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移动》巩固训练(学生版)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移动》巩固训练(学生版)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移动》巩固训练(学生版)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移动》巩固训练(学生版)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移动》巩固训练(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3讲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移动

【真题再现•辨明考向】

1.(2023年广东卷)催化剂I和II均能催化反应R(g)UP(g)。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

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I和II,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使用II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D.使用1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2.(2023年江苏卷)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CO2(g)+4H2(g)=CH4(g)+2H2O(g)-164.7kJmol'

CO2(g)+H2(g)=COg)4-H2O(g)z^//=4I.2kJmol1

在密闭容器中,LOlxlNPa、〃起的(CO2):〃起妫(七)=1:4时,CO2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

相司时间所测得的CO2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CH4的选择性可表示为X鲁XI°0%。下

加成(CO?)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co(g)+2H2(g)=CO2(g)+CH”g)的婚变Z!"=-205.9kJmor

B.CH4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用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范闱约为48以530℃

D.450C时,提高匹得的值或增大压强,均能使COz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

〃起始(CO2,

3.(2022年6月浙江卷)关于反应Cb(g)+H2。⑴=^HQO(aq)+H+(aq)+Cl(aq)△H<0,达到平衡后,

下列说法不]砸的是

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c(HCIO)减小

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c(HCIO)增大

C.取氯水稀释,需今增大

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AgNQa溶液和淀粉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

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

4.(2022年北京卷)某MOFs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N2O4“固烂”,实现了NO?与NzOj分离并制备HNO3,

如空所示:

己知:2NO2(g)^=^N2O4(g)△“<()

下列说法不正聊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N2O4的固定

B.NQ4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NO?的去除

C.制备HNO3的原理为;2N2O4+O2+2HZO=4HNO3

D.每制备0.4molHNO3,转移电子数约为6.02x1()22

5.(2022年广东卷)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q(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4H<0

B.a为〃(比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6.(2021年北京卷)NO?和NQ4存在平衡:2NO2(g)=^NQj(g)△Hv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mo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molN原子

B.断裂2molNO2中的共价健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molN2O4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C.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浅

7.(2021年广东卷)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操作或做法目的

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制备NO

B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将澳水滴入KI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实验结束,将剩余NaQ固体放回原试剂瓶节约试剂

8.(2021年海南卷)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d=iH2(g)+C0(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S<0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C.恒温下,增大总压,HzOig)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恒温恒压下,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增大

9.(2021年辽宁卷)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s)=bY(s)+Z(g),一•段

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若c(Z)增大,则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m[Y)减小

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c(Z)增大D.加入一定量筑气,平衡不移动

10.(2021年1月八省联考辽宁卷)某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两个反应并达到平衡:

①2X(g)+Y(g)^^Z(s)+2Q(g)△MV0(2)M(g)+N(g)^^R(g)+Q(g)△”2>0

卜.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适量Z,①和②平衡均不移动B.通入稀有气体Ar,①平衡正向移动

C.降温时无法判断Q浓度的增减D.通入Y,则N的浓度增大

11.(2020年浙江卷)5mL0.1molL】KI溶液与ImLO/molI/FcCb溶液发土反应;2Fc3+(aq)+

2I(aqh——^?.Fe2>(aq)4-l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氐触的是

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经采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C.加入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12.(202()年浙江卷)一定条件下:2NO?(g-^94(g)△H<0。在测定NO2的相劝分子质量时,

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0℃、压强50KPaB.温度130C、压强300KPa

C.温度25C、压强lOOKPaD.温度130℃、玉强50KPa

13.(2020年江苏卷)CH4与CO?重整生成H: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CH4(g)+CO2(g)=2H2(g)

,

+2CO(g))”=247.1kJmo「,H2(g)4-CO2(g)=H2O(g)+CO(g)A//=41.2kJmor,在恒压、反应物起始

物质的量比n(CH«):n(CO2)=l:l条件卜,CH4和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B表示CH.»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相重叠

D.恒压、800K、n(CHa):n(CO2)=l:l条件下,反应至C乩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

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能达到Y点的值

14.(2020年天津)已知[Co(H2O)6产呈粉红色,[CoCkF-呈蓝色,[ZnC,一为无色。现将CoCb溶于

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

2+2-

[CO(H2O)6]+4C1^=^[COC14]4-6H2O△H,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

①置于冰水浴中

---------------------------->1------------------------

蓝色溶液|分为3份②加水稀稀-------->粉红色溶液

|③加少暴:-!!。?固体.

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P。(比0)6]2+和[CoCL]2-中a键数之比为3:2

B.由实验①可推知△”<()

C.实验②是由于。(比0)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IZnCLjzRCOC14]2

CwHi2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品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

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

(5)gH9(gkC4oHEg)+H-(g)及反应的ln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

验条件下,h】K=一舒+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

(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wHio的反应速率的是一(填标号)。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加入催化剂

22.(2023年浙江1月选考)“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CH』还原CO?是实现“双碳”

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I:CH4(g)+CO2(g)^=^2C0(g)+2H2(g)/M=+247kJmol—,Ki

,

II:CO2(g)+H2(g)^^CO(g)+H2O(g)zlW2=+41kJmor,K2

请回答:

(1)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低压D.高温高压

_1

⑵反应CH4(g)+3CO2(g)^=MCO(g)+2H2O(g)的△”=kJ-mol,K=(fflKi,K2

表小)。

(3)恒压、750C时,CPU和CO?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

CO2高效转化。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Fe3O4可循环利用,CaO不可循环利用

B.过程ii,CaO吸收CO2可促使Fe.Q氧化CO的平衡正移

C.过程ii产生的HzO最终未被CaO吸收,在过程皿被排出

D.相比于反应I,该流程的总反应还原ImolCCh需吸收的能量更多

②过程ii平衡后通入He,测得一段时间内CO物质的量上升,根据过程出,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C0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

(4)CH,还原能力(R)可衡量82转化效率,R=n〃(CO2)/4〃(CH“)(同一时段内CO?与CH二的物质的量

变化量之比)。

①常压下CH:和CO?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某一时段内CH4和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

请在图2中画出400〜1000C间R的变化趋势,并标明1000C时R值___________。

②催化剂X可提高R值,另一时段内CH』转化率、R值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温度/℃480500520550

CH$转化率/%7.911.520.234.8

R2.62.42.11.8

下列说法不氐碰的是

A.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剂X选择性地提高反应II的速率

B.温度越低,含氢产物中H20占比越高

C.温度升高,CH4转化率增加,CCh转化率降低,R值减小

D.改变催化剂提高CE转化率,R值不一定增大

23.(2023年浙江6月选考)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工业上的重要反应,可用于制氢。

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41.2kJmolT

该反应分两步完成:

3Fe2O3(s)4-CO(g)?=i2Fe3O4(s)+CO2(g)AH\=—47.2kJmol_1

2Fe3O4(s)+H2O(g)^^3Fe2Ch(s)+H2(g)AH?

请回答:

(1)21Hz=kJmol_,o

(2)恒定总压L70MPa和水碳比[n(H2O)/n(CO)=12:5]投料,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O?和山的

分压(某成分分压=总压x该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汝口卜表:

P(CO2)/MPaP(H2)/MPaP(CH4)/MPa

条件10.400.400

条件20.420.360.02

①在条件I下,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对比条件1,条件2中H?产率下降是因为发生了一个不涉及CO?的副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应避免混入Ch

B.恒定水碳比[n(H?O)/n(CO)],增加体系总压可提高H?的平衡产率

C.通入过量的水蒸气可防止FesOj被进一步还原为Fe

D.通过充入惰性气体增加体系总压,可提高反应速率

(4)水煤气变换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需在多个催化剂反应层间进行降温操作以“去除”反应过程中的

余热(如图1所示),保证反应在最适宜温度附近进行。

①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图2中b—c段对应降温操作的过程,实现该过程的一种操作方法是

A.按原水碳比通入冷的原料气B.喷入冷水(蒸气)C.通过热交换器换热

②若采用喷入冷水(蒸气)的方式降温,在图3中作出CO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o

(5)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历程包含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快速)、反

应及产物分子脱附等过程。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其速率减小的原因是

24.(2023年河北卷节选)氮是自然界重要元素之一,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氮的循环利用对解

决环境和能源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I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断裂时所需能量如下表。

物质

N2(g)O2(g)NO(g)

能量/kJ945498631

回答下列问题:

⑴恒温下,将Imol空气(N2和0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8和0.21,其余为惰性组分)置于容积为VL的

恒容密闭容器中,假设体系中只存在如下两个反应:

i.N2(g)+CHg)U2NO(g)KiA%

ii.2N0(g)+O2(g)^^2NO2(g)K2/”2=-114kJmoP

①/H\=kJ-mol'o

②以卜.操作可以降低上述平衡体系中NO浓度的有_______(填标号)。

A.缩小体积B.升高温度C.移除NO2D.降低N2浓度

③若上述平衡体系中c(NO2)=amol・lJ,c(NO)=bmoHJ,则c(O2)=mol-L1,K\=(写

出含a、b、V的计算式)。

(2)氢气催化还原NO、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脱硝技术备受关注。高温下氢气还原NO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u=kd(N0)・cy(H2),A为速率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改变体系中各物质浓度,测定结果如下表。

组号c(NOy(mol-L"|)c(H2)/(molL')vAmol-L'-s1)

10.100.10r

20.100.202r

30.200.104r

40.050.307

表中第4组的反应速率为mol-L'.s'o(写出含r的表达式)

25.(2022年全国甲卷)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

之一是将金红石(TiCh)转化为TiCL,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回答下列问题:

(l)TiCh转化为TiCL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在1000C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2

(i)直接氯化:TiO2(s)+2C1-(g)=TiCl4(g)+O2(g)△"i=172kJmo「,Kpi=1.0xl0

(ii)碳氯化:

12

TiO2(s)+2C12(g)+2as)=TiC14(g)+2CO(g)△〃2=-51kJmol,Kp2=1.2x10Pa

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

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移动(填“向左M向右”或“不)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1.0xl()5pa,将TiCh、C、Ck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

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①反应C⑸+CO2(g)=2CO(g)的平衡常数Kp(1400r)=Pao

②图中显示,在200C平衡时TiCh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

其原因是O

(3)TiCh碳氯化是一个“气一固一固”反应,有利于TiCh-C“固一固”接触的措施是。

26.(2022年湖南卷节选)2021年我国制氢量位居世界第一,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制氢途径。回答下

歹力诃题:

(1)在•定温度下,向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⑸和lmolH2O(g),起始压强为0.2MPa时,

发生下列反应生成水煤气:

I.C(s)+H2O(g)^^CO(g)4-H2(g)△Hi=+131.4kJmo「

,

11.CO(g)+H2O(g)^^CO2(g)+H2(g)△H2=-41.1kJmor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悟性气体,反应I的平衡逆向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

2

C.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可能大于。

D.将炭块粉碎,可加快反应速率

②反应平衡时,H2O(g)的转化率为50%,C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此时,整个体系(填“吸收”

或“放出”)热量_______kJ,反应I的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二总压

x物质的量分数)。

27.⑵)21年高考全国甲卷节速)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

问题:

(2)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n(H2)/n(CO2)=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x(CH.QH),在t=250C下的x(C%OH)〜p、在p=5xlO5Pa下的x(C%OH)〜t如图所示。

p/10-3Pa

123456789

0

(0S

一07

。0

二a06

§065

a

a

003

002

001

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

①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

②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判断的理由是;

③当x(CH30H)=0.10时,CO?的平衡转化率a=,反应条件可能为

或O

28.(2021年广东卷节选)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出与CCh重整是

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增大CO2与CH』的浓度,反应a、b、c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移去部分C(s),反应c、d、e的平衡均向右移动

C.加入反应a的催化剂,可提高CH,的平衡转化率

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3)一定条件下,CM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该历程分步进行,其中,第步

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4)设K;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

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p()(p()=100kPa)。反应a、c、e的InK:随工(温度的倒数)的变

PT

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a、c、e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填字母)。

②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③在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原料组成为〃(CO2):〃(CH4)=1:I、初始总压为lOO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

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H2的分压为40kPa。计算CH’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

程o

(5)CO2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

29.(2021年辽宁卷节选)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

应:

I.主反应:o(g)+3H2[g)-i、o/(g)AH,<0

n.副反应:(g)XXAH>O

oex2

(2)有利于提高平衡体系中环己烷体积分数的措施有。

A.适当升温B.适当降温C.适当加压D,适当减压

(3)反应I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实际投料往往在n(H2):n(C6H,=3:1的基础上适当增大Hz用量,其

目的是。

30.(2021年1月八省联考重庆卷节选)内酯在化工、医药、农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内酯可以通过有机废酸异构化制得。某钱酸A在0.2mol/L盐酸中转化为内酯B的反应可表示为

A(aq-iB(aq),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枳变化。一定温度下,当A的起始浓度为amol/L时,A的转化率随

时间的变化如卜.表所示:

t/min02136506580100OO

A的转化率/%013.320.027.833.340.045.075.0

①反应进行到lOOmin时,B的浓度为mol/Lo

②u正(t=50min)v逆(t=oomin)(填“>"V"或“=”)。

③增加A的起始浓度,A在t=ocmin时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该温度下,平衡常数长=;在相同条件"若反应开始时只加入B,B的起始浓度

也为amol/L,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⑤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但平衡时B的含量不变,原因是

【柘展训练•巩固考点】

1.(2024届重庆第八中学)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下列关于化学平衡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常数改变后,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移动后,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

C.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2.(2024届江苏泰州中学)对于反应SiCI4(g)+2H2(g)^=^Si(s)+4HCl(g)zi,=+472kJ-mo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平衡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能提高SiCLt的五衡转化率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起始投料比盘也的值能提高Hz的平衡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部分Si⑸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3.(2024届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研究催化剂对2N%W区N2+3H2反应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时,

c(N%)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C(NH3)/^间/min

020406080

催化剂I2.402.001.601.200.80

催化剂n2.401.600.800.400.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I,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KNzLLOOxK^moHJmi/

B.使用催化剂【I,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时的耳•倍

C.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II可使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更多,反应更快

D.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II可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更大

4.(2024届广东汕头期中)NQ、•的排放来自汽车尾气,研究利用反应C(s)+2NO(g)0^NMg)+CO2(g)

zlH=-34.0kJmo|_,,用活性炭可对其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

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能测得反应产生22gCCh,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7.0U

B.达到平衡后增大活性炭的用量,平衡不移动

C.在950K〜1000K之间,化学反应速率:u正Vu逆

D.1050K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勺=4

5.(2024届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方

法首先将CO2催化还原为CH3OHO已知CO2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i

®CO2(g)+3H2(g)^=CH3OH(g)+H2O(g)△Hi=-494kJ*mol,

,

②CO2(g)+H2(g)^^CO(g)+H2O(g)△H2=+41,2kJ*mol

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CO2催化加氢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o5o

%

4o4o/

3o3o年

S

2o2oH

O

X

1O1OU

01111111111m

200220240260280300

温度小C

n(生成CH.QH消耗的CO?)

已知:CH30H的选择性=n(反应消耗的CO?)一

A.增大m揣有利于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CH30H的方向进行

D.220〜240c,升高温度,对反应②速率的影响比对反应①的小

6.(2024届江苏南通联考)在催化剂作用下,以CO2和H?为原料进行合成CH30H的实验。保持压强

一定,将起始n(CCh):n(H2)=l:3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出口处CO2的转化率和

CH.QH的选择性[普熟*<100%]与温&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平衡时CO?的转化率或CH.QH

的选择性)。已知反应管内发生的反应为:

反应1:CO2(g)4-3H2(g)=CH3OH(g)+H2O(g)△=-49.5kJ・mo「।

反应2:CO2(g)+H2(g)=CO(g)+H2O(g)/”2=+41.2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CO(g)+2H2(g)=CH3OH(g)△〃=+90.7kJ・mol

B.220℃〜280C时,出口处一定存在:n(CO)<n(CH3OH)

C.220℃〜280℃,保持其他条件不变,n(CHaOH):n(CO;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D.为提高CH30H的产率,应研发高温下催化活性更强的催化剂

7.(2024年1月浙江省选考方真模拟01)已知反应NO2(g)+CO(g)UNO(g)+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Z7=(E2-Ei)kJ/mol

B.正反应活化能日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C.由图可知升温对NO2(g)+CO(g)K&NO(g)+CO2(g)的逆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恒温条件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

8.(2024届江苏华罗庚中学)利用CO?和H?合成甲醇时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CO2(g)+3H2(g)钎TCH30H(g)+H2O(g);AH)=-58kJmoP

,

CO2(g)+H2(g)^^CO(g)+H2O(g);AH2=41kJmol

向含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CO?和H?混合气体,其他条件一定,反

应相同时间,测得CO2的转化率和C&OH的选择性[需需x100%卜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2O线

将、15

w0根

弊W

将H

55O

0X

0U

OO

2127

温度/C

A.反应CO(g)+2H2(g)F^CH3OH(g)的/m=+995010尸

B.250c时容器中CH30H的物质的量小于210c时容器中

C.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20%,CH30H的选择性为75%,则H2的转化率为33.4%

D.研发低温下催化活性强、对CH30H的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有利于CHQH的合成

9.(2024届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

方法首先将CO2催化还原为CH3OHO已知CO?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CO2(g)+3H2(g)^^CH3OH(g)+H2O(g)△Hi=-494kJ*mol'

,

@CO2(g)+H2(g)^^CO(g)-I-H2O(g)△H2=+41.2k.I-mol

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CO2催化加氢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1111111tl—10

200220240260280300

温度“C

»八……n(生成CH30H消耗的CO?)

已知:CH30H的选择性=-n(生成消耗的CO?)—X,00%

A.增大券为有利于提高CCh的平衡转化率

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CHQH的方向进行

D.220〜240C,升高温度,对反应②速率的影响比对反应①的小

10.(2024届福建南平一中)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方法首先

将CO?催化还原为CH5OHO已知CO?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①CO2(g)+3H2(g)^^CH3OH(g)+H2O(g)AH\=一9.4kJ/mol

②CO2(g)+H2(g)^CO(g)-H2O(g)△3+41.2kJ/mol

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O2♦♦・

3

40

30年

50

20姒

40

£

30

_

20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