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知识导航知识精讲知识精讲物理性质色、态: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体。密度: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溶解性: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在压强或温度时会使二氧化碳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得更多。状态变化: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态,甚至可转化为外形与冰相似的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将白色滤纸条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取出后烘干,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纸条实验2如图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将导管伸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汽水瓶中,试管中液体实验3如图所示,将实验2中的试管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液体【方法导引】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与水反应,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只有一小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大部分还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要证明有碳酸生成,需要借助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生成了酸性物质。(2)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燃着的蜡烛(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碳酸钙、氢氧化钙、氧化钙之间的转化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可以转化为熟石灰:,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钙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酸钙:。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干冰升华吸热作,常用于食品的保鲜、人工增雨等能溶于水,增大压强,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类饮料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来二氧化碳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重要的,常用于生产纯碱、小苏打、化肥、塑料等二氧化碳能和水光合作用用作能力拓展能力拓展考法0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其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B.C.D.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于灭火 B.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用于制碳酸饮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考法0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1.小明用如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可观察到纸花b比纸花a先变红B.实验可观察到上层蜡烛比下层先熄灭C.该实验可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D.该实验可证明CO2能使石蕊变红2.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图2实验中都是短的蜡烛先熄灭B.“釜底抽薪”灭火的原理和图2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相同C.图3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D.图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考法0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1.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附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主要成分是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硫酸钙D.碳酸钙2.如右图所示,向一个盛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打开止水夹(装置不漏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和U型管中的变化现象是A.没有明显变化,U型管左右水位不变B.气球比原来变瘪,水全部进入锥形瓶C.气球膨胀变大,U型管水位左高右低D.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U型管水位右高左低考法04二氧化碳不助燃的实验验证1.下列关于CO2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CO2的固体叫做干冰,可作制冷剂C.C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D.CO2可用作气体肥料2.如图所示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A.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D.二氧化碳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1.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2.联欢晚会上利用干冰升华的原理使表演舞台的现场呈现云雾缭绕、如入仙境的景象。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的分子种类不变 B.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质量不变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3.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常用于灭火C.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6.如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倒入烧杯中,看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②,从而推测CO2可以用来。
题组B能力提升练1.将由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再通入到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2% B.37.5% C.36% D.32%2.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组实验,其中图1为测得乙实验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A.甲实验观察到试管a内液面比试管b内的液面上升的高B.甲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实验乙中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H2OD.对比图1坐标图中的bc和de两段曲线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题组C培优拔尖练1.用实验的方法研究CO2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活动一】用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CO2的重要性质。(1)说出你在此实验中能看到的现象及对应能证明的结论:(写一种现象及结论)。【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在通常情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设计如下实验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中的具体溶解情况。【探究1】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相同条件下,实验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如图2所示,待收集100mLCO2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量筒内CO2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表:时间/h00.56122448排水法时量筒内CO2体积/mL10098.585.5776659排食盐水法时量筒内CO2体积/mL100999390.58988(2)由上表数据分析:①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O2更多的是(填“水”或“食盐水”)。【探究2】探究植物油隔离对CO2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3)小方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如图3所示。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4)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CO2是否会穿过油层进入水中,请设计实验方案:2.学习了CO2的性质后,同学们对“CO2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CO2【进行实验】(1)如图所示,向一个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将瓶倒转,放入水中,取下瓶盖,观察到瓶内液面缓慢上升到塑料瓶的约处。(2)得出结论:1体积的水能溶解。【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CO2和水,用胶管连接,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数据不再变化。记录数据如下:抽取CO2的体积抽取水的体积混合后总体积10mL10mL13mL(3)反复多次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4)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体积的CO2。【反思质疑】(5)实验(1)中测得结果比改进实验中结果偏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数字化实验】如图所示,为了多渠道确认CO2能溶于水,小组同学用数字化实验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6)连接好仪器,(填实验操作名称)。在三颈烧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后,设置好数据采集参数。点击数据采集按钮,将水注入,观察压强曲线变化(如图所示)。(7)曲线不再变化后,停止收集数据,将紫色石蕊溶液注入烧瓶中,观察到。(8)加入水后气压明显上升的原因是。(9)停止收集数据时,瓶内气压大于初始气压的原因可能是。课后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B.大理石放入稀盐酸中:CaCO3+HCl=CaCl2+CO2↑+H2O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O2↑+H2O=H2CO32.用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操作步骤:取2个250mL的烧瓶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满CO2以备用。如图甲、乙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足量)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振荡烧瓶;一段时间后,用传感器测得甲、乙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丙中的曲线甲、乙(足量的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CO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曲线甲可推知:1体积水中大约溶解1体积CO2B.振荡烧瓶的主要目的加大CO2的吸收总量C.对比曲线甲、乙,可以推测CO2能否与溶液中的NaOH发生反应D.乙装置中最终压强为mkPa,可能是集得的CO2不纯3.下面是CO2、O2的自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4.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了三元催化器(主要含有铂、铑、钯等贵重金属),用来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有机物(HC)、CO、氮氧化合物(NOX),其反应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B.反应后铂、铑、钯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有机物(HC)最终生成了CO2和H2OD.经三元催化器处理后的尾气不会造成温室效应5.如图所示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C.平衡观:碳、氧循环使得大气中氧气增加和二氧化碳减少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实验方案目的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B.证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A.A B.B C.C D.D7.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使气候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放出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燃烧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氯酸钾和碳酸氢铵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二、填空与简答9.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氮气
B.金刚石
C.氧气
D.食盐
E.氢气
F.活性炭
G.石墨
H.干冰(1)常用作粮食保护气的是。(2)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常用作火箭助燃剂的是。(5)家庭用于调味品的是。(6)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10.选择下列物质,用序号填空: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谢晓霞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课件
- 涂装配色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北京师范大学黔南龙溪实验学校引进人才1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安徽合肥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3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招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硕博教育人才65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丽水遂昌县中医院医共体招聘临时药剂工勤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招聘劳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淮北市粮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河南新乡某国有企业招聘人力资源部经理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 2025年吉安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男勤务辅警2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历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西学中培训结业考试卷(有答案)
- 黑素细胞基因编辑-洞察及研究
- 男衬衫领的缝制工艺
- 拆除工程吊装方案范本(3篇)
- 税务稽查跟踪管理办法
- 2025校园师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方案
- 学校教室卫生检查标准及执行细则
- 招投标业务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