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学探索-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清单(部编版)学生版_第1页
第六单元 科学探索-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清单(部编版)学生版_第2页
第六单元 科学探索-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清单(部编版)学生版_第3页
第六单元 科学探索-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清单(部编版)学生版_第4页
第六单元 科学探索-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清单(部编版)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部编版)

第六单元科学探索

必背知识清单22伟大的悲剧

一、【主要内容】

本文写的是英国探险家及其队友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

足先登,只好无奈但乂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用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

从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等探

险队员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二、【文本链接】

本文是对人类历史上第二支到达南极点的探险队一英国人斯科特的探险队的纪念。阿蒙森队和斯科

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斯

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等人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

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

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于茫茫的冰雪之中。木文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日记和

书信等,发挥文学想象而写成的。

三、【必背要点】

(-)重点词语

【毫负】:质]【筑佩】:国I【保侑】:恒I【西鞋】:国

【巧运】:良【踵救】:bhOngl【告幡】:[nd

【拽】|zhuai|::

【黑冽】嗣:O

[吞囤]迪O

[销侬]shi:o

[阚弱]画(

[无举】yin:o

[原狂]dian:.

[千辛万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念有词]:o

[夜不成眠】:。

【忧心忡忡】£hdng|;°

【疲圈不堪】画:>

[畏缩不前]:c

【三骨阚然】|sdng|;。

【|姗姗|来迟】shanshan:。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无囹次]lun:,,

[闷闷不乐]men:.

[精打细算]:-

[风餐露宿]:c

[闻所未闻]:c

【映树不乐]丽I:。

【鲁莽大胆】|mang|:。

【精疲力举】m:0

[净市网楼】haishi|shen|lou:,

(二)文学常识

茨威格(1881—1942),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传

记文学代表作有《》《》《》o小说代表作有《马来狂人》《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等。

四、【好句积累】

关于科学探险的名言警句

1.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

—季米里亚捷夫

2.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汪国真

3.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

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林语堂

4.发现新大陆的人民能在发现过程中遇上暗礁而搁浅。避免暗礁是容易的,但却发现不了新大

陆。

——乔治勃兰兑斯

5.一切文明在基本上都包含着冒险精神。

----吉田茂

五、【经典诵读】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

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从,

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

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

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

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

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I•那些亲

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

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

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让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

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

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

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

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个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

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

这个特殊的口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

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匕亚的石棺,

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

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必背知识清单23太空一日

一、【主要内容】

本文是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宇航员,通过回忆记录下自己在太空中

实验飞行一天的过程和感受。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天中杨利伟的惊心动魄,我们也可以感

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带给国人的骄傲。

二、【文本链接】

1.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作为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R勺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为了告诉人们成功之路并非一

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了自传《天地九重》o

2.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中国住行研制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

的飞船,结构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与国际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

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

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三、【必背要点】

(-)重点词语

【网形】:国【轮网】:还I【模阚】:同【严囤】:同【网密】:国]【圈率】:gai@

[无虞]:O

[典萄】伯he:。

【半游】园:。

【网热】国:.

【烧削】|zhud|:o

[fffg]fu画:。

[五胜六即]:zing]f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心动跳]pd:«

[耐人寻图]:o

【干圈重负】画:“

【厚号趣祉】国xTningshen:o

(二)文学常识

1.杨利伟,1965年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人。2014年9月15

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昌诺夫奖。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2.《天地九重》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口吻,讲述

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成为军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经历,以及通过艰难的、

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为航天员的经历,同时讲述了自己乘坐太空飞船时的感受。

四、【经典诵读】

关于奉献牺牲的名言警句

1.磨刀石牺牲自己,把锋利赠给宝剑。一佚名

2.自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于谦

3.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

4.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

5.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

—法拉第

五、【经典诵读】

(一)嫦娥奔月

《淮南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蛛,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

蛛。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

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K往月宫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

变成了蟾蛛就是传说中的月精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绘。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

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卜.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

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二)嫦娥探月有什么作用?(节选)

嫦娥落月,玉兔巡航。神话在这一刻变成现实,中国制造在月球上留下自己深深足印。几十年前,当

化学家欧阳自远拿到美国赠送给中国的0.5克月球岩石样品时,小心翼翼又激动不已,像是捧着唐僧从西天

取回的无价真经。而现在,整个月球向中国人打开了大门,它是质量超过了7000亿亿吨。

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能源资源,开发超高真空、弱重力、无磁场的特殊环境,建设更遥远空间探测的

前哨站与中转站这此都是探月工程的H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际网路据说就是阿波罗登月的副产品,因为科学家需要把休斯敦宇航中心的电脑联接起来,共享信

息。核磁共振、激光通讯、液晶目视和我们如今须臾不能离身的手机,也都是从载人登月的需求拉动中找

到了突破的动力。而这一切,自然都没有写进阿波罗计划的立项报告,作为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管理学考题:在重要而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

要的四类事情中,应该优先处理哪一类?人们通常会亳不犹豫地选择重要而紧急的事,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恰恰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带要最为认真地对待。因为它的名字叫战略布局。

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863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都属于事关长远

的找略计划。它们的意义,尽管最终会关涉未来的日常生活,却很难用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形容。也因为它

们常常需要耗时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见到成效,任何短视的考量,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记得上世纪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之初,中国要不要承担人类基因测序1%的任务,我们有过不小的犹

豫。即使这一任务完成之后,也在科学界内部引发了不少争议。在当时条件下,大多数人觉得基因测序属

于投入巨大却难有产出的公益基础研究,中国人干这活儿是当冤大头。正因如此,担此大任的华大基因研

究中心在业内备受排挤,直到今天还有些抬不起头来。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创新战略的基本原则,但它绝不是面对机遇无所作为的借口。看准大方向,及

时布局,伏设奇兵,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坚持,敢于胜利,这才是战略家的气魄和智慧。

必背知识清单24带上她的眼睛

一、【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奇妙的想象,讲诉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心的女地航员的故事,作者利用“”这双

“眼睛”,刻画了女地航员这一人物形象。她性格活泼,地面上的一切都让她欣喜和留恋。面对寂寞和孤独以

及死亡,她乐观、坦然。作者高度赞扬了她的品质和的精神。

二、【文本链接】

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并开始

赢得读者的喝彩。他认为科幻小说应以创意见长,在这种思想下,他创作r《带上她的眼睛》。原文于1999

年发表在《科幻世界》第10期上,并荣获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

说改写。

三、【必背要点】

(一)重点词语

【蒙胧】:menglong【拍摄】:pai|sh6|【合拢】:helong

【吟唱】:|yinIchanq【孤零零】:gu|IMg|ling【阚蓝】:|weiIlan

【闲尊xian|)di|:1>

[凸现]jto]xian:,

【图步】|manJbu:。

[迟恻]chidiin|:,

[点国]dianzhui:,:

【心有灵园】x7nyouling®:。

【不阚而至】buqT6rzhi:。

【天园海角】tiGnyah演jig。:,

(二)文学常识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山西阳泉人,首位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亚洲作家,

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多次获得“银河

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

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寒干扰》等。其中,《》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

碑之作。

(三)文体常识

科幻小说

是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

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和“”视为其三要素。是随

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

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

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四、【好句积累】

有关科学幻想的名言警句

1.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的途径。一布鲁诺

2.科学如同大海,要求奋不顾身的拼搏。一兰道

3.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一梅契尼科夫

4.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一钱三强

5.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华罗庚

6.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五、【经典诵读】

山沟沟里的航天传奇(节选)

刘诗瑶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群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内,矗立着两座巍峨挺拔的发射塔架。

一座是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嫦娥一号’探月卫

星的三号“功勋”塔;一座是成功发射大推力捆绑式火箭、“北斗”导航卫星、“嫦娥二号”的二号‘鲁班”塔。

中国航天从这里走向世界,奔向月球,迈入深空。46年来,西昌航天人持续刷新着中国航天新高度,

走过的每段风雨路程都见证着中国航天国际地位的不断跃升,更记录着航天人的忠诚使命和筑梦太空的不

朽成就。

质量是生命。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关系民族尊严。西昌航天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日子,由

于产品质量原因,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两次重大事故,失败的阴影曾一度笼罩在西昌发射场上空。但西昌

航天人没有气馁,而是在挫折中重整旗鼓,实现了与国际•流航天发射场的接轨。从技术阵地到发射阵地,

场区人员总是一遍遍地“筛”问题,一次次地总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疑点,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创新是引擎。发射场大力实施“科技推动计划”,打造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推进试验任务

大数据中心建设,成体系成规模应用自主可控软硬件产品,培养11个科技创新团队。发射场E主研发的“某

火箭遥测信息快速处理系统”,实现了中心航天发射事后数据处理从无到有、从几个月到三天、从三天到500

秒的一次次跨越;成功研发的“火箭飞行精度预报系统”,实现了中心数据处理精度鉴定领域零的突破……

人才是关键。发射场针对及合型指挥人才数最不足、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多渠道多

手段搭建新平台,打出培养更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实干型基层干部等“组合

拳”,走上了“人才孵化器”的系统化培育新路子。数据显示,发射中心硕士以上学历科技人员已占到人员总

数的28%,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总数已上升到63.6%以上,人才队伍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中国航天一甲子,西昌航天风雨兼程走过不惑之年。百次仍是首次的标准,开始新征程的西昌航天,

新的航天传奇正在前方等待。

必背知识清单25活板

一、【主要内容】

本文以为说明对象,紧扣“”这一特点来进行说明,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

印刷术的方法以及其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二、【文本链接】

印刷术是我国占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又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称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在我国五代时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口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

宋代庆历年间(10417048),毕昇首创胶泥活字版,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

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版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版。用油墨印刷,为现代

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必背要点】

(一)重点词语

【字音】

毕巩)蜡和纸灰()物之()字平如黑()更互()以纸帖之

()殍之()燔土()用堂:()群丛()宝领)

【通假字】

(1)活板<)

(2)药稍错()

(3)弓后典籍皆为板本()

(4)若比印三二本()

【古今异义】

(1)薄如钱后.(古义:。今义: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

(2)其印为余群•从•所得(古义:_____________o今义:指许多人跟从。)

【一词多义】

(1)就:持林火炀之/)瞬息可9()

(2)帖: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词类活用】

(1)修印书籍()

(2)火烧令坚()

(3)用讫再次令药错()

(二)文白对译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源王始印五经,已后

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

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今设一铁板,共上/以松脂、蜡和纸灰

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铭,则以一平板/按

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

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

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

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

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错,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三)文学常识

1.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精通多学科

知识,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其代表作有《》

《良方》等。

2.《梦溪笔谈》是一部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

的科技成就。这部作品现存30卷,包括《》《》《》三部分,共收录记

述609条(其中自然科学类189条,人文科学类420条),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化学、物

理、水利、建筑、医药、文学、艺术、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

四、【好句积累】

有关科技创新的名言警句

1.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一阿西莫夫

2.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