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无菌技术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无菌技术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无菌技术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无菌技术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技术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种物品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A.手术器械B.玻璃器皿C.敷料D.碘仿E.橡胶手套答案:D解析: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玻璃器皿、敷料、橡胶手套等。碘仿受热易分解,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A.10cm的区域B.15cm的区域C.20cm的区域D.25cm的区域E.30cm的区域答案:B解析: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以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3.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无菌区域的范围为()A.肩以下、腰以上、双手、双臂、腋中线以前的区域B.肩以上、腰以下、双手、双臂、腋中线以前的区域C.肩以下、腰以上、双手、双臂、腋中线以后的区域D.肩以上、腰以下、双手、双臂、腋中线以后的区域E.整个胸腹部答案:A解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无菌区域为肩以下、腰以上、双手、双臂、腋中线以前的区域。肩以上、腰以下、腋中线以后的区域为非无菌区域。4.煮沸消毒法杀灭一般细菌需要的时间是()A.10分钟B.15-20分钟C.30分钟D.45分钟E.60分钟答案:B解析:煮沸消毒法杀灭一般细菌需要15-20分钟,杀灭芽孢则需要1-2小时。5.下列关于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错误的是()A.2%戊二醛常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B.碘伏可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C.新洁尔灭不能与肥皂合用D.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E.乙醇消毒效果最好的浓度是95%答案:E解析:乙醇消毒效果最好的浓度是70%-75%,95%的乙醇能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乙醇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从而影响消毒效果。6.手术人员洗手后,手臂消毒合格后应保持()A.拱手姿势B.双手下垂C.高举双手D.双手抱胸E.随意姿势答案:A解析:手术人员洗手后,手臂消毒合格后应保持拱手姿势,避免手臂下垂或接触非无菌物品,以保持手臂的无菌状态。7.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常采用()A.紫外线照射B.乳酸熏蒸C.过氧乙酸熏蒸D.甲醛熏蒸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乳酸熏蒸、过氧乙酸熏蒸、甲醛熏蒸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8.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可保留的时间是()A.4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答案:D解析: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可保留24小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9.戴无菌手套时,错误的是()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B.核对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C.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双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答案:E解析:戴好手套后,双手应置于胸前,保持在肩以下、腰以上的无菌区域,而不是胸部以上水平。10.取用无菌溶液时,首先应()A.检查瓶签B.核对瓶签C.消毒瓶塞D.检查溶液质量E.倒溶液答案:A解析:取用无菌溶液时,首先应检查瓶签,包括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等,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11.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2小时答案:B解析: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超过4小时应重新铺盘。12.下列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B.操作时应保持环境清洁、宽敞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D.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E.无菌物品取出后未用,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答案:E解析:无菌物品取出后未用,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以免污染无菌物品。13.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A.1mB.1.5mC.2mD.2.5mE.3m答案:C解析: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14.浸泡消毒金属器械适宜选用()A.戊二醛B.碘伏C.过氧乙酸D.苯扎溴铵E.乙醇答案:A解析:戊二醛对金属无腐蚀性,常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浸泡消毒金属器械适宜选用戊二醛。15.戴手套时,需特别注意的是()A.选择合适的手套号码B.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C.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D.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内面E.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答案:E解析:在戴手套过程中,若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以保证无菌操作的安全性。其他选项虽然也是戴手套时需要注意的,但不是特别需要强调的关键要点。16.手术中传递器械时,错误的是()A.传递器械应在手术者胸前进行B.传递时,器械的柄端应朝向手术者C.传递弯钳时,应将弯曲部向上D.传递针线时,应将针的尖端递给手术者E.传递器械时,动作要准确、迅速答案:D解析:传递针线时,应将针的持针器夹持部位递给手术者,而不是针的尖端,以免刺伤手术者。17.无菌容器的使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打开无菌容器时,盖的内面朝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C.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一次D.无菌物品取出后,未用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E.取物后,立即将容器盖严答案:D解析:无菌物品取出后,无论是否使用,都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以免污染容器内的无菌物品。18.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适用于()A.电子仪器B.化纤织物C.塑料制品D.橡胶制品E.食品答案:E解析: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不能用于食品的灭菌。它常用于电子仪器、化纤织物、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的灭菌。19.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无菌操作的原则范畴()A.操作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和帽子B.操作中要坚持无菌观念C.一份无菌物品未用完,可留给其他患者使用D.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E.无菌物品应放于无菌容器内答案:C解析: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C选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20.为防止交叉感染,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B.无菌物品应定期检查,如过期应重新灭菌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D.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E.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和帽子答案:D解析: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否则会污染容器内的无菌物品,D选项措施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包括()A.物品灭菌前应洗净、晾干B.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C.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之上D.有孔容器应将孔打开E.灭菌后应检查灭菌效果答案:ABCDE解析: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有:物品灭菌前应洗净、晾干,以保证灭菌效果;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以免影响蒸汽穿透;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之上,防止蒸汽遇冷形成水滴弄湿布类;有孔容器应将孔打开,便于蒸汽进入;灭菌后应检查灭菌效果,确保灭菌成功。2.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包括()A.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B.干扰细菌酶的活性C.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D.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E.使细菌核酸失去活性答案:ABCDE解析: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如乙醇、甲醛等;干扰细菌酶的活性,影响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使细菌无法正常生存;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菌内容物外漏;使细菌核酸失去活性,阻止细菌的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3.下列哪些物品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A.手术器械B.注射器C.心脏导管D.体温表E.压舌板答案:ABC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心脏导管等。体温表和压舌板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4.无菌技术操作中,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有()A.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B.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和帽子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D.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E.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答案:ABCDE解析: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包括: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和帽子,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污染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防止混淆和污染;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保证操作的无菌性;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物品。5.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正确的是()A.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C.到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D.可以夹取油纱布E.无菌持物钳及其容器应每周消毒一次答案:ABC解析:无菌持物钳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防止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避免触及非无菌物品;到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以保证持物钳始终处于无菌状态。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油纱布,因为油纱布会影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无菌持物钳及其容器应每天消毒一次。6.紫外线消毒的特点包括()A.杀菌谱广B.消毒效果可靠C.对人体有一定危害D.穿透力弱E.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答案:ABCDE解析:紫外线消毒具有杀菌谱广的特点,能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消毒效果可靠,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如损伤皮肤和眼睛;穿透力弱,只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7.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有()A.消毒前应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等B.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C.消毒顺序一般是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D.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的消毒,应从外周向感染伤口或肛门处涂擦E.消毒时应注意皮肤皱褶、脐部等部位的消毒答案:ABCDE解析: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包括:消毒前应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先进行处理;消毒范围要足够,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一般消毒顺序是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但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的消毒,应从外周向感染伤口或肛门处涂擦,防止感染扩散;消毒时应注意皮肤皱褶、脐部等部位的消毒,确保消毒全面。8.下列关于无菌包的使用,正确的是()A.检查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等B.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C.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D.有效期为24小时E.如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答案:ABCDE解析:使用无菌包时,首先要检查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等,确保无菌包在有效期内且灭菌合格;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防止污染;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便于下次使用时判断是否在有效期内;无菌包打开后有效期为24小时;如包布受潮,会影响灭菌效果,应重新灭菌。9.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洗手()A.接触患者前后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C.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E.脱手套后答案:ABCDE解析: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以及脱手套后都应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健康。10.关于无菌手套的使用,正确的有()A.戴手套前应修剪指甲B.戴手套时应避免手套外面触及非无菌物品C.戴手套后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水平D.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避免手套外面接触皮肤E.戴一副手套可连续操作多个患者答案:ABCD解析:戴手套前应修剪指甲,防止刺破手套;戴手套时应避免手套外面触及非无菌物品,保持手套的无菌状态;戴手套后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的无菌区域;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避免手套外面接触皮肤,防止污染。戴一副手套只能为一位患者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应更换手套,防止交叉感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答案:(1)环境清洁: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2)工作人员准备: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定期检查,如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4)操作过程:-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更换并重新灭菌。-操作完毕,及时清理用物,归还原处。(5)无菌区域的维护:无菌区域要保持清洁、干燥,覆盖的无菌巾一旦潮湿应立即更换。2.简述化学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答案:(1)严格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量其浓度,及时调整或更换。(3)消毒物品应先洗净、擦干,去除有机物等污染物,以免影响消毒效果。(4)浸泡消毒时,物品需完全浸没在消毒剂中,有轴节的器械应将轴节打开,有管腔的物品应向管腔内注入消毒剂。(5)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