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_第1页
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_第2页
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_第3页
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_第4页
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内科学》课程说明

(―)课程代码:1623101316231014

(二)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e

(三)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

(四)课程性质:

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

强的学科。它即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它既是临床医学各科的

基础学科、又与它们存在密切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

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

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六)教学内容:

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好内科学的方法。

4、内科疾病的诊断。

5、内科学的新近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126学时

分数:7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

第一篇绪论11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15419

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1

第四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

第五章支气管哮喘2

第六章支气管扩张2

第七章呼吸衰竭2

第八章肺炎2

第十章肺结核2

第十一章自发性气胸2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20424

第二章心力衰竭3

第三章心律失常3

第五章原发性高血压3

第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

第七章心瓣膜病2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2

第九章心肌疾病2

第十章心包炎2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6420

第三章胃炎2

第四章消化性溃疡3

第八、九章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2

第十章肝硬化3

第十二章肝性脑病2

第十三章急性胰腺炎2

第十四章上消化道出血2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8210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4

第四章尿路感染2

第五章慢性肾衰竭2

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10212

第二章贫血4

第三章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2

第四章白血病2

第八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2

第七篇内分泌和代谢疾病628

第五章甲状腺功能亢进3

第九章糖尿病3

第八篇风湿性疾病44

第二章类风湿关节炎2

第三章系统性红斑狼疮2

第九篇神经系统疾病1414

第一章总论2

第二章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

第四章急性脑血管病6

第四章癫痫2

第六章重症肌无力2

第十篇精神疾病10414

第一章总论2

第三章精神分裂症2

第四章情感性精神障碍2

第五章痣症2

第七章神经症2

合计10620126

(八)教学方式:

以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自学、

讨论的方式进行。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篇绪论

教学要点:

1、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认识内科学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

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了解内科学的新近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好内科学的方法。

4、内科疾病的诊断。

5、内科学的新近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2、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第四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教学要点:

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

2、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

3、掌握肺心病在治疗中抗生素应用原则、防治并发症的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

2、详细分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方法。

第五章支气管哮喘

教学要点:

1、掌握木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治疗。

2、掌握控制哮喘发作的措施和防止复发的方法。

3、熟悉常见病因和发病机理、炎性本质和气道反应性增高特点。

4、熟悉病情严重度的分级。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病的定义、特征和发病情况。

2、讲解病因和发病机理,阐述哮喘本质和气道高反应在本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3、讲解临床表现时结合实验室资料对哮喘作出初步诊断。

4、在防治方面,要强调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尤其是严重哮喘的各种处理,应详细叙

述,重点讲述支气管舒张药物的应用,对缓解期哮喘的处理和寻求病因亦应掌握。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教学要点:

1、掌握支气管扩张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2、熟悉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3、了解支气管扩张的病理、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3、治疗方法。

第七章呼吸衰竭

教学要点:

1、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掌握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熟悉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3、熟悉急性呼吸衰竭中的ARDS常见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抢救

措施。

4、熟悉血气、酸碱、水电常见的诊断参数和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分型及诊断标准。

2、阐述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

3、阐明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对各系统的危害,理解各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4、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抢救原则和治疗要点。

第三章肺炎

教学要点:

1、掌握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药物的选择。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

别诊断、治疗。

3、葡萄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方法。

4、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肺结核

教学要点:

1、掌握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临床类型、诊断标准和振铎程序、鉴别诊断、治疗原

则和方法。

2、熟悉肺结核的各种x线表现、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检查方法、并发咯血的处理。

3、了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史。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介绍本病的流行病学,结核菌的生物特点及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2、详细讲授结核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诊断程序、分类标准。

4、鉴别诊断。

5、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原则和方法。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心力衰竭

教学要点:

1、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类型及心功能分级。

2、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

2、急、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有关实验室检查。

4、需鉴别诊断的疾病。

5、治疗方法。

第三章心律失常

教学要点:

1、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心电图变化诊断与治疗方法。

2、熟悉心律失常的分类,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3、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心律失常概论,介绍心律失常分类、发生机制,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及治疗。

2、窦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发生原因、心电图特征及处理原则。

3、房性心律失常的分类、病因、心电图特征、治疗原则。

4、心脏传导阻滞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治疗。

第五章原发性高血压

教学要点:

1、掌握高血压的判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熟悉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降血压药物的选择和联合用药、其发病机理。

3、了解高血压的儿种特殊临床类型、降压药的种类及特点、高血压的急症治疗。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判断标准。

2、高血压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3、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分类分期。

4、高血压病的判断标准。

5、治疗原则和方法。

第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教学要点:

1、掌握心绞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掌握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诊断和

鉴别诊断。

3、了解隐匿型、心律失常和/或心力衰竭型以及猝死型冠心病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心绞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查方法、诊断、鉴别诊

断和治疗方法。

2、概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

第七章心瓣膜病

教学要点:

1、掌握常见瓣膜病变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熟悉常见瓣膜病变的病因、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

3、了解瓣膜病的检查方法及治疗上的新进展。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阐述二尖瓣狭窄的病因、病理、生理,介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2、阐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病理,介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诊断标准、并发症、治疗方法。

3、阐述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和病理改变,介绍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方法。

4、阐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和病理改变,介绍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与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教学要点:

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2、熟悉病因。

3、了解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理。

2、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十章心肌疾病

教学要点:

1、掌握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特异性心肌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心肌疾病的分类及发病原理。

教学时数:2学忖

教学内容:

1、原发性心肌病的分型、各型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

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

2、特异性心肌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急、慢性心肌炎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

第H—章心包炎

教学要点:

1、掌握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心包炎的病因和常见类型。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形式、症状和体症、实验室

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2、缩榨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的症状和体症,介绍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的变化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三章胃炎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急性胃炎的定义、分类、阐述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和全

身症状。

2、概述慢性胃炎的定义、分类、阐述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形式、有关实验室

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四章消化性溃疡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其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药物。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发病率、病因和病因机理。

2、病理好发部位。

3、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第八、九章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

教学要点:

1、掌握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并发症及处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肠结核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理及病理分型。

2、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3、概述结核性腹膜炎的定义、病因、发病原理及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

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十章肝硬化

教学要点:

1、掌握肝硬化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

2、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3、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肝硬化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2、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肝性脑病

教学要点:

1、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因。

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肝性脑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2、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分期。

3、肝脑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

4、治疗方法。

第十三章急性胰腺炎

教学要点:

1、掌握木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3、了解本病的病理改变,手术指针和并发症及处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述急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介绍该病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方法。

2、介绍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方法。

第十四章上消化道出血

教学要点:

1、掌握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消化道出血的诱因。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形式、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方法。

2、重点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

教学要点:

1、掌握肾小球肾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2、了解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

及治疗方法。

2、介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

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3、介绍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

别诊断、治疗方法。

4、介绍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第四章尿路感染

教学要点:

1、掌握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2、熟悉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讲授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着重讲解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

3、熟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4、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5、治疗方法。

第五章慢性肾衰竭

教学要点:

1、掌握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肾衰竭加重的诱因、透析的指针。

3、慢性肾衰竭的各系统临床表现。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病的定义、致病因素、发病机理、临床分期。

2、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方法。

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章贫血

教学要点:

1、掌握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

2、熟悉贫血的诊断步骤和方法。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方法。

4、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有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1、贫血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步骤、治疗原则。

2、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3、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有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三章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临床特征、诊断、治疗。

2、熟悉本病的有关发病因素。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病定义、病因和发病机理。

2、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方法。

第四章白血病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2、熟悉本病的实验室检查。

3、了解本病在化疗和中草药治疗上的进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白血病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理。

2、急性白血病分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八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治疗方法。

3、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理。

2、临床表现特点、相互关系和病程。

3、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4、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七篇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第五章甲状腺功能亢进

教学要点: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治疗。

2、熟悉甲状腺激素过多时的病理生理表现,本病的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甲状腺

功能抗进的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