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物质及应用(解析版)_第1页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物质及应用(解析版)_第2页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物质及应用(解析版)_第3页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物质及应用(解析版)_第4页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物质及应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化学物质及应用考点十年考情(2016-2025)命题趋势考点01化学与生活(2024•重庆),(2023•海南),(2022•湖北),(2010•天津),(2013•天津),(2015•新课标Ⅱ),(2007•山东),(2011•天津),(2014•福建),(2019•浙江),(2017•海南),(2017•全国II卷),(2015•天津),(2016•海南),(2013•四川)生活化应用持续深化:考点01(化学与生活)覆盖15个年份地区,侧重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调味品)、医药品(如阿司匹林)和日化产品(如干燥剂)的实际应用,强调化学对健康生活的指导价值(如2024•重庆题)。环境考点聚焦新时代议题:考点02(化学与环境)16组题目中,2020-2021年占比骤增,紧扣"双碳"战略(2021•全国甲卷)、PM2.5污染(2020•江苏)及清洁能源(2017•浙江),体现生态优先导向。材料科学成新兴增长点:考点03(化学与材料)近两年爆发式增长(2023-2025年5组题),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重点考查金属材料(2025•湖南)、复合材料(2024•贵州)在航天、尖端装备中的应用创新。整体趋向情境化命题,要求考生从"解题"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反映传统工业技术考查弱化,更关注民生环保与科技前沿领域。考点02化学与环境(2021•山东),(2021•全国甲卷),(2021•河北),(2020•海南),(2020•江苏),(2009•广东),(2009•广东),(2016•江苏),(2012•海南),(2017•上海),(2017•全国III卷),(2017•浙江),(2014•海南),(2007•海南),(2008•广东),(2008•江苏),(2016•全国II卷)考点03化学与材料(2025•湖南),(2024•贵州),(2024•甘肃),(2024•河北),(2023•河北)考点04化学与能源(2024•湖南),(2008•江苏)(2024·浙江)(2024·安徽)(2023·湖北)(2021·海南)(2021·广东)(2021·全国乙卷)(2021·浙江)(2020·浙江)(2019·天津)1.(2024·重庆·高考真题)“五味调和百味香”,下列调味品的有效成分表达错误的是ABCD醋酸谷氨酸钠【答案】A【解析】A.白砂糖的组成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故A错误;B.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B正确;C.白醋的成分为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故C正确;D.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故D正确;故选:A。2.(2023·海南·高考真题)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答案】A【解析】A.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相互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进行使用,故A错误;B.化肥的施用方法需依据对象营养状况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化肥,故B正确;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口感,故C正确;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D正确。答案为:A。3.(2022·湖北·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答案】B【解析】A.明矾净水的原理为:,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B.水和冰的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C.在炖排骨的过程中,醋会和排骨中在高温下溶解的脂肪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级酯具有香味,使菜肴的味道更鲜美,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它见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D错误;故选B。4.(2010·天津·高考真题)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答案】C【解析】A.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A项正确;B.Si3N4和Al2O3的熔沸点较高,因此可以用作耐高温材料,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B项正确;C.钢铁闸门上装上铜块,可以形成原电池,钢铁为负极,Cu为正极,能够加快钢铁的腐蚀,C项错误;D.四乙基铅可以引发铅中毒,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D项正确;答案选C。5.(2013·天津·高考真题)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答案】C【解析】A.我们每天吃的菜里都放了食盐来调味,浓度高的食盐水可腌制食品,杀死细胞,防止食品腐败,选项A正确;B.新鲜蔬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高温煮熟,会破坏维生素C的结构,而使其损失,选项B正确;C.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不能使在体内水解,选项C错误;D.花青素遇碱变蓝,而Na2CO3溶液由于CO32-的水解而显碱性,假红酒中无花青素,遇苏打就不会变蓝,进而鉴别其真伪,选项D正确;答案选C。6.(2015·新课标Ⅱ·高考真题)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C【解析】A.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没有毒,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A正确;B.P2O5是酸性氧化物,吸水生成磷酸或偏磷酸,酸有腐蚀性,而偏磷酸有毒,五氧化二磷在与有机物接触时可能会引发燃烧、并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和有毒气体,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正确;C.氯化钙具有吸水性,而六水合氯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没有毒,没有腐蚀性,因此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正确;答案选C。7.(2007·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答案】A【解析】A.目前加碘食盐主要是加入KIO3,A正确;B.杀菌消毒用的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B错误;C.从化学的角度看,所有物质都是化学物质,C错误;D.CO2不属于污染气体,D错误。答案选A。8.(2011·天津·高考真题)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D.天然药物无任何副作用,可长期服用【答案】A【解析】A.乙烯是一种催熟剂,而高锰酸钾溶液能吸收乙烯,A正确;B.添加剂要合理使用,不能大量添加,B错误;C.含磷洗衣粉只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一部分,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错误;D.天然药物也有副作用,不能长时间服用,D错误;答案选A。9.(2014·福建·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A.生石灰可作食品的干燥剂,错误;B.食盐可作调味品,其它盐类不一定,错误;C.铝能与CH3COOH反应,所以铝罐不能久盛食醋,错误;D.小苏打在发酵时能产生CO2,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正确。故选D。10.(2019·浙江·高考真题)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氯化钾 D.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能用于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物质需具备能与盐酸反应且对人体无害的性质。A.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A正确;B.NaCl不与盐酸反应,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B错误;C.KCl不与盐酸反应,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C错误;D.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D错误;答案选A。11.(2017·海南·高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A.蔗糖具有甜味,且对人体无害,因此蔗糖可以作调味剂,故A说法正确;B.细铁粉可以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故B说法正确;C.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消灭细菌和病毒,因此双氧水可作消毒剂,故C说法正确;D.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D说法错误。故选D。12.(2017·全国II卷·高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C【解析】A.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n(H2O)m,故称为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中元素,故仅由碳、氢、氧元素不正确,故C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故D正确,故选C。13.(2015·天津·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答案】A【解析】A.硫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产物均为SO2,不是SO3,故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2,A项错误;B.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成分主要为Cu2(OH)2CO3,Cu2(OH)2CO3可溶于酸性溶液,故可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项正确;C.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官能团为羧基、酚羟基,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故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C项正确;D.肥皂主要有效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高级脂肪酸钠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从而是肥皂失去去污能力,故D项正确;本题选A。14.(2016·海南·高考真题)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 B.柠檬酸 C.山梨酸钾 D.三聚氰胺【答案】D【解析】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故选D。15.(2013·四川·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答案】A【解析】A.二氧化硫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可以用于相应食品的漂白,但二氧化硫有毒,对人体有害,并不能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A项错误;B.葡萄糖可合成补钙药物如葡萄糖酸钙,B项正确;C.食品的包装袋用聚乙烯,但不能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有毒,C项正确;D.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可杀菌,D项正确;答案选A。1.(2021·山东·高考真题)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风能发电 B.粮食酿酒 C.燃煤脱硫 D.石油裂化【答案】A【解析】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A。2.(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答案】C【解析】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3.(2021·河北·高考真题)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答案】D【解析】A.是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B.汽车尾气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与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错误;C.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铵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作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C错误;D.工业废气中的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进行脱硫处理,D正确;故选D。4.(2020·海南·高考真题)化学科学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下述措施应积极推广的是A.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提高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的使用比例B.原料药生产厂通过蒸发与焚烧过程,处理其生产废液C.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D.为保证食物的口感与风味,增加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答案】A【解析】A.使用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可以减少或杜绝污染,应该积极推广,故A正确;B.原料药生产厂生产的废液要集体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处理,不能蒸发和焚烧,故B错误;C.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C错误;D.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都有严格的使用标准,不能随意增加,故D错误;故选A。5.(2020·江苏·高考真题)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PM2.5B.O2C.SO2D.NO【答案】B【解析】A.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A不选;B.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选;C.SO2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是形成硫酸型酸雨,SO2属于空气污染物,C不选;D.NO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有:硝酸型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O3层等,NO属于空气污染物,D不选;答案选B。6.(2009·广东·高考真题)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A【解析】A.火力发电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选项A错误;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选项B正确;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选项C正确;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选项D正确。答案选A。7.(2009·广东·高考真题)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答案】A【解析】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⑤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导致浪费和污染,不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综上所述,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①②③④,故选A。8.(2016·江苏·高考真题)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 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电用水【答案】A【解析】A.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A符合题意;B.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CO2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D.我国的能源主要来自燃煤发电,节约能源,会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9.(2012·海南·高考真题)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但是却可以引起环境问题,比如温室效应,A错误;B.正常雨水的pH值为5.6,pH值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B错误;C.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但CO2不会,C错误;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D正确;故选D。10.(2017·上海·高考真题)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难题。下列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A.鼓励个体企业加快煤炭的开采 B.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C.建造水电站开发水利资源 D.开发研制可再生能源【答案】A【解析】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是解决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难题有效途径,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开发水利资源、开发再生能源等,而加快煤炭的开采不是有效方法,一是资源有限,二是污染严重。故答案选A。11.(2017·全国III卷·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正确;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但在加热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正确;答案选C。12.(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形成酸雨,硫和氮的氧化物形成酸雨,A错误;B.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B正确;C.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D.氯化铁溶液能溶解铜,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D正确;答案选A。13.(2014·海南·高考真题)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答案】C【解析】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A正确;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B正确;C.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氢氟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C错误;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D正确;答案选C。14.(2007·海南·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合成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以12~18为宜B.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应以带有支链的为宜C.在合成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洗涤效果D.在合成洗涤剂中应以无磷助剂代替含磷助剂【答案】B【解析】A.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太多,亲油性强,去污能力强,亲水性小,水溶相差;若含有碳原子数太少,亲水性强,水溶性强,但是亲油性小,去污能力差,因此以12~18为宜,正确。B.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有的支链越多,水溶性越差,因此应以不带有支链的为宜,错误。C.在合成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由于酶是物质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可提高洗涤效果,正确。D.在合成洗涤剂中应以无磷助剂代替含磷助剂,以防止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变臭,正确。15.(2008·广东·高考真题)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发现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答案】D【解析】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A.发电场的煤进行脱硫处理能减少污染;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能提高燃料利用率;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能循环使用。都利于环境保护,故不选。D.电镀废液含有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D.16.(2008·江苏·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A.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食品添加剂不全对人体有害,但对人体有害的应严格控制用量,并不是一盖杜绝,故B错误;C.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回收利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塑料袋的主要分成为聚乙烯,难以降解,易导致白色污染,应控制使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B。17.(2016·全国II卷·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解析】A.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气体,A项正确;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大量CO2气体,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B项错误;C.液化石油气等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所以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C项正确;D.CO是有毒气体,则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项正确;答案选B。1.(2025·湖南·高考真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高强韧无磁不锈钢——聚变能实验装置中的低温结构部件B.金刚石薄膜——“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使用的钻头表面涂层C.超细玄武岩纤维——嫦娥六号携带的月面国旗的纺织材料D.超细玻璃纤维——国产大飞机中隔音隔热的“飞机棉”【答案】A【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选项中的不锈钢是铁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B.金刚石是碳的非金属形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玄武岩纤维是由火山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矿物)熔融制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似于玻璃纤维,不属于金属材料,C错误;D.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非金属氧化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因此不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故选A。2.(2024·贵州·高考真题)历史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下列贵州出土的文物中主要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文物图示选项A.青陶罐B.带盖铜托杯C.鹭鸟纹蜡染百褶裙D.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答案】C【解析】A.青陶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B.带盖铜托杯成分为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C.鹭鸟纹蜡染百褶裙是由棉麻制成的,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符合题意;D.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是明代时期金器文物,主要为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4·甘肃·高考真题)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A.洛阳纸贵 B.聚沙成塔 C.金戈铁马 D.甘之若饴【答案】C【解析】A.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是金属材料,A错误;B.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是金属材料,B错误;C.金和铁都是金属,C正确;D.甘之若饴意思是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糖类是有机物,不是金属材料,D错误;故选C。4.(2024·河北·高考真题)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答案】D【解析】A.青铜铺首是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A正确;B.透雕白玉璧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正确;C.石质浮雕是汉白玉,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正确;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是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错误;故选D。5.(2023·河北·高考真题)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聚乳酸可用于制造医用材料 B.聚丙烯酰胺可发生水解反应C.聚丙烯可由丙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 D.聚丙烯腈纤维可由丙烯腈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答案】C【解析】A.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可以用于制造手术缝合线、药物缓释材料等医用材料,A正确;B.聚丙烯酰胺中含有酰胺基,可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C.聚丙烯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C错误;D.聚丙烯腈纤维是加聚产物,可由丙烯腈通过加聚反应合成,D正确;故选C。6.(2023·天津·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下列对所涉及化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样品中含有天然玻璃物质,玻璃是晶体B.“天舟六号”壳体使用了铝合金,合金是金属材料C.“长征七号”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是混合物D.“天宫”空间站新补充了一批氙推进剂,氙是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A.玻璃是非晶体,A错误;B.合金和金属单质是金属材料,B正确;C.煤油为碳原子数C11-C17的高沸点烃类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烃类,还含有不饱和烃和芳香烃,煤油为混合物,C正确;D.氙是第5周期0族元素,属于稀有气体,D正确;故答案为:A。7.(2023·重庆·高考真题)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重组蛋白B.高性能铜箔C.氮化镓半导体D.聚氨酯树脂【答案】B【解析】A.重组蛋白为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B.合金、纯金属均为金属材料,铜为金属材料,B符合题意;C.氮化镓半导体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D.聚氨酯树脂为有机合成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3·浙江·高考真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石墨烯 B.不锈钢 C.石英光导纤维 D.聚酯纤维【答案】D【解析】A.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A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是Fe、Cr、Ni等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C.石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D.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物,D符合题意;故选D。9.(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 B.龙山黑陶 C.齐国刀币 D.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故答案为:C。10.(2022·辽宁·高考真题)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A.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D.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故答案选B。11.(2022·广东·高考真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汉字载体

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答案】B【解析】A.兽骨,甲骨文的契刻载体之一,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一小部分是羊、猪、鹿的肩胛骨,还有极少部分的牛肋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其它钙盐,故A不符合题意;B.青铜器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故B项符合题意;C.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C不符合题意;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液晶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项。12.(2021·天津·高考真题)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A.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B.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A.铷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ⅠA族,属于碱金属,属于铷(Rb)是金属元素,故A正确;B.钛合金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C.火箭动力源于火箭燃料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芳纶属于合成纤维,是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B。13.(2021·广东·高考真题)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选项ABCD文物名称铸客大铜鼎河姆渡出土陶灶兽首玛瑙杯角形玉杯【答案】A【解析】A.铸客大铜鼎属于铜的合金,A符合题意;B.河姆渡出土陶灶属于陶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合金,B不符合题意;C.兽首玛瑙杯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合金,C不符合题意;D.角形玉杯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合金,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2020·北京·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B.“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D.“C919”飞机身使用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答案】A【解析】A.钛合金是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A符合题意;B.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液氢是液态氢气单质,氢元素是非金属,不是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碳纤维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环氧树脂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都不是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5.(2017·上海·高考真题)关于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沸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各成分金属要高B.合金的硬度可以比原金属更高,化学性质也可能和原成分金属不同C.非金属和金属之间也可以形成合金D.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更广【答案】A【解析】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故A错误;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高,化学性质可能和原成分金属不同,如不锈钢中元素的化学活泼性降低,故B正确;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为合金,故合金中可以含非金属,故C正确;D.合金的物理性能通常比其成分金属要好,故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广,故D正确;故答案选A。1.(2024·湖南·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D【解析】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故A正确;B.氢氧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直接燃烧的热量散失,产物无污染,故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B正确;C.脱嵌是锂从电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放电时,负极材料产生锂离子,则锂离子在负极脱嵌,则充电时,锂离子在阳极脱嵌,C正确;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本题选D。2.(2024·浙江·高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延长保质期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答案】B【解析】A.根据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冶炼金属,大部分金属(主要是中等活泼的金属)的冶炼是通过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完成的,即热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CO、H2等,A项正确;B.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为C+H2O(g)CO+H2,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故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维生素C作抗氧化剂,可延长保质期,C项正确;D.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在污水中能水解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污水中细小悬浮物,使其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D项正确;答案选B。3.(2024·安徽·高考真题)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煤煤油 B.石油乙烯 C.油脂甘油 D.淀粉乙醇【答案】C【解析】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干馏的过程不产生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A错误;B.石油分馏是利用其组分中的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将组分彼此分开,石油分馏不能得到乙烯,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正确;D.淀粉是多糖,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D错误;故答案选C。4.(2023·湖北·高考真题)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A.液氮-液氢 B.液氧-液氢 C.液态-肼 D.液氧-煤油【答案】A【解析】A.虽然氮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键能很大,该反应的速率很慢,氢气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气体,因此,液氮-液氢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A符合题意;B.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液氢能作为火箭推进剂,B不符合题意;C.肼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态-肼能作为火箭推进剂,C不符合题意;D.煤油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煤油能作为火箭推进剂,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A。5.(2021·海南·高考真题)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减少的是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将其转化为氮肥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答案】C【解析】A.氨水能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则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C符合题意;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1·广东·高考真题)“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B.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火星陨石中的质量数为20D.月壤中的与地球上的互为同位素【答案】C【解析】A.煤油来源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氢气的燃烧过程放出热量,将化学能变为热能,故B错误;C.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所以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故C正确;D.同位素须为同种元素,3He和3H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为同位素关系,故D错误;故选C。7.(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还原为甲醇【答案】D【解析】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做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8.(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B.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溴C.生物炼铜中通常利用某些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D.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答案】D【解析】A.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如氧化亚铜分散在玻璃中可以得到红色的玻璃,三氧化二钴分散在玻璃中可以得到蓝色的玻璃,A说法正确;B.溴虽然被称为“海洋元素”,但是其在海水中的浓度太小,直接以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成本太高,而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属于浓缩的海水,其中溴化物的浓度较高,因此,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溴,B说法正确;C.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从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因此,其可用于生物炼铜,C说法正确;D.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氧化炉(转化器)、热交换器和吸收塔,工业制备硫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9.(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高效,较洁净的燃料B.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