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专练一林则徐诗歌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①
林则徐
严关②百尺界大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陀云低。
天山崂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靖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成伊犁二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
慨万端,写下此诗。②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竟非常险要。
B.颔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
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意在凸显大漠苍茫,条件艰苦。
D.尾联用“峭函之固”来作比,以端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
2.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诒》中说林则徐“遣成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读之令人唾
壶击碎”。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伊江除夕书怀①(其三)
林则徐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荒枯②。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解屠苏!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迭遭打击。1841年6月28日,清政府以“废弛营
务”的罪名,将林则徐遣戍新疆伊犁。林则徐冒着严寒,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伊犁。
当年,第一次在伊犁过除夕时,回想三年来的遭遇,心恃久久难平,作《伊江除夕书怀》七
律四首。伊江,指伊犁河。②荒(y口)枯,指荣枯,亦喻指荣辱、优劣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时光流逝,节序更替,在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的岁末除夕。
B.次句写上“天”无心辨识人间的荣辱与优劣,实则暗含对朝廷优劣不分的怨恨。
C.“新幡彩胜”渲染了除夕的热闹场景,又以“晚节冰柯”白喻,表现了坚贞的节操。
D.全诗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岁时之壮景与诗人的豪情辉映成趣。
4.请简要分析诗歌颔联和尾联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而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①(其二)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羯衰痛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成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②。
【注】①此诗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清政府流放充军新疆,在西安与妻子离别时所作。②
断送老头皮:意思为断送了老头的性命。尾联典故来源:宋宾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
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不禁大
笑,放他还山.苏轼在湖州国作诗被下诏狱,妻子送他出门,皆哭.苏轼回头对妻子说起这
个典故,妻子不觉失笑,苏轼于是离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四行件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作者任两广总督时,从查禁鸦片烟入手,坚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后遭诬陷被罢官,
充军到新疆伊犁。这首诗就是作者进入新磴时写的。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作者将大山比作大臣上朝用的笏板,将山上的积雪比作美玉,用比喻手法写出
了大山的雄伟壮观。
B.第二句写高耸壮美的天山如朋友般导“我”西行,与“我”这被充军发配的人为伴,
这句是为了突出大山有情有义。
C.第三句作者给天山以人的性格,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将天山拟人化,使诗人与天山的形
象屹立于读者面前。
D.“晴雪”,是晴天的枳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的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含蓄
有味,耐人咀嚼。
7.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①(其二)
林则徐
东西尉侯②往来通.博望③星槎笑蜚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咬明④。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泱风。
除是卢龙山海⑤险,东南谁比比关雄。
【注】①林则徐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嘉峪关。②尉侯,
泛指文武官员,此处引申为东西往来的各国使臣。③博望,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
古路,受封博望侯”司马迁赞其“皆空”,意馈“开通大道,④峻峭,山名,在甘肃平凉,
嘉峪关东南,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的第一座关隘。⑤卢龙,古地名,在今秦皇岛市,凭山负
海,地势极为险要:山海,即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嘉峪关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歌颂了张骞的历史功绩,表达了对张骞的
景仰之情。
B.颔耳关描写塞上胡笳悠悠风平浪静,诗人伺剑站在嘉峪关城楼,望向东南方向的吟啊山,
感慨万千。
C.尾联将卢龙要寒、山海关与嘉峪关相比,突出了嘉峪关的重要战略地位,暗含了诗人
对东南海防的关切。
D.作为客中赠别的送别诗,诗人西出嘉峪雄关,追古思今,浮想联翩,悲怨陡生,艺术
感染力强。
9.颂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访赏析其精妙之处。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顾往事,诗人为未能扫除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遗憾,“愧说”表现其谦逊。
B.颔联警醒人们对侵略者的野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表现了政治家的清醒与理性。
C.尾联表达了诗人诚挚谢意,赞美了主人的才情,也流露出了离别时的感伤之情。
D.全诗用词考究,比喻生动形象,用典深入浅出,丰富诗歌内容,尽显诗人才气。
13.诗歌的颈联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2.①诗歌意境阔大雄浑。雄关接天,飞阁与秦地树木相连,城墙压低陇地云烟,
天山耸拔,戈壁苍茫。(或写:景色雄奇壮观。嘉峪关高与天接,阁楼凌空欲飞遥接秦树,
长城城垣压低云烟.天山建峭耸立,戈壁辽阔无边,一派形胜雄奇之景。)②情感格调高昂
慷慨。诗人虽是万里谪戍伊犁,但本诗情感却毫无低沉悲观之意,而是洋溢着对雄关峥嵯壮
观景色的赞美,和对国运的忧思。(未答出“情感格调”等词,能准确答出两种情感亦可给
分。)③用语雄健豪放。“百尺”“万里”写空间之高广,“千古”写时间之弘远:“斜压陇云
低”“一丸泥”使用夸张: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等能力。
C.“意在凸显大漠苍茫,条件艰苦”错误,第六句“翰海苍茫人望迷”是以大漠苍茫衬托嘉
峪关的雄奇壮美,不是写条件艰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高壮”即气象高远、景象壮观、胸襟阔大、情感激昂等。从诗歌意境来看,“严关百尺界
天西”,极写雄关高大,仿佛上连西天,不但界定地理的疆界,还界定了两天的疆域;“飞阁
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夸张手法,写出嘉峪关远连秦地树木,高大的城墙甚至压
低了陇地的云层,从上下左右的空间范围写出雄关的高大壮阔。
“天山携削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写出出关所见的壮阔景象,天山陡峭高立,戈壁苍
茫辽阔,整体意境呈现出雄奇壮阔之态。从诗人的情感珞调来看,虽然是“被革职,'谪戍
伊犁'”,但诗歌中却无一丝被贬谪的怨慈悲哀之情,反而充满了面对雄奇边关之景的赘叹之
情,前三联的雄奇壮阔之景,展现出诗人阔大的胸怀与高昂的激情,尾联“谁道靖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又流露出诗人对于此地险要,担忧国运的忧思。
从语言特点来看,诗人用词与修辞特意用了能展现广阔雄奇特征的词语,如“百尺”“万里”,
写出空间的高大与广阔;“千古”突出时间的久远。在修辞上,多用夸张,如“斜压陇云低”,
说城墙高大到压低了天上的云层,又把函谷关比作“一丸泥”,通过缩小夸张,来极写嘉峪
关的雄壮,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参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
3.D4.①颔联,“裂碎肝肠”写诗人的被贬的痛苦心境,“借柄门户”是说自己客居他
乡、无家可归,“怜”和“笑”是诗人白嘲。表现了诗人心怀救国之志却不被理解.惨遭贬
谪,无家可归的悲愤难言的痛苦。
②尾联,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情怀,奉劝国人眼下正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
要忘记战败的耻辱,要卧薪尝胆,志图恢复,绝不能因新春佳节而豪饮作乐,高枕无忧。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
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
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榛括不准等错
误。
D项,“岁时之壮景与诗人的豪情辉映成趣”错误,依据最后一联“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
高枕醉屠苏”,此时正逢战争,正是中原民众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日子,谁还能高枕无忧,
安心地喝着醇美的屠苏酒泥醉啊。体现的是作者奉劝国人振作抗敌的忧国忧民之情。故“诗
人的豪情”理解错误。
故选D。
4.本题考查鉴赏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看清要求鉴赏的是哪些诗句,
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人象、物象、景象加以揣摩,感
受作者的情感。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颔联”即第二联,“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二作者除夕之夜,身在被贬的边关,
看到爆竹裂碎,想到自己被贬的处境而“裂碎肝肠”,心境痛苦:而以桃符“借栖门户”挂
在门上,想.到自己被贬异地而客居他乡的处境"故''怜”“笑”二字,表现了自己被贬异地、
客居他乡的可怜可笑,是自怜,也是自嘲。
尾联“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的鉴赏,则要把握好“薪胆日”和“谁能高枕醉
屠苏”的感叹,想到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借此呼唤民众莫要沉醉于佳节美酒,而是看望民
众要发愤图强,克敌制胜,
【点睛】分析诗歌情感的题,首先要找到探究诗歌情感的突破口,主要是标题、作者、注释、
典故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犍词语。常见的诗歌情感有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足、游
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笑、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
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
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物是人非之悲痛。答题要依据语境,切
不可生搬硬套。
5.①报国无门的失意与愤激。林则徐抗英有功却被贬伊犁,空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重用,
诗中不乏失意与愤激之情,②直面际遇的豁达与乐观。抗英有功,却被贬伊犁,但不因此而
消沉,反而宽慰妻子,并随时准备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③刚正不阿的品德和忠诚爱国
的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
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诗歌注释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此时诗人想要报国却遭贬谪,处于失意之中,结合首联来看,
诗人说“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痛定不支”,意思是“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
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羯,无论自己袤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
法支持”,这里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诗人想要报国却无门路,流露出失意和愤懑之情。
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
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
情操。
颈联“谪居正是君恩厚.恭拙刚于戍卒宜”,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
底却埋藏着巨痛。''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刚”,即“刚好”“正好”,诗人
说“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再结合尾联”戏
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来看,一个“戏”字展现出直面际遇的豁达与乐观。
6.B7.①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写自己被贬谪到伊犁,旅途中只有天
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②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
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巳高、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伤感之情“
【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
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
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
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突出天山有情有义”错,诗句突出的是“诗人
的孤独寂寞”。诗中所谓的“寂寥”,不仅是林则徐在充军途中的寂寞,更是他在政治立场上
的孤独。清朝后期,朝廷腐败无能,外国侵咯者先足以暗片毒害中国,待中国“几无可以御
敌之兵,无可以充饱之银”时,继而又以枪炮掠夺土地。人民水深火热,国家危在旦夕。在
此紧要关头,林则徐极力主张抗外,并以‘‘虎门销烟"事件震惊中外。而以皇帝为首的“求
和派”却甘受屈辱,苟且偏安,并无理地排斥和打击“主战派”。林则徐空有杀敌报国的拳
拳忠心,却得不到朝廷理会,其中的“寂寥”,可谓刻骨铭心。故选B。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歆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谙进行分析。诗人在前
两句主要描写了天山山峰连绵不断、积雪如玉的雄伟景象,然后又以“伴寂寥”表现了内心
的孤独寂寞,这是运用了以乐景衬哀的表现手法。后两句以“满头晴雷”“笑”表现出了年
事已高,被贬官的无奈之情。要答出“笑”是一种无奈的笑。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
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
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
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
无暗示。
8.D9.①诗人选取长城古堡、大漠寒月、雕鹰飞翔、风吼马嘶等典型意象,营造了边
寒雄奇壮丽的意境。②清冷的“明月”与盘旋的“雄鹰”,在阴柔与阳刚的对比中强化了悲
凉和苍劲之感,暗含着诗人对遭贬的浓重感伤。③所绘景物繇中有动,情景交融,真切自然,
表达了作者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本诗为客中赠别的送别诗”错误,由题目《出嘉峪关感赋》和诗歌注释等可知,本诗
为鳌临怀古的杰作3“悲怨陡生”的情感判断也不准确,“长城饮马”“古成盘雕”的意兜休
现的是诗人的豪情;“东南谁比此关雄”更是抒发了诗人保卫家国的信心。这首诗的情感是
昂扬高亢的,杼发的是真挚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故选Do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意思是,冷风凄凄,寒月高悬,长城脚下,战马吸着
清冷的河水,不时发出悲鸣;占堡矗立,而空中的雕鹰正在大漠上空向下偏视,冷冷的天宇
下,只有夜风静静地吹过大漠。长城古堡、大谟寒月、雕鹰飞翔、风吼马嘶,这是怎样的一
幅雄奇壮丽而又苍凉悲壮的边塞奇景啊!
这些奇异的边塞景物之中,清冷的明月最能勾起人的一般思乡愁绪,何况又是被贬之中;而
盘旋的雄鹰则又赋予人一般激情,渴望如这雄鹰一般搏击长空,有所作为。这些最能体现边
塞苍凉,最能烘托嘉峪关碓伟气象的意象,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遭贬时内心的孤寂、悲凉而不
不甘、不屈的复杂情绪,收到了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这悲凉、这苍劲,
都在这阴柔与阳刚的对比中得以强化。
明月清冷,长城蜿蜒,古堡矗立,这些都是静态景色;饮马,盘雕,大漠风,则是动态景色。
所绘景物静中有动,情景交融,真切自然。“长城饮马”一定会让诗人想要驰骋醴场,保家
卫国;“古戍盘雕”更是会激发诗人建功立业、不负此生的豪情。这些景物组合的雄奇画面
表达了作者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10.C11.含意:我板贬谪到万里之外的西北边关,可是梦里依然听到来自东南沿海抗
英前线的战鼓声。
品格和情怀:这两句诗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并远离战场之时,依然心忧天下,
渴望重返战场杀敌报国的崇高品格和爱国情怀。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C.“表现了诗人对于清政府投降派等小丑都没有灭亡的元奈”表述错误。颈联是说现在已大
敌当前.无人去歼灭,希望有志之士去泰清战乱。结合注释可知,这两句引用范滂登车揽缪
怀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典故,点明诗人要像范滂一样有胸怀天下的大志。由此可见,“小丑”
应该指入侵的外国敌寇,不是“清政府投降派二
故选Co
1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本题,结合全诗大意,尾联的情感不应该局限于字面,而应结合题干、诗人、注释以及
仝诗,力求仝面、深刻地揭示情感主旨“
尾联写了诗人被贬谪到万里之外的西北边关,可是在梦里,他依然听到来自东南沿海抗英前
线的战鼓声。这仅仅是从表层解读诗意,从深层解读情感,需要发挥想象,找到与诗人的情
感共鸣。比如,从诗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远离战场之时,依然心忧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哈尔滨市人民医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考核
- 晋城市人民医院颅底肿瘤切除术技术考核
- 大同市人民医院腹腔镜技能模拟训练考核
- 中国双丙戊酸钠项目创业计划书
- 邯郸市人民医院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专项考核
- 朔州市中医院微创颈椎后路钥匙孔技术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隐形矫治技术专项技能考核
- 张家口市中医院护理学科质量管理考核
- 延边州中医院疑难手术技术考核
- 研发人员薪资绩效考核办法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 2025年度美甲美睫店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员工福利待遇升级)
-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 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
- 第24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公司员工反腐倡廉管理制度
- 如愿音乐课件
- 化学社团实践课模板
- 华为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
- 【自媒体品牌传播策略探究-以花西子为例(论文)15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