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建工)》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南工业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建工)》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南工业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建工)》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南工业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建工)》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南工业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建工)》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工业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建工)》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抗侧移刚度最大的是()。A.框架结构B.框架剪力墙结构C.剪力墙结构D.筒体结构答案:D2.高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主要由()引起。A.梁柱弯曲变形B.柱轴向变形C.节点剪切变形D.基础沉降答案:A3.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24)规定,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比A级高度()。A.更高B.更低C.相同D.视结构体系而定答案:A4.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顶部的顺风向位移限值通常控制为()。A.H/500B.H/800C.H/1000D.H/1500答案:C(注:具体限值需结合规范,此处为示例)5.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应使结构的自振周期()。A.大于弹性阶段风荷载的卓越周期B.小于场地土的特征周期C.接近结构的基本周期D.满足层间位移角限值答案:D6.抗震设计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是为了()。A.提高柱的抗压承载力B.使梁先于柱破坏,形成延性机制C.减少柱的轴压比D.降低结构自重答案:B7.计算高层建筑水平地震作用时,采用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A.高度不超过40m且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B.高度超过100m的框筒结构C.大跨空间结构D.不规则结构答案:A8.框筒结构中,“剪力滞后”现象会导致()。A.角柱轴力增大,腹板框架中柱轴力减小B.角柱轴力减小,腹板框架中柱轴力增大C.所有柱轴力均匀分布D.梁的剪力集中答案:A9.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的最小厚度,当层高为4m时,不宜小于()。A.160mmB.200mmC.250mmD.300mm答案:B(注:规范要求剪力墙厚度不宜小于层高的1/25,4m层高对应160mm,但需结合其他条件,此处为示例)10.高层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主要优点是()。A.抗火性能好B.自重轻、施工速度快C.刚度大D.造价低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主要包括______和风荷载。答案:地震作用2.框架结构的合理适用高度通常不超过______m(非抗震设计)。答案:60(注:具体数值需参考规范,此处为示例)3.剪力墙结构按洞口大小和分布可分为整体墙、小开口墙、联肢墙和______。答案:壁式框架4.风荷载的基本风压是指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______m高度处、10min平均的年最大风速确定的风压值。答案:105.抗震设计的“三水准”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______”。答案:大震不倒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和耗散地震能量。答案:传递水平剪力7.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位移时,需考虑______效应(PΔ效应)对侧移的影响。答案:二阶8.筒体结构可分为框筒、筒中筒、______和束筒结构。答案:桁架筒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限值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______和抗倾覆能力。答案:整体稳定10.水平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按各抗侧力构件的______比例分配。答案:抗侧移刚度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比较。答案:框架结构优点:空间灵活,易满足大跨度需求;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缺点: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适用高度低(通常≤60m)。剪力墙结构优点:抗侧移刚度大,水平位移小,适用高度高(通常≤150m);抗震性能好。缺点:空间布置受限,不利于大空间需求;自重较大,基础造价高。2.说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协同工作”的含义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答案:协同工作指框架与剪力墙通过楼盖连接,在水平荷载下共同变形,框架以剪切变形为主,剪力墙以弯曲变形为主,两者变形协调后形成弯剪型变形曲线。协同工作使框架下部剪力减小(剪力墙承担主要剪力),上部剪力增大(框架弥补剪力墙上部刚度不足),从而优化内力分布,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和抗侧移能力,延长适用高度。3.高层建筑为何需要控制层间位移角?主要限值依据是什么?答案:控制层间位移角是为了防止结构因过大的层间变形导致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幕墙)开裂或破坏,同时避免主体结构出现严重损伤。限值依据包括:非结构构件的变形适应能力(如填充墙的裂缝控制)、主体结构的延性需求(避免脆性破坏)、设备管线的变形耐受能力。我国规范(如JGJ32024)对不同结构体系规定了层间位移角限值(如框架结构1/550,剪力墙结构1/1000)。4.简述抗震设计中“强剪弱弯”原则的含义及实现方法。答案:“强剪弱弯”指确保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剪切破坏晚于弯曲破坏,避免脆性剪切破坏。实现方法:(1)对梁、柱等构件的剪力设计值进行放大(如乘以剪力增大系数);(2)限制剪跨比(剪跨比小的构件易发生剪切破坏,需加强配箍);(3)按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箍筋(包括最小配箍率、箍筋间距和直径要求);(4)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避免强度过高导致剪切脆性)。5.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案:(1)作用性质:风荷载是静力或准静力作用(平均风+脉动风),地震作用是动力作用(惯性力);(2)作用方向:风荷载主要为水平方向(顺风向、横风向),地震作用为多方向(水平+竖向,以水平为主);(3)重现期:风荷载基本风压对应50年重现期,地震作用分多遇地震(50年63.2%超越概率)、设防地震(50年10%超越概率)、罕遇地震(50年2%~3%超越概率);(4)对结构的影响:风荷载长期作用,需控制位移和舒适度(如顶点加速度);地震作用短期、剧烈,需保证结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风压w₀=0.6kN/m²(50年重现期),地面粗糙度为B类,结构总高度H=60m,顶层(第20层)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_s=1.3,阵风系数β_z=1.5。计算顶层处的风荷载标准值w_k(注:B类地面粗糙度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_z按H=60m查得为1.67)。答案: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w_k=β_z·μ_s·μ_z·w₀(2分)已知:β_z=1.5,μ_s=1.3,μ_z=1.67,w₀=0.6kN/m²(2分)代入计算:w_k=1.5×1.3×1.67×0.6(5分)=1.5×1.3=1.95;1.95×1.67≈3.2565;3.2565×0.6≈1.954kN/m²(5分)答:顶层处风荷载标准值约为1.95kN/m²(1分)。2.某8层框架结构,第3层横向框架的抗侧移刚度D=5×10⁴kN/m,该层总水平地震剪力V=800kN,相邻上、下层的抗侧移刚度分别为D上=4×10⁴kN/m,D下=6×10⁴kN/m。采用D值法计算第3层各柱分配的水平剪力(假设该层有5根柱,各柱D值相等)。答案:(1)层间剪力分配原则:第i层某柱的剪力V_ij=V_i×(D_ij/ΣD_i)(3分)(2)第3层总抗侧移刚度ΣD_3=5×10⁴kN/m(已知)(2分)(3)各柱的D值:D_ij=ΣD_3/5=5×10⁴/5=1×10⁴kN/m(3分)(4)第3层水平剪力V=800kN,分配至单柱的剪力:V_ij=800×(1×10⁴/5×10⁴)=800×(1/5)=160kN(5分)(5)验证:5根柱总剪力=5×160=800kN,与层间剪力一致(2分)答:第3层每根柱分配的水平剪力为160kN(0分,已包含在步骤中)。五、综合分析题(20分)某28层(高度98m)住宅建筑,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0.15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业主要求采用大空间灵活布置(如部分楼层需设置20m跨度的客厅),同时需控制造价。试分析:(1)可选的结构体系及优缺点;(2)若选择框架剪力墙结构,需重点关注哪些设计要点?答案:(1)可选结构体系及优缺点:①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点是框架提供大空间(通过局部抽柱或增大柱距),剪力墙提供足够抗侧刚度,适用高度(98m)满足7度区要求(B级高度框架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约140m);缺点是需合理布置剪力墙数量,避免空间受限,造价高于纯框架。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优点是通过框支层实现大跨度(20m),上部为普通剪力墙保证刚度;缺点是框支层为薄弱层(传力复杂),需加强抗震措施(如提高抗震等级、设置落地剪力墙),造价较高(转换梁/板尺寸大)。③框架核心筒结构:优点是核心筒提供主要抗侧刚度,周边框架可布置大跨度梁;缺点是核心筒占用中央空间(住宅需考虑户型设计),造价高于框架剪力墙。综合业主需求(大空间、控造价),优先推荐框架剪力墙结构(4分)。(2)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①剪力墙布置:沿两个主轴方向均匀对称布置,避免结构扭转;在楼梯间、电梯井等位置设置剪力墙(利用墙体减少空间占用);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4B,B为楼面宽度),避免楼盖变形过大。②刚度匹配:控制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宜小于结构总剪力的20%或1.5倍计算值),确保框架具备一定抗侧能力;调整剪力墙数量使自振周期合理(T1≈0.08~0.1H=7.84~9.8s,避免与场地特征周期(Ⅱ类第一组Tg=0.35s)共振)。③大跨度框架设计:20m跨度梁需采用井字梁、预应力混凝土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降低梁高;柱截面需满足轴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