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技术细则_第1页
果树修剪技术细则_第2页
果树修剪技术细则_第3页
果树修剪技术细则_第4页
果树修剪技术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果树修剪技术细则一、果树修剪概述

果树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中的重要技术环节,通过合理修剪可以调节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树冠结构,提高光合效率,延长结果年限,并增强树体抗逆性。

(一)修剪目的

1.调整树体结构,促进通风透光

2.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3.清除病虫枝、枯死枝,减少病害发生

4.控制树体大小,适应管理需求

5.改善果实着色和品质

(二)修剪时期

1.萌芽前(休眠期):主要修剪时间,适用于大多数果树

2.花后至幼果膨大期:针对特定品种调整枝条

3.夏季:抹芽、摘心、扭梢等辅助修剪

4.采果后:恢复树势的关键修剪期

二、修剪工具与准备

(一)常用工具

1.手锯:用于修剪较粗的枝干

2.手剪/枝剪:适用于中、小枝条

3.修剪刀:精细修剪和嫁接操作

4.油漆/保护剂:伤口处理用

(二)使用注意事项

1.工具必须保持锋利,减少枝条撕裂

2.每修剪不同树时更换消毒布,防止病害传播

3.修剪前检查枝条基部是否健康

三、修剪方法与技术要点

(一)休眠期修剪

1.主干培养:保留中心领导干,剪除竞争枝

(1)选定高度:一般保留60-80cm,根据品种调整

(2)培养主枝:选3-4个方位分布的副主枝

2.枝组更新:

(1)逐年疏除老、弱、密枝

(2)选留中、长果枝作为更新枝

(二)夏季修剪

1.抹芽:及时去除主干、主枝上的多余萌芽

2.摘心:对新梢生长过旺的部位进行短截

3.扭梢:改变枝条方向,促进花芽分化

(三)结果枝修剪

1.短果枝:保持适量,一般不短截

2.中长果枝:长果枝留5-8片叶短截

3.樱桃类:采用疏除为主、短截为辅

四、不同果树修剪要点

(一)苹果树

1.重点疏除:交叉枝、重叠枝、对生枝

2.回缩更新:主干高度保持1.5-2.0m

3.保留结果枝组:每平方米保留15-20个

(二)桃树

1.开张角度:主枝开张角保持45-60°

2.枝条处理:徒长枝重短截,徒长枝间作辅养枝

3.避免结果部位外移

(三)梨树

1.主枝培养:开心形树体需保留3-4主枝

2.果台枝管理:保留1-2个健壮果台枝

3.夏季修剪:重点控制新梢徒长

五、修剪后处理

(一)伤口处理

1.大于1cm伤口需涂保护剂

2.油漆选择:保护性涂剂或石硫合剂原液

(二)观察调整

1.修剪后7-10天检查树体反应

2.发现异常枝条及时补剪

(三)记录管理

1.记录修剪日期、枝条类型、数量

2.观察修剪对来年开花结果的影响

四、不同果树修剪要点(续)

(一)苹果树(续)

1.重点疏除(续):

(1)交叉枝:剪除其中一枝,保证枝条间有30-50cm的间距,确保光照穿透。

(2)重叠枝:保留位置较好、生长健壮的一枝,剪除下方或过密的一枝。

(3)对生枝:选择角度合适、生长方向正确的枝条保留,另一枝疏除。

2.回缩更新(续):

(1)主枝回缩:对10年以上的老树,每2-3年对主枝基部进行平茬或短截,促发新枝。

(2)更新枝选择:优先保留向外侧延伸的壮枝作为更新枝,剪除向内生长或下垂的枝条。

(3)回缩程度:根据树体负载量调整,负载量大的树适当重剪,反之则轻剪。

3.结果枝组管理(续):

(1)分布调整:大、中、小结果枝组按“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原则分布。

(2)枝组更新:每隔3-4年疏除一个老枝组,同时培养新枝组,保持树体活力。

(3)果枝比例:保证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有15-20个结果枝,长、中、短果枝比例按3:4:3配置。

(二)桃树(续)

1.开张角度(续):

(1)角度调整:对角度过小的主枝,采用背后枝换头或拉枝(用塑料绳绑在枝条基部,缓慢向外拉)的方法调整。

(2)主枝间距:相邻主枝间的距离保持40-60cm,避免枝条竞争养分。

2.枝条处理(续):

(1)徒长枝:在夏季进行摘心,秋季选择一个健壮分枝作为结果枝,其余全部疏除。

(2)腋花芽利用:对需要培养长果枝的部位,在花后留2-3片叶摘心,促使腋花芽萌发并形成长果枝。

(3)结果枝修剪:短果枝一般不剪,中长果枝根据负载量保留6-12片叶短截,疏除基部叶芽。

3.避免结果部位外移(续):

(1)定期回缩:对结果部位上移的枝组,每年向上部或侧面回缩修剪。

(2)外围枝条保护:保留外围的壮枝,对内部枝条进行疏除,保证外围结果。

(3)人工授粉辅助:对结果外移严重的树,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促进内部坐果。

(三)梨树(续)

1.主枝培养(续):

(1)开心形树体:对幼树在30-40cm处定干,选3-4个方位分布的主枝,其余萌蘖全部抹除。

(2)主枝延长:每年对主枝进行轻短截,促进副主枝萌发,形成立体结果枝组。

(3)副主枝角度:通过拉枝调整角度,一般保持50-60°,避免枝条重叠。

2.果台枝管理(续):

(1)疏密留优:每个果台保留1-2个健壮分枝,疏除细弱枝和过密枝。

(2)果台更新:对连续结果3年的果台,在采果后疏除,同时培养新果台枝。

(3)果台距离:保持每个果台间距15-20cm,避免营养竞争。

3.夏季修剪(续):

(1)摘心时间:在6-7月新梢长到30-40cm时进行,对过旺枝保留10-15片叶摘心。

(2)扭梢操作:对角度过小的新梢,在半木质化时向下扭转90°,促进花芽分化。

(3)疏密枝条:对过密的竞争枝、交叉枝进行疏除,保证通风透光。

五、修剪后处理(续)

(一)伤口处理(续)

1.涂药选择(续):

(1)保护性涂剂:推荐使用石硫合剂原液或专用保护漆,涂抹范围应超过剪口5cm。

(2)病害预防:对有溃疡病风险的品种,可在涂药前先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伤口。

(3)涂抹方法:用毛刷蘸取药液,均匀涂抹在剪口边缘及木质部,避免药液堆积。

2.伤口检查(续):

(1)裂纹监控:修剪后7天检查剪口是否开裂,开裂处需重新涂药并包裹保护膜。

(2)虫害观察:注意剪口处是否有蛀干害虫(如天牛)蛀食,及时用磷化铝片剂堵孔。

(3)愈合情况:修剪后15天观察愈伤组织是否形成,未愈合的剪口需补充处理。

(二)观察调整(续)

1.新梢反应(续):

(1)过度修剪:若修剪量过大导致新梢徒长,需在6月进行二次摘心。

(2)修剪不足:若发现部分枝条结果过多,应在采果后进行补充疏枝。

(3)树体平衡:观察修剪后树冠高度和宽度是否协调,必要时调整主枝角度。

2.病害监控(续):

(1)灰霉病预防:对修剪产生的伤口,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消毒,减少病菌侵染。

(2)干腐病防治:对老树修剪口,用腐必清涂抹,并套上防虫防雨套袋。

(3)气象适应:修剪后若遇连续高温,需增加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缓解蒸腾压力。

(三)记录管理(续)

1.数据记录(续):

(1)修剪量统计:记录每株树的修剪枝条总数、剪除枝条直径分布(按1cm分级)。

(2)枝条类型分类:分类统计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的数量及比例。

(3)病虫害情况:记录修剪时发现的病虫害种类、严重程度及处理措施。

2.效果评估(续):

(1)来年开花:修剪后次年4月观察花芽饱满度,统计花量变化(按每平方米朵数统计)。

(2)果实品质:在果实成熟期记录单果重、糖度、硬度等指标,对比修剪前差异。

(3)树体活力:通过观察新梢生长量(平均长度)、叶片颜色等评估树势恢复情况。

一、果树修剪概述

果树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中的重要技术环节,通过合理修剪可以调节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树冠结构,提高光合效率,延长结果年限,并增强树体抗逆性。

(一)修剪目的

1.调整树体结构,促进通风透光

2.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3.清除病虫枝、枯死枝,减少病害发生

4.控制树体大小,适应管理需求

5.改善果实着色和品质

(二)修剪时期

1.萌芽前(休眠期):主要修剪时间,适用于大多数果树

2.花后至幼果膨大期:针对特定品种调整枝条

3.夏季:抹芽、摘心、扭梢等辅助修剪

4.采果后:恢复树势的关键修剪期

二、修剪工具与准备

(一)常用工具

1.手锯:用于修剪较粗的枝干

2.手剪/枝剪:适用于中、小枝条

3.修剪刀:精细修剪和嫁接操作

4.油漆/保护剂:伤口处理用

(二)使用注意事项

1.工具必须保持锋利,减少枝条撕裂

2.每修剪不同树时更换消毒布,防止病害传播

3.修剪前检查枝条基部是否健康

三、修剪方法与技术要点

(一)休眠期修剪

1.主干培养:保留中心领导干,剪除竞争枝

(1)选定高度:一般保留60-80cm,根据品种调整

(2)培养主枝:选3-4个方位分布的副主枝

2.枝组更新:

(1)逐年疏除老、弱、密枝

(2)选留中、长果枝作为更新枝

(二)夏季修剪

1.抹芽:及时去除主干、主枝上的多余萌芽

2.摘心:对新梢生长过旺的部位进行短截

3.扭梢:改变枝条方向,促进花芽分化

(三)结果枝修剪

1.短果枝:保持适量,一般不短截

2.中长果枝:长果枝留5-8片叶短截

3.樱桃类:采用疏除为主、短截为辅

四、不同果树修剪要点

(一)苹果树

1.重点疏除:交叉枝、重叠枝、对生枝

2.回缩更新:主干高度保持1.5-2.0m

3.保留结果枝组:每平方米保留15-20个

(二)桃树

1.开张角度:主枝开张角保持45-60°

2.枝条处理:徒长枝重短截,徒长枝间作辅养枝

3.避免结果部位外移

(三)梨树

1.主枝培养:开心形树体需保留3-4主枝

2.果台枝管理:保留1-2个健壮果台枝

3.夏季修剪:重点控制新梢徒长

五、修剪后处理

(一)伤口处理

1.大于1cm伤口需涂保护剂

2.油漆选择:保护性涂剂或石硫合剂原液

(二)观察调整

1.修剪后7-10天检查树体反应

2.发现异常枝条及时补剪

(三)记录管理

1.记录修剪日期、枝条类型、数量

2.观察修剪对来年开花结果的影响

四、不同果树修剪要点(续)

(一)苹果树(续)

1.重点疏除(续):

(1)交叉枝:剪除其中一枝,保证枝条间有30-50cm的间距,确保光照穿透。

(2)重叠枝:保留位置较好、生长健壮的一枝,剪除下方或过密的一枝。

(3)对生枝:选择角度合适、生长方向正确的枝条保留,另一枝疏除。

2.回缩更新(续):

(1)主枝回缩:对10年以上的老树,每2-3年对主枝基部进行平茬或短截,促发新枝。

(2)更新枝选择:优先保留向外侧延伸的壮枝作为更新枝,剪除向内生长或下垂的枝条。

(3)回缩程度:根据树体负载量调整,负载量大的树适当重剪,反之则轻剪。

3.结果枝组管理(续):

(1)分布调整:大、中、小结果枝组按“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原则分布。

(2)枝组更新:每隔3-4年疏除一个老枝组,同时培养新枝组,保持树体活力。

(3)果枝比例:保证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有15-20个结果枝,长、中、短果枝比例按3:4:3配置。

(二)桃树(续)

1.开张角度(续):

(1)角度调整:对角度过小的主枝,采用背后枝换头或拉枝(用塑料绳绑在枝条基部,缓慢向外拉)的方法调整。

(2)主枝间距:相邻主枝间的距离保持40-60cm,避免枝条竞争养分。

2.枝条处理(续):

(1)徒长枝:在夏季进行摘心,秋季选择一个健壮分枝作为结果枝,其余全部疏除。

(2)腋花芽利用:对需要培养长果枝的部位,在花后留2-3片叶摘心,促使腋花芽萌发并形成长果枝。

(3)结果枝修剪:短果枝一般不剪,中长果枝根据负载量保留6-12片叶短截,疏除基部叶芽。

3.避免结果部位外移(续):

(1)定期回缩:对结果部位上移的枝组,每年向上部或侧面回缩修剪。

(2)外围枝条保护:保留外围的壮枝,对内部枝条进行疏除,保证外围结果。

(3)人工授粉辅助:对结果外移严重的树,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促进内部坐果。

(三)梨树(续)

1.主枝培养(续):

(1)开心形树体:对幼树在30-40cm处定干,选3-4个方位分布的主枝,其余萌蘖全部抹除。

(2)主枝延长:每年对主枝进行轻短截,促进副主枝萌发,形成立体结果枝组。

(3)副主枝角度:通过拉枝调整角度,一般保持50-60°,避免枝条重叠。

2.果台枝管理(续):

(1)疏密留优:每个果台保留1-2个健壮分枝,疏除细弱枝和过密枝。

(2)果台更新:对连续结果3年的果台,在采果后疏除,同时培养新果台枝。

(3)果台距离:保持每个果台间距15-20cm,避免营养竞争。

3.夏季修剪(续):

(1)摘心时间:在6-7月新梢长到30-40cm时进行,对过旺枝保留10-15片叶摘心。

(2)扭梢操作:对角度过小的新梢,在半木质化时向下扭转90°,促进花芽分化。

(3)疏密枝条:对过密的竞争枝、交叉枝进行疏除,保证通风透光。

五、修剪后处理(续)

(一)伤口处理(续)

1.涂药选择(续):

(1)保护性涂剂:推荐使用石硫合剂原液或专用保护漆,涂抹范围应超过剪口5cm。

(2)病害预防:对有溃疡病风险的品种,可在涂药前先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伤口。

(3)涂抹方法:用毛刷蘸取药液,均匀涂抹在剪口边缘及木质部,避免药液堆积。

2.伤口检查(续):

(1)裂纹监控:修剪后7天检查剪口是否开裂,开裂处需重新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