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_第1页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_第2页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_第3页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_第4页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HAOXINGUNIVERSITY

,果程教学大纲

(二。二二版)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二。二二年九月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目录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4

《化学与工程材料》教学大纲.......................................................9

《实用数值方法》教学大纲........................................................14

《专业导论》教学大纲............................................................19

《工程图学基础》教学大纲........................................................23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26

《工程图学应用》教学大纲........................................................32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38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础》教学大纲...............................................43

《工程训练1》教学大纲..........................................................47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52

《工程训练2》教学大纲..........................................................56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61

《计算机网络与工业互联网》教学大纲.............................................67

《流体力学与热T学基础》教学大纲...............................................71

《三维实体建模》教学大纲........................................................75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80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教学大纲...............................................85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9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95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98

《机电传动与控制》教学大纲.....................................................103

《工程经济决策与管理》教学大纲.................................................107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11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115

《机器人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19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122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126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130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134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137

《增材制造技术》教学大纲.......................................................142

《有限元分析与应用》教学大纲...................................................146

《企业资源计划ERP》教学大纲..................................................151

《ADAMS机械动力学仿真》教学大纲............................................155

《机器视觉与应用》教学大纲.....................................................160

《RFID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165

《物联网与云计算》教学大纲.....................................................168

《计算机工业控制》教学大纲.....................................................172

《智能装备控制实训》教学大纲...................................................178

《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大纲.......................................................181

《数控编程与数控加JL》教学大纲.................................................185

2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智能装备创新设计》教学大纲...................................................19()

《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实训》教学大纲..............................................193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大纲.....................................................196

《自动化生产线》教学大纲.......................................................199

《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教学大纲..................................................203

3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140087

英文名称:ComplexFunctionandIntegralTransform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

授课对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数理信息学院

修读学期:第4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本课程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学习复变函数中解析函数的0枳

分理论、级数理论以及留数理论;还将学习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这两个变换的性质与

应用。本课程的学习将提高学生在函数论方面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习信号与系

统等内容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拟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I:会进行复数的相关运算,能计算更极限和更积分,理解解析函数的概念和

判别,能对已知函数进行Taylor展开和Laurent展开,能计算留数,会用留数计算积分,能

计算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并学会用拉普拉斯变换解方程;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

用复分析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

课程目标1H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和判断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H

4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教学方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对应课程目标

育要求)式

基本要求:掌握复数的三角

表示,熟练进行复数的四

则、乘累及开方运算,能用

1复数与复变函数

复参数方程表示简单的曲

1.1复数

线;了解无穷大、区域的概

1.2复数的三角表示

1念及区域的分类,理解复变3讲授法课程目标1、2

1.3平面点集的一般概念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4无穷大与复球面

重点:复数的表示及运算

1.5复变函数

难点:辐角主值的计算

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基本要求:了解复变函数的

导数与微分的概念,理解和

掌握解析函数的定义及其

性质,掌握柯西一黎曼条件

与解析函数的关系,能熟练

判别函数的解析性。了解解

2解析函数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

2.1解析函数的概念掌握由已知的调和函数求讲授

22.2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其共视调和函数,从而得到5法、练课程目标1、2

关系解析函数的方法;掌握几个习法

2.3初等函数重要复初等函数的定义以

及它们与对应实初等函数

之间的异同点。

重点:函数解析性的刻画

难点:解析函数的定义

德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

数学思维品质。

基本要求:了解复变函数积

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

3复变函数的积分

Cauchy积分定理、闭路变形

3.1复积分的概念讲授

定理和复合闭路定理。熟练

33.2柯西积分定理5法、练课程目标1、2

掌握用Cauchy积分公式及

3.3柯西积分公式习法

高阶导数公式计算复积分。

3.4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

重点:Cauchy积分定理

难点:Cauchy积分公式

5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教学方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对应课程月标

育要求)式

德育要求:培养学生不同定

理之间的比较分析能力。

基本要求:了解复数项级

数、哥级数敛散性概念。了

解弃级数的基本性质。掌握

幕级数收敛半径的定义求

法与公式求法。熟练掌握几

个重要初等函数的Taylor展

4解析函数的级数表示

开式,能利用间接法做一些

4.1复数项级数讲授

较复杂函数的Taylor展开;

44.2复变函数项级数4法、练课程目标1、2

了解Laurent级数的作用,

4.3泰勒级数习法

掌握利用Taylor展开的方法

4.4洛朗级数

求得同一函数在不同解析

环域内的Laurent展开.

重点:Taylor展开

难点:Laurenl展开

德育要求:体会事物的相似

性。

基本要求:理解孤立奇点和

零点的概念,掌握两者的联

系,熟悉孤立奇点的分类与

判别。掌握函数在孤立奇点

5留数及其应用处留数的概念。掌握留数计

5.1孤立奇点算的方法,能熟练运用留数讲授

55.2留数定理计算复积分和3种标准6法、练课程目标1、2

5.3留数在定积分计算中类型的实积分。习法

的应用重点:孤立奇点的分类

难点:孤立奇点处留数的计

德育要求:使学生体会实积

分与复积分的区别与转化。

基本要求:埋解Fouriei■变换

及其逆变换的概念,掌握几

6.傅里叶变换个重要信号的Fourier变换

6.1傅里叶变换的概念或逆变换。了解单位脉冲函

66.2单位冲激函数数和单位阶跃函数的概念5讲授法课程目标1、2

6.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性质,掌握他们的Fourier

变换。掌握Fourier变换的性

质,并进行相关计算。

重点:Fourier变换及其逆变

6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教学方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对应课程月标

育要求)式

换的概念

难点:Fourier变换的性质

德育要求:体会Fouriei•变换

的思维模式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理解Laplace变

换的概念,了解它与Fourier

变换的区别和联系。掌握

7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变换的性质。了解用

7.1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留数求Laplace逆变换的方

7.2拉式变换的性质法。熟练应用L叩lace变换

74讲授法课程目标1、2

7.3拉普拉斯逆变换求解常微分方程。

7.4拉式变换的应用及综合重点: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

举例换的概念

难点:L叩lace变换的性质

德育要求:体会Laplace变

换的思维模式及其应用。

合计32

四、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作业、阶段测试、平时表现和期

末考核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作业成绩占20%、阶段测试成绩占10%、平时表现成绩占10%、

期末考核成绩占6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课程目标1(分值)课程目标2(分值)

序号教学环节合计

1作业101020

10

2阶段测试010

3平时表现01010

4期末考试243660

7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4456100

(-)考核与评价标准

1.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90-100分70-89分60-69分0・59分

延时完成,60%以不交和补交,50%

按时完成,90%以上按时完成,70%以上

上的作业内容齐以下的作业内容

的作业内容齐全,的作业内容齐全,

作业全,基本知识点理齐全,基本知识点

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知识点理解、

解、掌握基本到理解、掌握有偏

掌握到位。掌握较到位。

位。差。

2.阶段测试与评价标准

阶段测试根据测试题目及评分标注进行打分(百分制)。

3.平时表现与评价标准

平时表现根据课内外线上线下的表现进行打分(百分制)。

4.期末试卷考核与评价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期末考核试题,综合检验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综合

应用及解决亚杂问题的能力,根据考试题目设计相应评分标准。

六、教材与参考书

(-)推荐教材

1.《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李红,谢松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二)参考资料

I.《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李红,谢松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11月版

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包革军,邢宇明,盖云英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2月版

3.《复变函数论》,钟玉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版

执笔人:孙明锋课程组负责人:王亚琴系主任:龚和林教学院长:黄玲娣院长:方

泽波

8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化学与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220842

英文名称:ChemicalandEngineeringmaterials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化学与工程材料》是一门阐述材料化学和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说明材料的成分、工

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

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根

据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常见工程材料的能力,以及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初步

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材料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所涉及的各种合

成方法、结构、性能在材料研究和开发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掌握材料化学和工程材料基础知

识,能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具体过程中,同时能够理解和综合工程影响因素,设计机械

制造工艺流程。

课程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材料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所涉及的各

种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在材料研究和开发中的具体应用。能够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

等基本要素出发,认识和理解工程材料中的相关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有关金属学,热处

理的基本理论和机械工程材料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成份、组织和性

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热处理工艺和用途。通过掌握材料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用于复杂机械

工程问题的具体过程中。

课程目标2: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正确选择,合理使用

及其主要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安排等方面也应具有用关的基础,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

和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能够运用材料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科学基本原理,构

建工程问题的分析模型,识别和表达机械工程相关技术要素。同时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机械

工程领域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

9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指标点1-1: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能用于课程目标10.6

解决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0.4

指标点7-2:在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设计、研究及实课程目标10.4

践中,能正确评价其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20.6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

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对应课程目标

方式

认知材料发展的历史及分类;

认知课程的性质、研究思路和基本要

求;讲授式课程目标1

1绪论1

熟悉工程材料的分类。启发式课程目标2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零件过量变形失效及其抗力指标;

零件在静载和冲击载荷下的断裂;

零件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断裂:

机械零件失效

零件的腐蚀失效;讲授式课程目标1

2形式及其抗力3

零件在高温下的蠕变变形与断裂;练习式课程目标2

指标

零件的磨损。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佗科学

精神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

离子晶体结构与性质;讲授式课程目标1

3晶体学基础2

晶态和非晶态材料的特性。练习式课程目标2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佗科学

精神

纯铁的组织和性能;

铁碳合金中的相和组织组成物;

Fe-Fe3c相图;

讲授式课程目标1

4碳钢杂质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6

讨论式课程目标2

压力加工对钢组织和性能影响。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合金钢的概述;

讲授式课程目标1

5钢的热处理合金结构钢;6

练习式课程目标2

合金工具钢;

10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教学

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对应课程月标

方式

特殊性能钢。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铸铁的石墨化;

石墨化过程举例:

讲授式课程目标1

6铸铁灰口铸铁的特点及应用。2

练习式课程目标2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铝合金;

铜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讲授式课程目标1

7滑动轴承合金。2

合金练习式课程目标2

德育要求:严课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各种失效形式(畸变失效、断裂失效、

磨损失效及腐蚀失效);

零件失效分析讲授式课程目标1

8理解机械零件选材原则。3

与选材原则练习式课程目标2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齿轮(机床和汽车齿轮)、轴类零件、刃

具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性能要求及

选材,工艺路线分析;

典型工件的选

弹簧(如汽车板簧、气门弹簧)的工作条讲授式课程目标1

9材及工艺路线3

件、失效形式、性能要求、选材,工艺练习式课程目标2

设计

路线分析。

德育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合计28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与要求学时类型对应课程目标

掌握金相样品的制备,认知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显金相显微镜的构造、成像原课程目标】

14验证

微镜的使用理,学习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课程目标2

方法。

观察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

课程目标1

2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的显微组织;分析铁碳合金4验证

课程目标2

在平衡状态下的组织形貌。

合计8

it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包括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讨论、练习和实验等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作业、实验成绩、期末考核

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5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合

序号教学环节

(分值)(分值)计

1平时作业101020

2实验成绩102030

3期末考试20305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4060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

90-100分70-89分60-69分0-59分

延时完成,60%以不交和补交,50%

按时完成,90%以上按时完成,70%以上

上的作业内容齐以下的作业内容

的作业内容齐全,的作业内容齐全,

全,基本知识点理齐全,基本知识点

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知识点理解、

解、掌握基本到理解、掌握有偏

作业掌握到位。能够利掌握较到位。能够

位。利用理论知识差。不能利用理论

用理论知识识别、较好利用理论知识

对相关专业问题知识对相关专业

分析相关专业问识别、分析相关专

有一定的识别、分问题进行识别、分

题。业问题。

析。

2.实验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90-100分70-89分60-69分0-59分

实验内容正确无实验内容基本正实验内容基本正实验内容不正确,

实验成绩误,正确率90%以确,正确率确,正确率正确率59%及以

上。70%~89%。60%~69%。下。

3.期末试卷考核与评价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期末考核试题,综合检验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综合

应用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考试题目设计相应评分标准。

12

A依与女理;住教学大纲

六、教材与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1.《机械工程材料(第4版)》,沈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6月版;

2.《材料化学(第三版)》,李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版;

3.《机械工程材料》,陈文凤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二)参考资料

1.《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朱张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版;

2.《机械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樊湘芳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

版。

七、说明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执笔人:杨华宝课程组负责人:姚蔚峰系主任:丛锦玲教学院长:吴福忠院

长:沈士根

13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实用数值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210814

英文名称:MechanicalFaultDiagnosis

学分:2

学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32学时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授课对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4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实用数值方法课程是机械工程类的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科学计算与科学实验、科学理论

并列,构成科学方法论的三大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抽

象出来的大量数学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数值方法求解。科学计算是大学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

理论及解决机械工程复杂问题时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之一。本课程介绍了数值计算的基本理

论,以及插值、积分、常微分方程、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等的数值解法,并且以常用数学

计算软件MATLAB为教学工具,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典型算法。

课程目标1: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插值、积分、常微分方程、方

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等数值求解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算法,初步掌握数值计算中数值方法的稳

定性、收敛性以及误差分析理论和方法。

课程目标2:综合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初步掌握将某些实际

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和仿真的能力。

课程FI标3:学习数值计算常用的Matlab软件基础知识和常用操作技术,学会典型算

法的程序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求解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

指标点4-1:了解相关学科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能够针

课程目标10.3

对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实验、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开

14

A信与工理工法教学大纲

展实验并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

课程目标20.3

指标点4-2:能够运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对智能制造复

杂工程问题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

课程目标30.4

合理的结论。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

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对应课程目标

方式

了解计算方法学科的研究

实用数值方法与科学计算课堂讲

1对象和研究特点,以及误差2课程目标1

引论解

的来源和种类。

理解什么是多项式插值、掌

握Lagrange插值、Newton

课堂讲

2插值方法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的算法2课程目标1

和编程实现。

掌握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课堂讲

3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1课程目标1

的算法和编程实现。解

了解数值积分和微分的概

念、掌握数值积分及数值微课堂讲

4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2课程目标1

分的几种常用算法的离散解

格式及其精度

了解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的

概念、掌握几种常用的常微课堂讲

5常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