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化工应急预案_第1页
应急预案化工应急预案_第2页
应急预案化工应急预案_第3页
应急预案化工应急预案_第4页
应急预案化工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预案化工应急预案

关于《生产安全的

批准页

全体职工: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

和救助,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我公司实

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制定了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应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的内容与要求,对职工行培训

和演练。以便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

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此预案自专家评审合格,专家签字备案后生效。

*****公司

经理: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篇合..................5

1翩!1..............................................................................5

1.1编制目的...........................................................................5

1.2编制依据...........................................................................5

13适用范围...........................................................................6

1.4应急预案体系......................................................................6

1.5应急工作原则......................................................................7

2事故风幽8述......................................7

2.1单位概况...........................................................................7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7

3组织机构及职责....................................22

3.1应急组织体系......................................................................22

3.2指挥*JW勾及职责....................................................................22

4建及信息报告....................................24

41预会24

4.2信息报告..........................................................................24

5应急瞬..........................................26

5.1响应分级..........................................................................26

5.2响应程序..........................................................................26

5.3处置措施..........................................................................27

5.4应急结束..........................................................................30

6信息断..........................................31

7后WS...................................................................................................................................................................................31

8保翩施..........................................32

8.1通信与信息保障...................................................................32

8.2应急队伍保障......................................................................33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4

8.4其他保障.........................................................................34

9应急预案管理.....................................34

9.1应急预案培训......................................................................34

9.2应急预案演练......................................................................35

93应急预案修订......................................................................36

9.4应急预案备案.....................................................................37

9.5应急预案实施......................................................................37

第二篇*****公司专酶急瞬........................38

第一35分泄漏、中毒室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8

析......................................38

2遁及BRS..................................................................39

2.1应急组织体系......................................................................39

2.2指挥机构及职责...................................................................39

.........................................................................................................................................................................................40

3.1报警系统及程序...................................................................40

3.2现场报警方式.....................................................................41

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41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41

3.5应急触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42

3.6响应分级..........................................................................42

3.7响应程序.........................................................................42

4处置措施..........................................43

第二部分双磁专....................57

1析......................................57

及SRS......................................................58

2.1应急组织体系......................................................................58

2.2指挥机构及职责....................................................................58

...........................................................................................................................................5.9

3.1报警系统及程序...................................................................59

3.2现场报警方式.....................................................................60

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60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61

3.5应急救援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1

3.6响应分级..........................................................................62

3.7响应程序..........................................................................62

............................................................................................................................................63

第三部分•故专..................69

1析..........................................................................69

及BRS.....................................................69

2.1应急组织体系......................................................................69

2.2指挥机构及职责....................................................................70

3处置程序..........................................71

3.1报警系统及血...................................................................71

3.2现场报警方式.....................................................................71

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71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72

3.6响应分级..........................................................................73

3.7响应程序..........................................................................73

.......................................................................74

第三篇*****公司贩案.....................77

1装卸现场发生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7

1事飒险分析........................................................................77

2应急工作帔........................................................................77

3应急处置.............................................................................77

4事项.............................................................................78

1事古飒的析........................................................................79

2应急工作®a............................................................................................................................80

3应急5hB....................................................................................................................................80

4注意戴.............................................................................81

蝴则城中毒SJS事故案.................................................82

1事古飒险分析........................................................................82

2应急工作口矮........................................................................82

3应急处置.............................................................................82

4注意事项.............................................................................83

4题贩峰故帔案.............84

1事古飒的析........................................................................84

2应急工作职责........................................................................84

3应急.............................................................................85

4注意事项.............................................................................86

5运输车辆途中发生火灾事场处置方案87

1事古飒镒析........................................................................87

2应急工作®®........................................................................87

3应急磔.............................................................................87

4阳事项.............................................................................88

6运输领途中撇案.............89

1事古烟四析........................................................................89

2应急工作职责........................................................................89

3应急赠.............................................................................89

4注意事项.............................................................................90

7运输车辆途中发生中毒窒息三场处置方案..........................................................................91

1事古飒的析.......................................................................91

2应急工作职责••••••••••••••••••••••••••••••••••••••••••••••••••••••••••••••••••••••••••••••••••••••••••••••••••••••••••••••••••••••••••••••••••••••••••••••

3应急............................................................................91

4注意事项............................................................................92

8运输车辆途中发生化学灼伤事i场处置方案94

1事古飒的析........................................................................94

2应急工作职责........................................................................94

3应急攵卜置.............................................................................94

4注意事项.............................................................................95

附件.................................................97

1有^^部门、放...............97

2重蟋资普的名趣清单.........................97

3规范做叔本........................................................................97

4有关协竭备号..................................98

5螃的路线、和图纸............................99

第一篇生产安全(综合应箴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

救助,确保职工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导则》(GB/T29639-2013)及我公司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

工负责”的原则,以便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

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制定了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编制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掰口国主席令第5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翻毓制导则》(GB/T29639-2013)

(6)《常用都佥修品T存通则》(GB15603-1995)

(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

(8)《中华人民掰匚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628号

(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

(2009)73号)

(10)《生再主营单侬产安全事故应^侬评用髓(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

73号)

(12)《生产安全事故报查姐8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14)澎甜髓》(AQA9007-2011)

(1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力法》(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第55号令)

(16)《危险化霁拄1S条例》(院令第591号

(1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我公司无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泄漏、

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的应急救援I级、n级、m级事故级别之救援行动。

1.4应急预案体系

综合应

专项J5端预S

装卸现场发生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装卸现场发生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运输车辆途中发生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运输车辆途中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最大限

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公司各岗位按

照各臼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生产安仝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反应快速,运转高效。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

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预防为主,防预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2事故风触述

2.1单位概况

本公司与生产厂家联系货源,然后由厂家直接销往使用单位。不负责运输,无储存

场所。危险化学品运输时,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输。拟经营的危险

化学品有2-丁朝、甲基笨、硫酸、盐酸、丙院、石脑油、氢氧化钠、异丁院、甲院(压

缩的)、甲院(液化的)、正丁院、2-甲基丁院、正戈院、己院及其异构体、康院异构体、

辛院异构体、石油笨、粗笨、甲醇、甲基叔丁基乙基笨、笨乙怖(抑制了的)、

1,2-二甲笨、1,3-二甲笨、1,4-二甲笨、二甲笨异构体混合物、王院及其异构体、乙硫

甲威颗粒剂、氢氧化钠溶液。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

公司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甲院(压缩的)、甲院(液化的)、正丁院、丙院、异丁院

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2-甲基丁院、正戈院、己院及其异构体属于第3.1类低闪点易

燃液体,甲基笨、甲醇、甲基叔丁基H、2-丁朝、笨、粗笨、乙基笨、石脑油、异辛院、

石油康院异构体、辛院异构体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笨乙怖(抑制了的)、

王院及其异构体、1,2-二甲笨、L3-二甲笨、1,4-二甲笨、二甲笨异构体混合物属于第

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乙硫甲威颗粒剂属于第6.1类毒害品,硫酸、盐酸属于第8.1类

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属于第8.2类碱性腐蚀品。其中甲基笨、硫酸、

盐酸、2-丁朝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公司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特性,一旦经营管理不善,

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等事故。由于本公司从事以上产品的批

发业务,没有储存场所,不设存储装置,故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

进行运输。根据本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

的特点,将危险化学品的装卸场所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确定为危险源。

2.2.2危险物质的危险、有害性

1)罐

(1)危险性类:第8.1类酸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

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

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肖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

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

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2)龌

(1)危险性类Sh第8.1类酸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富化物能产生剧毒的富化氢气体。与碱

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

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逸蟆蒸气或烟雾,引起目艮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蜘、

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

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3)甲基苯

(1)危险性类SU: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

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

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谣妄、

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痣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

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皱裂、皮炎。

4)甲醇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亏染。

(3)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

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

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

感、意识朦胧、谣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

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

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5)甲基叔丁基酸

(1)危险般: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有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

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

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激作用,可引起化学性

肺炎。对皮肤有刺激性。

6)2-T®

(1)危险性类S!J: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

气体有爆炸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有轻度麻醉口刺激作用,并可引起窒息。急性中毒:出现粘膜刺激

症状、嗜睡、血压稍升高,心率增快。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昏迷。对眼、鼻、喉、

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己酮同-[2]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2]引

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7)苯

(1)危险性类§!):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

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

着回燃。环境危害:定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

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

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篙、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

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

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皱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8苯

(1)危险性类SU: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

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口因痛、耳鸣、

全身乏力、嗜睡等。吸入高浓度蒸气能产生眩晕、头痛、恶心、神志不清等症状。

9)乙基苯

(1)危险性类: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

染。

(3)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较强刺激性,高浓度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跳、轻度意识障碍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

状。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及呼吸循环衰竭。可有肝损害。直接吸入本品液体

可致化学曲市炎和肺水肿。慢性影响: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肤

出现粘糙、皴裂、脱皮。

10)向窗由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

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

呼吸困难、紫组等缺氧症状。

11)正7烷

(1)危险性类: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

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高浓度有窒息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嗜

睡和酒醉状态、严重者可昏迷。慢性影响:接触以丁烷为主的工人有头晕、头痛、睡眠

不佳、疲倦等。

12)辛羯树本

(1)危险性类S!J: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

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3)健康危害:吸入引起呼吸道轻度刺激、头痛、头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

症状。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引起腹泻、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

炎。

13)正戊烷

(1)危险性类SU:第3.1绢氐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液体

比水轻,不溶于水,可随水漂流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高浓度可引起日屿呼吸道粘膜轻度®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

丧失。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可引起轻度皮炎。

14)苯乙烯(抑制了的)

(1)危险性类SU: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

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

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廨口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

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惩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

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

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K部

病变。皮肤粗糙、皴裂和增厚。

15)球

(1)危险性类: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

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液体能腐蚀某些塑料、涂料和

橡胶。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

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1%丙烷,对人无影响;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在较

高浓度的丙烷、丁烷混合气体中毒时,有头痛、头晕、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流涎、

血压轻度降低、脉缓、神经反射减弱、无病理反射;严重者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

有的发生继发性肺炎。液态丙烷可致皮肤冻伤。

16)石腼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强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

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糜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

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

刺激性。

17)氢氧化钠

(1)危险性类:第8.2类碱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

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环境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

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18)异丁烷

(1)危险性类8!):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电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

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具有弱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嗜

睡、恶心、酒醉状态,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慢性影响: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

疲倦。

19)甲烷(压缩的)

(1)危险性类: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浸、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

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

染。

(3)健康危害: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

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家呼吸加

速、运动失调。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x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x60

分钟,麻醉作用。

20)甲烷(液化的)

(1)危险性类: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漠、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

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

染。

(3)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

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

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可致冻伤。

21)2-甲基丁烷

(1)危险性类S!J: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

污染。

(3)健康危害:主要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重者

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皮肤长期接触可发生

轻度皮炎。

22)己烷及其异构体

(1)危险性类:第3.1类{氐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

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

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吸

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

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

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

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

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3)庚垸异构1本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

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

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吸入或误服对身体有害。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喉炎、气短等。本品具有麻醉作用。

24)1,2-二甲苯

(1)危险般Sh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

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

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

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

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痣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

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皱裂、皮炎。

25)L3-二甲苯

(1)危险性类: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姐广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

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

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

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

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瘠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

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皴裂、皮炎。

26)1,4-二甲苯

(1)危险顺8!):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