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络镇中心卫生院2025年死因监测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第一联应由哪一主体保存?()A.死者家属B.户籍登记部门C.医疗卫生机构D.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答案:C
解析:《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共四联,第一联由出具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存档保存,第二联由户籍部门注销户口,第三联由家属留存,第四联由卫生部门统计。2.基层医疗机构发现死亡病例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网络直报?()A.24小时B.3个工作日C.7个自然日D.15个自然日答案:C
解析:根据《全国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应在死亡病例确认后7个自然日内完成网络直报。3.以下哪项是根本死因的核心定义?()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B.最早发生的、导致一系列后续疾病的原发病C.患者临终前的主要症状D.家属描述的死亡诱因答案:B
解析:根本死因是指导致死亡的起始原因,即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的事件或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4.新生儿死亡报告中,“孕周”字段的填写要求是?()A.仅填写“足月儿”或“早产儿”B.精确到周(如“37周”)C.无需填写,仅标注“新生儿”D.填写出生后存活时间答案:B
解析:新生儿死亡需精确填写孕周(如“32周”),用于判断是否为围生期死亡(孕周≥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5.关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涂改规范,正确的是?()A.不得涂改,需重新开具B.涂改后由医师签名即可C.涂改处需加盖出具单位公章D.家属确认涂改内容后生效答案:C
解析:《死亡证》填写错误时,应在涂改处加盖出具单位公章,确保信息可追溯。6.死因链“Ⅰ(a)呼吸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长期吸烟”中,根本死因应确定为?()A.呼吸衰竭(J96.9)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44.9)C.长期吸烟(Z72.0)D.未特指的呼吸系统疾病(J99.9)答案:B
解析:根本死因需选择最早发生的、导致后续疾病的原发病。本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而“长期吸烟”属于外部因素,不作为根本死因。7.国家统一的死因监测信息报告平台是?()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B.国家死亡登记信息系统C.医院电子病历系统D.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答案:B
解析:全国死因监测数据通过“国家死亡登记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实现数据统一管理。8.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漏报调查的频率应为?()A.每月1次B.每季度1次C.每半年1次D.每年1次答案:B
解析:为确保数据完整性,基层机构需每季度开展漏报调查,通过核对门诊/住院记录、殡仪馆登记等方式排查漏报病例。9.以下哪类死亡的外部原因编码属于ICD-10的V01-Y98范围?()A.恶性肿瘤B.交通事故C.高血压病D.糖尿病并发症答案:B
解析:ICD-10中,V01-Y98用于编码外部原因(如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自杀等),A00-B99为传染病,C00-D48为肿瘤。10.对无医疗记录的院外死亡病例,死因推断的优先依据是?()A.家属描述的症状B.村医/社区医生的调查记录C.邻居的口头陈述D.死者生前购买的药物答案:B
解析:无医疗记录时,应优先采用村医/社区医生的现场调查记录(需注明调查时间、调查人),确保推断依据的可靠性。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死亡病例需纳入死因监测报告范围?()A.医疗机构内住院死亡病例B.家中自然死亡病例C.道路交通事故当场死亡病例D.孕28周以上的死胎答案:ABC
解析:死因监测覆盖所有死亡病例(包括院内、院外、暴力死亡),但死胎(未出生)不属于监测范围。2.根本死因确定的核心规则包括?()A.总原则(选择最早发生的疾病)B.选择规则(当存在多个疾病时的优先选择)C.修饰规则(对不明确诊断的调整)D.排除规则(剔除无关因素)答案:ABC
解析:根本死因确定需遵循ICD-10的总原则、选择规则(规则1-3)和修饰规则(注释1-6),无“排除规则”术语。3.死因监测数据审核的重点内容包括?()A.《死亡证》填写是否完整(如性别、年龄、死因链)B.死因链逻辑是否合理(如“肺癌”→“呼吸衰竭”)C.根本死因编码是否符合ICD-10规范D.报告时间与死亡时间间隔是否超过7天答案:ABCD
解析:数据审核需涵盖填写完整性、逻辑合理性、编码准确性及报告及时性。4.《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四联用途包括?()A.第一联:医疗卫生机构存档B.第二联:户籍部门注销户口C.第三联:家属留存D.第四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计答案:ABCD
解析:四联分别对应存档、户籍注销、家属留存、卫生统计,缺一不可。5.提升死因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措施包括?()A.定期开展医务人员培训B.建立科室间死亡病例核对机制C.对漏报病例进行补报和整改D.仅关注网络报告数量,不关注填写质量答案:ABC
解析:数据质量需同时关注数量(漏报率)和质量(填写准确性、编码正确性),“仅关注数量”会导致数据失真。三、填空题1.死因监测中,“根本死因”是指导致死亡的__________原因。答案:起始2.《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必须由具有__________资格的医师填写并签名。答案:执业(助理)医师3.新生儿死亡报告中,需同时填写“孕周”和“__________”两个字段,以判断是否为围生期死亡。答案:出生体重4.ICD-10中,“缺血性心脏病”的编码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I20-I255.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主要通过__________率和__________率两个指标评估。答案:报告;漏报6.对无法明确死因的院外死亡病例,应在《死亡证》“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栏填写“__________”,并注明调查记录。答案:死因不明7.基层医疗机构需将死亡病例信息同步录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系统(限填平台名称)。答案:国家死亡登记信息;基层卫生信息管理8.外部原因导致的死亡,需在“根本死因”编码后附加__________编码(如V44.0)。答案: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9.死因链填写时,“Ⅰ(a)”应填写__________的疾病或情况,“Ⅰ(c)”应填写__________的疾病或情况。答案:直接导致死亡;最早发生10.质量控制中,“报告及时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答案:(7日内报告的病例数/应报告病例总数)×100%四、判断题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可以使用电子签名代替手写签名。()答案:√
解析:根据《电子签名法》,符合规范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80岁老人在家中自然死亡,无任何医疗记录,可直接填写“老死”作为根本死因。()答案:×
解析:“老死”属于不明确诊断,需通过调查推断具体死因(如“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或标注“死因不明”。3.新生儿出生后存活仅1小时死亡,无需填写“孕周”字段。()答案:×
解析:所有新生儿死亡(无论存活时间)均需填写孕周和出生体重,用于统计围生期死亡率。4.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根本死因应编码为“V44.0(小汽车内人员交通事故)”,无需附加其他编码。()答案:×
解析:外部原因死亡需同时编码损伤后果(如S27.0“肺挫伤”)和外部原因(如V44.0),遵循“双编码”原则。5.同一患者因“肺癌”住院死亡,1周后发现《死亡证》姓名错误,可直接在原报告系统中修改并保存。()答案:×
解析:已提交的死亡报告如需修改,需通过系统“订正”功能操作,并注明修改原因,不可直接覆盖原数据。6.死因监测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无需反馈给临床科室。()答案:×
解析:通过数据反馈可发现临床诊断和填写中的问题,促进医务人员规范填写《死亡证》。7.孕妇因“妊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死亡,根本死因应编码为“O15.9(妊娠高血压)”。()答案:√
解析:妊娠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根本死因应优先选择妊娠并发症(O00-O99),而非后续的脑出血(I61.9)。8.漏报调查中,若发现某村1月有5例死亡未报告,应在2月补报并标注“漏报补报”。()答案:√
解析:漏报病例需及时补报,并在备注栏注明“漏报补报”及漏报原因(如未及时发现)。9.75岁男性因“阿尔茨海默病”导致“吸入性肺炎”死亡,根本死因应为“阿尔茨海默病(G30.9)”。()答案:√
解析: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原发病,符合根本死因“起始原因”的定义。10.死因监测工作中,“准确率”指编码与实际死因的符合程度,与《死亡证》填写完整性无关。()答案:×
解析:准确率不仅包括编码正确性,还包括《死亡证》各字段(如年龄、性别、死因链)的填写准确性。五、简答题1.简述基层医疗机构死因监测的主要工作流程。(1).死亡病例确认:接诊或发现死亡病例(包括院内、院外)。
(2).《死亡证》填写:由执业(助理)医师规范填写,确保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3).网络直报:7日内通过“国家死亡登记信息系统”录入数据。
(4).数据审核:机构内质控人员审核填写完整性、编码准确性。
(5).资料归档:保存《死亡证》第一联及相关调查记录(如院外死亡调查笔录)。
(6).质量控制:每季度开展漏报调查,定期参加上级培训,整改问题数据。2.根本死因确定时,如何处理“症状、体征和临床综合征”?(1).若症状由明确疾病引起(如“呼吸困难”由“肺癌”导致),选择原发病作为根本死因。
(2).若症状无明确病因(如“多器官衰竭”),需结合病史推断可能的原发病(如“慢性肾病”)。
(3).若无法推断原发病,编码为“R99(未特指的死亡原因)”,并在备注栏说明调查情况。3.简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栏的填写要求。(1).分“Ⅰ”和“Ⅱ”两部分:“Ⅰ”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链(a→b→c),“Ⅱ”填写其他影响健康但非直接致死的疾病。
(2).每部分需填写具体疾病名称(如“急性心肌梗死”而非“心脏病”),避免使用“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等症状性描述。
(3).疾病名称需符合医学规范,使用ICD-10标准术语(如“高血压病”而非“血压高”)。
(4).院外死亡病例需注明死因推断依据(如“经村医调查,考虑为脑梗死”)。4.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核心指标有哪些?分别如何计算?(1).报告及时率:(7日内报告的病例数/应报告病例总数)×100%。
(2).报告完整率:(填写完整的《死亡证》数量/应报告病例总数)×100%(完整指所有必填字段无缺失)。
(3).编码准确率:(编码正确的病例数/抽查病例总数)×100%(编码正确指符合ICD-10规则)。
(4).漏报率:(漏报病例数/(已报告病例数+漏报病例数))×100%。5.简述院外死亡病例的调查流程及注意事项。(1).调查流程:(1).联系家属或知情者,了解死者生前病史、症状及就诊情况。
(2).查阅村医/社区医生的健康管理记录(如高血压、糖尿病随访记录)。
(3).结合调查信息,推断可能的死因(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4).在《死亡证》“备注”栏注明调查时间、调查人及推断依据。
(2).注意事项:(1).调查需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与,确保客观性。
(2).避免仅依赖家属主观描述(如“突然死亡”),需结合客观线索(如长期服药史)。
(3).无法明确死因时,标注“死因不明”,不得随意编造疾病名称。六、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根本死因的确定过程及编码规则。案例:患者男性,72岁,有30年2型糖尿病史(未规律治疗),10年前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5期),1周前因“尿毒症”住院,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1).分析死因链:Ⅰ(a)多器官衰竭(R99)
Ⅰ(b)尿毒症(N19)
Ⅰ(c)糖尿病肾病(E14.2)
Ⅱ2型糖尿病(E11.9)(2).确定根本死因:
根据ICD-10总原则,应选择最早发生的、导致后续疾病的原发病。本例中,“2型糖尿病”(E11.9)是“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糖尿病肾病”进展为“尿毒症”,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因此,根本死因应为“2型糖尿病伴有肾病”(E11.2)。(3).编码规则:
需遵循“合并编码”原则,将糖尿病(E11.9)与肾病(N08.3)合并为E11.2(2型糖尿病伴有肾病),而非单独编码尿毒症(N19)或多器官衰竭(R99)。2.请论述基层医疗机构在死因监测质量控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主要问题:(1).医务人员认知不足:部分医师对《死亡证》填写规范、根本死因确定规则不熟悉,导致填写错误(如漏填死因链、编码不准确)。
(2).院外死亡调查难度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属配合度低,缺乏医疗记录,死因推断依据不足,易出现“死因不明”或随意编码。
(3).数据审核机制薄弱:基层机构缺乏专职质控人员,多依赖兼职人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较低。
(4).系统操作不熟练:部分医务人员对“国家死亡登记信息系统”的功能(如订正、补报)不熟悉,导致数据修改不规范。(2).改进措施:(1).强化培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每季度1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际进口果汁销售合同
- 2025年班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安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潜江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包装制氮机维修方案范本
- 西湖区装修拆除施工方案
- 张家界手动旗杆施工方案
- 兴国县高空吊篮施工方案
- 画册制作报价方案范本
- 徐汇单层彩钢板施工方案
-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GB/T 35112-2017农业用腐殖酸和黄腐酸原料制品分类
- GB/T 3098.4-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 【演练方案】特种设备事故(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 全新档案法专题学习讲座课件
- 乙酸酐(醋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单元第8课
- 量具使用知识培训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 JIS C62133-2-2020 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及其电池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锂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