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认知科学对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_第1页
2025年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认知科学对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_第2页
2025年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认知科学对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_第3页
2025年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认知科学对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_第4页
2025年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认知科学对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认知科学对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格雷夫斯的认知理论,哪种叙事形式最符合“后现代”认知风格?A.线性、因果、单一视角B.非线性、多视角、元叙事C.简洁、直接、以行动为主D.复杂、象征、全知视角2.在故事理解过程中,表征人物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意图)的认知机制主要涉及哪个领域?A.语义记忆B.视觉感知C.心理理论(TheoryofMind)D.语法分析3.“故事框”(StorySchema)理论主要解释哪种叙事结构要素的认知基础?A.人物原型B.情节进展C.叙事背景D.情感共鸣4.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读者在阅读叙事文本时,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哪个阶段?A.词汇识别B.解码C.短时记忆编码D.长时记忆整合5.哪种认知偏误可能导致读者在故事中对人物做出不公平的判断?A.首因效应B.验证性偏见C.锚定效应D.从众效应6.脑成像研究表明,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时,哪个脑区活性显著增强?A.小脑B.海马体C.基底神经节D.承重前扣带回皮层(ACC)7.叙事视角(NarrativePerspective)的认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读者对哪些方面感知的控制?A.信息获取顺序B.知识状态C.情感投入程度D.以上都是8.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过于复杂的叙事结构会导致认知负荷过重,可能损害读者的哪种能力?A.注意力分配B.工作记忆容量C.长时记忆检索D.元认知监控9.自动化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哪种叙事元素的快速识别和反应?A.核心情节转折B.人物姓名C.叙事标记词D.深层主题10.结合认知语言学观点,故事中的隐喻性语言如何影响读者对事件的理解?A.仅提供字面意义B.增加语言模糊性C.引导读者进行概念映射,深化理解D.降低认知加工难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认知科学认为,故事理解是一个主动的、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多方面认知过程的建构活动。2.根据斯滕伯格的故事理解模型,故事理解包含__________(获取信息)、__________(构建表征)和__________(推断意义)三个主要阶段。3.“脚本”(Script)理论由阿隆森提出,它描述了人们对于_____________的标准化认知表征。4.奥斯古德-萨提亚metry理论描述了情感与语言表达之间的三种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5.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读者在阅读与既有信念冲突的故事时可能产生的心理状态。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认知负荷2.心理理论3.叙事框架4.概念整合理论5.情感计算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如何解释读者对故事结构的预期和解析。2.比较分析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在读者认知投入和信息处理方式上的主要差异。3.简述情绪认知理论在解释故事情感效果方面的主要观点。4.认知科学视角下,分析故事中“悬念”设置的认知机制及其效果。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认知科学中的心理理论(ToM)如何影响读者对故事中复杂人物行为动机的理解和评判。2.结合认知加工的相关理论,论述长篇叙事作品如何通过增加认知挑战与奖励来维持读者的注意力和参与感。六、案例分析题(12分)阅读以下简短故事片段:“莉莉走进昏暗的图书馆,寻找一本关于古代密码的书。她记得书架在三楼,但记忆有些模糊。她浏览着书架,突然,一本封面泛黄的书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犹豫了一下,仿佛看到书中透出微弱的光芒,似乎在呼唤她。她鬼使神差地拿起了那本书……”请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段文字可能引发的读者认知活动,例如注意机制如何被吸引、记忆如何被检索和构建、可能的预期如何形成、以及语言表达如何影响情感和氛围的营造。---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D5.B6.D7.D8.B9.C10.C二、填空题1.注意,记忆,推理2.编码,建构,推断3.日常活动4.联想,相似,对比5.(认知)失调三、名词解释1.认知负荷:指个体在执行特定任务时所感受到的心理资源使用的紧张程度,当任务要求超出可用认知资源时,会导致负荷过重,影响表现。2.心理理论:指个体理解他人拥有信念、愿望、意图等内心状态,并据此预测和解释他人行为的能力。3.叙事框架:指读者在阅读故事时,为了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而构建的心理结构或组织模式。4.概念整合理论:由福伊尔和莱克提出,解释比喻性思维和语言的理解过程,认为它是在一个以目标域为输入空间的类比映射过程中,结合了两个或多个来源域的结构和内容,在一个共享的复合空间(整合网络)中生成新概念。5.情感计算:指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处理、生成和响应人类情感,以及反过来,人类如何通过情感与计算机交互。四、简答题1.图式是人们根据经验形成的关于世界某个领域知识结构的心智框架。读者在接触故事时,会激活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图式(如侦探图式、爱情图式等),这使得读者能够预测情节发展、理解人物行为、快速把握故事脉络。图式帮助读者将新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高效地理解叙事内容。2.第一人称叙事让读者直接通过人物视角体验故事,认知投入度高,信息获取直接但范围受限,读者容易产生代入感。第三人称叙事则提供更客观或全知的信息视角,读者需要主动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认知加工更具挑战性,但也可能获得更全面的认知。3.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故事中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描述、场景设置、人物行为等方式引发读者认知加工,进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通过激活特定的杏仁核等脑区关联记忆,模拟人物的情感状态;通过认知评价过程(如归因)判断事件的情绪性质;情绪感染理论则强调读者通过共享注意焦点来模拟他人情绪。4.悬念设置利用了读者的认知期待和心理紧张。认知上,它通过提供不完整信息或设置不确定性(如即将发生的事件读者未知),迫使读者积极进行预测和推理,保持认知资源投入。心理上,它制造了期待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张力,引发读者的焦虑、好奇等情绪,从而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紧张感。五、论述题1.心理理论使读者能够推断人物的意图、信念和欲望,这是理解其行为的关键。当人物行为与读者的预期或信念冲突时,心理理论帮助读者评估这种冲突,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动机(如隐藏目标、虚假信念等)。通过心理理论,读者能更深入地评价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与道德性,形成对人物的复杂认知和评判。缺乏心理理论能力,读者可能只能表面理解事件,难以深入把握人物内心世界和故事深层含义。2.长篇叙事通过引入复杂情节、多重线索和众多人物,天然地对读者的认知加工提出挑战。这种挑战(认知负荷)能促使读者更深入地参与故事世界。同时,故事中设置的谜题、转折、冲突等元素,当被读者成功解决或预测时,会带来认知上的“奖励”(如满足感、掌控感),强化其阅读兴趣。作者可以通过调控信息的呈现方式(如延迟关键信息、设置伏笔)、运用认知熟悉的结构(如循环、镜像)或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如非线性时间线)来平衡认知挑战与奖励,维持读者的长期注意力和参与感。六、案例分析题这段文字通过环境描写(昏暗图书馆)和特殊物品(泛黄书)设置氛围,可能引发读者的注意定向和情绪唤醒。读者需要调动视觉和语义记忆来处理“昏暗”、“泛黄”、“光芒”等意象,并联系“古代密码”、“书架”、“寻找”等概念,构建莉莉当前活动的初步表征。对“微弱的光芒”、“呼唤”等描述的处理,可能触发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