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五四运动课程标
准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
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
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
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
文
化
运
动背
景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使先进知识分子认
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
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发
端1915年,①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陈独秀新
文
化
运
动口
号提倡②
(“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阵
地北京大学和③
编辑部内
容(1)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2)文学革命:倡导④
,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
新文学民主《新青年》白话文新
文
化
运
动代
表人
物
陈独秀(1)提出民主和科学
两大口号(2)1917年,发表
⑤
,主张推倒
旧文学,建设新文
学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之后,着力营造
“兼容并包”和“思
想自由”的学术氛
围,使北京大学成
为中国新文化运动
的大本营《文学革命
论》新
文
化
运
动代
表人
物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
⑥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⑦
1917年发表《文学
改良刍议》一文,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
新文学的语言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性质相
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狂人日记》
胡适
新文化运动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随后爆发的⑧
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背景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所谓的和平会议上,英、法、美等列强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爆发⑨
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1919五
四
运
动口
号“⑩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
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过
程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
四
运
动性
质(1)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
彻底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2)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
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3)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运动反帝反封建思想启蒙五
四
运
动意
义(1)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
成立做了思
想上干部上的准备(2)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的转折
点(3)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
四精神(其核心是
精神)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爱国主义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
《新青年》的创办。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五四运动,而不是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3.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
会性质。
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理解[唯物史观、历
史解释]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面貌:(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
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
广泛传播,并逐渐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
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
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社会各阶层广泛参
加,相互支援,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
“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予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
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
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
民族主义为前驱,以救亡为己任的。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
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
动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摘编自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你是否同意“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课”这一观
点,请简要说明理由。【示例】同意。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中华民国,但很快陷入政治混乱
的局面之中,专制残余死灰复燃,帝制卷土重来。而新文化运动以民主
和科学为旗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
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1.“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
潮流之中。虽然未来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
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事件A.
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
始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
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彻底根除了中国的封建思想B(
D
)2.陈独秀曾在二十世纪初发起了一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
生的运动,他认为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下面属于这场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
强国富民D.
民主和科学D(
D
)
3.
(2023广东)1917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
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
白话文。这种做法A.
实现了教育体制变革B.
遏制了列强的侵略C.
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D.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D(
A
)4.“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新文化运动的躁动,就没有
五四运动这样空前规模的爱国群众运动,也不可能形成独特的爱国、进
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坚实基础B.
沉重打击了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C.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
壮大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力量A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B
)5.(2024济宁)近代中国有报刊登载了一篇“特约通
讯”,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
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由该标题可知A.
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B.
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C.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
C
)6.1919年5月19日,《每周评论》刊文指出:在五月四
日以前,“‘国民’的愤怒达于极点,不特各地自行动作,并且互相来
往。山东人到北京,北京的公民到山东、上海去。共同的目的是外而争
回青岛,内而惩罚国贼”。材料表明A.
五四运动扩大B.
阶级矛盾尖锐C.
革命力量联合D.
社会秩序失控C
知识点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A
)7.(2024辽宁)下面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各界的反
应,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学生: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工人:自愿全体齐心,即行罢工商人:吾辈牺牲光阴、金钱,纯自出良心救国之主张…………AA.
凝聚了民族力量 B.
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C.
改变了社会习俗 D.
抨击了旧道德旧文化(
B
)8.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济南学生领袖邓恩铭组织学生
罢课游行,次年与王尽美创办《励新》半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
年,23岁的邓恩铭作为山东代表参加中共一大。这一系列史实说明五四
运动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C.
使知识分子全面否定传统文化D.
确立了学生运动在革命中的主流地位B(
D
)9.如图是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有关五四运动的漫画。画中
左侧三人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最终倒台。漫画体现的“五四精神”是DA.
暴力至上,坚定爱国B.
毫不妥协,排斥西方C.
排斥西方,勇于解放D.
坚定爱国,团结一致
(
A
)10.《中华民国史》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
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
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
情的批判。”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
带有一定的片面性B.
重在启发国民意识C.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D.
具有彻底反封建性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A项正确。(
C
)11.(2024福建)“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
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
报刊”。这表明A.
戊戌变法促进思想解放B.
君主专制制度已终结C.
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D.
封建礼教被全面推翻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了很多白话报刊,说明五
四运动对白话文的传播有积极意义,这反映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C
项正确。(
B
)12.五四学生被捕以后,吴佩孚等军阀将领通电称其“心
可悯,志可嘉,情可原”,在上海“三罢”时期,青红帮旗下的小偷也展
开了有组织的“罢偷”。这从侧面证明A.
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B.
五四运动群众基础广泛C.
旧势力趁势投机革命D.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五四运动爆发后,连吴佩孚等北洋军阀都赞扬
学生的爱国行为,青红帮也会组织“罢偷”。这都说明五四运动的群众基
础广泛,B项正确。(
C
)
13.
据有关学者研究,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人数不超过
十万,外国企业雇工人数3.4万左右;到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已
达261万,外国企业雇工人数达23.5万。这一现象A.
凸显了民众力量不断壮大B.
直接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C.
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D.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1894年到1919年工人数量不断增加,工
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尤其是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
台,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C项正确。14.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代代青年学生不断掀起爱国运动的高
潮,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镌刻了爱国主义的功绩。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
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
行。……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6月5日,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自动识别算法(教案)五年级下册信息科技湘科版
- 2.9.2.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教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藤制品品牌定位策略-洞察及研究
-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卜算子·咏梅》陆游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网络药企竞争策略-洞察及研究
- 分与合(1)(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工业光伏发电应用前景-洞察及研究
- 高中信息技术 控制面板操作说课稿
- 2022-2023学年东方市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 老龄社区信息化建设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00题】2025年时政试题及答案
- 政府人员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南京大学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数学真题(解析版)
- 航空煤油储存管理办法
- 高中政治课课件模板
- GB/T 45906.8-2025变电站二次系统第8部分:电气操作防误
- CRT2000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使用说明书-V1.0
- 文旅演艺活动
- 深基坑自动化监测施工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