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心理学模拟试题解析_第1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心理学模拟试题解析_第2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心理学模拟试题解析_第3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心理学模拟试题解析_第4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心理学模拟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护理心理学模拟试题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哪项是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A.具备抽象思维能力B.开始出现性别角色认同C.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能够进行复杂对话D.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难以理解他人观点2.一位5岁的儿童因肺炎住院治疗,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和哭闹。护士在与其沟通时,最适宜的做法是?A.用严肃的语气告知其治疗的重要性B.通过解释病情和操作来减少其恐惧,但避免过多关注其情绪C.鼓励其表达恐惧和担忧,并提供安抚和陪伴D.让家长离开,以便护士集中进行护理操作3.针对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儿,护士在进行穿刺操作前,为了减轻其焦虑,可以采取的最佳沟通方式是?A.直接快速地完成穿刺B.提前告知穿刺过程,但强调过程很快C.使用玩具或游戏分散其注意力,并简单解释即将发生的事情D.安慰患儿说“不疼”,以减轻其不适感4.住院儿童出现焦虑情绪的常见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是?A.安全感与归属感B.自主性与成就感C.认知清晰与理解感D.被接纳与被尊重5.护士在为患儿进行健康评估时,发现一位学龄儿童对其身体变化(如身高增长、声音变粗)感到困惑和担忧。此时,护士最恰当的回应是?A.告知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担心B.避免谈论此类话题,以免引起其不适C.与其讨论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提供科学信息和支持D.让其自行查阅相关书籍,了解青春期的知识6.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家庭系统在心理支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哪项不属于家庭支持系统有效运作的表现?A.家长积极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并与孩子共同应对B.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支持,共同参与孩子的治疗和康复活动C.家长将所有责任承担在自己身上,拒绝寻求外部帮助D.家长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给予积极回应7.护士在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时,尤其要注意采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语言和方式。这主要体现了护理心理学的哪项原则?A.个体化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护隐私原则D.沟通对等原则8.一位青少年患者因意外事故导致肢体残疾,出现抑郁和绝望情绪。护士在心理护理中,不应采取的做法是?A.耐心倾听其倾诉,表达理解和共情B.鼓励其关注自身仍拥有的能力和价值C.直接否定其负面情绪,要求其积极乐观D.协助其制定小而可实现的目标,逐步重建自信9.在儿科病房,为了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护士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A.保持环境安静,限制家属探视B.播放轻柔的音乐,张贴色彩鲜艳的儿童画C.对患儿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D.将不同病情的患儿集中安置,便于管理10.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时,应注意收集哪些信息?(请列举三个主要方面)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1.儿童在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包括?A.恐惧和焦虑B.焦虑和抑郁C.依赖和自主性冲突D.身体不适和疼痛E.意识模糊和定向力障碍2.护士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有哪些?A.使用简单、清晰、儿童能理解的语言B.保持眼神接触,使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如微笑、触摸)C.耐心倾听,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D.采取权威的语气,让患儿明确服从E.利用游戏、故事等工具辅助沟通3.针对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以下哪些做法是恰当的?A.尊重患儿的隐私和自主权,允许其参与部分治疗决策B.当患儿哭闹时,及时给予安抚和解释,帮助其缓解情绪C.对患儿提出的“无理”要求,应予拒绝并解释原因D.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感到安全和信任E.定期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4.护理心理学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作用体现在?A.帮助护士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模式B.提升护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效果C.指导护士为患儿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D.帮助护士管理自身在临床工作中的压力和情绪E.促进护士更好地遵守护理伦理规范5.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损害儿童的自尊心?A.在其他儿童面前批评其行为B.对其尝试新事物给予鼓励和肯定C.过度保护,限制其探索和独立活动D.当面比较其与兄弟姐妹或其他孩子的差异E.允许其参与决定与其相关的事情三、案例分析题小明,男,8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进行化疗。初次入院时,小明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抗拒,拒绝配合任何治疗操作,甚至哭闹不止。护士小王负责他的护理。请分析小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至少三项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A5.C6.C7.B8.C9.B10.(请列举三个主要方面,例如:患儿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家庭支持情况)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E3.A,B,D,E4.A,B,C,D,E5.A,C,D三、案例分析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恐惧、焦虑、不合作、可能有抑郁情绪(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生活变化)。主要原因:①对医院环境、治疗过程、潜在副作用感到未知和恐惧;②疾病导致身体不适、外观改变、生活受限,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玩耍,产生失落感;③年龄特点(8岁仍处于依赖性和自主性发展的阶段),需要家长和同伴的支持,住院使其与这些支持系统分离;④担心疾病预后,对未来感到担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耐心、友善、尊重的态度接近患儿,倾听其担忧,表达理解和共情,赢得其信任。2.提供疾病和治疗的清晰信息:用简单、形象的比喻和语言向患儿解释病情、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及应对方法,减少因未知带来的恐惧。利用模型、图片等辅助解释。3.运用非药物性心理干预:通过游戏、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转移其对疼痛和不适的注意力。鼓励其表达情绪,提供情感支持。4.鼓励家长参与:指导家长如何与患儿沟通、给予情感支持,允许家长陪伴患儿进行部分治疗操作,增强患儿的安全感。5.尊重患儿的自主性:在允许范围内让患儿参与治疗决策(如选择输液部位、选择放松方式),增强其控制感和自信心。6.营造轻松的病房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安静,适当装饰,播放患儿喜欢的音乐,减少不良刺激。---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思路:学龄前儿童(约3-6岁)的语言能力、想象力迅速发展,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对话,理解故事情节,并开始对世界充满好奇。选项A抽象思维能力是在学龄期及以后逐渐发展的。选项B性别角色认同主要在学前期后期和学龄期强化。选项D自我中心主义在学龄前阶段常见,但其特点是可以逐渐发展出观点采择能力。2.C解析思路:学龄前儿童对分离非常敏感,住院会破坏其安全感。护士应首先接纳并理解其情绪(恐惧、焦虑),通过沟通表达关心和支持,有效安抚是关键。选项A可能加剧其不安。选项B的解释可能暂时有效,但缺乏情感支持。选项D让家长离开会加剧患儿的分离焦虑。3.C解析思路: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能有效分散注意力。简单解释能让患儿有所准备。结合两者是减轻操作前焦虑的有效沟通方式。选项A直接操作可能引起剧烈哭闹。选项B的解释如果缺乏情感支持效果不佳。选项D空洞的安慰效果有限。4.A解析思路:住院环境对儿童来说是陌生和具有威胁性的,分离与家庭会剥夺其安全感与归属感,这是导致焦虑的核心需求未被满足。自主性、成就感、认知清晰、被接纳等也是重要需求,但安全感是住院情境下的首要问题。5.C解析思路:8岁儿童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对自身生理变化感到困惑是正常现象。护士恰当的做法是提供科学、适龄的信息,帮助其理解和适应,减轻心理负担。选项A可能不够深入。选项B回避问题可能使困惑加剧。选项D让患儿自行查阅可能因信息不准确或缺乏引导而更添焦虑。6.C解析思路:有效的家庭支持是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应对疾病。选项C中家长拒绝寻求外部帮助,过度承担,可能导致自身过度压力,无法提供最佳支持,甚至可能影响家庭氛围,不属于有效支持。7.B解析思路:采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语言和方式,是考虑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和发展适宜性的体现。个体化是考虑个体差异,保护隐私是维护权利,沟通对等是追求平等对话,但题干描述的核心是语言方式的适龄性。8.C解析思路:面对残疾和抑郁的青少年,护士应首先提供情感支持,倾听并接纳其负面情绪。选项A、B、D都是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选项C直接否定负面情绪,是无效甚至有害的做法,会破坏信任关系。9.B解析思路:播放音乐、张贴儿童画可以营造轻松、友好的心理环境。选项A限制探视可能损害患儿的情感支持。选项C批评指责会伤害自尊心。选项D将患儿集中安置可能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且不利于不同病情患儿的心理需求。10.解析思路:案例分析题要求开放性回答,主要考察考生对儿科心理评估内容的掌握。应围绕儿童在疾病情境下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以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社会支持系统)进行阐述。三个主要方面可以包括:①患儿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②患儿的行为表现(如哭闹、不合作、退缩、强迫行为等);③家庭支持情况(如家长的应对方式、情感支持、信息获取能力等)。二、多项选择题1.A,B,C解析思路:恐惧、焦虑、依赖与自主性冲突是儿童在疾病中常见的心理反应。选项D身体不适和疼痛是疾病本身的表现,虽然会引发心理反应,但本身不是心理反应类别。选项E意识模糊和定向力障碍通常是严重疾病或药物影响下的神经精神症状,不是普通儿科疾病的常见心理反应。2.A,B,C,E解析思路:有效沟通需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A)、非语言沟通(眼神、微笑、触摸等)有助于建立信任(B)、表达关怀。耐心倾听、鼓励表达(C)是同理心的体现。权威语气(D)往往引起抵触,不利于沟通。游戏、故事等工具(E)符合儿童兴趣,能辅助沟通。3.A,B,D,E解析思路:尊重自主权(A)、及时安抚解释(B)、建立良好关系(D)、定期评估(E)都是积极的心理护理行为。选项C对“无理”要求直接拒绝并解释,可能忽略了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处理方式应更灵活、更具同理心。4.A,B,C,D,E解析思路:护理心理学知识有助于理解儿童心理需求(A)、改善沟通(B)、提供心理干预(C)、管理自身压力(D),并促进伦理实践(E),涵盖广泛。5.A,C,D解析思路:当众批评(A)会伤害自尊。过度保护(C)可能剥夺其独立性和自信心。当面比较(D)会制造压力,打击自尊。选项B鼓励是积极行为。选项E参与决策是尊重自主权的体现。三、案例分析题解析思路:1.心理问题分析:患儿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和抗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