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每课时分层训练汇编(含三套题)_第1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每课时分层训练汇编(含三套题)_第2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每课时分层训练汇编(含三套题)_第3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每课时分层训练汇编(含三套题)_第4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每课时分层训练汇编(含三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候》分层训练(第1课时)

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下面为我国冬季集中供暖区域和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冬季,我国各地区是否进行集中供暖,主要考虑的是各地()

A.气温的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海拔的高低

D.人口的多少

2.集中供暖区与非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与我国1月()

A.-16℃等温线接近B.-8℃等温线接近

C.0℃等温线接近D.8℃等温线接近

读我国某月着装分布图,完成3—4题。

C.南北气温差异较大D.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4.从气温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比较适宜避暑的是()

A.北京B.武汉C.拉萨D.西安

读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和广州、哈尔滨、武汉、北京四个城市的降水量

5.据图判断,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与纬线平行B.西多东少,呈阶梯状分布

C.均匀分布D.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6.表示广州降水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T

7.甲、乙、丙、丁四地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主要表现为()

A.降水集中在4—10月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C.南方雨季比北方短D.北方降水量比南方大

知识点3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西瓜喜温、耐炎热、怕低温、怕涝,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种植西

瓜。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能够广泛种植西瓜,主要是因为()

A.夏季普遍高温B.冬季普遍寒冷C.夏季降水丰富D.冬季降水稀

9.夏季,我国很多地区的西瓜常会因降水过多而减产,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降水集中在夏季B.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C.降水季节变化小D.雨季开始早、结束早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新情境•生活情境[2025张家口期中]下图为某年12月某日中国秋裤预警

1.“不穿秋裤则冻”的城市有()

往北气温越低。冬季,我国各地区是否进行集中供暖,主要考虑各地气温

的高低,A正确。

2.C【解析】据图可知,集中供暖区与非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与我国1月0℃

温线接近,C正确。

3.D【解析】

4.C【解析】该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高,属于夏季八读图可知,该月只

有我国青藏地区的人们穿保暖性较好的皮夹克,说明该地区7月气温相对较低,

适宜避暑。选项中拉萨位于青藏地区,C正确。

5.D【解析】根据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知,我国东南地区降水多,西北地

区降水少,总体上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6.D【解析】读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可知,四个城市中,广州的降水量最大。

甲、乙、丙、丁表示的四个城市中,丁降水量最大,因此表示广州降水特点的是

丁,D正确。

7.A【解析】读图可知,四个城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4—10月降水较多。

8.A【解析】

9.A【解析】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若夏季

降水过多且集中,可能会使土地积水,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造成西瓜减产,A

正确、C错误;若这些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则整体降水量会较少,一般不

会因降水过多而导致西瓜减产,B错误:若这些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早,则降

水时间提前,但降水量不一定过多,西瓜也不一定会减产,D错误。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A【解析】读图可知,哈尔滨位于“不穿秋裤则冻”的地区。

2.A【解析】与图中秋裤分界线大体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

该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故选A。

3.A【解析】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冬季我国南北地区“秋裤”需求

不同,反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4.(1)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入冬时间越来越早。(2)反映了我国冬季

南北温差大。(3)太阳镜、防晒霜、短袖等。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几个城市自南向北,常年平均入冬日

期分别为11月21日、11月1日、10月2日,入冬时间越来越早。(2)“候鸟式

生活,即北方群众冬季到南方过冬,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0(3)二亚纬度

低,冬季气温高,太阳辐射强,因此需要携带防晒霜、太阳镜、短袖等。

《气候》分层训练(第2课时)

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2025成都期末]一般情况下,旬(指最近十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时,

柳树、桃树、槐树等落叶林木会陆续长出绿色的叶子。下图为全国树叶变绿进程

预估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树叶在2月底到3月底前变绿的区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为()

A.热带B.亚热带C.寒温带D.暖温带

2.推测我国春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北高南低B.西高东低C.内陆高沿海低D.南高北低

[2025淄博期中改编]G7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连接首都北京和新

疆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沿G7高速公路到乌鲁木齐,可以欣赏多种色彩。读

G7高速公路路线图,完成3—4题。

"一高速公路•♦:V沙漠小山脉,湿润区口半湿润区口半干旱区口干旱区

3.自东向西,G7高速公路依次穿过()

A.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

B.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C.半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D.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4.夏季从北京出发,沿G7高速公路先后可欣赏到的色彩可能是(:

A.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B.草原青、林海绿、沙漠黄

C.林海绿、沙漠黄、草原青D.沙漠黄、苴原青、林海绿

新情境•生产情境[2025青岛期末改编]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

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5—6题。

5.我国本草种类丰富,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

中草药。这体现了我国()

A.寒、温、热三带齐全B.气候复杂多样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季风气候显著

6.黄黄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为()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D.全年气温低,降水稀少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二、综合题

北京某校师生暑期到张壁古堡、烟墩角村、青木川古镇进行研学旅行。图a

是三个地点位置示意图,图b是三个地点特色民居相关信息示意图。据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1100120°

图a

青木川古镇旱照屋:多用

木材和得瓦搭建,屋糖探

出,得体较薄,屋顶保斜,

张壁古堡窑洞:多为拘挖3一

而成,屋顶平,墙体较厚,

烟墩角村海草房:石砌,小

窗厚墙,屋顶苫海草,再罩

上渔网以防海草被风吹走。

图(b)

海拔/米

(1)据材料分析,图a中的甲、乙、丙三地中,—地是烟墩角村,

和两地位于暖温带地区。

(2)图c是甲、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图沿方向

制,剖面线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是A一渭河谷地一秦岭一汉中盆地。

(3)说出下表是甲、乙、丙三地中哪一地的气候资料表,并说明判断理

由。(请从气温、降水两方面作答)

1月(最冷月)7月(最热月)年均温14℃

气温/℃2.425

降水量/mm8.7175年降水量800—1000mm

(4)读图b,请从三地特色民居中任选一个,说出其建筑特点与气候的关

系。

参考答案

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LD【解析】读图可知,树叶在2月底到3月底前变绿的区域主要属于暖温

带,D正确。

2.D【解析】根据文字材料可知,树口|变绿与气温回暖有关。据图可知,树

叶变绿时间由南向北大致越来越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高北低,D

正确。

知识点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3.A【解析】读图可知,G7高速公路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A正确。

4.A【解析】G7高速公路大致东西向延伸,从东向西由于降水越来越少,沿

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所以沿途先后可欣赏

到的色彩可能是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A正确。

5.B【解析】

6.C【解析】由图可知,黄黄主要分布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

是冬

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C正确。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乙甲乙(2)东北一西南黄土高原(3)丙地。该地1月平均气

温在O〈m>℃</ni>以上,年降水量在8001nm以上,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4)

旱船屋一一屋檐探出、屋顶倾斜,降水较多;墙体较薄,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木构架,气候条件适宜林木生长,就地取材。窑洞一一墙体厚,冬季寒冷;平顶,

降水较少。海草房一一石砌、小窗、罩渔网,多大(海)风;斜屋顶,降水较多;

墙体厚,冬季寒冷。

【解析】(1)由图b中信息可知,烟墩角村应位于沿海地区,图a中乙位于

沿海。甲位于黄土高原,乙位于山东沿海,两地都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属于

暖温带;丙地位于秦岭南侧,属于亚热带。(2)根据图a中甲、丙两地的相对位

置分析,该地形剖面图是沿东北一西南方向绘制的。A位于秦岭及渭河谷地以北,

是黄土高原。(3)秦岭一淮河一线是1月份0℃等温线和800nmi年等降水量

线经过的地方。由表中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1000mm可知,

该地是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丙地。(4)根据各特色民居屋顶坡度大小、墙体厚

薄等特点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

《气候》分层训练(第3课时)

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中国的四季划分以温度为主要指标,参照一些物候现象。5天为一候,候平

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二者之间为春季或秋季。读

中国四季类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长夏无冬,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河流

2.图中乙、丙两地都属于长冬无夏区,其主要原因是()

A.乙、丙两地纬度均较高B.乙、丙两地海拔均较高

C.乙地纬度较高,丙地海拔较高D.乙地海拔较高,丙地纬度较高

新情境•传统文化敦煌莫高窟和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先后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莫高窟保存较为完整。读我国两大石窟位置和气候资

料图,完成3—4题。

敦煌式高窟

龙U6席

3.敦煌壁画保存完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②风沙掩埋③全年高温④湿润多雨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4.造成两大石窟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差异D.人类活动

新题型•地理实验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制作了我国地形简易模型,并在此

模型的基础上模拟演示了影响我国的季风。他们利用加湿器“制造”湿润气流,

利用小风扇“制造”风。据此完成5—6题。

5.甲同学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道具和放置位置可帮助他正确演

示的是()

①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东南部

②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北部

③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东北部

④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南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6.乙同学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北部,并在风扇前放置了冒着冷气的

雪糕,如果移除—(道具),他们演示的是影响我国的一季风。()

A.加湿器冬B.雪糕冬C.小风扇夏D.雪糕夏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2025厦门期末]冷流降雪是冷空气南下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被抬升

至一定高度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每年冬季,山东半岛北部降雪量明

显高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尤其烟台市和威海市,被称为我国的“雪窝子”读

山东半岛多年平均降雪量分布图,完成1—2题。

2…,多年平均降当属/毫米《0,等高线/米▲山峰。城市

1.图示地区多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增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东北向西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增

2.影响“雪窝子”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海陆位置、地形地势D.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新情境-生活情境[2025中山期末]“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南下的冷空

气与北上的暖空气相互影响过程中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

常年份的现象,对春耕影响较大。如图为我国局部出现“倒春寒”的大致时旬示

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易出现“倒春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南北降水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

C.东西干湿差异大D.季风气候显著

4.影响我国“倒春寒”出现时间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洋C.地形D.海陆

5.春耕时节应对“倒春寒”的有效措施是()

A.延迟播种B.喷灌、滴灌C.覆盖塑料膜D.植树造林

6.油菜花是乡村田野最美的景致,用金黄的色彩装点着神州大地。下面为我

国油菜开花时间分布图和辽宁丹东、江西婺源的气候资料图。

气温/工丹东降水量/mm气温/工婺源降水量/mm

(1)每到油菜开花的季节,江西婺源总能吸引无数游客。婺源油菜开花的

时间可能在(填日期范围),当地油菜开花时平均气温约

(2)丹东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一个,丹东油菜开花的时间比

婺源一(早/晚)。

(3)说出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时间的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

(4)与丹东相比,青海门源的油菜开花时间更晚,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LA【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处于热带,因此全年气温较

高,长夏无冬,秋去春来,A正确。

2.C【解析】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北纬50°以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

低,因此长冬无夏。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因此长冬无复。

C正确。

3.C【解析】

风沙堆积在洞窟周围,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壁画的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保护了壁画,②正确。C正确。

4.A【解析】由图可知,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来自东

南方向的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龙门石窟距离海洋相对较近,受湿

润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因此造成莫高窟、龙门石窟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位置,A正确。

5.D【解析】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夏季盛行偏南

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甲同学在模拟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时,要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以演示

从东南部和西南部吹来的湿润气流,①④正确。故选D。

6.A【解析】乙同学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模型西北部,并增加雪糕道具,

由此可猜测他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西北季风),采用加湿器

道具则不能形成较为干燥的风,因此需要移除加湿器。故选A。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C【解析】读图可知,山东半岛的降雪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C正确。

2.C【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台和威海北临黄海,背靠山地丘

陵,处于由海洋吹来的冬季风的迎风坡,从而形成丰富的降雪,使其成为“雪窝

子”,所以影响“雪窝子”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地势,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