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太网盘(标准版)
工程师手册
编写:
审核:
版本:V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中心技术支援部
目录
第一部分数据网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数据网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信息的互换方式1——电路互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信息的互换方式2——分组互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RP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以太网帧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以太网基础概念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以太网盘功能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功能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性能名词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告警名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基本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告警屏蔽配置:.................................................................16
2.5.2性能屏蔽配置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J1字节配置:17
2.5.4单盘专有配置:18
2.6互换机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互换机MAC地址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地址学习开关错误!未定义书签。
2.6.3MAC地址老化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2.6.4静态单播地址设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2.6.5静态组播地址设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2.6.6拥塞控制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2.6.7端口优先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2.6.8流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2.6.9端口聚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0端口镜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1端口vMAN设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2端口PVID设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3VLAN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4端口接受帧类型设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5生成树..........................................................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6全局IP地址和PING使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7最大帧长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8VLAN共享学习开关...............................................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9广播风暴克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0水平分割........................................................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1二层流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7状态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2.7.1单盘的基本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2.7.2单盘的基本状态...................................................错误!未定义书签。
2.7.3GFU单盘支持的汇聚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2.7.4单盘通道的C2,J1.................................................错误!未定义书签。
2.7.5单盘通道的转发状态...............................................错误!未定义书签。
2.7.6单盘通道的工作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7.7单盘端口的优先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2.8状态监视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2.8.1LCAS/NON_LCAS状态(RX)...........................................错误!未定义书签。
2.8.2WAN口低阶告警查询(ALM_WAN).......................................错误!未定义书签。
2.8.3接受J2字节查询(RX_J2)..........................................错误!未定义书签。
2.8.4低阶误码查询......................................................错误!未定义书签。
2.8.5REIJP查询........................................................错误!未定义书签。
2.8.6LCAS/NON_LCAS状态(TX).............................................错误!未定义书签。
2.8.7低阶WAN口GFP查询(GFPJLOF)......................................错误!未定义书签。
2.8.8GFP性能查询(GFP_PM)...............................................错误!未定义书签。
2.8.9最大帧长度查询....................................................错误!未定义书签。
2.8.10动态MAC地址查询.................................................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各种以太网盘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3.1ESDI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单盘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槽位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交叉界面某些全局设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交叉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盘内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1.6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3.2ESD2盘工程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单盘采用的关键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面板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3ESC1使用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单盘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交叉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盘内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3.4ESC3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单盘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面板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5ETD1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功能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5GFC1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槽位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交叉界面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5.3交叉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5.4交叉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5.5GFC1网管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6GFF1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槽位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交叉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基本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6.4互换机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6.5VLAN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6.6广播风暴克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3.6.7静态组播地址错误!未定义书签。
3.6.8二层流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6.9单盘控制命令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7GFI1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7.1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7.2常见故障以及故障排除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7GTI1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8GFI2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8.1单盘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8.2槽位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8.3交叉界面和单盘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8.4QoS以及新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3.8.5限制以及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业务配置实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数据网概述
1.1数据网定义
狭义上数据网就是计算机网,广义上数据网则承载了更多类型的业务,如视频、多媒体、
IPTV等。
数据网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o
1.1.1信息的互换方式1——电路互换
在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对通信信息不作解决(信令除外),固定分派带宽,以时
隙为单位,电路互换是实时互换。重要应用于传统的通讯网络,如PSTN互换网、窄带接
入网、SDH网(在SDH中称为交叉)。
1.1.2信息的互换方式2--分组互换
将用户要传送的信息提成若干个分组(包),每个分组有一个分组头(包头),具有可供选路
的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互换以分组为单位。只有在有信息
发送时才占用网络资源。是非实时互换方式,重要应用于以太网、IP网。
区路互换和分组互换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表达电路互换:有固定传输途径,是面向连接的通讯方式;
表达分组互换:无固定传输途径,属于无连接通讯方式。
1.1.3RP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RPR(ResilientPacketRing,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为解决城域网中已大规模应用的SDH、ATM
以及以太网技术的一些局限性而提出的。
SDH作为TDM通道,对分组业务的支持较差,资源运用率不高,用其组建城域网结构较复杂,
很难做到带宽共享;AN虽然在QoS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技术的复杂度导致了昂贵的价格
和较高的信元开销,并且与网络的IP化发展不相一致;以太网技术作为一种便宜、相对简朴
的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但其缺少有效的QoS、网络恢复与保护以及网管机制,远
远不能满足电信运营的需要。而RPR技术则结合了SDH与以太网技术的优势,通过使用环结构,
实现带宽的共享与保护。
RPR技术简介
RPR技术是一种在环型结构上优化数据业务传送的新型MAC层协议,可以适应多种物
理层(如SDH、以太网、DWDM等),可有效地传送数据、语音和图像等多种业务类型。它融合了
以太网技术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同时吸取了SDH环网的50ms快速保护的优
点,并具有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环路带宽共享、公平分派、严格的业务分类(COS)等技术优势,
目的是在不减少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城域网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就
来了解一下RPR中的关健技术。
(1)帧结构
RPR位于数据链路层(DataLink),涉及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MAC控制子层、MAC数据通道
子层。LLC与MAC控制子层之间是MAC服务接口。MAC服务接口支持把来自LLC的数据传送到
一个或多个远端同样的要辑链路控制子层。MAC控制子层执行与特定小环无关的数据寻路行为
和维护MAC状态所需要的控制行为。MAC控制子层与MAC数据通道子层之间发送或接受RPRMAC
帧。MAC数据通道子层则与某个特定的小环之间执行访问控制和数据传送。物理层服务接II用
于MAC数据通道了层向物理媒介发送或从物理媒介接受RPRMAC帧。
(2)RPRMAC对数据帧的解决方式
RPRMAC对数据帧的解决方式有上环、下环、过环以及剥离4种。上环是指本点用户端
口向环上其它站点发送唁息时需要进行上环操作,通过拓扑发现和路由表项决定其目的站点
地址以及环选择,根据相应的优先级送入相应的队列,最后产生RPR帧头后插入到各环端口;
下环是指本点从环上接受其它站点发送过来的到本点的单播帧或多播帧,通过StackVLAN过
滤后接受,对于单播帧,将其从环上剥离并发送到用户端口,对于多播帧,将其发送到用户
端口的同时进行过环操;乍;过环是指本点从环上接受的帧根据其优先级(A.B.C)分别放人PTQ
和STQ转发通道,发送时将PTQ和STQ队列中的数据帧直接插入源环发送端口;剥离是指本点
从环•上接受的帧不再继续向下传递,到本点终结。
(3)公平算法原理
RPR技术所采用的公平算法是一种保证环上所有站点之间公平性的机制,通过这
种算法可以达成带宽的动态调整和共享的目的。RPR公平算法的重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应用于从
MAC客户来的低优先级服务和超额中优先级服务(即中优先级服务中EIR数据■帧)的业务,对于B
类CIR以及A类业务不进行控制;二是分别控制两个子环的公平带宽,即每个RPRMAC有两个互相
独立的公平协议分别调整上环的带宽。
RPR公平算法是通过对阻塞的检测来触发带宽调整而实现的。当环上某一个节点
发生阻塞时,它就会在相反的环上向上行节点发布一个公平速率,当上行站点收到这个公平速率
时,就调整自己的发送速率以不超过公平速率。接受到这个公平速率的站点会根据不同喟况作出
两种反映:若当前节点阻塞,它就在自己的公平速率(通过本点的add_rate和归一化的权重得到)
和收到的公平速率之间选择最小值公布给上行节点;若当前节点不阻塞,节点就将公平速率向上
游继续传递。
(4)拓扑发现原理
通过RPR的拓扑发现原理,可以使每个站点都能了解环的完整结构、各点距离自
身的跳数以及环上各个站点所具有的能力等,从而为环选择、公平算法、保护等单元提供决策
依据。RPR拓扑发现是一种周期性的活动,但是也可以由某一个需要知道拓扑的节点发起,也
就是说,某个节点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产生一个拓扑信息帧(如此节点刚刚进入RPR环中,接受
到一个保护切换需求信息或者节点监测到了光纤链路差错)。
RPR的拓扑信息产生周期可以任意配置,一般为50ms-10s,以50ms为最小分辨率,默认
值为100mso
(5)保护原理
RPRMAC层保护可支持Steering保护或Wrapping保护,用户可以指配是否同时采用
KPRMAC层的保护和SDH物理层的保护。当同时采用RPRMAC层保护和SDI1保护时,可以采
用迟延RPR层倒换时间来支持层间倒换,以保证两种倒换不会重叠发生。RPR的保护时间
布•迟延时间和等待恢复时间两种。迟延时间为检测到业务失效到启动倒换之间的等待时间
(时间范围为OTOs,步进级别为100ms),在这段时间内假如业务恢复,将不发生倒换:
等待恢复时间为从故障恢复到业务故障状态清除(取消保护状态)之间的等待时间(时间范
围为0T440s,步进级别为秒级可设立,默认为10s),在这段时间内假如业务失效,业
务故障状态将不再清除。
1.1.4以太网帧格式
一方面先介绍标准的以太网帧格式(以Ethernet-Il为例)以及8O2.1q所定义的
帧格式,如图1所示
图1以太网帧格式
DA:目的地虻,标记接受数据帧的目的节点MAC地址.
SA:源地址,标记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
Tag:VLAN标记,标记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其长度为四个字节,
前两个字节总是设为0x8100,称为802.lq标记类型.在后面两个字节中,前三个比特
是用户优先级字段,接着的一个比特是规范格式指示符CFI,最后的12比特是该虚拟
局域网VLAN标记符WI),它唯一的标志了这个以太网帧是属于哪一个VLAN.
Type:类型,标记数据字段中包含的高层协议.
Data:数据,传送的数据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
CRC:循环冗余校验,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的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
段的数据进行校验
第二部分以太网基础概念介绍
2.1以太网盘功能框图
D0D
图2以太网功能框图
2.2功能描述
按盘功能框图中的模块划分,分别描述其功能:
PHY:物理层单元,重要完毕自动协商、数据格式转换(从串行数据变成SMIKSS-SMIK
RMII接LJ格式或者相反)、冲突检测、载波侦听、配置管理、时钟恢复同步等功能;
SW:互换单元,提供24个FE以太网接口和4个GE以太网接口来实现2层线速互换。当以
太网帧通过FE接口或GE接口进入互换芯片后,互换芯片将获得帧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并对以太网帧进行差错校验,假如没有错误,就将帧保存到MEMORY中,假如发现错误,
就将帧丢掉。互换芯片将源地址保存到内置的MAC地址表中,同时将目的地址与MAC地址
表中的地址进行比较,假如没有找到匹配的FI的地址,就将帧转发到除源端口之外的其他
属于同一VLAN的所有端口或者某一个上连端口(与寄存器的设立有关);假如找到匹配的
目的地址,就将数据从MEMORY中取出来转发出去。
EOS:ethernetoversdh单元,功能:1)在上行方向(以太网fSDH),每个端
口接受以太网帧进行GFP或LAPS封装,封装帧映射入可配置的虚级联净荷。2)在
下行方向(SDH-以太网),为每个以太网端口终结虚级联净荷。采用外部SDRAM
对齐虚级联通道,补偿通道之间的时延差。洛GFP或LAPS帧解封装并转发至相应以
太网端口。3)在进行虚级联解决时,可以支持LCAS,网管可以增长和减少虚级联
组的成员。同时,LCAS可以根据VC12或VC4通道的状态,自动删除或增长虚级联
组中的成员。
SDH:SDH单元,功能:1)上行方向,所有开销和包封帧净荷以字节形式解决,进
行VC12P0H和VC4P0H的解决。在系统侧以Telecom或Serdes总线送出。2)在下
行方向(SDH-以太网),通过AU4指针解决,VC4POH解决,TU12指针解决,VC12
POH解决。
2.3性能名词解释
以太网盘常用性能名词解释描述如下:
OOP:光发送功率,以太网光口盘光口输出功率,合用于光口盘所有光口;
I0P:光接受功率,以太网光口盘光口接受功率,合用于光口盘所有光口;
CRCJ-RR:接受CRC校验错的包数记录,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
WAN口;
STAT.USZ:长度小于64字节但是帧格式完整的包数记录,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
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STAT_OSZ:指长度大于互换机配置的最大帧长(一般默认值为1518字节)的包数记录,互
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FRAGMENT:长度小于64字节并且帧格式不完整的的包数记录,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
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JABBER:具有三个特点的包数记录:长度大于1518字节、有CRC错或ALIGNMENT错、内容
有连续的01010101或101()1()10与前导符类似的字节,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
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RXBCAST:接受广播包即目的MAC地址是OxFFFFFFFFFFFF的包数记录数,互换单元接受方
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RX_MCAST:接受组播包即目的MAC地址的最高字节的最低比特为1(MAC地址和比特都以最
左边的为最高)的包数记录,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RX一UCAST:接受单播包即目的地址不是组播和单播地址并且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唯一的包数
记录,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RX_PKTS:接受总包数记录,单播包、组播包和广播包之和,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
换所有LAN□和所有WAN□;
RX_PAUSE:接受的PAUSE帧数记录,互换收到PAUSE帧后若流控功能启动的话会在一定的
时间内停止发送,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RXDROP:接受丢包数记录,由于互换自身的因素,如互换端口拥塞、需要过滤信息等需要
丢弃的包数记录,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TX_BCAST:发送广播包即目的MAC地址是OxFFFFFFFFFFFF的包数记录数,互换单元发送方
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TX_MCAST:发送组播包即目的MAC地址的最高字节的最低比特为1的包数记录,互换单元
发送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
TXUCAST:发送单播包即目的地址不是组播和单播地址并且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唯•的包数
记录,互换单元发送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TX_PACKS:发送总包数记录,单播包、组播包和广播包之和,互换单元发送方向,合用于
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D;
TX_PAUSE:发送的PAUSE帧数记录,对偶设备收到PAUSE帧后若流控功能启动的话会在一
定的时间内停止发送,互换单元发送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RX_FLOW:一段时间内记录接受的平均每分钟字节数,一段时间的标准以网管上报时间段
为准,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TX_FLOW:一段时间内记录发送的平均每分钟字节数,一段时间的标准以网管上报时间段
为准,互换单元发送收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RX_GFP:EOS单元接受GFP帧记录,EOS单元接受SDH单元方向,合用于EOS所有WAN口:
RX_GFP_ERR:EOS单元接受GFP错误帧记录,EOS单元接受SDH单元方向,合用于EOS所有
WAN口;
TX_GFP:EOS单元发送GFP帧记录,EOS单元发送给SDH单元方向,合用于EOS所有WAN口;
BBE_LP:低阶通道块误码计数,SDH(低阶)单元接受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合用于
SDH所有低阶通道:
ESLP:低阶通道误吗秒计数,SDH(低阶)单元接受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合用于
SDH所有低阶通道;
SESJP:低阶通道严重误码秒计数,SDH(低阶)单元接受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合
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
UASJP:低阶通道不可用秒计数,SDH(低阶)单元接受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合用
于SDH所有低阶通道;
REI_LP:低阶通道远端误码计数,SDH(低阶)单元接受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合用
于SDH所有低阶通道;
BBIiJIP:高阶通道块误码计数,SDH(高阶)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通
道;
ESHP:高阶通道误码秒计数,SDH(高阶)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通
道;
SES_HP:高阶通道严重误码秒计数,SDH(高阶)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
阶通道:
UASJIP:高阶通道不可用秒计数,SDH(高阶)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
通道;
REI.HP:高阶通道远端误码计数,SDH(高阶)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
阶通道;
PJE_AU:高阶通道AU指针调整计数,SDH(品阶)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
高阶通道;
2.4告警名词说明
以太网盘常用告警名词解释描述如下:
LINK_LOS:连接信号丢失,当PHY端口没有收到连续的包间填充信息时,即产生此告警,
PUY单元接受线路侧方向,合用于所有LAN□;
CRC_ERR:CRC校验错包过限,当互换接受CRC错包数超过网管设立CRC错包数门限时产生
此告警。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RXERR:收坏包过限,当互换接受丢包数超过网管设立丢包数门限时产生此告警。互换单
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LAN」LOOP:LAN□内环;在PHY单元设立系统侧环回时产生此告警。PHY单元环回到系统
侧方向,合用于所有LAN口;
WAN_ILOOP:WAN□内环;在SDH单元设立系统侧环回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环回到系统
侧方向,合用于所有WAN口;
WAN_l,OOP:WAN□外环,在SD11单元设立线路侧环回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环回到线路侧
方向,合用于所有WAN口;
BWLIMIT:限速启动,当互换单元接受二层流超过网管设立的限制带宽时产生此告警,互
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BCS:广播风暴克制,当互换单元接受广播包超过广播包克制门限时产生此告警,互换单
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BLOCK:拥塞告警,当互换单元端口接受流量超过此端口缓存时产生此告警,互换单元接
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
SWITCH」,OOP:互换单.元环同提醒告警。当互换单元检测到发出的包又收届时产生此告警。
互换单元接受方向,合用于互换所有LAN□和所有WAN口;
GFP_LOF:GFP帧失步;当EOS单元检测到来自SDH单元的GFP帧不同步时产生此告警,EOS
单元接受SDH单元方向,合用于EOS所有WAN口:
LP_LOP:低阶通道指针丢失,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
LP_HM:低阶通道踪迹标记失配,SDH低阶通道开销J2接受值和盼望值不相应时产生此告
警,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II所有低阶通道;
LP_SLM:低阶通道信号标签失配,SDH低阶通道开销V5的bit5-bit7接受值和规定值不相
应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
LPAIS:低阶通道告警指示,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
LPRDI:低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SDH低阶通道开销V5的bit3为1时产生此告警,表达
对偶盘接受失效,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II所有低阶通道;
AU_LOP:通道管理单元指针丢失,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
HP-TIM:高阶通道踪迹标记失配,SDH高阶通道开销J1接受值和盼望值不相应时产生此告
警,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
HP-SLM:高阶通道信号标签失配,SDH高阶通道开销J1接受值和盼望值不相应时产生此告
警,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
HP_AIS:高阶通道告警指示,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高阶通
道告警指示;
HP_RDI:高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SDH高阶通道开销G1的bit5为1时产生此告警,表达
对偶盘接受失效,SDH单元接受系统侧方向,合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
P0WERALM3V3:3.3V电源故障告警;当3.3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
告警;
POWERALM2V'5:2.5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
告警;
P0WERALM1V8:1.8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
告警;
P0WERALM1V5:1.5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
告警;
P0WERALM1V2:1.2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
告警;
2.5基本配置
2.5.1告警屏蔽配置
用来屏蔽单盘上产生的各种告警。通过鼠标右键进行添加和删除的操作,支持多条告
警屏蔽,被屏蔽的告警将不上报。
1)若规定屏蔽所有告警,则GFI】盘配置如图3所示:
基本配置告警屏蔽配置|性能屏蔽配置块|J1字节配置]单盘与
所有告警屏液状态屏蔽
臼屏蔽线路0)
端口该线路告警屏蔽状态
1全部端口屏蔽
图3告警屏蔽配置
2)若规定只屏蔽LINK_LOS告警,则GFI1盘配置如图4所示:
基本配置告警屏蔽配置I性能屏蔽配置块J1字节配置单盘专有配置I交换机配置I3已置I
所有告警屏蔽状态屏蔽
己屏蔽线路(1)
端口该线路告警屏蔽伏态屏蔽告警
1全部端口屏蔽日屏蔽告警(1)
屏蔽告警代码
1UHK.LOS
图4告警屏蔽配置
2.5.2性能屏蔽配置块
用来屏蔽单盘上产生的各种性能。通过鼠标右键进行添加和删除的操作,支持多条性
能屏蔽,被屏蔽的性能将不上报。
1)若规定屏蔽所有性能,则设备的GFI1盘配置如图5所示:
基本配置|告警屏蔽配置性能屏蔽配置块|J1字节配置|
所有性能屏蔽状态屏蔽
臼屏蔽线路
端口该线路性能屏蔽状态
1全部端口屏蔽
图5性能屏蔽配置
2)若规定只屏蔽CRJERR性能,则设备的GFI1盘配置如图6所示:
基本配置I告警屏蔽配置性能屏蔽配直块IJ1字节配置I单盘专有配置I交换
所有性能屏蔽状态屏蔽
日屏蔽线路(1)
端口该线路性能屏蔽状态屏蔽性能
全部端口屏蔽日屏蔽性能(1)
屏蔽性能代码
1CRC_ERR
图6性能屏蔽配置
2.5.3J1字节配置
独立配置16个VC4通道的盼望接受和发送的J1字节。假如收到的J1和配置的盼望接
受值不一致,那么该VC4通道将产生高阶的TIM告警,一般是在开通或故障定位时作为辅
助参考的。在第三章SDH通道踪迹标记法中给出了如何用J1字节判断通道连通的情况,针
对每个VC4通道,配置对端的发送J1字节和本端的盼望接受J1字节相同,然后在本端状
态监视中查看本端接受的J1值,和对端发送J1对比,即可判断出通道连通情况,
2.5.4单盘专有配置
单盘类型选择(该项配置为GFH盘独有,不具有通用性):
可配置面板出百兆电口/面板出百兆光口/端子板出百兆电口,分别相应三种单盘类型,选
择相应的盘类型才干保证单盘状态里的软硬件版本号显示对的。
端子板出百兆电口单盘支持盘保护,而面板出百兆电口/面板出百兆光口不支持盘保
护。
设定支持盘保护应用,故采用以下配置。
1)设备GFH盘配置如下图所示:
基本配置|告警屏蔽配置|性能屏蔽配置块|J1字节配置单盘专有配置
单盘类型选择|面板出百兆电口
汇聚比选择
国端口开关
图7单盘类型配置
2)设备GFI1盘配置如下图所示:
基本配置|告警屏蔽配置|性能屏蔽配置块]J1字节配置单盘专有配置
单盘类型选择端子板出百兆电口
汇聚比选择
国端口开关
单盘类型配置
汇聚比选择:
可配置16:1/21:1模式。
“汇聚比”有24:1和16:1两种。24:1时FELAN口只有前2个(LANI,LAN2)有效,
GELAND2个都有效,其他不可用,而WAN口的数量达成24个,所以最大可以做到从24
个1MN口向一个LAN口的业务汇聚;16:1时FELAN口所有有效,GELAM口2个都有效,而
WAN□前16个有效,后8个不可用,所以最大可以做到从16个WAN□向一个LAN口的业
务汇聚。汇聚比选择改变后,互换芯片需要重新初始化,所以单盘会有一次自动重启的过
程。
端口开关:
可配置端口关/开。是指打开或者关闭相应的LAN/WANII,只有端II被打开后,与该端
□相关联的告警和性能,以及时隙和功能才干生效,同时端口开关还与互换机的逻辑端口
的开关保持一致,相应的端口状态会在单盘状态的互换机端口中反映出来。端口关闭,则
严禁端口收发包;端口开,将使能端口收发包。端口关闭后,与该端口相关的告警和性能
不上报。
1日端口开关防
LAN1关
LAN2关
IAN3
LAN4共
LAH5
LAN6关
LAN71关
LAN8k_____________B
LAN9关
IAN10关
WAN1开
WAH2开
WAN3开
WAN4开
WANS开
WAN6开
WANT开
WAN8开
WAN9开
WAN10开
WAN11开
WAN12开
WAN13开
WAN14开
WAN15开
WAN16开
WAN17开
WAN18开
WAN19开
WAN20开
WAN21开
WAN22开
WAH23开
WAN24开
图9端口开关配置
1、在初次配置的时候,假如无告警,业务不通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检查网管配置
中我们是否打开了端口,并通过状态来读取端口的真实工作状态,是否是转发。
FE以太网帧封装:
可配置HDLC/GFP/LAPS。用来选择封装形式,目前只支持GFP封装。本端和远端的
封装要一致,否则业务不通。
日FE以太网帧封装5
WAN1GFP
WAM2GFP
WAN3GF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医教研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长春急救中心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宝鸡腾轩实业有限公司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中国聚偏二氟乙烯(PVDF)行业投资方向及市场空间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第一批任务型合同制员工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双11美学公式:国货护肤增长密钥2025
-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植物生物碱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岳麓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湘江实验小学跟岗实习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中国智慧能源集团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2025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师招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树叶之美树叶知识科普
- 劳务合同通用模板电子下载
- 平顶山桥梁亮化施工方案
- 小学四年级秋季学期《数学》(人教版)课后练习(全册汇总)含答案
- 万家寨水利枢纽
-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 去极端化教育课件
- 研学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组织行为学 马工程课件5 第五章 领导
- GB/T 32800.3-2016手持式非电类动力工具安全要求第3部分:钻和攻丝机
- GB/T 17421.4-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圆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