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选用)

考生须知

L本试卷共8页。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

分)

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撬棍、开瓶器、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

阻力博,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用胶头滴管吸液体

D.用高压锅煮饭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洗手盆存水弯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下水道异味上返,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吸液体,挤压胶头排出空气,松手后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被压

入滴管,利用了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

C.喷壶浇花是靠手压喷头使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将水喷出,利用的是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压

力差,并非单纯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煮饭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锅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使水沸点升高,不是

利用大气压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力擦黑板,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行李箱下安装轮子,变滑动为滚动,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故C符合题意;

D.瓶盖上刻有纹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这主要利用了()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C.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建筑工人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这一特点,铅垂线静止时沿竖直

方问,可据此判断墙是否竖直。

故选Ao

5.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火车轨道下面铺有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推土铲刃做得较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运输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D.吊车竖直向,上拉着建筑材料在水平方向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搬石头时,没有搬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力对物体不做功,

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推车水平前行,人给车一个水平前行的推力,车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所以力对物体做功,故

B符合题意;

C.叉车举高货物停在空中,叉车给货物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货物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

力对物体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吊车竖直向上拉着建筑材料在水平方向运动,吊车给建筑材料一个向上的拉力,建筑材料没有在拉力

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力对物体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有关浮力的现象与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沉入鱼缸水底的鹅卵石不受浮力的作用

B.人游泳时,潜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轮船在水中漂浮,是因为轮船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D.悬浮的潜水艇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后,将会上浮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沉入鱼缸水底的鹅卵石上下表面有压

力差,故使鹅卵石沉入水底,它仍然受到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只要人完全浸

入水中,无论潜入多深,受到的浮力都是相同的,故B错误;

C.轮船在水中漂浮是因为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而不是因为轮船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故C错

误;

D.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当潜水艇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后,其重力减小,

而浮力不变(因为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变).因此潜水艇将会卜浮.故DiF确.

故选Do

9.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其中使用的液体为水,甲、乙、丙、

丁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用片、F2、居、巴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生<鸟可知,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所受重力变小

B.该实验中所用的圆柱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乙图中,若流水杯中水面略低于温水口,则得到的浮力会偏小

D.丙图中,若只将圆柱体的一部分浸入水中,仍可得出巴-玛=5一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圆柱体的重力是其本身属性,浸入水中后重力不变,居<工是因为在丙中受到浮力,故A错

误;

B.圆柱体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有示数,说明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小于水的密度会漂浮,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故B错误;

C.浮力为4?=居-6,乙图中溢水杯水面略低于溢水口,并不是影响尸?、尸3的大小,故C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为&-=居一片,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5-石,无论圆柱体浸入水中体积

多少,都有月孕=。£,即乙一鸟=尼一百,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运动员跳伞时,运动员和伞在某一阶段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运动员的受力情况是:所受

重力为G,所受降落伞的拉力为K,所受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降落伞的受力情况是:所受重力为G2,

所受运动员的拉力为尸2,所受的空气阻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与/是一对平衡力

B.6与尸2是一对平衡力

C.G与G?大小之和与/大小相等

D.G?和人的合力大小与G1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运动员带着降落伞匀速卜滑,运动员和降落伞都处于平衡状态,各自合力为0,G与e平衡,

即月二G;G、居的合力和/平衡,即6+&=/,因此。与了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误;

B.月与入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K与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又因为^=G、E+G2=1/■可以推断出G1+G2=/,故C

正确;

D.根据居+G?=/可知。和尸2的合力大小与/大小相等,与G1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爬楼梯比赛,他们同时从一楼冲向三楼,结果乙同学首先到达,甲同学随后到

达。已知甲、乙两位同学的体重分别为G和G?,且G>G2。若甲同学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明和匕,乙

同学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W?和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叱>吗B.叱<吗C.6<gD.[>〃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已知甲、乙两位同学的体重分别为Gi和G2,且GI>G2,楼的高度相等,%=屹=h

由川=6/?可得,GJi>G2h,甲做的功多,故A正确,B错误;

w

CD.乙同学首先到达,甲同学随后到达,说明乙所用时间少,根据公式p=7可知,甲同学的功率可能

比乙同学的功率大,或者乙同学的功率可能等于甲同学的功率,即不能判断功率大小,故CD错误。

故选A。

12.如图所示为一瓶水分别正立与倒立放在水平桌面I:的情景,已知空瓶的质量为30g,瓶子的底面积为

30cm2,瓶盖的面积为6cm2。甲图中,水瓶正放时,液面到瓶底的距离•为10cm;乙图中,水瓶倒放

时,液面到瓶底的距离为4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强等于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B.甲图中,水瓶装满水后,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5xl(yPa

C.乙图中,水对瓶盖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D.乙图中,水对瓶盖的压强为5xl0‘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图中,水对瓶底压强〃水=/9g4i=1.0xl04g/m'xl0N/Zgx0.1m=1000为

水的体积V=S仗偏=30cm2x\0cm=300c/??3=3x104

水的质量m水=pV=1g/cmx300c加=300g=0.3版

水瓶对桌面压力F=G«=+G水=30x103kgxlON/kg+0.3依xION/kg=3.3N

F33N

水瓶对桌面压强唳=5底=30x10—2"°%

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若水瓶装满水,则增大的水的质量为

△m=pAV=1.0g/cmx30cxpx4cm=120g=0.12kg

水瓶对桌面压力为F=G总=(吗+时)g=(0.3依+0.12依+30xl(T”g)xl0N/依=4.5N

-F'4.5N,_.

则水瓶装满水后,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集=—?=L5xlOinRD/

j底JUx1um

故B正确;

C.乙图中,水对瓶盖的压力是由于水的压强产生,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压力才等于液体重力,

此瓶了•是不规则的(倒放时部分水压在瓶颈壁上),所以水对瓶盖的压力小于水所受重力大小,故C错

误;

D.由于在乙图在水对瓶盖的压力小于水所受重力大小,则水对瓶盖的压强

=5x10)。

“6x10Tm2

故D错误。

故选Bo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

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向前运动时,它一定受到向前的力

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D.同方向的二个力,其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

B.物体向前运动,可能是由于惯性,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如踢出去的足球),故B错误;

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一定为零,故C正确;

D.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分力之和,确实大于每个分力,故D正确。

故选CD。

14,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某同学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将往复摆动,如图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刚刚松手时,铁锁的重力势能最大

B.铁锁在最低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刚刚松手时的机械能

C.铁锁从刚刚松手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越来越大

D.铁锁从左侧最高点向人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势能转叱为动能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刚刚松手时,铁锁处于最高点,此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

B.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铁锁摆动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因此在最低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刚刚松手时的机械

能,故B错误;

C.铁锁从刚刚松手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越来越大,故C

正确;

D.铁锁从左侧最高点向人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有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克

服空气阻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AC。

15.如图所示,小阳用废弃的塑料笔芯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笔尾的横截面积为0.2cm2。使它漂浮在密

度为I.()g/cm3的水中,液面位于笔芯的M位置,M到笔尾的距离为2.5cm。使它漂浮在密度为1.2g/cm3的

盐水中,液面位于笔芯的N位置,N到笔尾的距离为4cm。图中M、N的位置未标出。关于这个简易密度

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其总体积为2.3cm3

C.若在笔头处缠绕适量的金属丝,则可以提高该密度计的精度

D.距离笔尾1cm的位置,对应的液体密度值为0.8g/cm3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设密度计质量为小,总长度为L,横截面积S=0.2cm2。在水中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夕水g/=股

得P,"l;=相

代入数据I.Og/cm3x(L-2.5cm)x().2cn[2=〃[①

同理,在盐水中漂浮时,七二「起水8%'=〃吆

得P盐水。盐水=m

8|JL2g/cm3x(L-4cm)x0.2cm2=/n(2)

联立方程解得L=11.5cm,m=1.8g

总体积V-11.5cmx0.2cin2-23cin3

故B正确,A错误。

C.在笔头缠绕金属丝可降低重心,使密度计竖直漂浮,同时增大浸入体积的变化量,使刻度更精细,故C

正确;

D.若是其他液体也符合。液/液=m,代入数据(11.5cm-1cm)x0.2cm2=1.8g

解得PQ0.86g/cm3,故D错误,

故选BCo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16题2分,18、19、23题各3分,17、20、22题各4分,21题

5分)

16.如图所示,把两个乒乓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在两个乒乓球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个乒乓球会_______,

说明两球中间流动的气体压强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两球外侧的气体压强。

【答案】①.靠近②.小于

【解析】

【详解】[1]当向两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速加快,导致该区域压强减小。由于外侧空气压强不

变,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两球会向中间靠近。

[2]艰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两球中间的气体流速大于外侧,因此中间的气

体压强小于外侧的气体压强。

1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固定一个斜面,分别将毛巾、棉布铺在

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分别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I)三次实验中,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o

(2)由实验可得,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_______,进而推断出小车的速度减小

得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它将。

【答案】(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2)①.远②.慢

(3)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三次实验均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小车,确保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这是控制变量法的

关键步骤,保证实验只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一变量。

【小问2详解】

[1]实验显示,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短,棉布表面中等,木板表面最远,证明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远

[2]由运动距离的不同反推,滑行距离越远说明速度减小越慢,直接验证了阻力对减速效果的影响。

【小问3详解】

根据理想实验法的核心思想进行推理,得出“不受阻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也是根据牛顿第一定

律的基本内容。

18.小阳选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A__A

(1)实验中使用的桌子应满足桌面光滑且______。

(2)桌面的两端各有一个定滑轮,其作用是_______o

(3)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二个力是否平衡的判断方法是

【答案】(1)水平(2)改变拉力的方向

(3)小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减小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较光滑的实验桌面,为了使两个小车在水平方向上

只受两个力,桌面必须水平。

【小问2详解】

桌面的两端各有一个定滑轮,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所以其作用是能改变作用力

的方向。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过程可知,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表明其处于平衡状态,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二个力是否平

衡的判断方法是小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微小压强计、一个盛有适量水的容器。小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液体内部

的乐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甲图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小阳

探究的问题是:;

(2)继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探头处的液体压强将(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

【答案】(1)见解析(2)①.变大②.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变大

【解析】

【小问I详解】

在甲图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橡皮膜朝向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

变化,结合转换法,小阳探究的问题是: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的关系?

【小问2详解】

[1]⑵继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探头处的深度变大,U形管中液面

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压强将变大。

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阳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电动机转轴通

过细线带动木板在水平底板上运动,且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电动机调节。他根据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猜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首先,小阳

计划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1)小阳计划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2)在计划的探究实验中,每次操作都(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控制木板运动的速度不

变;

(3)木板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稳定时,物块相对于底板处于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o

【答案】(1)压力大小

(2)需要⑶①.静止®.2.8

【解析】

【小问1详解】

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必须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自变量是

压力大小。

【小问2详解】

拉着长木板水平向左运动,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物块稳定时相对底板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

衡力,大小相等,此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小问3详解】

木板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8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时,

物块相对于底板是静止的,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

相等,此时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2.8N

2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阳为了研究在杠杆平衡且阻力B和阻力臂A一定时,动力Fi与动

力臂K的定量关系,他准备了铁架台、杠杆(相邻刻线的间距均为2cm)、钩码(质量均为50g)、弹簧测

力计等器材。

(1)实验中,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请你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小阳在杠杆右侧距离支点4个格的位置悬挂三个钩码(如图所示)并保持不变。在杠杆左侧距离支

点3个格的位置悬挂五个钩码,放手后杠杆将.

0

:二(1IIIIII11III11111T■,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在水平位置静止

(4)在如图所示的杠杆(选填“左侧”或“右侧”)距支点5个格(即动力臂为10cm)的位

置,用弹簧测力计沿的方向施加动力,直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案】(1)使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

(2)

Zt/in

耳/N

(3)A(4)①.右侧②.竖直向上

【解析】

【小问1详解】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力臂

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

【小问2详解】

小阳为了研究在杠杆平衡且阻力朽和阻力博/2一定时,动力B与动力博/1的定量关系,因此需要记录的

数据为动力和动力臂,故数据表格如下图所示:

ABC.由题意可知,右侧阻力臂为4=4x0.02m=0.08m

右侧阻力为鸟=G2=/??2g=3x0.05kgx9.8N/kg=1.47N

左侧动力臂为4=3x0.02m=0.06m

左侧动力为耳=5=町g=5x0.05kgx9.8N/kg=2.45N

则=2.45Nx0.06m=0.147Nm

F2l2=1.47Nx0.08m=0.1176Nm

则有64>6/2,左端下沉。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小问4详解】

如图所示,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的效果是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效果应是使

杠杆逆时针转动,杠杆才能平衡,由于相邻刻线的间距均为2cm.距支点5个格即动力臂为10cm,说明

力臂恰好在杠杆上,故可在杠杆的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施加动力,直至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22.小阳观察到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块在水中漂浮,于是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可能有

关。为了验证猜想,他用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盛有适量水的大烧杯、细

线等器材进行实验。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把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读出并记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

②将铁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静止时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6小

③用细线把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尸2。

④根据月刊=£一/,计算并记录铁块受到的浮力%”根据漂浮时月?2=鸟,记录木块漂浮时受到的

浮力F淬2。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p/(g-cnr3)7.90.6

FIN2.40.2

4/N2.1

%/N0.30.2

(1)由小阳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O

(2)请指出小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o

(3)针对小阳的错误,请你只用提供的器材进行改正,写出具外的实验步骤。

【答案】(1)有关(2)没有控制铁块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3)见解析

【解析】

【小问I详解】

由小阳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物体密度不同,浮力不同,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小问2详解】

铁块浸没在水中,但木块没有浸没水中,因此错误是没有控制铁块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小问3详解】

③用细线把铁块系在木块下面,再用细线把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只将铁块浸没水中,不接触烧

杯,静止时,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尸?。

④再将木块和铁块浸没水中,不接触烧杯,静止时,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

⑤根据七2二尼一七2.计算并记录木块受到的浮力C

23.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它们分别

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液体内4、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B。若两容器

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请分析并判断PA与1%的大小关系。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圆柱形容器中液体的深度小于乙圆柱形容器中液体的深度,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

液体压强相等,依据。=与可知,甲圆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圆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已知

gh

A、4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依据〃可知,A、8两点到容器底部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PAF>PBF。根据二〃一〃卜可知,A、4两点上方液体的压强关系为<〃吐,即PA</%。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24.

24.斜面理想实验

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科学理论中的某些难题,以原有的理论知识(如原理、定理、定律等)作为思想实验的

“材料”,按照严格的逻辑思维操作方法去“处理”这些思想实验的“材料”,从而得出一系列反映客观规律

的新原理、新定律,使科学难题得到解决。这个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它可以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经过科

学推理得出新的规律。虽然新的规律不能用实验在接验证,但是理想实验法逻辑严密,深刻地揭示了自然

规律,推动了科学发展。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经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当时,人们•直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物体运动的

原因。然而,伽利略对此产生质疑,并设计了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他将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

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而且发现斜面越光滑,小球上升的高度就越接近初始高度。基于

此,伽利略进一步设想:如图所示,如果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小球从左侧斜面的某一高度A处静止滚

下,那么它必定到达右侧斜面的相同高度C。不断减小右侧斜面的坡度,使小球从左侧斜面的相同高度A

处静止滚下,它仍会到达右侧斜面的相同高度D、E……右侧斜面的坡度越小,小球上升到相同高度所用

的时间就越长,运动路程也越远。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则小球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而会一直保持一种运

动状态,永远运动卜.去。这个实验虽无法实现绝对光滑的条件,但通过科学推理,有力地推繇了亚里士多

德的错误观点,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正确结论。

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智慧,更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物理

学发展的新篇章。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理想实验法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经过_____得出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2)在斜面理想实验中,小球从斜面的某•高度由静止滚下,它必定到达另•斜面的相同高度。请运用

机械能的知识解释其原因:o

(3)请再举出一个运用理想实验法研究的实例,并进行简要分圻。

【答案】(1)科学推理

(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理想实验法是通过对实际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后,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想象,在思想中构建理想化实

验场景,从而得出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突破了实际实验的条件限制。

【小问2详解】

在理想实验中,没有摩擦阻力,只有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小球在左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

等于右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由于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两边的高度相同。

【小问3详解】

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通过理想实验法的运用,完美展现了如何从有限的实际观察中推理出普遍规律。以下

是其具体应用逻辑的层次化分析,实际装置:密封钟罩内放置电铃,连接抽气机;可观测现象:随着空气

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关键数据:气压每降低一定值,声音响度对应减小;实际实验限制:无法达到完

全真空状态,声音不可能完全传播不出来;科学推理:气体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若是能实现真空状

态,声音不能传播出来。

五、计算题(共8分,每小题4分)

25.小文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时间为10s,他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250N。求:

(1)小文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

(2)小文提升该物体过程中,所做有用功的功率大小尸;

(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V。

【解析】

【详解】解:(1)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2根,物体被提升2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x2m=4m

小文对绳了,自由瑞拉力所做的功

W,”Fs=250Nx4m=lOOOJ

(2)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