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25自考区域国别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易错题专练_第1页
湖北2025自考区域国别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易错题专练_第2页
湖北2025自考区域国别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易错题专练_第3页
湖北2025自考区域国别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易错题专练_第4页
湖北2025自考区域国别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易错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2025自考[区域国别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易错题专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1.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土地国有B.平均分配土地C.奴隶制废除D.资本主义经济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推翻封建制度D.挽救民族危机4.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守旧派5.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三民主义B.民主与科学C.自由平等D.无产阶级专政6.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辛亥革命的失败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A.1919年B.1921年C.1925年D.1927年8.长征的胜利意义在于:A.粉碎了国民党围剿B.保存了革命力量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9.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由谁提出的?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邓小平10.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标志是: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社会主义改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民族矛盾加剧D.西方列强侵略加剧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包括:A.推翻了清朝统治B.打击了外国侵略C.促进了农民运动发展D.探索了救国道路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兴办近代民用工业C.创办新式学堂D.派遣留学生4.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A.政治改革B.经济改革C.教育改革D.军事改革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A.推翻了清朝统治B.结束了封建帝制C.建立了中华民国D.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包括: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促进了民族觉醒D.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包括:A.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提供了新的革命理论C.形成了新的革命领导力量D.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8.长征的重要意义包括:A.保存了革命力量B.实现了战略转移C.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D.增强了党的团结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包括:A.政治民主B.经济建设C.文化教育D.军事斗争10.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任务包括:A.巩固新生政权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发展国民经济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1.鸦片战争发生于____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袖是____。3.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4.戊戌变法历时____天。5.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朝的统治。6.五四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____召开。8.长征的起点是____,终点是____。9.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____提出的。10.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____的开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5题)1.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3.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4.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5.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1.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B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平均分配土地,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B解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加强国防,镇压人民起义。4.B解析: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5.A解析: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6.A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强烈不满,爆发了爱国运动。7.B解析: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8.D解析:长征的胜利意义在于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保存了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9.A解析: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由毛泽东提出的,通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抗击日本侵略。10.A解析:新中国的成立的重要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矛盾加剧、西方列强侵略加剧。2.BC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包括打击了外国侵略、促进了农民运动发展、探索了救国道路,但没有推翻清朝统治。3.ABCD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4.ABCD解析: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军事改革。5.ABCD解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6.ABCD解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包括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了社会进步。7.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包括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提供了新的革命理论、形成了新的革命领导力量、推动了社会变革。8.ABCD解析:长征的重要意义包括保存了革命力量、实现了战略转移、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增强了党的团结。9.ABCD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包括政治民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军事斗争。10.ABC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任务包括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填空题1.18402.洪秀全3.“自强”“求富”4.1035.清6.“外争主权”“内除国贼”7.上海8.瑞金;吴起镇9.毛泽东10.新民主主义四、简答题1.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破坏,领土被侵占,经济被掠夺。其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再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社会动荡不安。最后,鸦片战争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救国道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其次,促进了农民运动的发展,展现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再次,探索了救国道路,虽然最终失败,但其经验教训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借鉴;最后,推动了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反抗意识。3.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以增强国防力量;其次,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以发展经济;再次,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以培养人才;最后,派遣留学生,如容闳等人,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4.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治改革,如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以选拔人才;其次,经济改革,如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再次,教育改革,如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最后,军事改革,如编练新军,加强国防。5.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其次,提供了新的革命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再次,形成了新的革命领导力量,即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最后,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五、论述题1.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再次,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最后,推动了世界民主革命的进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2.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