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使用液氯钢瓶进行氯化反应,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液氯的主要危险性类别是?A.易燃气体B.氧化性气体C.毒性气体D.加压气体答案:C解析:液氯(Cl₂)在GB30000中属于第10类“急性毒性-吸入”,且其标签要素包含“毒性气体”象形图。液氯本身不燃烧,但具有强氧化性和高毒性,对人体呼吸道、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因此主要危险性为毒性气体。2.化工装置开车前需进行氮气置换,置换后设备内氧气浓度应控制在多少以下?A.0.5%B.1%C.3%D.5%答案:B解析:根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对于爆炸极限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置换后氧含量应≤0.5%;下限小于4%时,氧含量应≤0.2%。但实际操作中,氮气置换的通用要求通常为氧含量≤1%(体积分数),以确保消除氧气与可燃介质混合的爆炸风险。3.某硝化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故障,导致釜内温度持续上升至180℃(该反应安全温度上限为150℃),此时应优先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立即切断加热源并开启紧急冷却系统B.向反应釜内注入中和剂C.启动泄压阀排放物料D.组织人员撤离答案:A解析:硝化反应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具有强放热特性。温度超限时,首要措施是切断能量输入(加热源)并快速移除反应热(紧急冷却),避免因热量积聚引发分解爆炸。中和剂注入可能因反应放热加剧风险,泄压排放需在冷却无效后作为最后手段,人员撤离是后续措施。4.关于化工设备安全阀的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避免形成“袋状”积液B.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高于设备设计压力C.液化烃储罐安全阀应接入火炬系统或密闭排放系统D.安全阀与设备之间应设置切断阀,正常运行时保持全开并铅封答案:B解析: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整定压力)应略低于设备的设计压力,确保在设备超压前动作泄压。若开启压力高于设计压力,可能导致设备先于安全阀失效。其他选项均符合《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要求。5.某企业使用甲醇(闪点12℃,爆炸极限5.5%-44%)作为溶剂,其储存仓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闪点<28℃的液体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甲醇闪点12℃,故储存仓库为甲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的有?A.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B.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C.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方式D.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状态答案:AB解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基于“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其临界量”,其中数量为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之和≥1。包装方式和物理状态不影响临界量判定。2.化工装置停工检修期间,关于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要求,正确的有?A.作业前30分钟内进行气体检测,氧含量应在19.5%-23.5%B.作业期间每2小时至少复测一次气体浓度C.可使用纯氧进行通风置换D.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答案:ABD解析:受限空间作业禁止使用纯氧通风(可能引发富氧燃烧);氧含量标准为19.5%-23.5%(GB30871);作业期间需定期检测(每2小时一次);高风险环境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3.下列属于化工过程安全管理(PSM)核心要素的有?A.工艺安全信息管理B.设备完整性管理C.变更管理D.承包商管理答案:ABCD解析:根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PSM核心要素包括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危害分析、操作规程、培训、设备完整性、作业许可、变更管理、承包商管理、应急管理等12项。三、案例分析题案例背景:某石化企业环氧乙烷(EO)生产装置,采用乙烯氧化法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2024年11月,装置停车检修后开车,操作人员发现反应器进料流量波动,未及时上报;3小时后,反应器温度从230℃(正常操作温度220-240℃)快速升至280℃,联锁系统触发紧急停车,但冷却系统因检修时阀门未完全开启,冷却效果不足,反应器压力持续上升至3.5MPa(设计压力3.2MPa),最终发生超压爆炸,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问题1:分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案:直接原因:(1)反应器进料流量波动导致反应热失衡,温度异常升高;(2)冷却系统阀门未完全开启(检修后未验证),冷却效果不足,无法控制温度和压力;(3)联锁系统触发后,泄压措施未有效执行(或设计缺陷),最终超压爆炸。间接原因:(1)操作人员发现流量波动未及时上报,安全意识薄弱,未严格执行异常工况处置规程;(2)检修后设备完整性管理缺失,未对冷却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如阀门开度确认、水压试验);(3)工艺危害分析(PHA)未识别开车阶段流量波动的潜在风险,或控制措施未落实;(4)安全培训不到位,操作人员对异常工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问题2:针对该事故,提出至少5项整改措施。答案:(1)强化开车前的设备完整性检查,建立“检修-验收-确认”三级核查机制,重点验证冷却系统、联锁系统的功能有效性;(2)修订异常工况处置规程,明确流量、温度等参数波动的上报时限(如15分钟内)和分级响应措施(如一级波动需工艺主管到场);(3)开展工艺危害分析(PHA)回顾,针对开车阶段增加“进料系统波动”场景的风险评估,补充联锁触发后的备用冷却(如事故水喷淋)或紧急泄压措施;(4)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模拟“流量波动-温度上升-联锁触发”全流程应急演练,提升现场处置能力;(5)完善安全仪表系统(SIS)管理,定期对联锁逻辑、传感器进行校验,确保其在异常工况下可靠动作;(6)建立设备变更管理(MOC)流程,检修中涉及阀门调整的变更需记录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避免人为误操作。问题3:环氧乙烷的主要危险特性有哪些?结合事故场景,说明其危险性的具体表现。答案:环氧乙烷(EO)的主要危险特性:(1)易燃易爆:闪点-29℃,爆炸极限3.0%-100%(体积分数),极易燃且爆炸范围宽;(2)高毒性:急性毒性(吸入)LC50为723mg/m³(大鼠),可引起呼吸道灼伤、神经系统损伤;(3)化学活性高:易自聚放热,高温下分解产生乙烯、甲醛等,加剧爆炸风险;(4)加压液化:通常以液化气体储存,泄漏后迅速气化,形成大范围可燃蒸气云。事故场景中的危险性表现:反应器超温导致EO分解,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如乙烯),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超压爆炸后,EO泄漏扩散,可能引发二次爆炸或造成人员中毒;高温分解产物加剧燃烧强度,扩大事故后果。四、综合应用题某化工企业拟新建一套年产10万吨醋酸的生产装置(醋酸闪点39℃,爆炸极限4.0%-16.0%),涉及醋酸酐、浓硫酸等物料。请从工艺安全、设备安全、操作安全三个方面,简述该项目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的安全措施。答案:工艺安全方面:(1)采用本质安全工艺,优先选择低风险的醋酸生产路线(如甲醇羰基合成法,替代高风险的乙醛氧化法);(2)对醋酸酐(强腐蚀性)、浓硫酸(强氧化性)等物料的反应热、分解热进行热风险评估(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工艺参数安全范围;(3)设置紧急停车系统(ESD)和安全仪表系统(SIS),针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设置三级报警(预警-报警-联锁);(4)开展HAZOP分析,识别“物料泄漏”“冷却失效”“搅拌中断”等场景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如设置双重密封、备用冷却源)。设备安全方面:(1)反应器、储罐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应高于最大工作压力(如设计压力取1.1倍工作压力),材质选择耐醋酸腐蚀的316L不锈钢;(2)醋酸酐、浓硫酸储罐设置泄漏检测装置(如地坑式围堰+液位传感器),围堰容积不小于单罐最大储量的110%;(3)管道系统采用焊接连接(减少法兰接口),关键阀门选用双阀串联结构,防止物料泄漏;(4)设置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0Ω),避免醋酸蒸气在管道内流动产生静电引燃。操作安全方面:(1)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