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采煤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采煤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采煤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采煤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PAGE\MERGEFORMAT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页采煤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科室/部门/班级:得分: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共20分)

1.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最先进行的工作环节是(______)。

A.移架

B.落煤

C.运煤

D.支架

2.在使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时,以下哪种情况属于“顶板压力过大”的典型征兆?(______)

A.支架推移速度异常缓慢

B.顶板出现周期性离层

C.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

D.支架液压系统压力稳定

3.采煤机截割时,若出现“割不透”现象,可能的原因不包括(______)。

A.截割滚筒转速过低

B.采煤机截齿磨损严重

C.煤层硬度突然增大

D.顶板出现伪顶

4.以下哪种通风设施属于“局部通风设施”的范畴?(______)

A.总风门

B.风桥

C.局部排风管

D.主扇风机

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______)个月内完成永久封闭。

A.1

B.3

C.6

D.12

6.采煤机截割滚筒上的截齿,按安装位置可分为(______)。

A.内齿和外齿

B.主齿和副齿

C.正齿和反齿

D.左齿和右齿

7.在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若发现煤壁出现“伞檐”现象,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增加截割滚筒转速

B.提高支架推移速度

C.加强局部通风

D.立即停止作业并汇报

8.采煤工作面常用的运输设备中,以下哪种设备属于“连续运输”设备?(______)

A.皮带输送机

B.轮式装载机

C.链板输送机

D.矿用卡车

9.液压支架的“初撑力”是指(______)。

A.支架完全升起时的支撑力

B.支架开始移动时的阻力

C.支架对顶板的瞬时支撑力

D.支架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10.采煤机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异响”或“过热”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电压波动

B.冷却液不足

C.供电线路短路

D.控制信号干扰

11.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的主要区域不包括(______)。

A.采煤机附近

B.运输机机尾

C.顶板破碎处

D.回风巷中部

12.以下哪种情况属于“采煤机滚筒缠绕”的典型特征?(______)

A.截割滚筒转速突然下降

B.工作面煤壁出现“台阶”状

C.采煤机液压系统压力异常升高

D.机身震动幅度增大

13.采煤工作面支架的“移架速度”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不包括(______)。

A.顶板稳定性

B.采煤机截割速度

C.乳化液泵站压力

D.工作面人员数量

14.采煤机截割滚筒上的截齿,按材质可分为(______)。

A.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B.碳钢和合金钢

C.陶瓷和钨钢

D.镍铬合金和铬钼合金

15.采煤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加快推进速度

B.停止所有作业并撤离人员

C.尝试强行排水

D.增加通风量

16.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螺旋角”是指(______)。

A.滚筒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B.滚筒轴心线与垂直面的夹角

C.截齿排列方向与滚筒轴线的夹角

D.滚筒边缘与支架顶梁的夹角

17.采煤工作面常用的支护方式中,以下哪种属于“柔性支护”的范畴?(______)

A.悬臂支架

B.龙门架

C.液压支架

D.刚性支柱

18.采煤机截割滚筒的“齿座”作用是(______)。

A.固定截齿

B.驱动滚筒旋转

C.冷却滚筒轴承

D.排除截割粉尘

19.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人员撤离的最佳路线是(______)。

A.沿运输机方向

B.沿回风巷方向

C.横穿工作面

D.沿顶板裂缝

20.采煤机截割滚筒的“截深”是指(______)。

A.滚筒直径

B.滚筒宽度

C.截齿切煤深度

D.滚筒轴心距

二、多选题(共1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21.采煤工作面常见的“顶板事故”包括(______)。

A.顶板冒顶

B.煤壁片帮

C.顶板裂隙

D.涌水

22.采煤机截割滚筒的“截齿磨损”会导致以下后果,不包括(______)。

A.割煤效率降低

B.工作面粉尘增加

C.顶板压力增大

D.机身震动减弱

23.采煤工作面常用的“安全监测设备”包括(______)。

A.瓦斯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氧气传感器

D.顶板离层仪

24.采煤机运行过程中,若出现“过载”现象,可能的原因包括(______)。

A.供电电压不足

B.截割滚筒卡滞

C.液压系统泄漏

D.机身倾斜

25.采煤工作面支架的“支撑稳定”要求包括(______)。

A.支架顶梁与顶板接触严密

B.支架底座与底板平整贴合

C.支架立柱垂直度符合标准

D.支架推移速度均匀

26.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正确的处置措施包括(______)。

A.立即切断电源

B.撤离所有人员

C.尝试强行通风

D.使用灭火器扑救

27.采煤机截割滚筒的“齿座磨损”会导致以下问题,不包括(______)。

A.截齿松动

B.割煤阻力增大

C.顶板粉尘减少

D.滚筒旋转不匀

28.采煤工作面常用的“运输系统”包括(______)。

A.皮带输送机

B.链板输送机

C.螺旋输送机

D.矿用卡车

29.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不足”会导致以下后果,不包括(______)。

A.顶板下沉

B.煤壁片帮

C.支架歪斜

D.机身过热

30.采煤机截割滚筒的“截齿安装”要求包括(______)。

A.截齿角度与煤层倾角匹配

B.截齿间距均匀

C.截齿高度一致

D.截齿外露长度相同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0.5分)

31.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螺旋角”越大,割煤效率越高。(______)

32.采煤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时,应立即尝试强行排水。(______)

33.液压支架的“推移速度”必须与采煤机截割速度保持同步。(______)

34.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内齿的耐磨性优于外齿。(______)

35.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是通风系统故障。(______)

36.采煤机截割滚筒的“截深”越大,割煤效率越高。(______)

37.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是指支架完全升起时的支撑力。(______)

38.采煤机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机身倾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汇报。(______)

39.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人员撤离的最佳路线是沿运输机方向。(______)

40.采煤机截割滚筒的“齿座磨损”会导致截齿松动。(______)

四、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

41.采煤工作面常用的“支护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42.采煤机截割滚筒上的截齿,按安装位置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4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________个月内完成永久封闭。

44.采煤工作面常用的“运输设备”中,皮带输送机属于________运输设备。

45.液压支架的“初撑力”是指支架开始移动前的瞬时支撑力,其大小直接影响________稳定性。

46.采煤机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异响”或“过热”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不足或________不足。

47.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的主要区域包括采煤机附近、________和________。

48.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螺旋角”是指滚筒表面与________的夹角。

49.采煤工作面支架的“移架速度”通常受________稳定性和________速度的影响。

50.采煤机截割滚筒的“截深”是指截齿切煤的________。

五、简答题(共30分)

51.简述采煤机截割滚筒上截齿的“正齿”和“反齿”的区别及其适用场景。(6分)

52.结合案例,分析采煤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足”可能的原因及后果。(8分)

案例:某矿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支架顶梁与顶板接触不严,顶板下沉明显。

53.简述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10分)

54.解释“采煤机滚筒缠绕”的定义、成因及处理方法。(6分)

六、案例分析题(共25分)

55.案例背景:某矿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煤壁出现“片帮”现象,且顶板出现裂隙,部分支架前探梁与顶板接触不严。

问题:

(1)分析煤壁“片帮”和顶板“裂隙”的成因。(8分)

(2)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说明依据。(10分)

(3)总结此类问题的预防建议。(7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B

2.B

3.D

4.C

5.B

6.A

7.D

8.A

9.A

10.B

11.D

12.C

13.D

14.A

15.B

16.C

17.C

18.A

19.B

20.C

解析

1.B落煤是采煤机截割滚筒的首要工作环节,其他选项均为后续环节。

2.B顶板周期性离层是顶板压力过大的典型征兆,其他选项均与顶板压力关系不大。

3.D伪顶是采煤机正常截割的对象,不是“割不透”的原因。

4.C局部排风管属于局部通风设施,其他选项均为全矿井通风设施。

5.B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74条,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永久封闭。

6.A截齿按安装位置分为内齿和外齿,其他选项为按功能或材质分类。

7.D立即停止作业并汇报是处理“伞檐”现象的首要措施,其他选项均可能导致二次事故。

8.A皮带输送机属于连续运输设备,其他选项为间断运输设备。

9.A初撑力是指支架完全升起时的支撑力,其他选项均与初撑力定义不符。

10.B冷却液不足会导致采煤机过热,其他选项均与过热关系不大。

11.D回风巷中部不易积聚瓦斯,其他选项均为瓦斯积聚的高风险区域。

12.C截齿缠绕会导致液压系统压力异常升高,其他选项均为正常现象或无关现象。

13.D人员数量不影响支架移架速度,其他选项均为影响因素。

14.A高速钢和硬质合金是截齿的常用材质,其他选项为普通钢材或合金分类。

15.B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是处理透水事故的首要措施,其他选项均可能加剧事故。

16.C螺旋角是指滚筒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他选项为几何角度分类。

17.C液压支架属于柔性支护,其他选项为刚性支护。

18.A齿座的作用是固定截齿,其他选项为滚筒的其他功能或部件。

19.B沿回风巷方向撤离更安全,其他选项均可能导致人员被困。

20.C截深是指截齿切煤深度,其他选项为滚筒的几何尺寸。

二、多选题

21.ABC

22.D

23.ABC

24.ABC

25.ABC

26.AB

27.C

28.AB

29.D

30.ABC

解析

21.ABC顶板事故包括冒顶、片帮和裂隙,涌水属于水文事故。

22.D截齿磨损会导致割煤效率降低、粉尘增加和顶板压力增大,但不会减弱机身震动。

23.ABC瓦斯、温度和氧气传感器是常见的安全监测设备,顶板离层仪属于顶板监测设备。

24.ABC供电不足、卡滞和泄漏均可能导致过载,机身倾斜属于操作失误。

25.ABC支撑稳定要求顶梁接触严密、底座贴合平整和立柱垂直,推移速度影响不大。

26.AB停止电源和撤离人员是处理瓦斯爆炸的首要措施,其他选项均可能加剧事故。

27.C截齿磨损不会减少粉尘,其他选项均与磨损有关。

28.AB链板和皮带输送机属于连续运输设备,螺旋和卡车属于间断运输设备。

29.D初撑力不足会导致顶板下沉、片帮和歪斜,但不会导致机身过热。

30.ABC截齿角度、间距和高度影响割煤效果,外露长度可不一致。

三、判断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解析

31.√螺旋角越大,截齿抛煤效率越高,割煤效率也随之提高。

32.×透水时强行排水可能导致顶板失稳,应先停止作业并汇报。

33.√支架推移速度必须与截割速度匹配,否则影响割煤效果和安全。

34.×外齿的耐磨性优于内齿,因为外齿承受更大冲击。

35.×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是通风不足或产生过快,而非系统故障。

36.×截深过大可能导致顶板破碎和片帮,割煤效率不一定更高。

37.√初撑力是指支架开始移动前的瞬时支撑力,是支撑稳定的关键。

38.√机身倾斜可能影响支护效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汇报。

39.×沿回风巷方向撤离更安全,运输机方向可能被堵。

40.√齿座磨损会导致截齿松动,影响割煤效果和安全。

四、填空题

41.悬臂支架;液压支架

42.内齿;外齿

43.3

44.连续

45.顶板

46.冷却液;润滑液

47.运输机机尾;支架后方

48.水平

49.顶板;推进

50.深度

五、简答题

51.答:

(1)正齿是指截齿与滚筒旋转方向相同排列的齿座,反齿相反。正齿适用于硬煤层或需要强力截割的场景;反齿适用于软煤层或需要精细截割的场景。

(2)区别在于正齿抛煤力大,反齿抛煤力小,因此正齿磨损更快但效率高,反齿相反。

52.答:

(1)原因:①液压系统泄漏;②泵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