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_第1页
1.白鹭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_第2页
1.白鹭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_第3页
1.白鹭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_第4页
1.白鹭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鹭【教材分析】《白鹭》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有着诗一样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意境。作者郭沫若先生开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给读者的心里留下了诗意的期待。接下来郭沫若先生用寥寥数笔,流畅而传神地勾勒出了几幅清新的画面,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钓鱼、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赞赏之情。文章的结尾与篇首相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设计理念】本设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感悟整篇文章,把握文中描写具体事物的字词,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去感悟事物背后包含的感情。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丰富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美。通过关注文章结构与表达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为单元习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3.了解作者抒发感情时所用的方法,体会白鹭如诗如画的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意蕴。【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初识“美丽”意象1.(出示白鹭的图片)请同学们看看摄影师镜头下,翩然若仙的白鹭: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的白鹭。(老师提示学生着重描绘白鹭的外形、运动中的姿态,以及白鹭给自己带来的感觉。)2.白鹭不但深受摄影师的喜爱,自古以来也深受文人雅士的赞美,有诗为证。出示有关白鹭的古诗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3.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白鹭为题,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种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白鹭,去领略白鹭独特的美。(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古诗和欣赏白鹭图片,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白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介绍诗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白鹭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家眼里的白鹭形象,为全文的品读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思考:作者把白鹭比作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比喻句。2.检查自学效果,指导书写。(1)指名读课文生字词。(2)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先目测方格中心点,再仔细观察田字格里“嫌”“嵌”等字的结构,并提醒笔顺。师范写,生描红、临写。3.作者面对这么美的白鹭,把它比作什么呢?(1)指名朗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顺势揭示写法:首尾呼应,总结全文。(2)为什么作者把白鹭比作诗呢?结合诗的特点体会:诗往往是韵味无穷的,是充满意境的。作者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优美而富有意境,可见对它充满了喜爱、赞美的情感。(3)带着对白鹭的赞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句话。(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出白鹭和诗的相通之处,为学生心中播撒下美丽的种子,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三、聚焦外形,感受“精巧美”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走近白鹭,看看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1.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重点关注第五自然段。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感受白鹭是一首精致的小诗(板书:精巧的小诗,外形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2)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3)出示句子: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①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出示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②第2、5自然段的描写足以表达白鹭的美,能不能去掉第3、4自然段呢?③小结:这是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更突出了白鹭的精美和适宜。不是白鹤、朱鹭和苍鹭这些鸟不美,而是在作家心中,白鹭这种寻常的美不容忽略,这是表达的需要。2.学习第5自然段。①出示白鹭的外形图,看图理解“蓑毛”“长喙”的意思,感受白鹭的外形美。②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白鹭写得这么细腻。(善于观察、喜爱之情)③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原因。(出示《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赋》作者是借鉴宋玉对绝代佳人的描写,运用排比式的短语,突出白鹭的“色素”和“身段”的适宜之美。通过“分”“忽”两个词,引导学生感受白鹭美得恰到好处。本文作者说“增之一分”就长了,“减之一分”就短了,一点儿也不长,一点儿也不短,这才是恰到好处。“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就是说白色不能多一点儿,黑色也不能少一点儿,黑白颜色搭配得特别合适。这样具体生动的描写让人读出了白鹭精巧、适宜的美。小结:作者用这样的“之”字短句把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写具体了。仿写“之”字短句,再次体会“一切都很适宜”。(1)我的妈妈身材非常标准,增之一分则,减之一分则。(2)妈妈心灵手巧,为我编织的毛衣很合身,增之一分则,减之一分则。(3)姐姐很会化妆,。(4)哥哥长得特别帅,。3.感情朗读背诵,促进语言内化。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看着这美丽的白鹭。那画中的颜色、身段,美丽的外形让郭沫若先生着迷,犹如一首精巧的小诗,让人回味。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吧!出示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设计意图: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四、聚焦画面,感悟“韵味美”1.过渡: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2.白鹭不仅仅是一首精巧的诗,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6~8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说说你最喜欢的画面的样子,并用简洁的语言为它取个名字。3.指名交流:此刻,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垂钓、栖息、低飞)4.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5.全班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共读共悟。交流预设:第一幅图:水田垂钓(第6自然段)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时恬静安详,如诗一般迷人!(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水田垂钓)(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比喻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文中不说白鹭捉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5)补充诗词配图,丰富画面,体会情感。看图读诗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这段文字中,也藏着一幅充满诗意的美好画面,画中有色,画中有情。试着说一说。预设“钓”字让我脑中出现白鹭像人一样在水边垂钓的画面,悠闲自得。漠漠水田是画的背景,垂钓的白鹭是画的灵魂。“嵌”字让画面更立体。白鹭的数量,田的大小,一切都那么合适。意境之美跃然纸上。第二幅图:清晨望哨(第7自然段)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2)展示画面“清晨望哨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4)指名交流感受。①“嗜好”本身是写人的词语,意思是:与众不同的爱好。那么白鹭与众不同的爱好是什么呢?(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小结:如此悠然淡定地站立,不正是诗人的特质吗?(全班齐读品味白鹭的脱俗)②“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句末一个问号,引人无限遐想。(指名回答如果是在瞭望,白鹭在望什么呢?如果它不是在望哨,那它可能在干什么呢?)抓住“?”,引发学生的想象、猜测,感受“韵味无穷”。小结:画面富有诗意,站在小树的绝顶,看似不大安稳,却很悠然,白鹭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有无穷的猜想,韵味无穷。配乐齐读第7自然段:的确,作者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第三幅图:黄昏起舞(第8自然段)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1)你是怎么体会“偶见”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2)夕阳西下,忙完了一天的功课,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偶尔看见白鹭低低地飞在空中,孩子们会对白鹭说些什么?干完一天农活的农名伯伯,看见低飞的白鹭,他会说些什么?张罗好晚饭,等着家人回来的母亲,看见低飞的白鹭会说些什么?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种恩惠”,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配乐朗读)(4)小结:当我们再次聚焦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时,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出的诗一般的美!(学生齐读“白鹭实在是一首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遐想,写下自己读中的感受,饱含浓浓的诗意,无穷的意蕴,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的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孕育出美的品味,美的震撼,美的享受,使得学生对“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理解水到渠成!)悟得方法,创作“意境美”1.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但在作者笔下却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然而这样诗情画意的白鹭,还有人觉得美中不足呢。(1)指名朗读第9自然段,你同意“白鹭不会唱歌”这个观点吗?你能把“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2)生自由填空:铿锵的歌太,而白鹭是一首的诗。小结:让我们和大文豪一样,面对这群灵动的小可爱们,发出内心的赞叹,再次配乐朗读第9~11自然段,也可以跟随音乐闭着眼睛尝试背诵。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描写背后表达的情感:一花一鸟总关情。白鹭不仅外形如美女一般精巧,在三幅画面中,更有一种和谐、清纯、恬静之美。作者仅仅是在写白鹭吗?学生思考、交流。3.师生结合板书小结:不管是外形美,还是画面美,作者都侧重于描写白鹭的“形美”。他表面上是在写白鹭,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4.现在,请大家来描写心中的白鹭,抒发自己的情感吧!预设:它是_____(一首精巧的诗)_______(雪白)的蓑毛_______(铁色)的长喙_______(青色)的脚白鹤不如它_______(柔美)苍鹭没有它_______(精致)朱鹭比不上它_____(自然)它_________(垂钓田中)___________(闲立绝顶)___________(黄昏低飞)如_______(一幅静美)的画它真是__________(一位山中隐士/一首韵律优美的散文诗)……小结:《白鹭》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关于白鹭的外形美和姿态美,讴歌身边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精巧美和韵味美。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在生活中,美是到处都有的,但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老师希望你们能善于发现寻常事物中蕴含的美,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5.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