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选择题专练_第1页
江苏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选择题专练_第2页
江苏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选择题专练_第3页
江苏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选择题专练_第4页
江苏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选择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选择题专练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民间文学的主要传承方式是()。A.书面印刷B.口头传唱C.影视传播D.教育普及2.《诗经》中的“风”部分主要收录的是()。A.宫廷乐歌B.贵族诗篇C.民间歌谣D.史事叙事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分类?()A.神话传说B.英雄故事C.爱情故事D.科幻小说4.汉族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叙事结构是()。A.线性叙事B.回环叙事C.并列叙事D.多视角叙事5.民间文学“集体性”特征的核心在于()。A.创作者身份单一B.表现形式固定C.读者群体广泛D.主题永恒不变6.下列哪一项是北方民歌“山歌”的主要特点?()A.曲调舒缓B.叙事性强C.变化灵活D.节奏缓慢7.民间文学“变异”现象的主要成因是()。A.文本固定不变B.传播过程干扰C.创作者刻意修改D.社会环境稳定8.中国民间文学“三套车”不包括()。A.民歌B.民舞C.民歌故事D.民俗仪式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南方渔歌的艺术特征?()A.叙事性强B.节奏明快C.语言朴实D.调式复杂10.民间文学“活态性”的主要体现是()。A.文本固定不变B.世代传承不断C.形式完全统一D.内容绝对真实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中国民间故事的地域分布特征包括()。A.北方多英雄传说B.南方多爱情故事C.西部多神话传说D.中原多历史故事2.民间文学“即兴性”的主要表现有()。A.语言灵活多变B.结构临时调整C.主题反复出现D.表现形式固定3.汉族民间谚语的主要功能包括()。A.劝诫教育B.生产指导C.娱乐消遣D.宗教宣传4.下列哪些属于中国民间史诗的典型特征?()A.史诗性规模B.集体创作C.世代传承D.宫廷创作5.民间文学“变异”现象的意义在于()。A.丰富文本内涵B.增强传播活力C.突破艺术局限D.消解文化认同6.中国民间叙事诗的常见叙事模式包括()。A.线性发展B.环形回归C.并列展开D.多线交织7.民间文学“活态性”的主要体现有()。A.传承主体多样B.表现形式灵活C.主题不断更新D.传播渠道单一8.下列哪些属于中国民间歌谣的分类?()A.劳动号子B.情歌对唱C.婚丧歌D.童谣9.民间文学“集体性”的成因包括()。A.创作主体多元B.传播群体广泛C.形式高度固定D.内容世代传承10.中国民间文学的地域特色包括()。A.北方粗犷豪放B.南方细腻婉约C.西部神秘粗犷D.中原典雅庄重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民间文学的所有作品都必须有明确的作者。()2.中国民间故事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3.民间谚语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书面书写。()4.中国民间史诗的创作者都是贵族阶层。()5.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会削弱作品的艺术价值。()6.中国民间歌谣的调式主要受地域文化影响。()7.民间文学的“活态性”意味着其内容完全不稳定。()8.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化”特征是绝对固定的。()9.民间文学的所有作品都必须符合主流价值观。()10.中国民间文学的“地域性”主要体现于语言差异。()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B解析:民间文学以口头传唱为主要传承方式,具有“活态性”和“集体性”特征。2.C解析:《诗经》中的“风”部分主要收录的是民间歌谣,反映下层社会生活。3.D解析: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分类包括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爱情故事、民间寓言等,科幻小说不属于传统民间文学范畴。4.A解析:《孔雀东南飞》采用线性叙事结构,讲述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5.C解析: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在于其读者群体广泛,而非创作者身份单一或表现形式固定。6.C解析:北方山歌以变化灵活著称,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常用于劳动场合。7.B解析: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主要成因是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如口耳相传的失真。8.D解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车”包括民歌、民歌故事、民俗仪式,不包括民舞。9.D解析:南方渔歌调式相对简单,语言朴实,节奏明快,叙事性强。10.B解析:民间文学的“活态性”主要体现于世代传承不断,而非文本固定不变或形式完全统一。二、多选题1.A、B、C、D解析:中国民间故事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北方多英雄传说,南方多爱情故事,西部多神话传说,中原多历史故事。2.A、B解析:民间文学的“即兴性”表现在语言灵活多变和结构临时调整上,而非完全固定。3.A、B解析:汉族民间谚语的主要功能是劝诫教育和生产指导,而非娱乐消遣或宗教宣传。4.A、B、C解析:中国民间史诗具有史诗性规模、集体创作和世代传承的特征,而非宫廷创作。5.A、B、C解析: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能够丰富文本内涵、增强传播活力、突破艺术局限,而非消解文化认同。6.A、B、D解析:中国民间叙事诗常见线性发展、环形回归或多线交织的叙事模式,而非简单并列展开。7.A、B解析:民间文学的“活态性”体现在传承主体多样和表现形式灵活上,而非主题不断更新或传播渠道单一。8.A、B、C、D解析:中国民间歌谣包括劳动号子、情歌对唱、婚丧歌、童谣等分类。9.A、B、D解析: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成因在于创作主体多元、传播群体广泛和内容世代传承,而非形式高度固定。10.A、B、C、D解析:中国民间文学的地域特色明显,北方粗犷豪放,南方细腻婉约,西部神秘粗犷,中原典雅庄重。三、判断题1.×解析:民间文学多为集体创作,不一定有明确的作者。2.√解析:中国民间故事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是基本叙事框架。3.×解析:民间谚语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而非书面书写。4.×解析:中国民间史诗的创作者多为普通民众,而非贵族阶层。5.×解析: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可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活力,而非削弱。6.√解析:中国民间歌谣的调式主要受地域文化影响,形成鲜明地域特色。7.×解析:民间文学的“活态性”意味着其内容相对稳定,而非完全不稳定。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