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化学能与热能
一反应热的相关概念
1.焙变、反应热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
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④碳和水蒸气、C和C02的反应等。
(1)焙(,)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均变。切△"=,(生成物)一”(反应物),单位kJ.moCL
⑶反应热
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表示,单
位kJ-moP'o
(4)焙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如
下关系:△〃=Qp。
特别强调:
①烙是与内能有关的相对比较抽象的一种物理量,焰变的值只与始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②物质的焰越小,具有的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
2.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理解
(1)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
②常温下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如:Ba(OH)2-8H2O和NH』。常温下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⑵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理解
①物质能量高低的关系角度
3.婚变计算公式
⑴根据物质具有的能最来计算
(总生成物)一£(总反应物)
(2)根据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计算
A〃=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计算
图示
意义。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c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热
图1:/?)kJmor,=-ckJ-mol表示放热反应
NH
图2:^H=(a-b)kJmor,=ckJmol1,表示吸热反应
(4)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I)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焙变的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为正反应的活化能,所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
4.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⑵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A/7=-571.6kJ-moF'
表示: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及步骤
特别强调:
①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反应条件。
②热化学方程式不标但必须用s、I、g、aq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而在书写同素
异形体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时,由于不同单质可能用同一元素符号表示(如金刚石与石墨
都用C表示)除了注明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③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其必须与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相对应。
表示反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条件及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课堂检测0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量的形式体现
D.2CO(g)+O2(g)=2CO2(g)△”<(),则56gCO和32gCh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88gCO2
所具有的总能量
2.研究表明N20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反应总过程A〃V()
B.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C.Fe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Fe*+N2O―>FeO+N2>FeO'+CO―>Fe++CCh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3cCh和CE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
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
B.①一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一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4.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
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
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
据,供计算使用。
化学键Si—OSi—ClH—HH—ClSi—SiSi—C
键能/kJ・mo「460360436431176347
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1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
为.
1
5.已知化学反应A2(g)+B-(g)^2AB(g)△"=+100kJmo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将减小
B.每形成2moiA—B键,将吸收人kJ能量
C.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kJ能量
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lOOkJmol」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05中P—CI键的缠能为ckJmoL,PCI3中P—CI键
的键能为1.2ckJmol-1oPCb(g)和氯气反应生成PCk(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I:2H2SO4⑴=2SO2(g)+2H2O(g)+O2(g)AH=+551kJ-mol-1
1
反应HI:S(s)+O2(g)=SO2(g)A〃=—297kJ-moF
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中和热
能量变化放热
相同点
A”及其单位△HV0,单位均为kJmoL
反应物的联1mol不一定为1mol
生成物的量不确定生成水的量为Imol
101kPaH'j,1mol纯物质完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一
不同点反应热的含义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
时所放出的热量出的热量
燃烧热NH=-akJmor'(a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表示方法
>0)AH=-57.3kJ-mol-1
1.中和热的测定
+-
生成1molH9⑴放出的热量用离子方程式H(aq)+OH(aq)=H2O(l)AH=-57.3
kJ.mol1表示。若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则AHr—57.3kJ.mol'
特别强调:
①酸、碱溶液应当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或浓碱溶于水一般都要放热。若用弱酸
或弱碱,它们电离时要吸收一部分热量。
②测量酸、碱溶液温度时要过一段时间再读数,测量反应混合液温度时应随时读取温度值以
记录最高温度。
③溶液混合要迅速,尽最减少热最的散失。
④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实验2〜3次,取其平均值。
(1)实验装置
Q)测定原理
•,终—他
-------------------------
c=4.18Jg-,-r-1=4.18xlO_3kJg-,0C_,;
〃为生成HzO的物质的量。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若采用的酸、碱浓度相等,可采用碱体积稍过量。
(4)误差分析
引起误差的实验操作t绛一,始|AH|
保温措施不好偏小偏小
搅拌不充分偏小偏小
所用酸、碱浓度偏大偏大偏大
用同浓度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偏小偏小
用同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偏小偏小
用50mL0.50molf'NaOH溶液偏小偏小
2.燃烧热
强调:
燃烧热:①可燃物必须为ImoL同时注明同素异形体的种类。
②与Ch充分燃烧。
③生成物:C—>CO;(g),H—>H2O(1),S->SO2(g)
3.能源
(I)能源分类
⑵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a.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b.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开发新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
特别强调:
⑴有关燃烧热的判断,一看是否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二看是否生成稳定化合物。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0H反应生成Hz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
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等j,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之内,如H2so4与Ba(0H)2反应生.成
1molH2O(I),同时还生成BaSCh沉淀,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3)由于中和反应和燃烧都是放热反应,表示中和热和燃烧热时可不带“一”号,如甲烷的燃
烧热为890kJ-mol-1或AH=-890kJ-moFL
(4)有关中和热的判断,一看是否以生成Imol+O为标注,二看酸碱的强弱和浓度,应充分
考虑弱酸,弱碱,电离吸热,浓的酸碱稀释放热等因素。
课堂检测02
1.“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作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重要
途径之一的“生物质能”,主要指用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
老的刀耕火种、烧柴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方式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下面有关
生物质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B.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
C.生物质能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
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燃烧煤和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率相同
B.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C.人们可以把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而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D.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3.为了测量某酸碱反应生成Imol水时的反应热,在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有()
①酸的浓度②碱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
应前后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③④B.④⑤
C.③④⑤⑥D.全部
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1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AH=-57.3kJmoF'o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AW=2x(-57.3)kJmor,
B.CO(g)的燃烧热△”是一283.0kJ-moF1,则2cC>2(g)=2CO(g)+O2(g)反应的△”=+
(2x283.0)kJmor,
C.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最是甲烷的燃烧热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5.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kJ-moF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0(l)△”=一57.3kJ-moF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u.oL
D.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
6.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A〃=一12.1kJ-moF1;强酸、强碱的稀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A”=-57.3kJ-moP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等于()
A.-69.4kJ-moF1B.-45.2kJ-mol-1
C.+69.4kJmor1D.-F45.2kJ-moF1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1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AH=-57.3kJ-mol,则含4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B.CO燃烧热是283.0kJmor1,则2co2(g)=2CO(g)+Ch(g)的△〃=+(2x283.0)kJmo「
C.l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曷是甲烷的燃烧热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2H2(g)+Ch(g)=2H2O⑴A”=-285.8kJ-moF1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f环形玻璃搅拌棒
—温度计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i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o
⑵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⑶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填字母)。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r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bHwWH、,则△同、的大小关系为o
⑸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汽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J-gr」C「。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起始温度71/℃终止温度t2!℃
实验序号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
四盖斯定律及反应热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给变都一样,即化学反应
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实质:能量守恒
沙3飞
始态、绕态
bI7fc
A抬AA%A/A
(2)盖斯定律的理解
如例:已知反应①、②,求CO燃烧生成CO?的反应热。
@C(s)+O2(g)=CO2(g)NH\
@C(S)+102(g)=C0(g)
由①一②可得:
C0(g)+102(g)=C02^g)\H=AHi-AH?
2.依据键能计算△”的方法
(1)计算公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共价键的数目。如:Imol
NH3中含有3moiN-H键。
(3)常见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特别强调:
(I)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也乘上该数。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物质之间相加减,反应热也必须相加减。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的“十”“一”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课堂检测03
1.已知:2H2(g)+0>(g)=2H20(g)AWi
3H2(g)+Fe2O3(s)=2Fe(s)+3H20(g)
2Fe(s)4-^O2(g)^Fe203(s)Zh
3
2Al(s)4-5O2(g)^Al2O3(s)A4
2A1(S)+Fe2O3(s)=AbO3(s)+2Fe(s)A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焰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B.△〃5<0,
C.A〃I=A〃2+4〃3D.A”3=A〃4+△小
2.根据各物质间的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0
B.△H]+A”5=0
C.△〃2+A,3+A,4=A"6
D.AHi+A/72+A//3+AH4+A/75+AH6=0
3.CHW2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
CH4(g)+CO2(g)=2CO(g)+2H2(g)。
1
己知:C(s)4-2H2(g)=CH4(g)A"=-75kJ-moF
C⑸+O2(g)=CO2(g)AH=-394kJmol1
C(s)+^O2(g)=CO(g)AW=-111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H=kJ-moP'o
五比较反应热大小的方法
1.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比较
如:①2H2(g)+CHg)=2H2O(g)AHi
②2H2(g)+O2(g)=2H2O⑴Mh
由①一②可得2H2O(l)=2H2O(g)A//=A/7I-AH2>0,则AHAAH?。
2.利用能量变化图进行比较
由图像可以看出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若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A”越小;
若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越多,△"越大,故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关系:
4.△〃的符号
比较反应热大小时不要只比较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5.化学计量数
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化学计量数越大,放热反应的△”越小,吸热反应的
越大。
6.可逆反应与反应热(△〃)
1
正确理解可逆反应的反应热(△”),如:N2(g)+3H2(g)—2NH3(g)A/7=-92.4kJmor
中的92.4kJ是1molNz(g)与3molHMg)完全反应生成2molNHKg)时放出的热量。
课堂检测04
1.试比较卜列各组△〃的大小。
(I)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A//i<0
A(g)+B(g)=C(l)A”2Vo
则AH,(填或“=",下同)A〃2。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S(g)+O2(g)=SO2(g)AA/|<O
S(s)+O2(g)=SO2(g)AH2Vo
则AM△斤2。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C(s)4-O2(g)=CO2(g)A%V0
C(s)+1o2(g)=CO(g)AW2<0
则NH\A//2O
2.已知室温下,将CuSOQ+OG)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将CuSCh⑸溶于水会使溶液温
度升高,则下列能量转化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AM>()B.AH2V
C.kHy>kH\D.AH2=AM+A,3
3.已知:2H2(g)+O2(g)=2H2O(g)bH\
3H2(g)+Fe2O3(s)=2Fc(s)+3H2O(g)bH?
3
2Fe⑸十即2(8)——Fe2O?(s)
3
2Al(s)+2O2(g)=AhO?(s)NH4
2Al(s)+Fe2Ch(s)=AbO3(s)+2Fe(s)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焰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AHi<0,A“3>0B.AH5<0,△凡<A”3
C.AWI=A//2+A//3D.NHLNHA+AHS
提升训练
1.能源可划分为•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次能源,・次能源经
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氢能B.电能
C.核能D.水煤气
2.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小节能
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燃类作为燃料
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危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
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3.•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充分反度
Q8
A5R
s3
反应前反应后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4.(双选)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反应的XH=ESE2
B.由X->Z反应的A〃<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5.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醛(CH30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s)+H20(g)---C0(g)+H2(g)^H\=akJmol1
1
@CO(g)+H2O(g)---CO2(g)+H2(g)^H2=bkJmol
1
@CO2(g)+3H2(g)-CH30H(g)+H?O(g)Mh=ckJmol
1
④2cH30H(g)—CH3OCH3(g)+H2O(g)AH产dkj-mol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1
C.反应CH3OH(g)-30cH3德)+/0⑴的卜吟kJmol
D.反应2CO(g)+4H2(g)-CH30cH3(g)+H2O(g)的AH=(2b+2c+d)kJmol'
6.红磷(P)和C12发生反应生成PCI3和PCI-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表
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已知PCk分解生成PC13和Cb,该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有利于PCI5的生成
B.反应2P(s)+5Cl2(g)=2PCl,g)对应的反应热AH=-798kJmor1
C.P和Cl2反应生成PCb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s)+3Cb(g)=2PCh(g)NH=-306kJmol
D.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2PCk(g)=2P(s)+5C】2(g)AH,增大压强,P05的转化率
减小,△”减小
7.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Ch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1mol2时转移4mole-
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C.N2O(g)+NO(g)=N2(g)+NO2(g)
A”=-139kJ-moF1
D.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8.能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问题,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2(g)+
3H2(g)=CH3OH(g)+H2O(g)o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反应的
为()
化学键C—HH—HC—Oc=oH—0
键能/(kJ-moL)413.4436.0351.0745.0462.8
A.—46.2kJ-molB.+46.2kJ-mol-1
C.-181.6kJ-mol-1D.+181.6kJ-mol
9.下列四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0c(s)+O,(g)=CO,(g)AA7iC(s)+1o?=CO(g)
②S(s)+O2(g)^SC)2(g)NH\
s(g)+O2(g)=so2(g)
@CaCO3(s)=CaO(s)+CO2(g)AMCaO(s)+H2O(l)=Ca(OH)2(s)△生
@HC1+NaOH=NaCI+H20AWiHC1+NH3H2O=NH4C1+H20AW2
A.①③B.®©
C.②③D.©®
10.2mol金属钠和I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K⑸的(△〃2'+A"3')vNa(s)的。从+4力)
B.的值数值上和C1-C1共价键的键能相等
C.AH5<(),在相同条件下,2Br(g)的A%*%
D.△卅VO,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
11.三元WO,C3N4/Ni(OHh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EOA—TEOA,为还原反应
B.Ni(OHh降低了H+-H2的活化能
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D.WO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
12.已知:①2H2(g)+Ch(g)=2H2O(g)bH\
②3H2(g)+Fe2Ch(s)=2Fe(s)+3H2O(g)bH?
3
③2Fe(s)+]O2(g)=Fe2O3(s)
3
@2A1(S)+5O2(g)=AI2O3(s)AM
⑤2AKs)+Fe2O3(s)=AI2O3(s)+2Fe(s)A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焰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AH1<0,△4>0B.A/75<0,△”松力
C.+AH、D.△”3=A”4+A〃5
13.一定条件下,在CO2与足量C反应所得平衡体系中加入H2和适当催化剂,有下列反应发生:
1
CO(g)+3H2(g)-CH4(g)+H2O(g)A/7)=206.2kJmol
1
CO(g)+H2O(g)^^CO2(g)+H2(g)AH2=41.2kJmol
(1)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⑵已知298K时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H—HO—HC—HC=O
MkJ-mol1)436.0462.8413.41075.0
根据键能计算△〃产,它与上述实测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14.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关「CO?和碳酸盐应用的研窕受到人
们的重视。
⑴以CO?与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方面解除合同协议
- 合伙购买厂房合同范本
- 兼职美术老师合同协议
- 卫生间抵押合同协议书
- 购销合同中质量约定的条款
- 营销战略合作协议基本模板
- 口头协议能不能算合同
- 口头合同能否成立协议
- 卖房佣金合同协议模板
- 初三复读生培养协议书
- 2025杭州桐庐县统计局编外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湖南单招历史试题及答案
-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管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2025年智能设备联网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数学期末综合评价标准与表格
- 手术过程及准备流程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及考试题库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课件
- 中国移动杭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卫生厅课题申报书范文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五幼儿园教育集团保健医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