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式理论:开启科技英语翻译精准之门的钥匙一、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科技英语作为科技领域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载体,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相关统计,全球超过90%的科学研究成果是通过英语进行传播交流的,这充分彰显了科技英语在国际科研舞台上的关键地位。科技英语旨在精准、客观且全面地传达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其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专业性强、术语众多、逻辑严谨、语言正式等显著特点。例如在医学领域,像“CardiovascularDisease(心血管疾病)”“AntibioticResistance(抗生素耐药性)”等专业术语;在信息技术领域,“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igData(大数据)”等词汇,这些术语的准确翻译对于医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而对国际科技合作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准确的科技英语翻译能够打破语言壁垒,促进各国科研人员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全球科技的协同发展。反之,若翻译出现偏差,可能会导致信息误解,阻碍科技交流,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例如,在药品说明书的翻译中,如果关键术语翻译错误,可能会使医生和患者对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产生误解,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提高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是满足当今国际科技交流需求的迫切任务。图式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中,这些图式就像是一个个知识框架,当遇到新的信息时,人们会自动激活与之相关的图式,通过将新信息与图式进行匹配、整合,从而理解新信息的含义。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可以借助图式理论,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图式、专业知识图式、文化图式等,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准确把握术语的含义,梳理句子的逻辑结构,进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将图式理论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中,有助于译者更深入地理解科技英语文本的内在逻辑和专业知识,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图式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18世纪,康德便论述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指出一个人在接纳新思想、新信息以及新概念时,唯有将其与脑海中已有的固有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够产生意义概念。这一观点为图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使得图式理论开始在心理学研究中崭露头角。20世纪30年代,试验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有关记忆的研究,被视作图式理论得以建立的经典探索,他通过实验深入探究了人们对故事的记忆和重构过程,发现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这一研究成果为图式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美国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Rumelhart)对图式做出了全面且系统的阐释,他称图式是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如同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图式阅读理论,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读者对大脑中相关图式知识的激活程度。在这之后,图式理论逐渐成为阅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许多心理语言学家开始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用以解释外语学习者的心理语言加工过程,如PatriciaL.Carrell在其论文《SomeIssuesinStudyingtheRoleofSchemata,orBackgroundKnowledge,inSecondLanguageComprehension》中,深入探讨了图式理论在第二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在科技英语翻译领域,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图式理论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一些学者聚焦于图式理论对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的帮助,研究发现译者通过激活相关图式,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专业术语的含义,避免翻译错误。例如,在化学领域的科技英语翻译中,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名称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翻译,译者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图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进行准确翻译。还有学者关注图式理论在处理跨学科知识翻译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图式能够帮助译者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从而更顺畅地翻译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文本。如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翻译中,译者需要结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图式知识,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国内英语教育界引进图式理论的时间相对较早,研究范围也较为广泛。目前国内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阅读、写作、听力、幼儿教学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在英语阅读方面,众多研究指出影响阅读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修辞图式和阅读策略。例如,郑文英在《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中明确阐述了这些因素对阅读效率的影响机制,强调了背景知识积累对于激活相关图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在英语听力方面,周相利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孙美娟和李东东则详细解读了如何在新闻听力教学中构建图式、激活图式和重建图式。在英语写作方面,张勇结合教学实践,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构建、完善和激发相关图式来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在科技英语翻译领域,国内学者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樊克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的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如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体图式以及文化图式等,指出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图式,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张文英和朱元元探讨了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认为图式理论能够帮助译者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掌握语法和语言规则,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系统地构建和运用图式,以提高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方法体系。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英语文本,如学术论文、专利文献、技术报告等,图式理论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细化。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深入性。文献研究法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图式理论、科技英语翻译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全面梳理图式理论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以及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情况。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的起点和方向。案例分析法是本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收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英语翻译案例,涵盖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文本类型(如学术论文、专利文献、技术报告、产品说明书等)。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剖析,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激活和运用语言图式、专业知识图式、文化图式等,探讨图式理论在解决科技英语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术语翻译、句子结构处理、文化差异应对等)时的具体作用和应用策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直观地展示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效果,为研究结论提供有力的实证依据。对比分析法也是本研究不可或缺的方法。将运用图式理论进行翻译的案例与未运用图式理论的翻译案例进行对比,从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专业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分析在不同方法下,翻译结果在传达原文信息、符合目标语言表达习惯以及满足读者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图式理论对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比不同译者在处理相同或相似文本时对图式理论的运用方式和效果,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最佳实践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在研究视角上,从多图式协同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语言图式、专业知识图式、文化图式等多种图式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机制。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单一图式的应用分析,而本研究强调各种图式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认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同时激活和协调多种图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和生成高质量的译文。这种多图式协同的研究视角,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科技英语翻译的本质和过程。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不仅关注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般性应用,还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英语文本,如学术论文、专利文献、技术报告等,深入探讨图式理论的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不同类型的科技英语文本具有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结构特征和功能要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运用图式理论来解决翻译中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文本的具体研究,为译者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图式应用策略提供指导,丰富和拓展了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内容。二、图式理论与科技英语翻译概述2.1图式理论的内涵与发展2.1.1图式理论的起源与定义图式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了图式的概念。康德认为,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人们在接纳新思想、新信息以及新概念时,只有将其与头脑中已有的固有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够产生意义概念。这一观点为图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在20世纪,图式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使得图式理论开始在心理学研究中崭露头角。皮亚杰认为,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它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的作用,从而帮助个体建立新的认知。例如,婴儿通过不断地抓握、触摸物体,逐渐形成了关于物体形状、大小、质地等方面的图式,这些图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的环境。20世纪30年代,试验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有关记忆的研究,被视作图式理论得以建立的经典探索。他通过实验深入探究了人们对故事的记忆和重构过程,发现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和存储信息。这一研究成果为图式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美国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Rumelhart)对图式做出了全面且系统的阐释,他称图式是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如同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鲁梅哈特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图式理论,使得图式理论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鲁梅哈特的基础上,图式理论逐渐成为一种关于人的知识如何被表征、分类和有效应用的认知理论。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图式被定义为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它是一种有组织、可重复的认知结构,包含了与某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构成了感知、理解外部信息的框架结构。图式就像是大脑中的一个知识模板,当遇到新的信息时,人们会自动激活与之相关的图式,将新信息与图式中的已有知识进行匹配、整合,从而理解新信息的含义。例如,当我们看到“苹果”这个词时,大脑中会自动激活关于苹果的图式,包括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价值等信息,这些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苹果”这个概念。2.1.2图式的分类与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图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内容上看,图式可以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等。语言图式主要涉及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就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图式,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运用英语。内容图式是关于文章主题的背景知识,即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在阅读科技英语文章时,如果读者对相关的科技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拥有相应的内容图式,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一个对计算机科学有深入了解的读者,在阅读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技英语文章时,会更容易理解文章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形式图式指的是对文章体裁和文章组织结构差异方面的知识。不同类型的科技英语文本,如学术论文、专利文献、技术报告等,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构和格式。熟悉这些形式图式,有助于读者快速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例如,学术论文通常包括引言、相关工作、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了解这一结构,读者在阅读时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语境图式则是关于语言使用的背景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信息。在翻译科技英语时,语境图式能够帮助译者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避免因脱离语境而产生的误解。比如,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同一个术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通过语境图式,译者可以确定该术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文化图式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知识。由于科技英语涉及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了解文化图式,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因素,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在表达时间时习惯先说月份,再说日期,而在我国则习惯先说日期,再说月份,在翻译涉及时间的内容时,译者就需要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图式具有一般性、知识性、结构性、综合性等特点。一般性是指图式是从个别中抽取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易于迁移。例如,记叙文“六要素”的图式,是从种类繁多的记叙文中抽取出来的适合所有记叙文的结构框架,它对所有记叙文的阅读、写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同样,在科技英语翻译中,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图式,它们具有一般性,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科技英语文本翻译中。知识性是指图式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如何被表征,以及这种表征方式如何有利于知识应用的理论。图式所表征的知识可以从一个词的意义、一个句子的组成成分、文化背景、理论观点到思想意义不等。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这些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翻译过程中被激活和运用,帮助译者理解原文和生成译文。例如,在翻译医学领域的科技英语文本时,译者需要掌握医学专业术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译者的医学知识图式,对准确翻译起着关键作用。结构性是由知识的结构性决定的。图式中的各知识节点之间按一定的联系组成一种层次网络,同时,图式又是一种等级结构,一个图式可以被包含在另一个图式中。以汽车的图式为例,汽车图式包含了发动机、轮胎、车身等子图式,而发动机图式又包含了气缸、活塞、曲轴等更具体的知识节点,这些知识节点之间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网络。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理解原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至关重要,而图式的结构性特点有助于译者把握原文的层次和脉络,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例如,在翻译一篇关于机械设计的科技英语文章时,译者可以通过分析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激活相应的机械知识图式,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图式的综合性,即图式表征的是人们所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将分门别类地组成一个个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就是图式。按图式所表征的知识不同性质,可将图式分为描述性、陈述性和策略性。这三种不同类别的图式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综合图式。正因为图式具有这种综合性,才具有应用性,从不同的方面为阅读理解和翻译提供合适的图式。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图式,包括语言图式、专业知识图式、文化图式等,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和传达原文的信息。例如,在翻译一篇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的新闻报道时,译者不仅需要运用语言图式理解文章的语法和词汇,还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图式理解报道中涉及的科技项目内容,同时,运用文化图式处理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差异,从而生成准确、流畅的译文。二、图式理论与科技英语翻译概述2.2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与难点2.2.1词汇特点与翻译难点科技英语词汇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术语众多。在科技领域,每个专业都有其特定的术语体系,这些术语是对专业概念、现象、过程等的精确表述,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Algorithm(算法)”“Database(数据库)”“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术语,它们准确地描述了计算机科学中的关键概念和技术,是该领域交流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据统计,在一篇典型的科技英语文献中,专业术语的比例可高达30%-50%,这些术语的准确理解和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的基础和关键。科技英语词汇还具有名词化倾向。名词化是指将动词、形容词等其他词性转化为名词的过程,在科技英语中,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例如,“Theinventionofthecomputerhasrevolutionizedthewayweliveandwork.(计算机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一句中,“invention”由动词“invent”名词化而来,这种名词化结构使句子更加简洁、正式,同时强调了动作的结果或状态,符合科技英语严谨、客观的表达要求。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科技英语文本中,名词化结构的出现频率比普通英语文本高出约20%-30%。科技英语中还存在大量的复合词和缩略词。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合而成的新词,如“waterproof(防水的)”“sunlight(阳光)”“airplane(飞机)”等,这些复合词通常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能够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概念。缩略词则是将较长的单词或短语缩写而成,如“NASA(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DNA(DeoxyribonucleicAcid,脱氧核糖核酸)”“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等,缩略词的使用可以节省篇幅,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在科技英语中被广泛应用。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词汇方面面临着诸多难点。术语理解困难是常见问题之一。由于科技领域的专业性极强,许多术语具有特定的专业含义,与普通英语中的词义大相径庭。例如,“pump”在普通英语中意为“泵;抽水机”,但在医学领域,“heartpump”指的是“心脏泵血功能”;“mouse”在日常语境中是“老鼠”的意思,而在计算机领域则表示“鼠标”。如果译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很容易对术语产生误解,导致翻译错误。据一项针对科技英语翻译错误的调查显示,因术语理解错误而导致的翻译失误占总错误的40%-50%。一词多义现象也是翻译中的难点。许多科技英语词汇具有多个义项,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选择不同的词义。例如,“power”一词,在“electricpower(电力)”中表示“能量,动力”;在“powerplant(发电厂)”中意为“发电站”;在“thepowerofamicroscope(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中则表示“放大率”。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专业背景,准确判断词汇的具体含义,这对译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2.2句法特点与翻译难点科技英语在句法上具有显著的特点,长句多是其突出表现之一。科技英语旨在准确、严谨地阐述科学原理、技术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内容,这就需要对各种概念、条件、关系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和限定,从而导致句子结构复杂,长度增加。例如,“Thedevelopmentofnewmaterials,whichhaveunique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andcanmeettheincreasingdemandsofmodernindustries,suchasaerospace,electronics,andbiomedicine,iscrucialfor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这个句子中,包含了一个由“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对“newmaterials”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还列举了“aerospace,electronics,andbiomedicine”等现代工业领域,以说明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整个句子结构复杂,逻辑层次丰富。据统计,在科技英语学术论文中,平均句子长度可达30-40个单词,而普通英语文本的平均句子长度一般在15-20个单词左右。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中也被广泛使用。科技文章注重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和结果,而非动作的执行者,因此被动语态能够使表达更加客观、准确。例如,“Theexperimentwascarriedoutunderstrictconditionstoensuretheaccuracyoftheresults.(实验在严格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这个句子中,使用被动语态突出了“experiment”这一动作的承受者,强调了实验是在严格条件下进行的这一事实,而动作的执行者“researchers”则被省略,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据研究表明,在科技英语文本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普通英语文本高出约30%-40%。科技英语中还经常使用非限定动词(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和各种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非限定动词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表达更加简洁,例如,“Toimprovetheperformanceofthesystem,variousoptimizationmethodshavebeenproposed.(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已经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法。)”句中使用不定式“toimprove”表示目的。各种从句则能够对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进行修饰、限定或补充说明,丰富句子的内容和逻辑关系。例如,“Thedevice,whichisdesignedtomeasurethetemperatureandhumidityoftheenvironment,hasbeenwidelyusedinindustrialproduction.(这种被设计用来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句中使用定语从句“whichisdesignedtomeasurethetemperatureandhumidityoftheenvironment”对“device”进行详细的描述。在翻译科技英语的长难句时,译者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句子结构分析困难是首要问题。由于科技英语长句中往往包含多个从句、非限定动词短语以及各种修饰成分,句子的层次和逻辑关系错综复杂,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准确理清句子结构。例如,在句子“Thetheorythattheuniverseisexpanding,whichwasfirstproposedbyEdwinHubbleinthe1920sandhasbeensupportedbyalargeamountofobservationalevidence,hasrevolutionizedourunderstandingofthecosmos.”中,包含了一个同位语从句“thattheuniverseisexpanding”对“theory”进行解释说明,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whichwasfirstproposedbyEdwinHubbleinthe1920sandhasbeensupportedbyalargeamountofobservationalevidence”对“theory”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译者需要准确判断各个从句的类型和作用,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据一项针对科技英语长难句翻译的研究发现,约有60%-70%的译者在分析句子结构时会遇到困难。逻辑关系的准确把握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科技英语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包括因果、条件、让步、转折等多种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能通过连接词、介词短语、非限定动词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译者需要仔细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成分,准确判断逻辑关系,才能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例如,在句子“Althoughthenewtechnologyhasmanyadvantages,itshighcostandcomplexoperationlimititswidespreadapplication.”中,使用“al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表达了“新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成本高和操作复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逻辑关系。如果译者对逻辑关系理解错误,就会导致译文与原文意思不符。2.2.3文体特点与翻译难点科技英语的文体具有客观、严谨、正式的显著特点。科技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传达科学技术信息,阐述客观事实和规律,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准确、客观,避免主观情感和个人观点的介入。例如,在描述实验结果时,会使用具体的数据和精确的描述,如“Theexperimentresultsshowthattheefficiencyofthenewmethodis30%higherthanthatofthetraditionalmethod.(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30%。)”这样的表达客观、准确,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实验的结论。科技英语的语言结构严谨,注重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的正确性。句子结构复杂,修饰成分多,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在阐述科学原理时,会使用复杂的长句来详细说明各种条件和关系,如“Theprincipleofelectromagneticinduction,whichstatesthatachangingmagneticfieldinducesanelectriccurrentinaconductor,isthebasisfortheoperationofmanyelectricaldevices.(电磁感应原理,即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感应出电流,是许多电气设备运行的基础。)”这个句子结构严谨,准确地阐述了电磁感应原理的内容和应用基础。科技英语的用词正式,多使用专业术语、书面语和规范的表达方式。专业术语是科技英语的核心词汇,它们具有特定的专业含义,能够准确地表达科学技术概念。书面语和规范的表达方式则体现了科技英语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如“utilize(使用)”“commence(开始)”“terminate(结束)”等词,比口语化的“use”“start”“end”更加正式。在翻译科技英语时,保持原文的文体风格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点。如何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原文的客观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入主观色彩,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客观性。例如,在翻译一些描述性的语句时,汉语中可能会使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而英语原文则更加客观中立。译者需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尽量使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来翻译原文。保持译文的严谨性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科技英语的严谨性体现在语言结构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性上,译者需要在译文中准确再现这种严谨性。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不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例如,英语中的长难句在翻译为汉语时,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在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逻辑关系不变。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导致译文逻辑混乱,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达。如何使译文符合科技英语的正式文体要求也是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译文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和书面语,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随意的表达方式。然而,对于一些译者来说,准确掌握专业术语的用法和选择合适的书面语词汇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语言素养。三、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词汇翻译中的应用3.1语言图式助力词汇理解与翻译3.1.1利用词汇构成图式理解专业术语科技英语中,大量专业术语由希腊语、拉丁语的词根词缀构成,这些词根词缀承载着特定的语义信息,形成了独特的词汇构成图式。译者掌握这些图式,能够通过分析术语的构成成分,准确理解其含义,进而实现精准翻译。例如,“tele-”作为希腊语词根,意为“远的,远距离的”,在科技英语中,与其他词根组合形成了一系列相关术语。“telecommunication”(电信),由“tele-”和“communication”(通信)组成,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地点之间传递信息,实现远距离的通信交流。“telescope”(望远镜),同样包含“tele-”,用于观测远距离物体,帮助人们拓展视野,探索遥远的天体和景象。再如,“micro-”也是常见的希腊语词根,意为“微小的,微观的”,“microscope”(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一词根,通过光学或电子技术,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微小的物体和微观结构,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logy”是源自希腊语的后缀,表示“学科,学问”,许多学科名称都借助这个后缀构成。“biology”(生物学),由“bio-”(生命,生物)和“-logy”组成,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涵盖了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psychology”(心理学),“psych-”与精神、心理相关,“psychology”则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翻译这些专业术语时,译者依据脑海中已有的词汇构成图式,将词根词缀的含义进行组合,便能准确把握术语的核心意义,从而选择恰当的目标语言词汇进行翻译。这种基于图式的理解和翻译方式,不仅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还能帮助译者举一反三,快速理解和翻译具有相同词根词缀的一系列术语,提升翻译效率。例如,当遇到“geology”(地质学)时,译者根据“geo-”(地球)和“-logy”的图式知识,能够迅速判断出该术语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形成演化等方面的学科,进而准确地将其翻译为“地质学”。3.1.2运用词汇搭配图式确定词义科技英语中,词汇的意义往往受到其搭配的影响,不同的搭配会使同一个词汇呈现出不同的含义。词汇搭配图式是指词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搭配模式和习惯用法,译者借助这一图式,能够通过分析词汇的搭配关系,准确确定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以“power”一词为例,在“powerplant”(发电厂)中,“power”与“plant”搭配,意为“电力,电能”,“powerplant”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的工厂,如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等。在“nuclearpower”(核能)中,“power”同样表示“能量,能源”的意思,“nuclearpower”是通过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具有高效、清洁等特点。而在“horsepower”(马力)这个搭配中,“power”表示“功率”,“horsepower”是一种功率单位,常用于衡量发动机等设备的功率大小。在“powerofattorney”(委托书,授权书)这一短语中,“power”的含义则转变为“权力,权限”,“powerofattorney”是指委托人授予受托人代表其行使特定权力的法律文件。再如,“control”与不同词汇搭配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在“qualitycontrol”(质量控制)中,“control”强调对质量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制定标准、检验产品等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在“processcontrol”(过程控制)里,“control”侧重于对生产过程或工艺流程的监控和调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在“remotecontrol”(遥控器,远程控制)中,“control”表示对设备或系统的远程操作和控制,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在远距离对电视、空调等设备进行控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多义词时,应激活脑海中的词汇搭配图式,仔细分析词汇所处的搭配环境,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判断其具体含义。这样能够避免因词义理解错误而导致的翻译失误,使译文更加准确、通顺,符合科技英语严谨、准确的表达要求。例如,在翻译句子“Thepowerofthenewengineismuchhigherthanthatoftheoldone.”时,根据“power”与“engine”的搭配以及句子语境,可判断此处“power”意为“功率”,整句可译为“新发动机的功率比旧发动机高得多”。3.2内容图式辅助词汇背景知识挖掘3.2.1结合专业领域知识理解词汇内涵在科技英语翻译中,专业领域知识构成了重要的内容图式,对准确理解和翻译词汇内涵起着关键作用。以医学领域为例,诸多医学术语具有特定的专业含义,与普通词汇的意义大相径庭。“hypertension”一词,在医学专业领域,它特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若译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仅从字面将其理解为“过度紧张”,就会导致严重的翻译错误,可能使医学文献的读者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误解。“anesthesia”意为“麻醉”,在医学实践中,麻醉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多种方式,准确理解该术语对于医学交流和手术操作的描述至关重要。物理学领域同样如此,专业术语承载着特定的物理概念和原理。“quantum”在物理学中表示“量子”,量子概念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它描述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如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量子隧穿等奇特现象。如果译者不了解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就难以准确把握“quantum”一词在文本中的含义,更无法准确传达量子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relativity”指“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主要探讨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以及光速不变原理等,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研究引力现象,揭示了物质和能量如何弯曲时空。只有具备扎实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译者才能准确理解“relativity”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指向,从而实现准确翻译。由此可见,专业领域知识作为内容图式,能够帮助译者在面对科技英语词汇时,迅速激活相关的专业知识框架,准确把握词汇在特定领域中的内涵,避免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的翻译错误,确保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促进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3.2.2借助百科知识拓展词汇理解维度除了专业领域知识,百科知识也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拓展译者对科技英语词汇的理解维度。以“laser”(激光)一词为例,从百科知识角度来看,“laser”是“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缩写,意为“受激辐射光放大”。了解这一全称,译者能够深入理解激光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受激辐射过程,使光得到放大,从而产生具有高亮度、单色性好、方向性强等特点的激光束。激光的产生需要具备“共振腔”“增益介质”以及“激发来源”这三个要素。共振腔用于增强光的反馈,使光在其中不断振荡放大;增益介质则是实现受激辐射的物质,不同的增益介质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激光,如红宝石、氦氖气体、半导体等都是常见的增益介质;激发来源为增益介质提供能量,促使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实现粒子数反转,进而产生受激辐射。激光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通信领域,由于激光具有频率高、信息容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就可以传输几万路电话或几千路电视节目,大大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和容量;在工业领域,激光可用于激光打孔、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加工工艺,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满足现代制造业对精密加工的需求;在医学领域,激光被应用于激光医疗、激光美容等方面,如激光治疗近视、激光祛斑等,为疾病的治疗和美容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了解这些百科知识,译者对“laser”一词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词汇层面,而是能够从原理、构成要素、应用领域等多个维度全面把握其内涵。在翻译涉及“laser”的科技英语文本时,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准确传达激光在不同领域的相关信息,使译文更加丰富、准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和交流。3.3文化图式避免词汇翻译文化误读3.3.1识别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些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dragon”在英汉文化中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在中国文化里,龙是吉祥、威严、力量的象征,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从古代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到封建帝王以龙自比,称自己为“真龙天子”,龙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汉语中有许多与龙相关的成语,如“龙凤呈祥”,寓意着吉祥如意,常被用于祝福新人;“龙行虎步”,形容人的仪态庄重、气度不凡;“望子成龙”,表达了父母对子女寄予的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这些成语充分体现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积极意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被视为邪恶、凶猛的象征。西方传说中的“dragon”通常是一种形似巨大蜥蜴的怪物,长有翅膀,身上布满鳞片,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喷吐火焰,常常给人类带来灾难和恐惧。在《圣经》中,“dragon”更是与魔鬼撒旦联系在一起,被描述为迷惑天下的邪恶之物。在西方文学作品中,“dragon”也多以反面形象出现,如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中,“dragon”就是撒旦的化身,与上帝和天使们为敌。因此,在翻译含有“dragon”的科技英语文本时,如果直接将其译为“龙”,就会导致文化内涵的严重误读,使目标语读者产生误解。再如“风水”一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环境学和建筑学的理论,认为通过对居住环境的布局、朝向、山水等因素的合理选择和调整,可以影响人的运势和福祉。“风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和居住空间的独特理解,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如果简单地将“风水”直译为“FengShui”,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和文化背景,这种直译可能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困惑和陌生。3.3.2运用文化补偿策略进行翻译为了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词汇翻译文化误读,译者需要运用文化补偿策略,对文化负载词进行恰当的处理,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表达习惯。注释是一种常用的文化补偿策略,通过在译文中添加注释,可以对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对于“dragon”一词,在翻译时可以添加注释,说明其在西方文化中的邪恶、凶猛的象征意义,如“dragon(amythicalcreatureinWesternculture,oftendepictedasafierceandevilmonsterwithwings,scales,andtheabilitytobreathefire)”。这样,目标语读者在看到译文时,就能清楚地了解“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独特内涵,避免将其与中国文化中的龙混淆。对于“风水”,可以译为“FengShui(atraditionalChineseconceptthatbelievesintheinfluenceoftheenvironment,includingthelayoutofbuildings,theorientation,andthesurroundinglandscape,onpeople'sfortuneandwell-being)”,通过注释,向西方读者介绍“风水”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内涵,使他们能够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意译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补偿策略,当直译无法准确传达文化负载词的内涵时,译者可以根据其文化内涵,采用意译的方法,用目标语中与之相近的概念或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dragon”意译为“monster”或“fiend”,以传达其在西方文化中的邪恶、凶猛的含义。这样的意译能够让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在翻译“风水”时,也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采用意译的方式,将其内涵融入到译文中,如在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将“风水”相关的内容意译为“thetraditionalChineseprinciplesofenvironmentalharmonyandauspiciousnessinarchitecture”,通过这种方式,既传达了“风水”的核心内涵,又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四、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句法翻译中的应用4.1语言图式解析句子结构与逻辑4.1.1运用语法知识分析长难句结构在科技英语中,长难句屡见不鲜,其结构复杂,包含多个从句和修饰成分,这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语言图式中的语法知识,能够为译者提供有力的工具,帮助其剖析长难句的结构,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ThediscoverythattheEarth'smagneticfieldisgeneratedbythemotionofmoltenironinitsoutercore,whichwasfirstproposedbytheEnglishscientistEdwardBullardinthe1940sandhasbeensupportedbynumeroussubsequentstudies,hasrevolutionizedourunderstandingoftheplanet'sinteriordynamics.”在这个句子中,“thattheEarth'smagneticfieldisgeneratedbythemotionofmoltenironinitsoutercore”是同位语从句,对“discovery”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阐述了地球磁场产生的原理。“whichwasfirstproposedbytheEnglishscientistEdwardBullardinthe1940sandhasbeensupportedbynumeroussubsequentstudies”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前面整个同位语从句,补充说明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时间以及后续的研究支持情况。译者在面对这样的长难句时,首先要激活脑海中的语法图式,识别出各种从句的类型和功能,然后按照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对句子进行层层剖析。在翻译时,可以将同位语从句单独成句,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为“地球磁场是由外核中熔融铁的运动产生的,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地球内部动力学的理解。这一理论最早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布拉德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随后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通过运用语法知识,译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句子结构,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避免因句子结构分析不当而导致的翻译错误。4.1.2借助逻辑连接词把握句子逻辑关系科技英语句子中常常包含各种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条件、让步等,这些逻辑关系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句子至关重要。逻辑连接词作为语言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清晰地标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译者准确把握句子的内涵。例如“therefore”“however”“if”“although”等连接词,在句子中起着关键的逻辑引导作用。“Therefore”表示因果关系,用于引出结果。在句子“Thenewmaterialhasexcellentheatresistanceandhighstrength;therefore,itiswidelyusedinaerospaceapplications.”中,“therefore”表明“itiswidelyusedinaerospaceapplications”是“Thenewmaterialhasexcellentheatresistanceandhighstrength”所导致的结果,翻译时可译为“这种新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和高强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通过“因此”一词,准确传达了句子的因果逻辑关系。“However”表示转折关系,用于引出与前文相反的观点或情况。如在句子“Theexperimentresultsinitiallyseemedpromising;however,furtheranalysisrevealedsomeunexpectedproblems.”中,“however”体现了前后内容的转折,即实验结果起初看似有希望,但进一步分析却发现了意外问题,可译为“实验结果起初看似很有前景,然而,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然而”一词突出了转折的逻辑,使译文逻辑清晰。“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假设条件。在句子“Ifthetemperatureexceedsthecriticalvalue,thechemicalreactionwilloccurspontaneously.”中,“if”表明“thetemperatureexceedsthecriticalvalue”是“thechemicalreactionwilloccurspontaneously”的前提条件,可译为“如果温度超过临界值,化学反应将自发发生”,准确传达了条件与结果的逻辑联系。“Al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表示尽管、虽然。如“Althoughthenewtechnologyhasmanyadvantages,itshighcostandcomplexoperationlimititswidespreadapplication.”一句中,“although”体现了让步关系,即新技术虽有优点,但成本高和操作复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可译为“尽管这项新技术有许多优点,但其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通过“尽管”一词,清晰地表达了句子的让步逻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这些逻辑连接词,激活逻辑关系图式,准确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从而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原文的逻辑内涵,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方式。四、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句法翻译中的应用4.2形式图式指导句子翻译策略选择4.2.1根据句子结构特点选择翻译方法科技英语句子结构复杂多样,不同的结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形式图式能够帮助译者根据句子结构,准确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对于被动句,由于科技英语注重客观事实的表达,被动句使用频率较高。例如,“Theexperimentwascarriedoutbytheresearchteamtotestthenewhypothesis.(这个实验由研究团队进行,以检验新的假设)”,在翻译此类句子时,可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将其译为主动句,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语言风格,如“研究团队进行了这个实验,以检验新的假设”。当被动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也可保留被动语态,如“Thenewproducthasbeenwidelyrecognizedbythemarket.(新产品已被市场广泛认可)”,这样的翻译能够突出动作的对象,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重点。倒装句在科技英语中也时有出现,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一成分或调整句子的平衡。例如,“Onlyinthiswaycantheefficiencyofthesystembeimproved.(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系统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这是一个部分倒装句,将“only+状语”置于句首,句子需要部分倒装。在翻译时,应按照汉语的正常语序进行翻译,先译出条件状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再译出主句“系统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以准确传达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再如,“Herecomesthebuscarryingthenewequipment.(运载新设备的公交车来了)”,这是一个完全倒装句,将表示地点的副词“here”置于句首,句子全部倒装。翻译时,同样要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主语“运载新设备的公交车”放在谓语“来了”之前,使译文通顺自然。通过对句子结构特点的分析,借助形式图式,译者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使译文在语言形式和逻辑关系上都符合目标语的表达规范。4.2.2遵循科技英语文体规范进行翻译科技英语具有客观、准确、简洁的文体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严格遵循这些规范,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符合科技英语的文体要求。在语言表达上,要避免使用过于主观、模糊或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在描述实验结果时,应使用客观、准确的语言,如“Theresultsshowthatthenewmethodhasahigheraccuracyratethanthetraditionalone.(结果表明,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而不应使用“Ithinkthenewmethodisbetter.(我认为新方法更好)”这样带有主观色彩的表达。对于一些可能引起歧义的词汇或表述,要根据上下文和专业知识进行准确的判断和翻译,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在句子结构方面,要注重逻辑关系的清晰表达,避免句子结构混乱。科技英语中常常使用长难句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合理调整语序,使译文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例如,“Thetheory,whichwasfirstproposedbyEinsteinandhasbeenverifiedbynumerousexperiments,hashadaprofoundimpactonthedevelopmentofmodernphysics.(这个理论最初由爱因斯坦提出,并已被无数实验验证,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要准确把握定语从句“whichwasfirstproposedbyEinsteinandhasbeenverifiedbynumerousexperiments”与主句的逻辑关系,将其合理地翻译为插入语,放在主句中适当的位置,使译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在翻译过程中,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达。科技英语的目的是准确传达信息,因此译文应简洁明了,去除不必要的修饰成分。例如,“Thenewtechnologyisabletoeffectivelyreducetheproductioncostandimprovetheproductquality.(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在翻译时,应直接表达核心意思,避免使用一些冗余的词汇或短语,使译文简洁有力,符合科技英语简洁高效的文体风格。4.3语境图式完善句子翻译准确性4.3.1结合上下文语境确定句子含义在科技英语翻译中,上下文语境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句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科技英语中一词多义、术语特定含义等现象较为普遍,脱离上下文语境往往会导致翻译错误。例如,在句子“Thepoweroftheengineiscrucialfortheperformanceofthevehicle.”中,“power”一词常见的含义有“权力”“力量”“功率”“电力”等。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可能会产生歧义。但结合上下文,这里描述的是发动机与车辆性能的关系,显然“power”应理解为“功率”,整句可译为“发动机的功率对车辆的性能至关重要”。再如,“transmission”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在“Mechanicaltransmissioniswidelyusedinindustrialmachinery.”一句中,结合“industrialmachinery(工业机械)”这一语境,“transmission”应理解为“传动装置”,该句可译为“机械传动装置在工业机械中被广泛应用”。而在“Thetransmissionofdataisbecomingfasterandmorereliablewith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中,根据“data(数据)”和“technology(技术)”的语境提示,“transmission”意为“传输”,句子可译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快且更可靠”。通过分析上下文,译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句子中词汇的含义,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从而避免因孤立理解句子而产生的歧义。在复杂的科技英语句子中,往往包含多个从句和修饰成分,上下文语境能够帮助译者确定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使翻译更加准确。例如,“Thenewmaterial,whichhasexcellentheatresistanceandhighstrength,isbeingdevelopedforapplicationsintheaerospaceindustry,wheretherequirementsformaterialsareextremelyhigh.”这个句子中,通过上下文可以明确“whichhasexcellentheatresistanceandhighstrength”是修饰“thenewmaterial”的定语从句,说明新材料的特性;“wheretherequirementsformaterialsareextremelyhigh”是修饰“theaerospaceindustry”的定语从句,解释航空航天行业对材料要求高这一背景。结合上下文语境,该句可译为“这种具有出色耐热性和高强度的新材料正在被开发,用于对材料要求极高的航空航天行业”,准确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和逻辑关系。4.3.2考虑情景语境调整句子翻译情景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实际情景,包括语言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参与者以及交流的目的等因素。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考虑情景语境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从而对句子翻译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译文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以学术报告和科普文章这两种常见的科技英语文本类型为例,它们在语言风格和表达目的上存在差异,翻译时需要根据各自的情景语境进行处理。在学术报告中,语言通常较为正式、严谨,注重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和逻辑关系的清晰表达。例如,“Theexperimentalresultsdemonstratethattheproposedalgorithmsignificantlyimprovestheaccuracyofdataclassification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methods.”这样的句子出现在学术报告中,翻译时应保持其正式的语言风格,可译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显著提高了数据分类的准确性”,使用“所提出的”“显著”等较为正式的词汇,准确传达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而科普文章的目的是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语言更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若同样的内容出现在科普文章中,翻译可以适当调整语言风格,使其更贴近大众的阅读习惯。如可译为“实验结果显示,和传统方法比起来,新提出的算法让数据分类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使用“显示”“新提出的”“大大提高”等更口语化、简洁明了的表达,便于普通读者理解。再如,在产品说明书中,句子翻译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对于句子“Insertthepowercordintothesocketandturnontheswitchtostartthedevice.”,在翻译时应简洁明了,突出操作步骤,可译为“将电源线插入插座,然后打开开关启动设备”,使普通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考虑情景语境能够使译者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交流目的,灵活调整句子翻译,使译文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中都能准确传达信息,实现有效的沟通。五、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语篇翻译中的应用5.1内容图式构建语篇连贯逻辑5.1.1依据主题内容图式把握语篇主旨在科技英语翻译中,主题内容图式对于把握语篇主旨起着关键作用。以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应用的科技论文为例,译者在阅读原文时,若大脑中已存储了关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等相关领域的内容图式,就能迅速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专业概念和技术原理。比如,对于文中提到的“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s)arewidelyusedinmedicalimagediagnosistoautomaticallyanalyzeandclassifyimages,improvingtheaccuracyandefficiencyofdiagnosis.”(卷积神经网络(CNNs)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以自动分析和分类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具备相关内容图式的译者能够理解“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卷积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深度学习模型,其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是通过对大量医学影像数据的学习,实现对图像中病变特征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基于这样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准确把握句子的核心含义,将其翻译为通顺、准确的译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从语篇整体来看,把握主题内容图式有助于译者理解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译文在整体上保持连贯和一致。例如,该论文可能会先介绍医学影像诊断的传统方法及其局限性,然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重点阐述卷积神经网络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势,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译者通过激活相关的内容图式,能够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翻译时合理组织语言,突出重点,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主旨,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促进科技知识的有效传播。5.1.2运用逻辑关系图式梳理语篇结构科技英语语篇中存在着丰富的逻辑关系,运用逻辑关系图式能够有效梳理语篇结构,使译文更加清晰、连贯。因果关系是科技英语中常见的逻辑关系之一。例如,在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提到,“Theincreasingconcernsabout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thedepletionoffossilfuelshaveledtotherapiddevelopmentofnewenergyvehicles.”(对环境污染的日益关注以及化石燃料的枯竭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这里明确表达了“environmentalpollution”(环境污染)和“depletionoffossilfuels”(化石燃料枯竭)是“rapiddevelopmentofnewenergyvehicles”(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原因。译者在翻译时,通过激活因果关系图式,准确理解这种逻辑关系,能够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使用“导致”一词清晰地传达出因果联系,使译文符合逻辑推理,便于读者理解。对比关系在科技英语语篇中也较为常见。比如在一篇关于不同材料性能对比的科技文章中,“Comparedwithtraditionalmaterials,compositematerialshavehigherstrength-to-weightratio,bettercorrosionresistance,andlowerthermalexpansioncoefficient.”(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重量比、更好的耐腐蚀性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通过“comparedwith”(与……相比)这一表达,体现了复合材料和传统材料之间的对比关系。译者借助对比关系图式,能够突出两种材料在性能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时采用对比的句式结构,使译文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材料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准确的参考。五、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语篇翻译中的应用5.2形式图式遵循语篇体裁规范5.2.1不同体裁科技英语的结构特点科技英语涵盖多种体裁,不同体裁具有各自独特的结构特点。科技论文作为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通常遵循特定的结构模式。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IMRaD结构(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andDiscussion,即引言、方法、结果与讨论)为例,引言部分旨在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的回顾和分析,指出当前研究的空白或不足之处,从而引出本研究的问题和目标。在一篇关于新型电池材料研究的科技论文中,引言可能会提及传统电池材料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随着新能源技术发展对高性能电池材料的迫切需求,进而说明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电池材料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实施过程和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设备的介绍、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等,以确保研究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对于上述新型电池材料的研究,方法部分会具体说明实验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种类和规格、合成新型电池材料的具体工艺,如采用的是溶胶-凝胶法还是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如何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设备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运用何种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等。结果部分呈现研究的主要发现,通过图表、数据等直观的方式展示实验或分析的结果,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研究的成果。在新型电池材料研究的结果部分,会给出新型电池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数据,如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等,并通过图表对比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在这些性能上的差异,让读者一目了然。讨论部分则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探讨结果的意义和价值,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分析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在讨论中,研究者可能会分析新型电池材料性能提升的原因,与其他相关研究中类似材料的性能进行对比,指出本研究在材料合成方法或性能优化方面的创新之处,同时也会客观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如新型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大规模生产工艺有待完善等问题,并对后续研究如何改进提出设想。专利文献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其目的在于清晰地界定发明的技术范围,保护发明者的权益。专利文献通常包括专利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等部分。专利名称是对发明的高度概括,应简洁明了地体现发明的核心内容。例如,“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这一专利名称,直接点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福建福州长乐机场海关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清远市林业局清城分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海南澄迈县专职社区工作者招聘以(第4号)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庆阳西峰数字服务就业中心招聘1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师范大学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4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南株洲消防救援支队技术服务队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病人服务中心陪检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零模)苏州市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 历史试卷(含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卷)(原卷版)
- 送教上门教师培训课件
- 急性宫外孕课件
- 码头生产调度管理办法
- 工业相机原理 课件 第五章-工业相机的参数和工作模式
- 智能巡查机器人系统设计
- 国货品牌跨界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
- 2025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五年级上册英语英语试题 Unit1-Unit2单元测试卷(无答案)译林版
- 2025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76人(三)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