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归去来兮辞》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10.2《归去来兮辞》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10.2《归去来兮辞》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10.2《归去来兮辞》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10.2《归去来兮辞》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复习54个重点字词解释、5组一词多义、9个词类活用、2个文常选择题、3个句子翻译、5个名句默写、①忧虑解除而放松的样子②没有③恰逢④表被动

⑤害怕

⑥距离

⑦思念的样子

⑧为什么呢

⑨本性⑩急迫⑪违反自己的意志,(身心)都感到痛苦

⑫从事

⑬失意的样子

⑭连夜

⑮不久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①有怀,求之靡②途。会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④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⑤远役,彭泽去⑥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⑦有“归欤”之情。何则⑧?质性⑨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⑩,违己交病⑪。尝从⑫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⑬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⑭逝。寻⑮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①为什么

②让③身体

④奴役

⑤何,为什么

⑥失意的样子

⑦挽回

⑧补救

⑨飞扬、轻快

⑩怨恨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①不归?既自以②心为形③役④,奚⑤惆怅⑥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⑦,知来者之可追⑧。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⑨,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⑩晨光之熹微。乃①瞻衡宇,载欣载奔②。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③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④庭柯以怡⑤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⑥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⑦扶老以流憩,时矫⑧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⑨,鸟倦飞而知还。景⑩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⑪。①于是

②高兴地奔跑

③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

④看⑤愉快,使动用法,使愉快

⑥游玩,游览

⑦拄着

⑧举

⑨峰峦

⑩日光

⑪徘徊①止息

②不合③驾车出游

④亲戚和朋友

⑤以……为乐

⑥田地

⑦用桨划

⑧幽深的样子

⑨相当于“而”,表修饰归去来兮,请息①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②,复驾言③兮焉求?悦亲戚④之情话,乐⑤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⑥。或命巾车,或棹⑦孤舟。既窈窕⑧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⑨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①寄托②相当于“何”,为什么③顺从④惊恐匆忙、心神不定⑤到哪里去⑥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谓仙境⑦期求

⑧除草⑨培土已矣乎!寓①形宇内复几时?曷②不委③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④欲何之⑤?富贵非吾愿,帝乡⑥不可期⑦。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⑧耔⑨。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问征夫以前路(

)2.乐夫天命复奚疑(

)

3.故便求之(

)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求之靡途(

)7.四方之事(

)8.奚惆怅而独悲(

)9.乐夫天命复奚疑(

)10.门虽设而常关(

)11.觉今是而昨非(

)12.时矫首而遐观(

)13.鸟倦飞而知还(

)

名词,人

助词

所以

故交、朋友

到,动词

代“为长吏”,代词

助词“的”

为什么

什么

表转折

表并列

表修饰

表承接1.携幼入室2.当敛裳宵逝3.眄庭柯以怡颜4.倚南窗以寄傲5.园日涉以成趣6.悦亲戚之情话7.乐琴书以消忧8.或棹孤舟9.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使动用法,使……愉快)

(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名词作状语,每天)

(意动用法,以……为喜悦)

(乐:意动以……为快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1.幼稚盈室(古:

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于时风波未静(古:

今:风浪,多比喻纠纷或乱子)3.于是怅然慷慨(古:

今: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4.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古:

今:认为)5.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古:

今: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6.问征夫以前路(古:

今:出征的人)7.策扶老以流憩(古:

今:搀扶老人)8.悦亲戚之情话(古: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9.悦亲戚之情话(古:

今:指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10.既窈窕以寻壑悦亲戚之情话(古:

今:(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宫室、山水)幽深)

小孩

指战乱

感慨

用……做……

指做官

行人

拐杖

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知心话

深渊曲折的样子

1.遂见用于小邑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皆口腹自役5.既自以心为形役6.问征夫以前路7.稚子候门8.复驾言兮焉求9.农人高余以春及10.将有事于西畴11.寓形宇内复几时1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3.乐夫天命复奚疑

(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省略值,应为“以之为”)

(状语后置,应为“于武昌丧”)

(宾语前置,应为“役自”)

(被动句,“为”表被动)

(状语后置,应为“以前路问征夫”)(省略句,应为“侯于门”)

(宾语前置,应为“求焉”)

(状语后置,应为“以春及告余”)

(状语后置,应为“于西畴有事”)

(省略句,应为“寓形于宇内”)

(宾语前置,应为“之何”)

(宾语前置,应为“疑奚”)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亦作“三迳”,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B.号,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又称别号。田园诗人陶渊明每于劳作之余,在亭亭如盖的柳荫下击节而歌,聊以慰藉,自号“五柳先生”。C.松菊,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松,象征坚强、刚毅、生命力;菊,象征隐逸、高洁、脱俗。古代文人常引松菊警世自勉或表达高洁的志趣。D.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乙巳、丁卯、戊申等,并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但不用干支来纪时。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用来称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也指称地位较高的官员。在本课中,长吏指小官。B.“家”字一族常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叔”是对人称自己的叔父。C.仲秋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故被称为仲秋,也指八月十五中秋节。D.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形状有点像今天的痰盂,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一、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译文:恰逢有出使到外地去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我家境贫苦(就推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文:(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现在已觉悟到如今归田是正确的,而以前做官是错误的。(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译文: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

”。5.《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