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材P53探索·思考】模拟水循环模拟水循环1.在一个平底器皿中加少量的水,布满底部即可。把一个装有沙子的小瓶放入水中。2.把一块塑料纸盖在器皿上并用橡皮筋扎紧,然后把一块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3.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一个白天,然后在户外放置一个夜晚。观察器皿内和塑料纸会有什么变化,思考:这个实验展示了水的什么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怎么体现的?【答案】从实验中发现,器皿内壁和塑料纸底面出现大量凝结的水珠,塑料纸底面水珠向中部聚集,并滴落到装有沙子的小瓶中,然后下渗到小瓶底部。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通过水循环来体现的。具体过程是: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降落到海陆表面,降落到陆地上的水有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有一部分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江河等汇集,流入海洋,然后再参与蒸发,这样不断地进行循环交换,形成水循环。【教材P55活动】分析认识水的更新周期各种形式的水在循环中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水的赋存形式不同,更新周期差别很大。多年冻土带的地下冰和极地冰盖更新周期最长,约10000年。海水更新周期约为2500年,山岳冰川视其规模不同约为数十年至1600年,深层地下水约为1400年。湖泊为数年至数十年,沼泽为1~5年,土壤水为280天至1年,河水为10~20天,大气水为8~9天,生物水则仅为数小时。活动:比较不同形式水的更新周期,体会更新的含义。【答案】水体类型更新周期周期长短生物水数小时大气水8~9天河水10~20天土壤水280天至1年沼泽1~5年湖泊数年至数十年深层地下水约1400年山岳冰川数十年至1600年海水约2500年多年冻土带的地下冰和极地冰盖约10000年水体更新周期的含义:水体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依次所需要的时间。【教材P55思考】人类能对水循环施加影响吗?如果能,有哪些途径?人类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有利和不利方式各有哪些?【答案】人类能对水循环施加影响。人类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途径主要有:改变地表径流的时空分配;通过人工降雨,影响降水环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影响下渗和植物蒸腾环节;等。人类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修筑水库、堤坝等,调节河流径流,拦蓄洪水,增加河流枯水期径流量;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水域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调节气候,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人类对水循环的不利影响:围湖造田,减小湖泊调蓄洪水、抗旱能力,减弱调节气候作用。【教材P56案例研究·思考】北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浸透路面等。为了保持“海绵”吸放雨水的“弹性”,今后将停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在过去,人们常把自然河道修整得外形规矩,并以水泥护砌岸坡。这是因为河道越直,雨洪就越易倾泻,管护的难度小、成本低,但会造成大量河水白白流走,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今后,管理河湖坑塘时,应更重视水体的曲折岸线,恢复水体的天然状态。目前,北京正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治水新理念已在局部河段得以实施。在已完成治理的通惠河段,混凝土河槽不见了,岸坡覆上了厚实的青草,栽种了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北京已建成的小区、道路、绿地、广场等,也将陆续开展海绵化改造。大型公共建筑要率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尤其是规划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都要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截至2024年12月,北京市建成区39%以上的面积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七成雨水可就地消纳。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北京市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73处蓄滞洪区,总蓄水量超1000万立方米。北京如再遇暴雨,这些雨水将被收集到蓄滞洪区,待暴雨过后再排往下游河道,或加以利用。北京城区东北部的温榆河湿地公园,于2018年开工建设。温榆河公园湿地总面积44平方千米,能够存蓄1200万立方米的雨洪,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建成后,温榆河湿地公园将成为该市最大的蓄滞洪区。它既是改善生态的环境“绿肺”,又能把下游通州新城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温榆河湿地公园在山区,蓄滞雨洪主要靠大大小小的水库。根据规划,北京市将再建钻子岭、西峰山、陈家庄、二道河和张坊5座水库,与现有的88座水库一起,可将山区83%的雨水收入囊中。思考:1.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2.请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建设海绵城市在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中的作用。【答案】1.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2.海绵城市建设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缓解城市内涝、调节地下水、净化污染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等。建设海绵城市在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中的作用:降雨时渗透、调蓄雨水,需水时排放利用,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增加少水时节的水资源数量,改善水量型缺水现状;森林植被、湿地等净化水体,吸收水中污染物质,改善水质型缺水现状。【教材P57作业题】1.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用薄膜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对干旱区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农用薄膜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某海滨城市,一些居民议论:“喝了淡化海水,会不会对身体不好?”事实上,海水淡化的过程就是把海水中的淡水和盐类分开,是对大自然水循环的模拟。因此,经过科学淡化的海水,不仅安全可靠,口感也不错。淡化海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由于钙、镁离子含量少,水的硬度较低,淡化海水相对更加纯净。淡化海水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截至2023年底,我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已达到每天252万吨以上。(1)请你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答居民对淡化海水的疑问。(2)截至2023年底,我国每年海水淡化总规模已达到多少吨?这对于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有什么意义?3.联系本节案例研究中关于海绵城市的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海绵”蓄水后还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教材习题答案】1.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改变了水循环的蒸发、地表径流和下渗环节。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对干旱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减少土壤水分流失,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保障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减少风力对表层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状况;在冬春季节铺盖地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农作物受低温冻害影响。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对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影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过程;容易造成土壤污染。2.(1)海陆间循环指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一部分水汽随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等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海水淡化过程与自然界的水循环原理相似,其主要方式是从海洋中引水进入工厂蓄水池,然后对蓄水池进行加热,使海水蒸发,水汽上升,在池顶设置冷源,使上升水汽遇冷凝结,最后将凝结的水引入装置。因此,饮用淡化海水,不会对身体不好。(2)总规模:220万吨/天x365天=80300万吨。意义: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限制,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的稳定供应。3.补给地下水;为生物生存提供稳定水源;净化雨水;等。【定点变式训练】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让全国多座城市“倍感尴尬”。图甲和图乙示意两种不同路面水循环环节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增多 C.地面蒸发增多 D.地下径流增多6.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例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8.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9.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变式训练答案】1.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使沙漠中的水分蒸发到塑料薄膜上,在塑料薄膜上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2.答案:A解析: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水汽的蒸发和大气降水;由于水汽在塑料薄膜上直接凝结,水滴直接进入容器,所以不能模拟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地下径流环节。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海绵城市”中绿化带的作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绿化带高度过低,颜色不同,也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A错误;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B正确;图中裸露地面铺设的砂石,颗粒大,可以减少扬沙天气,C错误;绿化带面积过大,利于下渗,不易发生城市内涝,D错误。故选B。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据材料可知,“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说明“海绵城市”建设吸收、滞留水分,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①正确;但调节水汽输送,②错误;对大气降水影响微弱,③错误;利于增加下渗,④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城市路面大多为不透水路面,不透水路面可将地表水和地下水隔离开来,使得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也不容易上升到地表被蒸发;而自然路面大多为透水路面,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通过渗透相互交换。故城市路面会使得下渗减少、蒸发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选项正确。6.答案:A解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城市不透水路面太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在大雨来临之时,城市中的地表水不能快速排泄出去,从而出现“城里看海”的现象。故只要采取的措施能够减少城市地表径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表面改性工艺及储能特性研究
- 教育理念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 个人行为保证书
- 物理电磁感应教学实验方案设计
- 草原保护主题教学设计方案
- 民事责任与司法实践-洞察及研究
- 身体叙事在文学中的运用-洞察及研究
- 网络拍卖平台的拍卖结果预测算法-洞察及研究
- 幼儿园特色活动课程设计案例
- 现代营销策划方案实例集锦
- 小学生创伤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废钢钢结构拆除工程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国家电网《安规》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
- 2025上海美术馆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检验科二级生物实验室汇报
- 盾构姿态监测-洞察及研究
- 药店店员技巧培训
- 学生进厂安全培训课件
-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微循环》教学讲解课件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第2版 周玉 课后答案1-4章.khd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