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应用_第1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应用_第2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应用_第3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应用_第4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目标11.理解影响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2.掌握电离平衡、水解

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宜回扣自测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I)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H2O电离出的c(H')=L0X]()r2mol.Lr()

(2)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3)室温卜,pH=3的CH3co0H溶液与pH=ll的NaOH溶液等体枳混合,溶液pH>7()

(4)25°C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5)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Ch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6)NaCI溶液和CH3coONHA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⑺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不能与NH4C1混合施用,是因为K2co3与NH4cl反应

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8)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Ch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则Ksp(AzQ)>

Ksp(AgI)()

122+41

(9)常温下,^[Mg(OH)2]=5.6X10,pH=10的含Mg2+的溶液中,(<Mg)<5.6X10mol-L

()

(10)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BaCb和CaCL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

色沉淀,所以Ksp(BaSO4)<Kp(CaSO4)()

答案⑴J(2)X(3)X(4)X(5)X(6)X(7)V(8)X(9)7(10)X

当核心精讲

1.对比剖析“三大”平衡

水解平衡CHsCOO+

电离平衡CH?COOH沉淀溶解平衡AgCI(s)Ag'

平衡类型HOCHCOOH+

+23

CH3COO+H(aq)+CF(aq)

OH一

研究对象弱电解质溶液能水解的盐溶液难溶电解质

若难溶物的

溶解度与温若难溶物的溶解

度成正比,度与温度成正

响升温促进电离扁增大促进水解心增大

促进溶解;比,K、p增大;反

反之,则抑之,则K$p减小

制溶解

加水促进电离及不变促进水解Kh不变促进溶解Ksp不变

加入

加入加入加入

相应

CH3coONCH3COOHAgNCh或

离子《不变心不变不变

a或HC1,或NaOH,NaCL抑制

(或物

抑制电离抑制水解溶解

质)

加入

反应

加入OH,加入H+,促加入氨水,

离子尤不变Kh不变反卬不变

促进电离进水解促进溶解

(或物

质)

2.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

H2OH+OH-A//>0

前)

条件平衡移动方向Kw水的电离程度

酸向左不变减小减小增大

碱向左不变减小增大减小

可水解Na2cO3向右不变增大增大减小

的盐NH4CI向右不变增大减小增大

升温向右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温度

降温向左减小减小减小减小

其他:如加入Na向右不变增大增大减小

3.走出溶液稀释、混合的误区

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

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

溶液稀释前溶液pH稀释后溶液pH

强酸加水稀释pH=a+〃

酸pH=a

弱酸到原来体a〈pH<a+〃

强碱积的1(/倍pH=5一〃

碱pH=5

弱碱b—n<pH<b

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

常温下,pH=〃(小⑺的强酹和pH=14-//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小⑺

的醋酸和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7)的盐酸和pH

=14-/2的氨水等体枳混合,混合溶液pH>70

星真题演练

角度一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1.(2022•全国乙卷,13)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1.0X10,在某体系中,酎与A一

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中c(Ht)=c(OH-)+c(A")

B.溶液II中的HA的电离度[笔一;]为击

C.溶液I和I【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I和H中的c的HA)之比为IO」

答案B

解析常温下,溶液【的pH=7.0,则溶液I中c(H+)=c(OH-)=lX10_7molL-1,c(H+)<

c(OH-)+c(A-),A错误;常温下溶液H的pH=1.0,溶液中C(H+)=0.1molL-1,KKHA)=

c(H^)-c(A")八_0.1c(A),,,廿cfA-)

c(HA)=10X,°\~(HA)=C(HA)+C(A),则alC“HA)—6尸OX]。)解得即

=看,B正确;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H中的c(HA)相等,

C错误;常温下溶液I的pH=7.0,溶液I中c(H、=lX10-7mo].L-i,Ka(HA)="H法:)

"(HA)

=l.ox103,C虱HA)=c(HA)+c(A),---/口;、--=1.0X10\溶液【中c"HA)

=(1()4+])C(HA),溶液H中c.KHA)=1.01c(HA),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中的《HA)相等,溶液I和H中CKHA)之比为[(104+1)C(HA)]:[1.01c(HA)]=(104+l)

:l.Ol^lO4,D错误。

2.(2019•全国卷III,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4溶液,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M\

B.c(H+)=c(H2Po4)+2c(HPOr)+3c(PO:)+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0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pH=2的H3PCh溶液中c(H+)=10-2mo卜Lr,每升溶液中所含MH+)=0.01NA,A错误;

由电荷守恒知,该H3Po4溶液中存在“H+)=C(H2Poi)+2c(HPO『)+3c(PO『)+c(OH-),B

正确:加水稀释能促进H3P04的电离,使其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导致溶

液中c(H+)减小,溶液pH增大,C错误;向H3P04溶液中加入NaH2P。4固体,溶液中c(H2PO7)

增大,促使平衡H3P。4H++H2Poi逆向移动,抑制H3P。4电离,溶液酸性减弱,D错误。

角度二水解平衡及影响因素

3.(2015•天津理综,5)室温下,将0.05molNa2c0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

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加入物质结论

A50mL1mol-L-1H2sO4反应结束后,c(Na')=c(SO3)

B0.05molCaO

溶液中C料(HCO23)、增大

C50mLH2O由水电离出的C(H1C(OH)不变

D0.1molNaHSCh固体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

答案B

解析Na2cCh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r+FhOHCOJ+OH-,所以溶液呈碱性。A项,

_,

向溶液中加入50mL1molLH2SO4,Na2cO3与H2sCh恰好反应生成0.05molNa2so4,根

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SOD,错误:B项,向Na2cCh溶液中加入0.05molCaO后,发

生反应CaO4-H2O=Ca(OH)2,生成0.05molCa(OH)2,恰好与Na2cCh反应:Ca(OH)2+

Na2CO3=CaCO3I+2NaOH,则c(CO「)减小,WOK)增大,c(HCO力减小,所以:”:一、增

C(riCU3)

大,正确;C项,加入50mLH2O,CO7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c(0K)减小,溶液中的

OK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由于水电离出的H+、OH一浓度相等,故由水电离出的c(H+>dOlT)

减小,错误;D项,加入的0.1molNaHSCh固体与0.05molNa2co3恰好反应生成0.1mol

Na2so4,溶液呈中性,故溶液pH减小,加入NaHS04,引入Na+,所以c(Na*)增大,错误。

4.(2018•北京,11)测定0.1mol・LrNa2sCh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①②③④

温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0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f+H2OHSO'+OFF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一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心值相等

答案c

解析①一③的过程中,pH变小,说明sor水解产生的c(OH-)减小;升高温度,sor的水

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SO「水解产生的c(OH-)应增大,pH应增大,而实际上溶液的pH

减小,其主要原因是实脸过程中部分SO1被空气中的6氧化生成SOM,溶液中c(SOM)减

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中dOK)减小,pH减小;①一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SOf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而c(SOr)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二者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

不一致,C错;Na2sCh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存在水解平衡:SOf+

-

H20HSO;+OH,A对:实验过程中,取①®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b溶液

做对比实睑,④产生白色沆淀多,说明④中sor的数目大于①中sor的数目,④中sor的

数目小于①中sor的数目,所以④中OH一的数目小于①中OH一的数目,pH不同,B而;Kw

只与温度有关,D对。

(1)盐类水解易受温度、浓度、溶液的酸碱性等因素的影响。以氯化铁水解为例,当改变条件,

如升温、通入HC1气体、加水、加铁粉、加碳酸氢钠等时,应从平衡移动方向、pH的变化、

水解程度、现象等方面去归纳总结,加以分析掌握。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问题。酸式盐一般既存在水解,又存在电离。如果酸式盐的电离程度大

于其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Ch溶液;如果酸式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

溶液显碱性,如NaHCCh溶液。

角度三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

5.(2016・海南,5)向含有MgCCh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

小的是()

A.c(C0DB.c(Mg2+)

C.c(H+)D.K、p(MgCC)3)

答案A

解析含有MgCOa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CCh(s)Mg2+(aq)+COf(aq),滴

加少许浓盐酸与C0『反应生成CO2气体,促使平衡向右移动,则c(Mg2+)和C(H+)增大,aco「)

减小,温度不变,KWMgCCh)不变,故A正确。

(I)沉淀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具有动态平衡的特征,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

度保持恒定,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无关。

⑵溶度积(K’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溶液的温度有关,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

K$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

量考向预测

考向一电离平衡及应用

1.将浓度为0.1molL-1的HF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增大的是()

___(F)

①以H')②。(F。③式0旷)④Ka(HF)⑤心⑥C

A.①⑥B.②®

C.③⑦D.④⑤

答案C

解析HF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HF的电离,但c(H+)、C(F)、c(HF)都减小;温度不变,

人不变,,(H+)减小,则"OK)增大:温度不变,K(HF)不变,粤2=与曾,GF1减小,

卜)(\r)

则借蓝增大;根据电荷守恒知,c(H+)=c(OH-)+c(F-),)看—)=L

dOH)因为喘1增大'故普J减小。

CM)'

2.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一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R.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L0XI(ri3

C.该温度下,加入FeCb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该曲线上的点温度相等,升高温度,

不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故A项错误;b点c(H+)=c(OH)=l.OXIormol.L,故K“=

1.0X10-14,故B项错误;FeCb为强酸弱碱盐,Fe3+结合水电离出的OH,促进水的电离平

衡右移,c(H+)增大,c(OH-)减小,可能引起由bi句a的变化,故C项正确;由c点到d点,

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但温度不变,Kw不变,则稀释溶液不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故D项

错误。

3.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的HX、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pH随

1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X、HY都是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弱

B.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HX):a>b

C.常温下,。水(H'>cMOK):a<b

D-他怖=3时,若同时加热两种溶液,则悬J减小

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HY溶液加水稀释IO"倍,溶液的pH也随之增加了4,而HX溶液加水

稀释104倍后,溶液的pH变化小于4,因此HY为强酸,HX为弱酸,A项错误;电离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HX):a=b,B项错误;a、b两点对应溶液

中水的电离都因HX的电离而受到抑制,在a点时,溶液中HX电离出的c(H+)较大,对水的

电离抑制更强,因此在a点时溶液中cMH')、。水(0^1一)都比6点的小,则CMH+>CMOH-):

a<b,C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因此加热两溶液时,HY

是强酸,c(Y-)不变,而HX是弱酸,cQT)增大,则“才增大,D项错误。

考向二水解平衡及应用

4.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Na2co3与NaHCCh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

B.CaCL能促进Na2c。3、NaHCCh水解

C.Ab(SO4)3能促进Na2co3、NaHCCh水解

D.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pH均降低

答案B

+

解析Na2c03溶液、NaHCCh溶液中均存在Na'、COf.HCO晨H2co3、H>0H\H2O,

故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A正确;HCO;H++COf,加入Ca2+后,Ca?+和CO^反应生

成沉淀,促进HCO?的电离,且抑制COr的水解,B错误;AP+与COr、HCO?都能发生相

互促进的水解反应,C正确;AF+与COF、HCO5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都生成A1[OH)3

和CO2,导致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CaCL与Na2co3反应生成CaCCh,c(COM)减小,溶

液pH减小,HCO;H++COf,Ca2+与CO^结合促进HC05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

增大,溶液pH减小,D正确。

5.BiOQ是一种具有珍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制备BiOQ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可降低反应的剧烈程度

B.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I可抑制生成BiONOj

C.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3coONa(s)可提高Bi3+水解程度

D.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4NO3G)有利于BiOCl的生成

答案D

解析硝酸为强氧化剂,可与金属钮'反应,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03,可降低反应的剧

烈程度,A正确;金属钗'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物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iONO?,水解的禹

+

子方程式为Bi3++N0彳+比0BiONO3+2H,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1,使氢离子浓度增

大,硝酸钞水解平衡左移,可抑制生成BiONCh,B正确:氯化钮'水解生成BiOCl的离子方

程式为Bi^+CL+FhOBiOC14-2H+,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3coONa(s),醋酸根离子

会结合氢离子生成弱电解质醋酸,使氢离子浓度减小,氯化钮水解平衡右移,促进川3+水解,

C正确;结合C项分析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JNC)3(S),铁根离子水解生成氯离子,使氢离

子浓度增大,氯化初水解平衡左移,不利于生成BiOCl,且部分包'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水也

3+

会发生反应:Bi+NO;4-H2OBiONCh+2H+,也不利于生成BiOQ,D错误。

考向三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

6.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C10)2溶液的性质。

实验I:向().1molL「Ca(C10)2溶液中滴加酚酿试剂,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2:向0.1mol-LiCa(C10)2溶液中通入少量C0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3:向0.1mo卜Ca(C10)2溶液中通入少量SO?气体,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4:将0.1molLrCa(ClO)2溶液与0.1mol-L「NaHCCh溶液等体积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说明Ca(CIO)2溶液中存在反应C1O-+H2OHC1O+OH

2+

B.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Ca)c(COr)=/;Sp(CaCO3)

C.实验3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主要成分是CaSO4

D.由实验4可得出:Ka2(H2co3)>Ka(HQO)

答案D

-

解析实脸1酚肽变红说明Ca(C10)2水解显碱性,故存在C1O4-H2OHC1O+OH,A

项正确;实验2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有c-(Ca2

+

)c(COr)=^p(CaCO3),B项正确:SO2气体被Ca(C10)2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CaSC)4沉淀,

C项正确;实脸4生成的碳酸钙是难溶固体,不能得出Ka2(H2co3)>Ka(HC10),D项错误。

7.向lOOOmLO.50moiL।NaHCOa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CaCb溶液,观察到明显产生浑

浊时,停止滴加;取少量所得浑浊液加热,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滴加CaCL溶液时的实加热浑浊液时的

实验序号(,(CaCh)/(mol-L')验现w

实验现象

至1.32mL时产生明显

①0.05有较多气泡生成

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至15.60mL时产生明

②0.005有少量气泡生成

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10.(X)mL

0.50mol,L_|

③至20mL未见浑浊—

NaHCO力容液0.0005

A.①中产生浑浊的原因是c(Ca2,)c(COf)>Ksp(CaCO。

B.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了反应:2HCO5+Ca2'=CaCO3I+H2co3

C.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CaCCh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02

1

D.向上述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鼠0.5mol,L_CaCl2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

答案C

解析①中能产生碳酸钙沆淀,说明c(Ca2+)YCC)r)>Ksp(CaCO3),A项正确;未加拉前①

和②不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碳酸未饱和,加热后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反应:2HCO3+Ca2+=CaC03I+H2cCh,B项正确;结合B项

分析知,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H2c03受热分解生成了C02,C项错误;向上述NaHCCh

溶液中加入足量0.5mol-L-1CaCk溶液,发生反应CaCL+2NaHCO3=CaCO3I+2NaCl+

CO2f+H2O,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D项正确。

专题强化练

1.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石蕊分子(HZ)及其酸根离子亿一)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则Z

一的颜色是()

A.蓝色B.紫色

C.红色D.由溶液酸碱性确定

答案A

解析根据石蕊是一种弱酸可知,石蕊分子HZ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ZH++Z,

酸性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显红色,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则HZ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HZ的浓度增大,溶液变成红色,则HZ为红色;碱性溶液中石装溶液显蓝色,碱性溶液中氢

离子浓度减小,z—的浓度闱大,则Z-的颜色应该为蓝色。

2.常温下,将pH均为3,体积均为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V

pH随1g正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相同倍数时:c(A)>c(B-)

B.水的电离程度:b=c>a

C.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h>c>a

D.溶液中离子总浓度:a>b>c

答案B

解析根据图像,当1g方2时,HA溶液:pH=5,HB溶液:3<pHV5,故HA为强酸,

HB为弱酸。稀释相同倍数时,溶液的pH:HA溶液AHB溶液,溶液中c(A-)Vc(B)A项

错误;酸抑制水的电离,酸中c(H+)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c(H+):a>b=c,则水的

电离程度:b=c>a,B项正确;a、c点溶液体积相同,c点pH大于a点,c点溶液中c(A)

Va点溶液中c(B),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a>c,b点相对于a点加水稀释,促进HB的

电离,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b>a,故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b>a>c,C项错误;结合

C项分析知,溶液中离子总浓度:a>c,b、c点溶液的pH相等,b、c点两溶液中的电荷守

恒分别为c(H*)=c(B)+c(OH-)、dH+)=c(A)+c(OH-),溶液中离子总浓度:b=c,故溶

液中离子总浓度:a>b=c,D错误。

3.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

Mn2+(aq).,下列有关叙述E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嘿噜

Asp(VUo)

B.MnS的小小于CuS的心

C.达到平衡时c(Mn2+)=c(Cu2+)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S固体后,溶液中c(Cu2+)、c(Mn?+)均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反应的F衡常数"十]=,丫=钙%吆,故A正确;化学式相似的物

质,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故MnS的K$p比CuS的K$p大,故B错

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增大硫离子的浓

度,平衡向左移动,所以c(Cu2+)、以乂/+)均减小,故D错误。

4.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MgC03,含少量Si。?、Fez。?和AI2O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

流程如图:

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iO2.Fe(OH)3和Al(0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出镁的反应为MgO+2NHQ=MgC12+2NH3t+&0

B.沉镁的操作不能在较高温度卜进行

C.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只有NH?

D.分离Mg?'与AP+、FJ+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

答案C

解析高温燃烧后Mg元素主要以MgO的形式存在,MgO可以与锭根离子水解产生的互离

子反应,促进镁根离子的水解,得到氯化镁、氮气和水,所以浸出镁的反应为MgO+

2NH4Cl=MgCI2+2NH3t+H2O,A项正确:一水合氯受热易分解,沉镁时在较高温度下进

行会造成一水合氮大量分解,挥发出氯气,降低利用率,故沉镁的操作不能在较高温度下进

行,B项正确;在浸出的操作中,NH3可以回收制备氨水,用于沉镁,在沉镁的滤液中含有

2+

NH4C1,可用于浸出时的反应液,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I,C项错误;Mg

与A13+、Fe3+的氮氧化物的Ksp相差较大,因此分离Mg2+与AP、Fe?+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

物KSp的不同,D项正确。

5.某含铳废水中主要含有MnSO》另含HIFe2\Ca2\Mg2\Cu2\A^+等,某同学为

了回收Mn单质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