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美术中的历史——情感表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图像识读能够准确识别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信息(题材、作者、创作时间等),辨析雕塑、油画、版画、中国画等不同美术形式的视觉特征。美术表现初步掌握“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美术作品赏析方法,能结合构图、色彩、造型等艺术语言分析作品情感表达。审美判断能感受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崇高美感,体会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传递的革命情感与精神价值,形成对红色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创意实践能运用所学赏析方法自主分析简单的革命题材美术作品,尝试用语言表达对作品情感与艺术手法的理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美术作品赏析四步法。2.结合构图、色彩、题材等艺术语言,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革命情感。难点1.理解不同美术形式(雕塑、油画、版画、中国画)在表达革命情感时的差异与共性。2.透过艺术表现形式,深度感悟作品背后的革命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具体应用情境教学法播放革命历史视频,展示英雄人物事迹,创设“峥嵘岁月”历史情境,激发情感共鸣。作品赏析法以多幅经典革命题材美术作品为载体,引导学生分组探究、逐幅分析,落实赏析方法。小组合作法围绕作品赏析问题、创作过程探究等任务,组织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与合作学习。讲授法针对艺术语言、创作背景、历史事件等核心知识点进行精准讲解,夯实理论基础。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忆峥嵘岁月1.播放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发布的革命历史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革命先烈的事迹。2.提问:“视频中革命先烈的事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习主席说‘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我们该如何铭记他们的精神?”3.引出课题:“艺术家以美术为载体再现革命历史、传递革命情感,今天我们一同探寻《美术中的历史——情感表达》。”1.认真观看视频,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产生情感共鸣。2.结合自身感受回答问题,分享对英雄精神的理解。3.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建立历史与美术的关联认知。通过视频与名言创设情感情境,激活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记忆,自然引出“美术表达革命情感”的核心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探究一:赏作品,悟情感表达1.呈现《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雕塑)、《送别》(油画)、《人桥》(版画)三幅作品,发放“赏析任务单”。2.针对《伟大的导师》提问:“作品采用了怎样的构图?这种构图如何体现两位导师的信念与友谊?”3.针对《送别》引导:“找出画面中的三组人物关系,结合长征背景,说说作品传递的‘军民鱼水情’体现在哪里?”4.组织小组探究《人桥》,明确问题:“①作品描绘了什么场景?②以黑、红、绿为主色有何效果?③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战友情谊?”5.总结“赏析四步法”:描述(时间、人物、题材)—分析(构图、色彩等)—解释(情感、主题)—评价(价值、意义)。1.结合任务单观察作品,提取基本信息。2.自主思考并回答单幅作品的问题,明确雕塑的构图作用、油画的人物情感。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人桥》,分工完成“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各环节任务,形成小组观点。4.记录“赏析四步法”,梳理赏析逻辑。以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为案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走向理性分析,通过具体问题突破“结合艺术语言悟情感”的重点,同时落实赏析方法的教学。探究二:析创作,探表达过程1.聚焦《转战陕北》(中国画),呈现创作背景:“1947年陕北转战,敌我兵力悬殊,中共中央暂弃延安。”介绍作者石鲁“长安三杰”的身份及创作经历。2.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从背景、构图、色彩、内容四个角度,分析石鲁如何表达革命情感?”提供提示:①远景、中景、近景的处理有何用意?②赭石、朱砂的色彩选择有何象征意义?③为何不画千军万马只画毛主席身影?3.展示石鲁创作手稿,提问:“从草图到成品的修改,能看出艺术家对‘情感表达’的哪些追求?”1.倾听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建立作品与历史的深层关联。2.小组分工讨论,结合提示从构图、色彩等角度分析作品,重点探究“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3.对比手稿与成品,感悟艺术家反复打磨作品、强化情感表达的过程。4.小组代表分享探究结果,补充完善对作品的理解。以经典中国画为深度案例,通过创作背景、作者经历、手稿对比等多维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突破“理解创作手法与情感表达关联”的难点,深化对“美术传承革命文化”的认知。探究三:辨形式,比情感差异1.呈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国画)与《在战斗中成长》(油画),提出任务:“运用赏析四步法,对比两幅作品在表达革命情感上的不同特点。”2.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对“中国画的水墨意境”与“油画的写实质感”差异的分析。3.总结:不同美术形式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革命情感,核心均是对革命精神的赞颂。1.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对比两幅作品,从题材、表现手法、情感侧重等方面梳理差异。2.同桌交流观点,明确中国画的“红色意境”与油画的“人物写实”各自的情感表达优势。3.倾听总结,形成对“形式与情感”关系的系统认知。通过作品对比,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赏析方法,自主发现不同美术形式的表达特点,落实“创意实践”与“审美判断”的素养目标。课堂实践与总结1.布置实践任务:“选择教材中的一幅革命题材作品,用‘赏析四步法’口头分析其蕴含的革命情感。”2.邀请23名学生分享分析结果,进行点评指导。3.课堂总结:“美术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赏析方法读懂了作品中的革命情感。希望大家带着这份理解,传承英雄精神,发现美术的表达力量。”1.快速选择作品,梳理分析思路,准备口头分享。2.主动分享观点,接收教师点评,完善自身理解。3.回顾本节课重点,深化对“美术与革命文化”关系的认识。通过实践任务检验学习效果,强化赏析方法的运用;总结升华主题,将美术学习与文化传承结合,落实“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五、板书设计美术中的历史——情感表达一、核心问题:艺术家如何用美术表达革命情感?二、赏析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题材、人物)(构图、色彩)(情感、主题)(价值、意义)三、情感体现:革命友谊情、军民鱼水情、战友手足情、伟人风采四、文化价值:美术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六、教学反思优势之处:本节课以“情境导入—作品探究—方法落实—实践运用”为逻辑主线,贴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多类型美术作品的赏析,既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体验,又逐步落实了“赏析四步法”的教学,使核心素养目标贯穿始终。尤其是《转战陕北》的深度探究环节,结合创作手稿与历史背景,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对“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理解深刻,情感共鸣强烈。改进方向:在小组合作探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际关系学院应届毕业生招聘1人(第2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西平果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聘劳动合同制审判辅助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甘肃定西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9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青溪司法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春季中国电子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盘锦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和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三穗县第七批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班组安全培训活动记录课件
- 零星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2025大连国际机场招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铁塔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详解
- 《秘书文档管理第三版》课件第七章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课件
- 施工班组驻地管理制度
- 城投公司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 中国磷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万亨工业科技(台州)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逆变器及配件、800万套新能源汽车控制器配件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