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zhǎn

cuán)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sǎn

sàn)。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讲课本竖在面前当屏(píng

bǐng)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的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去,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dìng

zhàn)。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疑。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1)给文中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意兴——________

搏将——________

知趣——________(3)“一圈黑脑袋”、“一哄作鸟兽散”说明了什么?(4)“竖在”、“不便”说明了什么?(5)“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疑。”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说明了________【答案】(1)cuán|sàn|ping|zhàn(2)兴致;搏斗;识相(3)说明围观的同学很多,表明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4)说明我们对玩竹节人有浓厚的兴趣。(5)动作;神态;说明老师看到后很生气。【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3)、(4)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5)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cuán;sàn;ping;zhàn(2)兴致、搏斗、识相(3)说明围观的同学很多,表明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4)说明我们对玩竹节人有浓厚的兴趣。(5)动作;神态;说明老师看到后很生气。【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5)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顺序写的。(1分)(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1分)________(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________(4)画横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________(6)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________(7)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________(8)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9)一碧千里的意思是:________【答案】(1)景;人(2)文中写出草原的绿。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天际、绿毯、绿色、渲染。(4)广阔无边的大草原;羊群(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景物引起的。(6)作者来到了草原上。(7)都是描写的绿色景物。(8)既|又|既|又(9)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的。本文形容草原的无边无际,非常广阔。【解析】分析:这一自然段写的是“我”看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的奇丽风光。这一段可以分为草原景色和作者感受两层。写草原的景色,基本采取远望和整体感知的笔法来描述的,从天空到地面、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和大牛,线索是先整体后局部。这一段,作者紧紧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而把这种想像准确地表达出来则是运用了非常恰当的比喻。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要加强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美的风光;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点评: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草原,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课外阅读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1)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壮观”造句。壮观:(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答案】(1)时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夜色加浓(2)峨眉山云海真是个壮观的场面。(3)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解析】【分析】(1)这篇短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夜色加浓。(2)词语解释:壮观:极其宏伟的事物或风景(3)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掌握比喻句。4.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往事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_____A.

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B.

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介意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C.

写一段趋势,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D.

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3)根据上下文,试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应:________菡萏:________(4)“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答案】(1)对象是母亲!点睛之笔是倒数第四段!(2)D(3)应:顺应的意思。;菡萏:含苞待放的意思。(4)指我担心母亲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亲情越来越难以表达。【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点睛之笔是倒数第四段,(2)考查的是第8、9自然段的作用,(3)考查的是字义,(4)我担心母亲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亲情越来越难以表达。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5.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骄傲—________(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答案】(1)穿针线(2)自豪(3)解释说明(4)孝顺母亲,关心母亲的日常生活。【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学生对母爱的理解。(2)考查的是近义词的理解。(3)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作用。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6.精彩句段我来品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1)“总能熬过去的”的“熬”意思是_______。A.

久煮

B.

忍受

C.

提取(2)这段语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死人”又指的是________。(3)渔夫觉得“是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答案】(1)B(2)桑娜;西蒙的孩子;西蒙(3)孩子失去了父母,无人照顾。【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学生对字义的掌握,(2)说的是文中的你、他们、死人各指的是什么。(3)让学生回答渔夫指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7.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给短文加上小标题:________(2)短文写出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答案】(1)锡林郭勒草原(2)广阔;美丽;欢腾(3)承上启下【解析】主要测试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了解。8.课内阅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___________。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______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_______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1)照样子在文中找出表示“走”的词。快速走(跑)

挤着走________

往回走________

迅速走________(2)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3)请概括第三自然段讲了________。(4)对比下列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②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答案】(1)挪;返;逃(2)势不可当;你拥我挤;跌跌撞撞(3)概括洪水到来的时候,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的情景。(4)“像泼,像倒”说明雨下的很大,雨势凶猛,为下文山洪暴发做铺垫【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挤着走(挪)、往回走(返)、迅速走(逃)。(2)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势、当、拥、挤、跌、撞。(3)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4)理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______,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______的欢呼。(1)文段选自________。(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横线上。A________肃静

寂静

安静B________宣告

宣布

宣读C________热情

热烈

热心(3)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程序。(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C.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答案】(1)《开国大典》(2)肃静;宣读;热烈(3)时间;奏国歌;毛主席(4)A【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近义词语的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填写。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2)肃静;宣读;热烈(3)时间;奏国歌;毛主席(4)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破折号的用法,理解文章内容。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1)按原文填空。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答案】(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4)B;A;C【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从选项中比较判断。故答案为:(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4)B、A、C。【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体会重要语句的意思,品味语言表达艺术。11.阅读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片段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使我总想_________,表示我___________。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又叫人_____,既愿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按课文内容填空。(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片段内容,不超过4个字。(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4)初入草原,我的感受是“________。”可以看出我________的心情。沉浸在草原的美景中的我的感受是:________,我有这些感受到原因是:________。(5)我想高歌的“歌”是________;我想吟诗的诗题是________。(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A.

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B.

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C.

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D.

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7)写2句有关草原的古诗名句:________【答案】(1)清鲜;明朗;高歌一曲;满心的愉快;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草原美景(3)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4)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愉快;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坐下低吟小诗;草原广阔无边,生机勃勃,景色迷人。(5)《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草原牧歌》;《敕勒歌》《赋得古原草送别》(6)B(7)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5)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7)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故答案为:(1)清鲜;明朗;高歌一曲;满心的愉快;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草原美景(3)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4)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愉快;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坐下低吟小诗;草原广阔无边,生机勃勃,景色迷人。(5)《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草原牧歌》、《敕勒歌》《赋得古原草送别》(6)B(7)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7)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________。(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A________

B________(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因为________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__

光辉形象。【答案】(1)壮烈跳崖(2)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3)他们完成了任务,为大部队争取了能转移的时间。而且杀死了许多敌人,让大部队取得了胜利。(4)昂首挺胸;视死如归【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组词。1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在生活中,只要经过努力,我们就会取得许多成功。这些成功,给了我们自信,使我们难以忘怀。请你以“我成功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二)无论是人,还是一个地方、一处环境、一件事情……都会有预料中或意想不到的变化。请你以“________,变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中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500字左右。【答案】略14.任选一题作文。(一)一句话,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在你的生活中,给你激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