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选择题(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1页
(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选择题(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2页
(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选择题(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3页
(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选择题(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4页
(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选择题(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2021-20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02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考点五年考情(2021-2025)命题趋势考点1隋唐时期(5年4考)2025年考查边疆治理2023年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022年考查唐朝都城长安交通2021年考查三省六部制2021-2025年北京高考考查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宋的地方政策;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学生在备考中,紧靠课标,立足教材,剖析历史概念。预计2026年高考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考查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重大变化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如唐朝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与影响、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科举制的发展演变、程朱理学内涵及影响、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明清商业的新发展、明清的小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等(2)辽夏金元的制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考点2两宋辽夏金元时期(5年1考)2021年考查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措施——南方经济发展考点3明清时期(5年6考)2025年考查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2024年考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永乐大典》2023年考查密折制度军机处2023年考查明清商帮崛起2022年考查明清小说明清商业新发展2021年考查军机处考点01隋唐时期1.(2025·北京·高考真题)吐鲁番出土一件贞观年间由中央逐级传递到地方的敕旨文书,部分内容见下面示意图。这反映唐初()①文书行政推广到了西域②尚书省是政令决策机构③安西都护府下设县管理④加强了与吐蕃间的交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023·北京·高考真题)“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2022·北京·高考真题)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4.(2021·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考点02两宋辽夏金元时期1.(2021·北京·高考真题)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 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考点03明清时期1.(2025·北京·高考真题)乾隆初年,白银是核算赋税的标准,官方规定收税时1000文铜钱兑换1两白银。直隶永平府征收赋税时,以铜钱代替白银。但当时市场上“钱价昂贵,民间交纳钱文,比之完纳银两,为费较重”。为此,乾隆皇帝命令直隶总督,民间缴纳赋税时,“银、钱听其自便”。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赋税政策的调整()①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受到了货币政策的影响③兼顾财政收入与社会稳定④旨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2024·北京·高考真题)《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北京·高考真题)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2023·北京·高考真题)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5.(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6.(2021·北京·高考真题)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1.(2025·北京延庆·一模)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据《宋史·真宗纪》记载:“真宗五年,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民间所流传的“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出自宋真宗的《劝学诗》。上述材料能反映出(

)A.真宗高超的文学造诣 B.北宋繁荣的社会经济C.强干弱枝的治国策略 D.崇文抑武的统治方针2.(2025·北京大兴·三模)南宋淳熙年间,两浙路官府规定:“佃户种麦所得,不计入租课,满三年者官给种粮一石。”同时,江南地区出现“稻田务”等专门机构,推广“早稻收割后,即播种小麦”的耕作方式。这些举措直接推动了(

)A.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 B.粮食作物结构的显著变化C.土地兼并现象的有效缓解 D.海外贸易港口的快速兴起3.(2025·北京西城·二模)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是丰饶的米仓。乾隆年间,长江水系粮食外运量的高峰期为四川300万石、湖南800万石、湖北200万石、江西450万石、安徽100万石,总量在1850万石以上,主要供沿海地区之用。这一变化说明清朝时(

)①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农耕技术落后

②长江水系是粮食运销的渠道③全国经济重心移至长江中上游地区

④沿海地区成为粮食的流入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北京海淀·二模)“会讲”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讨方式,宋代尤为兴盛。1167年朱熹从福建来到长沙,在岳麓书院与湖湘学派的理学大师张栻辩论《中庸》之义,三昼夜不辍,许多学子纷纷赶来听讲。这就是著名的“朱张会讲”。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现出南方地区学术兴盛②确立了理学官方正统地位③书院教育推动了文化发展④理学的思想体系得以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2025·北京东城·二模)宋代,政府放宽了对婚姻中有关门第差异、妇女改嫁等的限制,但规定地方官员任期内在其辖区“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官员、将士之间“不得共为婚姻”。对以上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②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③政府旨在维护中央集权

④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已出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5·北京昌平·二模)“十二先生”是《茶具图赞》中的十二件茶具。作者按当时官制赐以茶具名、字、号,以示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的钟爱之情。“十二先生”中“韦鸿胪”指的是炙茶藏茶用的焙笼,“石转运”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罗枢密”指的是筛茶用的茶罗,“漆雕密阁”指的是放茶盏用的盏托。据此判断,《茶具图赞》出现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7.(2025·北京房山·一模)《高丽史》载:显宗十年(1019年),“宋福州虞喧等百余人来献香药”。所谓“献”,实为将药物卖给官方。宋朝赵汝适《诸蕃志》载:占城(越南南部)“番商兴贩,用川芎、绿矾等交易”,而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因“胡椒萃聚,采椒人多患头痛,饵川芎可愈”。该材料反映了宋朝(

)A.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医药贸易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C.中外交流中朝贡贸易体系的最终确立 D.中医药学理论深刻影响东南亚社会发展8.(2025·北京西城·一模)北宋的冶铁中心集中在河北、河东和京东地区。金都城阿城东南部的缓坡上,广泛分布着冶铁遗址。辽的铁制农具与当时华北地区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契丹鞍、西夏剑被称为“天下第一”。这说明(

)A.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B.中国古代冶铁中心均在都城附近C.北宋、辽和西夏都有较发达的冶铁业 D.铁制农具是榷场上的主要交易品9.(2025·北京石景山·一模)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指出,11-13世纪,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以下现象属于这些“变化”的是(

)①“重文教,轻武事”

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机户出资,织工出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5·北京顺义·一模)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经历过晚唐五代的社会变动,既有秩序被冲击,社会结构调整重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趋势明显,王朝的务实基调体现在方方面面”。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①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②佛教和“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③崇文抑武导致积贫积弱④反映市民生活的“词”大量涌现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1.(2025·北京东城·一模)《大明混一图》(右图)是奉明太祖旨意绘制,所绘地理范围东起日本,西达欧洲、非洲,南至爪哇,北抵蒙古,明朝位居中央,并被刻意放大。图中着重描绘了明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置。该地图(

)①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成果

②反映了明朝统治者的天下观念③有助于明代对地方的管理

④展现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5·北京通州·一模)明朝知识的占有者不完全是士大夫阶层,也有许多思想家出身于商贩、瓦匠、佣工、农民等,且明朝士大夫尤其喜欢与商人交往。据此可知明朝时期(

)①八股取士导致知识分子失去信心

②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固化的阶层③西学东渐传播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④阳明心学一定程度促进思想解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北京东城·二模)唐朝时期,元稹和白居易的诗被广泛抄写并在市井中贩卖,新罗商人也“求市颇切”。当时出现了很多“书写之肆”,他们经常求购诗卷,许多诗由此流向社会。这说明(

)A.科举制发展推动了唐代文化的普及 B.印刷术推动了唐代书籍出版业兴盛C.唐诗为周边国家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D.唐代已经出现文化产品商品化现象14.(2025·北京昌平·二模)“参天可汗道”由回纥等草原族群主动要求开辟,唐朝在这条道路上共设置68个驿站,各驿站配备马匹和食物。由此,回纥等草原族群能够通过此路直达长安协商采买。这条道路(

)①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丝绸之路

②是游牧民族西迁的重要通道③有利于加强唐朝的边疆治理

④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5·北京朝阳·一模)Deepseek对《资治通鉴》中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763名唐代科举进士中,有17%的人具备实务能力,而同期世家子弟的胜任率则达到了34%。对于这些数据的合理解释包括(

)①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才断层

②门阀家学垄断仕途的升迁③科举考试侧重于诗赋经义

④及第后需吏部的选拔任命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2025·北京海淀·二模)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指出,明清时期“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华文明则以和平性为主旨”。在与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创新气象。能支持以上观点的是(

)①君主专制发展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②开明士大夫翻译和传播西方科技著作③郑和下西洋构建和平交流为主的秩序④边界条约的出现推动国家观念清晰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专题02中国古代史(唐宋元明清)考点五年考情(2021-2025)命题趋势考点1隋唐时期(5年4考)2025年考查边疆治理2023年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022年考查唐朝都城长安交通2021年考查三省六部制2021-2025年北京高考考查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宋的地方政策;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学生在备考中,紧靠课标,立足教材,剖析历史概念。预计2026年高考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考查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重大变化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如唐朝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与影响、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科举制的发展演变、程朱理学内涵及影响、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明清商业的新发展、明清的小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等(2)辽夏金元的制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考点2两宋辽夏金元时期(5年1考)2021年考查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措施——南方经济发展考点3明清时期(5年6考)2025年考查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2024年考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永乐大典》2023年考查密折制度军机处2023年考查明清商帮崛起2022年考查明清小说明清商业新发展2021年考查军机处考点01隋唐时期1.(2025·北京·高考真题)吐鲁番出土一件贞观年间由中央逐级传递到地方的敕旨文书,部分内容见下面示意图。这反映唐初()①文书行政推广到了西域②尚书省是政令决策机构③安西都护府下设县管理④加强了与吐蕃间的交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023·北京·高考真题)“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2022·北京·高考真题)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4.(2021·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考点02两宋辽夏金元时期1.(2021·北京·高考真题)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 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考点03明清时期1.(2025·北京·高考真题)乾隆初年,白银是核算赋税的标准,官方规定收税时1000文铜钱兑换1两白银。直隶永平府征收赋税时,以铜钱代替白银。但当时市场上“钱价昂贵,民间交纳钱文,比之完纳银两,为费较重”。为此,乾隆皇帝命令直隶总督,民间缴纳赋税时,“银、钱听其自便”。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赋税政策的调整()①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受到了货币政策的影响③兼顾财政收入与社会稳定④旨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2024·北京·高考真题)《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北京·高考真题)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2023·北京·高考真题)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5.(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6.(2021·北京·高考真题)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1.(2025·北京延庆·一模)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据《宋史·真宗纪》记载:“真宗五年,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民间所流传的“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出自宋真宗的《劝学诗》。上述材料能反映出(

)A.真宗高超的文学造诣 B.北宋繁荣的社会经济C.强干弱枝的治国策略 D.崇文抑武的统治方针2.(2025·北京大兴·三模)南宋淳熙年间,两浙路官府规定:“佃户种麦所得,不计入租课,满三年者官给种粮一石。”同时,江南地区出现“稻田务”等专门机构,推广“早稻收割后,即播种小麦”的耕作方式。这些举措直接推动了(

)A.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 B.粮食作物结构的显著变化C.土地兼并现象的有效缓解 D.海外贸易港口的快速兴起3.(2025·北京西城·二模)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是丰饶的米仓。乾隆年间,长江水系粮食外运量的高峰期为四川300万石、湖南800万石、湖北200万石、江西450万石、安徽100万石,总量在1850万石以上,主要供沿海地区之用。这一变化说明清朝时(

)①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农耕技术落后

②长江水系是粮食运销的渠道③全国经济重心移至长江中上游地区

④沿海地区成为粮食的流入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北京海淀·二模)“会讲”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讨方式,宋代尤为兴盛。1167年朱熹从福建来到长沙,在岳麓书院与湖湘学派的理学大师张栻辩论《中庸》之义,三昼夜不辍,许多学子纷纷赶来听讲。这就是著名的“朱张会讲”。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现出南方地区学术兴盛②确立了理学官方正统地位③书院教育推动了文化发展④理学的思想体系得以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2025·北京东城·二模)宋代,政府放宽了对婚姻中有关门第差异、妇女改嫁等的限制,但规定地方官员任期内在其辖区“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官员、将士之间“不得共为婚姻”。对以上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②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③政府旨在维护中央集权

④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已出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5·北京昌平·二模)“十二先生”是《茶具图赞》中的十二件茶具。作者按当时官制赐以茶具名、字、号,以示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的钟爱之情。“十二先生”中“韦鸿胪”指的是炙茶藏茶用的焙笼,“石转运”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罗枢密”指的是筛茶用的茶罗,“漆雕密阁”指的是放茶盏用的盏托。据此判断,《茶具图赞》出现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7.(2025·北京房山·一模)《高丽史》载:显宗十年(1019年),“宋福州虞喧等百余人来献香药”。所谓“献”,实为将药物卖给官方。宋朝赵汝适《诸蕃志》载:占城(越南南部)“番商兴贩,用川芎、绿矾等交易”,而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因“胡椒萃聚,采椒人多患头痛,饵川芎可愈”。该材料反映了宋朝(

)A.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医药贸易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C.中外交流中朝贡贸易体系的最终确立 D.中医药学理论深刻影响东南亚社会发展8.(2025·北京西城·一模)北宋的冶铁中心集中在河北、河东和京东地区。金都城阿城东南部的缓坡上,广泛分布着冶铁遗址。辽的铁制农具与当时华北地区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契丹鞍、西夏剑被称为“天下第一”。这说明(

)A.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B.中国古代冶铁中心均在都城附近C.北宋、辽和西夏都有较发达的冶铁业 D.铁制农具是榷场上的主要交易品9.(2025·北京石景山·一模)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指出,11-13世纪,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以下现象属于这些“变化”的是(

)①“重文教,轻武事”

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机户出资,织工出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5·北京顺义·一模)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经历过晚唐五代的社会变动,既有秩序被冲击,社会结构调整重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趋势明显,王朝的务实基调体现在方方面面”。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①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②佛教和“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③崇文抑武导致积贫积弱④反映市民生活的“词”大量涌现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1.(2025·北京东城·一模)《大明混一图》(右图)是奉明太祖旨意绘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