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_第1页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_第2页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_第3页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_第4页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能复述课文,讲清楚事情的经过。2.仔细阅读“炸暗堡”的段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崇高的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仔细阅读“炸暗堡”的段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崇高的献身精神。▶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揭题导入,初步感知1.课题质疑,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反馈,教师归纳: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他是怎样炸暗堡的?结果怎样?2.人物介绍。课件出示:人物简介: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一九二九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一九四五年八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副班长、班长。一九四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一九四八年五月,在解放隆化城时,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十九岁。董存瑞牺牲后,被追认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并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他所在班为“存瑞班”,隆化中学也改名为“存瑞中学”。【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的题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中,教师从课题入手,帮助学生审清题意,了解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板块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自主阅读: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大意。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学习到的分析人物的方法,体会董存瑞的精神品质。2.通过查阅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文中难懂的词语。课件出示:暗堡火舌封锁恳切匍匐扫射迸射战壕嘹亮惊天动地昂首挺胸眺望3.理清故事脉络。(1)提问: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生回答,师总结。(事情发展的顺序)(2)请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课文段落,分别用几个字简要概括大意。①小组讨论。②师总结。第1自然段(起因):暗堡封路。第2~7自然段(经过):舍身炸暗堡。第8自然段(结果):解放隆化。【设计意图】本环节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朗读,感知故事大意,扫清字词障碍,然后理清故事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板块三人物描写细细品,爱国精神心中立1.自主学习:故事的起因(第1自然段)。(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敌人的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红军战士们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2)快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寻找重要信息。(3)学生自主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4)全班汇报交流,体会当时战斗的激烈。①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②指名读句子,说说这几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红军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和敌人火力的凶猛。(5)教师作总结,点出第1自然段的介绍为下文董存瑞炸暗堡埋下了伏笔。2.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第2~7自然段)。(1)教师导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是谁选择了挺身而出?他又是怎样做的?(2)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①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课件出示: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②思考:董存瑞为什么要主动请求去炸毁敌人的暗堡?预设:敌人的暗堡火力凶猛,如果不炸毁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董存瑞为了革命的胜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主动接受任务。③品析“瞪着”“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坚决”等词语,体会董存瑞当时的内心。④指导朗读:分男女生读句子,注意朗读时声音要有力,语气要强烈、坚定,读出董存瑞内心的坚定。(3)小组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①小组交流:董存瑞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②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指名朗读。课件出示:·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遛入内。小组交流,体会董存瑞任务的艰巨。课件出示:·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小组交流,体会董存瑞顽强不屈的意志力。(4)全班合作学习第7自然段。①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用手举着炸药包)他为什么不把炸药包放在桥上?③课件出示桥型暗堡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④指名朗读描写董存瑞炸暗堡的句子,感受董存瑞崇高的精神品质。课件出示: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⑤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⑥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董存瑞怎样的精神品质?⑦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感受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乐观、豪迈的态度。(5)自主学习:故事的结果(第8自然段)。①导入:董存瑞为了炸掉暗堡,完成任务,选择牺牲了自己。战斗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②学生齐读。③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一切离不开哪些人的付出和努力?板块四革命英雄故事永流传1.拓展延伸。(1)课后查找其他有关解放战争的故事,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2)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等视频,体会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写写你想对红军革命英雄说的话。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赞扬了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现在拿起你的笔,写下你想对董存瑞或其他革命英雄说的话吧!课件出示:董存瑞,我想对您说:“您真伟大!您是一位真正的革命战士!您的革命献身精神将流芳百世,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我想对您说”这样的写话形式结束课文,不仅升华了主题,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还要让学生感悟人物展现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我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从课题入手,逐步展开分析。课文的题目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最精练的概括。审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从而正确理解题目和文字的关系。教师在释题时,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本文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能体现人物品质的点去分析,让学生能较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配套习题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二、字词练习。(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锤子(chuí) 魔鬼(mó) 革命(géi)B.炊烟(cuī) 泰山(tài) 彻底(chè)C.靴子(xuē) 执行(zhí) 瞅一眼(chǒu)D.僻静(pì) 压迫(pēi) 标准(b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整理剧列文件过度 B.埋头便衣剥削责任C.昏到哀思解放缺点 D.组织尖锐含胡局势3.下列对“鼎”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鼎”字一共12笔,第一笔是竖折折。B.“鼎”读dǐng,可以组词“鼎盛”“大名鼎鼎”“铜鼎”等。C.“大名鼎鼎”“鼎力相助”中“鼎”字的意思都是大。D.“鼎盛”中“鼎”字的意思是正当,正在。三、读一读,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1.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2.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3.指缩小机构,精简人员。()4.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四、选词填空。(4分)占领占据占用占有1.两只海豹为()领地而进行了争斗。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3.国家规定不能随便()耕地。4.新开发的这种软件很快就()了市场。五、句子练习。(9分)1.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外貌描写E.神态描写(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4)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2.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用加点词语造句)(3分)3.①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②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2分)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1.《马诗》中表现作者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的诗句是“,”;\《石灰吟》中“,”表现了作者不怕牺牲、立志做纯洁清白的人的志向;《竹石》借竹子的坚韧顽强表现自己的正直不屈,正如诗中所言“千磨万击还坚劲,”。

2.《十六年前的回忆》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的顺序来叙述的。

3.《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对待“死”——强调“”;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开。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10分)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选文第4自然段中“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中的“安定”与“沉着”与上文中的“”一词相呼应。(2分)

2.选文第1自然段中对父亲外貌的描写,说明了()。(多选)(3分)A.父亲不知道“我们”的情况 B.父亲在监狱里受过酷刑C.父亲对家人充满着深深的爱 D.父亲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3.父亲“瞅了瞅我们”,为什么“没有说一句话”?(3分)4.给选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八、课外阅读我能行。(12分)当官的不能搞特殊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削消)瘦起来。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他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您连日(敖熬)夜操劳,怕您把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是谁给你的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来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决不能开!否则就不能服众。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待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振得茶缸子掉到了地上。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枝吱)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哥,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选自《文史博览》2017年第12期)1.用“\”画去括号里错误的字。(3分)2.本文中,“打圆场”的意思是。(2分)

3.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指的是。(2分)

4.文章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进行描写的,表现了彭德怀高尚的品质。(多选)(2分)A.语言B.动作C.神态D.心理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3分)九、口语交际。(5分)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后,班里要组织以“祖国,我为你骄傲”为主题的摄影、绘画活动。假如你来协助老师组织活动,需要你在班里进行一次简短的演讲,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你会怎样写这段演讲词?试着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十、习作。(30分)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