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高三理综模拟考试题及详细解析前言同学们,大家好!时光荏苒,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对于每一位高三学子而言,理综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考查大家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更考验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熟悉高考理综的命题趋势、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技巧,我们精心编写了这份山西省高三理综模拟考试题。本套模拟题严格依据最新的高考大纲要求,结合山西省高考理综的命题风格和特点进行命制。试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兼顾了对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希望通过这份模拟题,同学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调整复习策略,从而在最终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后续的解析部分,我们力求详尽、准确,不仅给出标准答案,更会深入剖析解题思路、关键点拨以及常见误区,希望能成为大家复习路上的得力助手。请大家务必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再对照解析进行反思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山西省高三理综模拟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在运输物质时会发生构象改变B.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其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光反应所需的酶D.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与环境因素无关D.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突变累积可导致癌症,癌症都是先天性疾病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个体差异越大,种群越容易遭环境淘汰(二)化学部分4.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标本,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C.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硅胶作干燥剂,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D.葡萄酒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5.设N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的NO₂和CO₂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ₐB.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¹³NₐC.1molFe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ₐD.1mol乙醇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7Nₐ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B.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C.Y的简单离子半径比Z的简单离子半径小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三)物理部分7.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至底端。若保持斜面高度不变,只将斜面的倾角增大一些,则小球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此处应有图,假设为一个左高右低的斜面,小球在顶端)A.重力的冲量不变B.弹力的冲量不变C.合外力的冲量不变D.动量的变化量不变8.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假设某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gR²/(R+h)]B.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g/(R+h)³]C.该卫星的周期为2π√[(R+h)³/(gR²)]D.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R/(R+h)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₁:n₂=2:1,原线圈接在u=Uₘsinωt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定值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压表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处应有图,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副线圈接电阻R和电压表并联)A.电压表的示数为Uₘ/2B.原线圈中的电流与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2:1C.若将副线圈的匝数增加,则电阻R消耗的功率增大D.若将电源的频率增大,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0~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7~1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以下为第10题至第18题,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知识,题型类似上述单选,但增加了物理多选题。此处为节省篇幅,省略具体题目内容,实际编写时需补充完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19.(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此处应有图甲:一个经典的小车在水平木板上,通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的装置)(1)实验时,为了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需要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具体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砂和砂桶的情况下,轻推小车,使小车能沿木板做________运动。(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₁、s₂、s₃、s₄、s₅、s₆。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用s₄、s₅、s₆、s₁、s₂、s₃和f表示)。(此处应有图乙:一条纸带,上面有O、1、2、3、4、5、6等计数点)20.(9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ABC与水平轨道AD在A点平滑连接,C为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水平轨道上的P点以初速度v₀向右运动,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已知PA间的距离为L,滑块与水平轨道AD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此处应有图:水平轨道AD,左端A点连接一个竖直半圆轨道ABC,A是半圆的最低点,C是最高点,B是半圆右侧与A等高的点。P点在AD轨道上A点左侧L远处,滑块在P点。)(1)滑块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vC;(2)滑块在P点的初速度v₀;(3)滑块从C点落回水平轨道AD时的落点到A点的距离x。21.(12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第一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第四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0,h)以某一初速度v₀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粒子从x轴上的Q点(x₀,0)进入磁场,经磁场偏转后,最终从y轴负半轴上的某点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此处应有图:xOy坐标系,第一象限有竖直向下的电场线,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线。P在y轴正半轴,Q在x轴正半轴,粒子从P到Q再进入第四象限磁场。)(1)粒子在P点的初速度v₀;(2)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化学、生物必考题部分从22题开始,包括化学实验题、化学反应原理题、无机推断题、生物的细胞代谢、遗传规律、稳态调节等大题,此处省略具体题目内容。)(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增大(2)(10分)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在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为h,左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柱长度为L。已知大气压强为p₀(相当于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水银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现从右管开口端缓慢注入水银,使左右两管的水银面相平。求此时左管内气柱的长度L'。(此处应有图:一个U形管,左端封闭有气体,气柱长L,右端开口,左端水银面比右端低h。)(以下为物理选修3-4,化学选修3、选修5,生物选修1、选修3的选考题,此处省略具体题目内容。)详细解析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A项,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在运输物质时会发生构象改变,A正确;B项,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B正确;C项,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分布着光合色素和光反应所需的酶,C正确;D项,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但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例如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其合成的蛋白质多为胞内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结构的参与,D错误。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A项,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B项,衰老细胞的特征包括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B正确;C项,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但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错误;D项,癌症的发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累积的结果,大多是后天获得的,并非都是先天性疾病,D错误。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A项,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B项,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非基因型频率,B错误;C项,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从而导致生物不断进化,C正确;D项,种群内个体差异越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环境淘汰,D错误。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可据此区分,A正确;B项,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标本,B正确;C项,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凝胶(mSiO₂·nH₂O),而非硅酸(H₂SiO₃),C错误;D项,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杀菌作用,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D正确。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A项,标准状况下,22.4LNO₂和CO₂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分子中均含2个氧原子,故氧原子数为2Nₐ,A正确;B项,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c(H⁺)=0.1mol/L,c(OH⁻)=10⁻¹³mol/L,OH⁻全部由水电离产生,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水电离出的H⁺数目等于OH⁻数目),B错误;C项,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Fe³⁺,1molFe转移3mol电子,C错误;D项,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₃CH₂OH,其中C-H键有5个,C-C键1个,C-O键1个,O-H键1个,共8个极性共价键(C-C键为非极性键),故1mol乙醇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淘宝运营基础知识培训
- 本章综合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2019
- 第8课 授人以渔-网上学习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爱的人间教学设计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人音版(五线谱)
- 疫情知识简报课件
-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3.2 乌苏里船歌
- Tauro-3α-6α-7α-12α-tetrahydroxy-bile-acid-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3a-3c)说课稿(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Spheroidenone-Pigment-R-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2)说课稿 (新版)粤教版
- 复杂牙拔除的临床操作
- 7.1 力(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16.2.1 分式的乘除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 《小儿烧伤补液》课件
- 铁艺制作合同范例
- 腰椎骨水泥围手术期的护理
- (高级)数据安全管理员实操题考试题库(含答案)
- 消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手册
- 国开2024年《金融风险管理》形考作业1-4答案
- 介绍云南风俗的课件
- 人工智能大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