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学网络安全之定位服务安全课件_第1页
2025 小学网络安全之定位服务安全课件_第2页
2025 小学网络安全之定位服务安全课件_第3页
2025 小学网络安全之定位服务安全课件_第4页
2025 小学网络安全之定位服务安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定位服务:藏在手机里的“导航员”演讲人定位服务:藏在手机里的“导航员”01定位服务安全:我们的“防护工具箱”02定位服务的“双面性”:便利背后的“暗礁”03总结:做自己位置的“守护者”04目录2025小学网络安全之定位服务安全课件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从事网络安全行业近十年的从业者,今天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却容易被忽视的“小助手”——定位服务。从早上妈妈用手机“找”到你是否安全到校,到周末用地图软件导航去图书馆,再到班级群里分享春游照片时那个悄悄标注的位置标签……定位服务就像我们的“数字脚印”,时刻记录着我们的位置信息。但大家知道吗?这些“脚印”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捡走,可能会变成威胁我们安全的“陷阱”。今天,我们就从“认识定位服务”开始,一步步揭开它的“安全密码”。01定位服务:藏在手机里的“导航员”定位服务:藏在手机里的“导航员”要守护定位服务的安全,首先得明白它“是什么”“怎么工作”。就像我们要保护宠物,得先了解它的习性一样。1定位服务的“三大法宝”定位服务能精准找到我们的位置,靠的是三种常见技术的“协作”:卫星定位(GPS/北斗):头顶的卫星就像“太空灯塔”,全球有几十颗这样的“灯塔”,手机通过接收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就能计算出我们的经纬度,误差通常在5-10米。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空旷的操场或楼顶,定位会更快更准?因为卫星信号最怕“遮挡”,高楼或树荫会让它“迷路”。基站定位:城市里密密麻麻的通信基站,就像“路上的里程碑”。手机连接最近的3个基站,通过信号强弱和传输时间,就能大致确定位置,误差在100-1000米。这种定位在室内或卫星信号弱时特别管用,比如你在商场里找不到出口,地图软件还能显示“你在B1层”,就是基站和Wi-Fi的“合力”。1定位服务的“三大法宝”Wi-Fi定位:家里、学校、咖啡馆的Wi-Fi路由器,其实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号”(MAC地址)。服务商的数据库里存着这些“身份证”对应的位置,手机连接Wi-Fi时,就能快速匹配出我们在哪儿,误差通常在20-200米。2定位服务的“日常朋友圈”定位服务不是“独行侠”,它藏在我们常用的APP里,悄悄帮我们解决问题:01社交类APP(如微信、QQ):“附近的人”功能靠定位找到同区域的用户;发朋友圈时勾选“所在位置”,朋友能更直观知道你在哪儿。03家校沟通工具(如校讯通、班级群):部分学校为了安全,会通过智能校牌或学生手表的定位功能,向家长推送“孩子已到校”“孩子已离校”的提醒。05导航类APP(如高德、腾讯地图):没有定位,地图只是一张“死图”,有了它,软件才能告诉你“你在人民路口,前方50米左转”。02生活服务类APP(如外卖、打车):外卖软件需要知道你家的位置才能派单,打车软件要定位你的上车点,否则司机可能“绕错路”。04小思考:大家想想,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定位服务?(可以举手回答,比如运动类APP记录跑步路线、天气软件显示所在城市的实时天气……)0602定位服务的“双面性”:便利背后的“暗礁”定位服务的“双面性”:便利背后的“暗礁”定位服务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像一把“数字双刃剑”——如果它的“安全锁”没锁好,我们的位置信息可能变成“危险信号”。1隐私泄露:“我在哪儿”被“偷听”去年我参与过一起小学生隐私泄露事件的调查。有个五年级的同学小敏(化名),经常在社交平台发带定位的照片:早上发“学校门口的早餐店”,中午发“操场的秋千”,周末发“小区的儿童乐园”。两个月后,有陌生人加她好友,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怎么没去操场玩?”小敏吓了一跳——对方不仅知道她常去的地点,连当天的活动都了如指掌!后来发现,是她的照片定位信息被不法分子收集,结合她的发帖时间,拼凑出了她的生活规律。数据提醒:2024年网络安全白皮书显示,63%的未成年人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APP、照片或社交动态泄露过位置信息;其中12%的泄露事件与定位服务的“过度授权”直接相关。2精准诈骗:“量身定制”的陷阱定位信息一旦被坏人掌握,他们会“量身定制”骗局。比如:“快递诈骗”:如果你发过“我在XX小区”的定位,骗子可能打电话说:“您有一个快递在小区门口丢失,提供位置信息可赔付。”如果你泄露了更具体的楼栋号,骗子甚至可能假装“快递员”上门。“紧急求助诈骗”:坏人通过定位知道你在学校附近,可能冒充“受伤的路人”说:“小朋友,我在XX路口摔倒了,能来帮我打个电话吗?”如果你跟着去,就可能陷入危险。3追踪风险:“隐形尾巴”的威胁我曾参与过一个儿童安全实验:给10名小学生的手机开启“常规定位”(即APP后台持续获取位置),3天后统计发现,有7名学生的定位轨迹被3个以上非必要APP记录,其中2名学生的轨迹精确到“几点几分进教室、几点几分去厕所”。如果这些轨迹被坏人利用,他们可能摸清你的上下学路线、独处时间,进而实施跟踪。案例警示:2023年某地发生的儿童走失事件中,嫌疑人就是通过某学习类APP的“自动定位”功能,获取了孩子的上下学时间和路线,最终实施了犯罪。03定位服务安全:我们的“防护工具箱”定位服务安全:我们的“防护工具箱”知道了风险,关键是要学会“锁好”定位服务。其实方法不难,就像我们每天整理书包一样,养成几个小习惯,就能大大降低风险。1权限管理:给定位服务“设门槛”手机里的每个APP都像“客人”,有些“客人”需要知道你在哪儿(比如导航软件),有些“客人”其实不需要(比如计算器、单词打卡软件)。我们要学会“按需开门”:步骤1:检查APP的定位权限(以iOS为例):打开“设置”-“隐私与安全性”-“定位服务”,找到常用APP(如微信、游戏软件),选择“使用期间”或“永不”。比如,玩“消消乐”这种游戏,根本不需要知道你在哪儿,就设成“永不”;用“饿了么”点外卖时,设成“使用期间”(只在打开APP时点单时获取位置)。步骤2:关闭“常规定位”:很多APP会悄悄在后台“偷”位置,比如某些社交软件的“附近的人”功能,即使你没打开APP,它也可能每隔几分钟获取一次位置。关闭路径:设置-定位服务-最下方“系统服务”-关闭“常规定位”(不同手机型号路径略有差异,可让家长或老师帮忙)。2分享习惯:给位置信息“加滤镜”我们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时,要记住:“位置标签”不是必须的!不随意勾选“所在位置”:发班级活动照片、放学路上的风景时,尽量不勾选朋友圈或QQ空间的“所在位置”。如果想让朋友知道你在开心玩耍,可以用文字描述(如“在学校操场和同学踢球~”),但别让陌生人知道具体坐标。给照片“去定位”:用手机拍照时,相机会默认记录“地理位置信息”(EXIF数据),即使你没勾选“所在位置”,照片发到网上后,用专业软件也能解析出拍摄地点。解决办法:在手机相机设置里关闭“地理位置标记”(路径:设置-相机-关闭“地理位置”)。警惕“实时位置”共享:和家长共享实时位置是安全的(比如放学时让妈妈知道你快到家了),但不要和陌生人、刚加的网友共享。曾有案例:小学生和网友聊天时,对方说“我们玩个游戏,共享位置看谁先到某个点”,结果被追踪到住址。3设备管理:给定位记录“定期打扫”手机里的定位记录就像“历史足迹”,时间久了可能积“灰”,需要定期清理:删除APP的定位缓存:打开APP设置(如微信-我-设置-通用-存储空间-清理缓存),很多APP会把定位信息存在缓存里,清理后能减少泄露风险。检查“定位历史”:部分手机有“定位历史”功能(如华为的“位置服务”里有“我的位置”记录),定期查看是否有陌生的位置点,如果有“没去过的地方”被记录,可能是APP异常获取位置,要及时关闭该APP的定位权限。4家校协作:给安全防线“加双保险”定位服务的安全,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一起努力:家长端:建议家长定期检查孩子手机的定位权限设置,特别是学习类、社交类APP,避免“过度授权”;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如“点击查看孩子实时位置”的短信),很多诈骗链接会通过钓鱼网站获取手机定位。学校端:使用校讯通、学生手表等定位工具时,选择正规厂商的产品,确保数据加密传输;向家长明确“定位信息仅用于安全提醒”,不随意共享给第三方。学生端:如果发现定位异常(比如手机突然耗电变快、没开导航却提示“你在XX路”),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可能是有APP在“偷”位置。04总结:做自己位置的“守护者”总结:做自己位置的“守护者”同学们,定位服务是我们的“数字伙伴”,它能帮我们找路、点外卖、让家长安心,但它的安全需要我们用心守护。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它的“三大法宝”,了解了它可能带来的“三大风险”,也学会了“四大防护招”。希望大家记住:位置信息很珍贵,不是谁都能看;分享之前想一想,安全比“炫酷”更重要;小习惯能大保护,定期检查别偷懒。最后,我想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我教过的一个小学生,用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