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2024年中考物理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1页
机械运动-2024年中考物理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2页
机械运动-2024年中考物理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3页
机械运动-2024年中考物理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4页
机械运动-2024年中考物理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机械运动

受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长度的测量符号m。长度还有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亳米(mm)、

微米(pm)、纳米(nm)。

认放看读记

(1)零刻度线

(1)零刻度线

准确值、

与物体对齐;视线要与尺估读到分度值

(2)量程估计值和

刻度尺的使用⑵刻度尺紧面垂直。的下一位。

单位。

(3)分度值

舱被测物体。

例如:

|0rm12•**1314SfcJa

4.05cm

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

时间的测量用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

微秒(闾乜40

谷翳

估测时间,常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即先用秒表测出自己脉搏跳动io次(或更多)所用

的时间3接着估测时间时,数出脉搏跳动的次数〃,则被估测的时间为名人

受考点2误差和错误

误差的概念测量值和复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者的估读;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环境的影响

(1)改进测量仪器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常用方法)

(1)误差在测量中是丕亘避免的,只可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错误是由于测量过程中操作不正确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至考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项目具体内容

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而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领物。

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有发生变化,就称为物体是运动的,相对参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

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物体是静止的。

受考点4速度及其计算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数值上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定义

过的③路程C

公式v=7

基本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关系:1m/s=3.6km/h

单位

O

易从纯数学角度分析公式丫=:即y与s成正比,与,成反比。从物理角度讲

易错点

这是错误的,速度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有关,与s、r无关。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运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刻、任变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内,物

特点

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笠的。体通过的路程丕11笠。

v图像:vt图像:St图像:Vt图像:

图像七

jr/mA,1Uv(m•

描述

r/c“c

翻翳

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

均速度是路程和时间比值,

X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

(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练习正确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两块)、铅笔、作业本、物理课本、硬币、细铜丝(或细铁丝,约30cm)、

停表。

【注意事项】

(I)在使用厚刻度尺时,要使刻度尺的刻度紧婚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止对刻度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曷时,

测量结果要用末端示数减去始端示数得出。

(3)长度的测量值应估读到分度值的工zi位,求平均值的精确度要和测量值的精确度相同。

(4)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一定要把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中间不能留空隙,不能重登,

同时不宜用力拉伸铜丝,以免使铜丝直径发生变化。

(5)使用停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宜过紧,以免损坏发条:不用时应及时将其放回盒内,

并让其继续走动,以放松发条。

至实验2测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或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使斜而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而顶端,金属片放在斜而底端,测出小车通过

的路程51和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力,如图所示。

(2)根据测得的SI、h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匕。

(3)将金属片移到月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72,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吗。

(4)计算出小车通过卜半段路程S3所用的时间/3,求出平均速度的七。

【注意事项】

(I)斜面坡度不可以过小,否则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坡度也不可以过大,否则,小车

运动太快,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

(2)测量路程时,不可从斜面顶端量到斜面末端或中点,必须从小车的车头量到车头,或

从车尾量到车尾,否则计算有误。

(3)金属片要跟斜面垂直。

(4)准确测定时间是减小实验误差的关键。

基础检测(限时30min)

一、单选题

1.下列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7.2nim=7.2mmx10?=7.2x103m

B.15m=1.5xl06=1.5xl07pm

C.2.5km=2.5kmx105cm=2.5xI()5cm

D.3.0x106cm=3.0x106x102m=3.0x104m

【答案】D

【解析】A.7.2mm=7.2xl03m,故A错误;

B.15m=15xl06pm=1.5xl07pm,故B错误

C.2.5km=2.5xi05cm,故C错误;

D.3.0x106cm=3.0x106x102m=3.0x10*m,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4cm567910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

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小格,分度值为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物体左端对应的刻度为5.00cm,右端对应的为9.60cm,物体长度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船B.山C.流水D.河岸

【答案】A

【解析】根据运动的知识可知,以船为参照物,山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以水、河

岸为参照物,山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选择参照物时,一般不选择自身。故A符合

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前半程以3m/s的速度前进,后半程以5nVs的速度前进,则全程

的平均速度是()

A.3m/sB.8m/sC.4m/sD.3.75m/s

【答案】D

后半程用的时间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5.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岸喊话,经过3秒听

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则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为。

【答案】510m

【解析】声音从山崖传到人耳的时间

6.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讲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

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

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千米呢?”“太

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90千米。”“这也

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5千米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千米的路程,怎么会

超速呢?”

(1)从两人的对话来看,这位女士没有弄清楚的物理概念是;

(2)请你用正确的物理语言简单评价第二段中女士认为自己不可能超速的观

点:。

【答案】速度见解析

【解析】(1)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警察所说的车速指的是瞬时速度

的大小,女士所说的才开了7分钟是指时间间隔,她没弄懂速度的概念。

(2)[2]该女士说自己只剩下15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km的路程,是因为该

女士把速度和路程进行了对比,混淆了速度和路程的概念,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k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

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km。

【答案】3x10s3.84x105

【解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x108m/s。

⑵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的时间

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

s=vt=3x10«m/sx1.28s=3.84x10sm=3.84x105km

8.2022年10月,梦天实验舱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升空。火箭升空时,梦天实验

舱相对于火箭是(运动/静止)的,火笳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

大。梦天实验舱从地球到达太空后,它的质量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静止热值不变

【解析】[1]火箭升空时,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相对静止的。

⑵火筋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

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3]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大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变化,所以梦天实验舱从地球到达

太空后,它的质量不变。

三、实验题

9.某同学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卜.: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纹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二铜丝绕圈总长度心;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乩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

应将此步骤改正为:。

(2)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答案】AC用线圈长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BC

【解析】(I)川⑵⑶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将细铜

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用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尺度上,再用线圈长除以

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

C,不应该是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得细铜丝的直径,应该是用线圈长除以铜丝的

圈数得细铜丝的直径。

(2)[4]由(1)中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BC。

10.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金属片

5=60cm

(1)该实验中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s,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s,则小车通过前

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测量时间方

便,减小时间测量产生的误差,斜面坡度应较小一些。

(3)[3]⑷由题知,小车在前半段用时〃=3s,全程运动所用的时间/=5s,则小车在后半段

用时f2=2s,全程的路程产60cm=0.6m,前半段运动的路程s/=0.3m,所以小车在前半段的

平均速度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4)[5]前、后两断路程路程相同的,但小车所用时间不同,故速度不同,故小车沿斜面

下滑的过程中做变速宜线运动。

四、计算题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后用刻

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5.00cm,则细钢丝的直径是多少亳米(mm)?合多少

微米(pm)?

【答案】2.5mm,2.5xl03pm

【解析】解:细钢丝的直径为

答:钢丝的直径为2.5mm,合2.5x1O3]」mc

12.超凡家到学校有一条长900m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从踏入这条马路升始

就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到马路三分之一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

速度匀速跑回家。求:

(I)超凡在这条马路上步行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超凡在这条马路上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250s:(2)2.43m/s

(2)在后三分之二路程跑步时所用的时间为

超凡回家所用的总时间为

超凡在这条马路上行走的平均速度

答:(1)超凡在这条马路上步行所用的时间是250s;

(2)超凡在这条马路上行走的平均速度是2.43m/s0

拔高检测(限时30iniii)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答案】C

【解析】A.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在正确的测量下也会产生的,因此误

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D错误。

故选C。

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有1000个左右),最好

采用的方法为()

A.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机即

为垫圈的总数

B.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o,

旨即为垫圈的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机,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即为垫圈的总数

m\

【答案】D

【分析】测量微小物质的数量时,是选用天平还是选用刻度尺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

将若干个小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应用天平测

量;一个小橡胶垫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

测多个垫圈的质量。

【解析】AB.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

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故AB不符合题意;

C.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直接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三

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答案】C

【解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

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比较可知,所以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泠羊。

故选C。

4.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

离尸点1m,求此时乙到。的距离()

A.可能为2米B.可能为4米C.一定为8米D.一定为6米

【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设PQ的距离为s,甲到。点时,乙还未到达P点,且离P点1m,则

解得;5=9m,则此时乙到。的距离

当甲到Q点时,乙己经过P点,且离P点1m,则

解得:户3m,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

故此时乙到《的距离可能是4山,也可能为8山,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5.我们在进行降落伞比赛时,首先要制作降落伞,图中是测量伞面面积的方法,假如每个

小格的面积是IcnR超过或等于半格算一个格,小于半格的不计,则伞面的面积大约为—

cm2。

【答案】26

【解析】从题图中可知,一共有26个格,故降落伞面积

6.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

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一(选填“左''或"右”)跑。产生这

种感觉的原因是运动和静止具有:

(2)“刻舟求剑”中的那个人在物理学上犯的错误是以行船上的记号为参照物,宝剑是一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右相对性运动

【解析】(1)当推切背景画向左运动时,小卡通人相对于背景画向右运动,所以会感

觉到卡通小人向右跑,这是因为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卡通小人相对于背景画的位置向右

移动了。

(2)[3]“刻舟求剑”中,以行船上的记号为参照物,宝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

的。

7.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

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点用时s,平均速度为m/s。小球整个运动过

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3

【答案】0.31大

【解析】[1]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点用时

r=3x0.1s=0.3s

⑵小球从A点运动到。点的路程s=3().0cm,小球从A点运动到。点的平均速度

【答案】360m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6m/s,物体在Imin内运动的距离

二、实验题

9.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甲中秒表的示数为—s.

(2)如图乙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一,物体的长度为一.

(3)用刻度尺测量某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

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

属于测量中的一(选填“误差”或“错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

作—.

【答案】228.7B1mm3.40cm27.2mm误差25.2mm

【解析】(I)如图甲,秒表中分钟的读数3分多接近4分,故秒针的读数应为48.7s,则

秒表的示数为

(2)如图乙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

有紧贴测量实体,所以其中正确放置的是B;

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端对准零刻度,右端对应的刻度为3.40cm,即物体的长

度为3.40cm.

(3)用刻度尺测量某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nim、25.1mm、

27.2mm、25.3mm.其中27.2mm,明显与其它结果相差较大,应该是读数错误引起的;

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误差。

其它结果求平均值得,这一物体的长度为

【点睛】注意秒表的读数要结合小圈和大圈,明确秒针读数是大于30s,还是小于30s,

10.(1)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

①如图甲所示的刻度尺,在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在读

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或“8”),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②秒表小表盘指针转一周的时间是min,此时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o

(2)测量平均速度呗!

①【实验原理】v=;

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使小木块从装有刻度尺的斜面八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每隔0.2s记录一次小木块

到达的位置,所做的一次实验如图丙所示;

b.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A点、8点刻度放大以后如图丙所示,则表格中SAB=

cm,VAB=cm/So

路程/cm时间/s

0.2

0.2

0.2

③【实验分析】

a.由表数据得出,小木块下滑过程中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b.实验是存在误差的,根据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