】A.1号B.2号C.3号D.4号【参考答案】A【解析】假设1号正常,由①知2或3故障;但由②“4号故障→1号故障”的逆否命题“1号正常→4号正常”,此时故障机组只能是2或3之一,与“仅一台故障”矛盾。故1号必然故障,此时4号可正常。6.甲、乙、丙三人的工作岗位分别是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已知:①甲和电气工程师不同岁;②机械工程师比乙年龄小;③丙比软件工程师年龄大。以下哪项可能为三人的岗位分配?【选项】A.甲-机械工程师,乙-软件工程师,丙-电气工程师B.甲-软件工程师,乙-电气工程师,丙-机械工程师C.甲-机械工程师,乙-电气工程师,丙-软件工程师D.甲-软件工程师,乙-机械工程师,丙-电气工程师【参考答案】D【解析】由①甲≠电气→甲为机械或软件;由②机械工程师<乙→乙不为机械;由③丙>软件工程师→丙≠软件。B项中乙为电气,但机械工程师为丙(与③矛盾,丙应>软件);D项:甲-软件(符合①),乙-机械(符合②年龄比机械大),丙-电气(符合③丙>软件工程师甲),正确。7.关于“清洁能源”的定义,以下哪项最符合?【选项】A.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B.仅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的能源类型C.使用时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可再生能源D.在开采、转化、使用环节均低污染的能源【参考答案】D【解析】清洁能源核心是“全链条低污染”,A仅强调生产环节片面;B缩小范围(含水电等);C“无负面影响”过于绝对;D涵盖全流程,且“低污染”表述科学,符合定义。8.若“所有光伏设备都需要定期维护”为真,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假?【选项】A.有的光伏设备不需要维护B.部分不维护的光伏设备仍可运行C.所有需要维护的设备都是光伏设备D.存在一台光伏设备从未被维护【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其矛盾命题“有的S不是P”必然为假。A项即矛盾命题,必假;B、D可能为真(题干未提运行关联);C项偷换主谓项,与题干无关。9.火电厂:煤炭相当于______:______【选项】A.核电站:铀B.水电站:石油C.风电场:天然气D.太阳能电池板:硅【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为“设施:核心能源”,A项核电站依赖铀裂变,逻辑一致;B、C能源与设施不匹配;D硅是材料,非直接能源。10.某次安全检查中,四人只有一人未通过。已知:①如果甲通过,则乙未通过;②丙和丁要么都通过,要么都未通过;③至少两人通过。问未通过的是谁?【选项】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B【解析】由③排除“丙丁均未通过”(否则仅1人通过);故丙丁均通过。由①,若甲通过→乙未通过,此时未通过者仅乙,符合;若甲未通过,则乙可通过,但总通过人数为乙丙丁(3人),无矛盾,但选项无甲。因此唯一可能是乙未通过。11.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若满足以下条件:①火力发电量比风电多40%;②核电发电量是火力发电量的1/3;③风电发电量比核电少20%。以下哪种排序可能代表三种发电方式的发电量从高到低?【选项】A.火力、风电、核电B.火力、核电、风电C.风电、核电、火力D.核电、火力、风电【参考答案】B【解析】设风电为100单位,则核电比风电多20%为120单位;火力是核电的3倍为360单位,比风电多260%(360/100-1),超出题干40%的条件矛盾。调整设火力为100单位,则风电为100/1.4≈71.4单位,核电为71.4×1.2≈85.7单位,此时火力(100)>核电(85.7)>风电(71.4),完全匹配题干,故选B。12.若“发电设备”与“锅炉”类似于“汽轮机”与“X”,则以下哪项最能替代X?【选项】A.转子B.凝汽器C.发电机D.输电塔【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组成关系。“发电设备”包含“锅炉”,“汽轮机”需要配套“凝汽器”完成热力循环。A项转子是汽轮机的组成部分,属于上下级关系而非配套设备;D项输电塔属于外部设施。B项凝汽器与汽轮机为能量转换的关键配套设备,类比锅炉与发电设备的关系,最符合逻辑。13.某电厂检修班组有6人,需安排3人夜间值班。已知:①甲或乙必须有一人值班;②如果丙值班,则丁也必须值班;③戊和己不能同时值班。以下哪项必然为真?【选项】A.丁可能不值班B.戊必须值班C.己不可能值班D.甲和丙不能同时值班【参考答案】A【解析】由条件①,甲或乙至少选1人;条件②丙→丁,等价于逆否命题“非丁→非丙”;条件③戊和己最多选1人。A项:当选择甲、乙、戊时,丁可不值班;B项反例:选甲、丙、丁时戊可不选;C项反例:选甲、乙、己时己可值班;D项反例:选甲、丙、丁不违反任何条件。只有A在所有情况下都可能成立。14.以下哪项与“变压器:电压”的逻辑关系最相似?【选项】A.水轮机:流量B.断路器:电流C.电抗器:电阻D.绝缘子:电弧【参考答案】B【解析】变压器用于改变电压,断路器用于控制电流,均为设备与其直接调控的物理量。A项水轮机转换能量而非控制流量;C项电抗器作用是感抗而非电阻;D项绝缘子用于隔绝而非产生电弧。B项与题干均体现设备对核心参数的主导作用,逻辑完全一致。15.某电力项目评估会议中,五位专家发表意见:①如果火电扩容,就必须配套碳捕捉技术;②除非核电获批,否则不发展储能;③火电扩容和核电获批至多实施一项。若最终决定发展储能,则以下哪项一定正确?【选项】A.火电未扩容B.配套碳捕捉技术C.核电获批D.火电扩容且核电未获批【参考答案】C【解析】条件②“除非核电获批,否则不发展储能”等价于“发展储能→核电获批”,直接推出C正确。条件③表明火电扩容与核电获批不能共存,但无法确定火电是否扩容(可能未扩容,也可能扩容但违背条件③,此时题目设定无矛盾)。因此只有C必然成立。16.逻辑推理:某次电力安全知识竞赛中,参赛者需要回答关于电力设备维护的判断题。已知:①所有正确描述设备检修周期的陈述都是红色的;②有些红色陈述是关于高压设备的内容;③本次竞赛中没有关于低压设备的绿色陈述。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选项】A.有些关于高压设备的陈述不是红色的B.所有绿色陈述都不涉及设备检修周期C.关于低压设备的陈述都是红色的D.有些红色陈述不是关于高压设备的【参考答案】D【解析】①可理解为“检修周期陈述→红色”;②“红色∩高压设备≠∅”;③“低压设备陈述→非绿色”。A与②矛盾;B根据①,绿色陈述必然不涉及检修周期;C③仅说明低压设备无绿色陈述,颜色不必然为红色;D符合②存在红色陈述可能描述非高压设备。故选D。17.类比推理:励磁系统对于发电机,相当于____对于变压器。【选项】A.冷却系统B.调压器C.绝缘油D.铁芯【参考答案】B【解析】励磁系统通过调节电流控制发电机输出电压,调压器同样通过调整绕组匝数比控制变压器输出电压,两者均为电压调节的核心装置。冷却系统、绝缘油属辅助设备,铁芯为核心构造但无调节功能。18.定义判断:下列哪项最符合“继电保护误动”的定义?【选项】A.线路故障时保护装置正确切断电路B.雷击导致保护装置元件损毁未动作C.负荷正常波动触发保护装置跳闸D.保护装置检测到故障但拒绝对信号响应【参考答案】C【解析】继电保护误动指设备无故障时保护装置错误动作。A为正确动作;B属装置损坏;D为拒动;C中无故障时误跳闸完全符合定义。19.逻辑判断:若某变电站满足以下条件:Ⅰ.所有220kV母线都安装了在线监测;Ⅱ.没有安装在线监测的母线都是扩建项目;Ⅲ.3号母线是扩建项目。可以推出:【选项】A.3号母线未安装在线监测B.部分扩建母线安装了在线监测C.所有非扩建母线均非220kV等级D.3号母线是220kV等级【参考答案】A【解析】由Ⅲ和Ⅱ推出3号母线无监测;Ⅰ不能反推非220kV母线无监测;B与Ⅱ矛盾;C无法得出;D无等级信息。仅A必然成立。20.类比推理:电能表:用电量,相当于热工仪表:____。【选项】A.温度B.热效率C.蒸汽压力D.热负荷【参考答案】D【解析】电能表直接计量用电量,热工仪表中热负荷对应能量计量概念。温度、压力为参数,热效率是比值非直接测量值。热负荷与用电量为同类度量概念。五、材料分析(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共10题)1.以下是某省2019-2023年环保治理投入与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微克/立方米):年份治理投入PM2.5年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工业减排量(万吨)20198552721202020924876150202110544791852022118418221020231303885240注:治理投入包括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资金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PM2.5浓度下降幅度与治理投入增长率呈正相关B.2022年优良天数比例较2019年提升10个百分点C.工业减排量年均增长量高于治理投入年均增长量D.2023年治理投入占五年总投入的比重超过25%【参考答案】C【解析】A项正确,PM2.5浓度从52降至38(降幅26.9%),治理投入从85增至130(增幅52.9%)呈现同向变化;B项正确,2022年优良天数比例82%较2019年72%提升10个百分点;C项错误,工业减排量年均增长量=(240-120)/4=30万吨,治理投入年均增长量=(130-85)/4=11.25亿元,单位不具可比性;D项正确,五年总投入=85+92+105+118+130=530亿,2023年占比130/530≈24.5%,未超25%但最接近错误标准。故选C。2.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指标数据(单位:万辆/%),回答下列问题:年份产量销量出口量纯电动插电混动纯电动插电混动202095.123.294.722.67.82021232.450.7230.949.321.32022456.7123.5455.1122.167.92023668.3224.8666.9223.5120.3注: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份额达35.8%,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8.6%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1年插电混动车型产销比低于纯电动车型B.2022年出口量增长率约为2021年的3.2倍C.2020-2023年纯电动产量年均增长率高于插电混动D.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低于出口量增速【选项】A.2021年插电混动车型产销比低于纯电动车型B.2022年出口量增长率约为2021年的3.2倍C.2020-2023年纯电动产量年均增长率高于插电混动D.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低于出口量增速【参考答案】B【解析】A项:2021年插电混动产销比49.3/50.7≈97.2%,纯电动230.9/232.4≈99.4%,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2022年出口量增长率(67.9-21.3)/21.3≈218.8%,2021年为(21.3-7.8)/7.8≈173.1%,218.8%/173.1%≈1.26倍≠3.2倍,表述错误且符合题意;C项:纯电动年均增长率(668.3/95.1)^(1/3)-1≈91.5%,插电混动(224.8/23.2)^(1/3)-1≈115.6%,表述错误;D项:材料未提供动力电池与出口量的具体增速数据,无法比较。故选B最不符合事实。3.下表为2019-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关键指标统计(单位:万辆/亿元):年份产量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GWh)行业总产值出口量2019124.2120.662.4385025.42020136.6132.385.3425031.72021367.7355.1158.2687058.22022721.8698.4302.310920112.62023958.7934.5435.614350187.4注:2023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均值较2019年提升42%根据材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2021年产销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70%B.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始终高于产销量增速C.行业总产值与出口量呈现正相关关系D.2023年单位产量产值较2019年下降约25%【选项】A.2021年产销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70%B.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始终高于产销量增速C.行业总产值与出口量呈现正相关关系D.2023年单位产量产值较2019年下降约25%【参考答案】D【解析】A项正确:2021年产量增速(367.7/136.6-1)≈169%,销量增速(355.1/132.3-1)≈168%,接近且题干问"错误项";B项验证:2019-2020年电池增速(85.3/62.4-1)≈37%>产量增速(4.8%),2021年电池增速85%>产量增速169%,符合;C项趋势正确:总产值与出口量同步增长;D项计算:2019年单位产值3850/124.2≈31.0万元/辆,2023年14350/958.7≈15.0万元/辆,实际降幅(31-15)/31≈52%,与25%偏差显著,故选D。4.根据某新能源汽车企业2019-2023年经营数据(单位:亿元),回答下列问题:年份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毛利率单车均价(万元)201928.5162.316.2%25.6202042.8215.718.5%26.8202165.4328.920.1%28.3202293.6452.122.4%30.52023127.9587.624.8%32.7注: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反映该企业2019-2023年发展特征的是:【选项】A.研发费用增速持续高于营业收入增速B.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单车均价下降C.2021年单车均价同比增长约5.6%D.营业收入五年间实现了翻两番【参考答案】C【解析】计算关键指标:研发费用五年复合增长率35.8%,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9.4%,A项错误;单车均价持续上升(25.6→32.7万元)与毛利率提升正相关,B项错误;2021年单车均价增速(28.3-26.8)/26.8≈5.6%,C项正确;营业收入增长587.6/162.3≈3.62倍未达四倍,D项错误。故C为最符合数据特征的选项。5.根据2020-2023年全国部分行业研发投入与专利授权量统计表(单位:亿元/万件),回答下列问题:行业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研发投入专利量研发投入专利量研发投入专利量研发投入专利量电子信息12508.213809.1152010.3168011.7生物医药8606.59207.09907.510708.2装备制造14809.8155010.2163010.9172011.5新能源7805.38906.210207.411808.9根据表格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1-2023年新能源行业专利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B.2023年装备制造行业研发投入比电子信息行业高2.4%C.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四年累计值低于装备制造行业D.各行业专利量与研发投入均呈现正相关关系【选项】A.2021-2023年新能源行业专利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B.2023年装备制造行业研发投入比电子信息行业高2.4%C.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四年累计值低于装备制造行业D.各行业专利量与研发投入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参考答案】C【解析】A项计算新能源专利增长率:((8.9/5.3)^(1/3)-1)×100%≈18.9%,未达20%;B项装备制造1720亿元比电子信息1680亿元高(1720-1680)/1680≈2.38%,但行业对比基准应为装备制造自身;C项生物医药累计3840亿元<装备制造6380亿元,正确;D项表格中四行业专利量均随研发投入增加而增长,符合正相关特征,但C项确定性更高。故选C。6.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单位:亿元),回答下列问题:年份R&D经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企业占比201922143133524981831076.4%202024393146727572016976.6%202127956169631452311576.9%202230870195134812543877.6%202333278221238052726178.2%注:1.R&D经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2.企业占比指企业经费占R&D总经费比例根据表格数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2021年应用研究经费同比增长率高于试验发展经费B.企业R&D经费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C.基础研究经费五年累计值不足R&D总经费的7%D.2023年三类研究中试验发展经费增量最大【选项】A.2021年应用研究经费同比增长率高于试验发展经费B.企业R&D经费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C.基础研究经费五年累计值不足R&D总经费的7%D.2023年三类研究中试验发展经费增量最大【参考答案】A【解析】1.计算2021年应用研究增长率:(3145-2757)/2757≈14.1%,试验发展增长率:(23115-20169)/20169≈14.6%,A项表述错误;2.企业占比从76.4%逐年升至78.2%,B项正确;3.基础研究五年累计8659亿元,占总经费138640亿元的6.24%,C项正确;4.2023年试验发展增量27261-25438=1823亿元,显著高于其他两类,D项正确。7.根据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