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1页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2页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3页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4页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2水的净化知识点1水的净化1.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图为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混凝剂可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下来B.加入的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投药消毒可杀灭水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D.从配水泵中出来的水是纯净物

D知识点2过滤与蒸馏2.下列净水方法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吸附C.蒸馏D.静置沉淀C3.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A.纯净无杂B.无色无味C.澄清透明D.无毒无菌C4.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烧瓶必须垫陶土网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应该插入液态水中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C5.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图,试回答:(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__。(2)该图中存在三处明显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4)过滤时,该同学发现过滤速度很慢,请你帮他查找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烧杯漏斗铁架台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滤纸的上边缘高于漏斗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上边缘、仪器不干净)滤纸没有紧靠漏斗内壁(合理即可)知识点3硬水和软水6.下列离子中,与水硬度有关的是()A.Na+

B.Ca2+

C.Cl-

D.H+B7.关于硬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蒸馏可以使硬水彻底软化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不易洗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A8.有关水的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过滤和吸附都可使硬水软化②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③加明矾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④蒸馏除了可降低水的硬度还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⑤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蒸馏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④⑤9.新情境传统文化唐朝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恬静悠闲的生活状态,诗句中所描绘的石子对水的净化所起的作用是()A.过滤B.吸附C.沉降D.消毒10.为防止地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AC11.某兴趣小组模拟自来水厂对浑浊的有色河水进行如图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B.①中液体无色澄清C.②中液体一定为纯净物D.②中的液体可以直接饮用A12.某课外小组在“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用矿泉水瓶制作外壳,既安全又再用了资源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不溶性杂质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D13.(2024·牡丹江)“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A.过滤B.吸附C.消毒D.蒸馏D1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河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操作b,过程中需要加入活性炭来除去______________,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____(填“m”或“n”)端通入。(3)利用图3装置对山泉水进行净化,其原理和图1中操作______相同,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烧杯漏斗引流色素和异味nc物理15.(2022·河南改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