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_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_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_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_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感受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言运用: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思维能力: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C

审美创造: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前解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想象二十年

后家乡的样子,规划未来家乡发展的蓝图。

第一部分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教材首先从家乡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入手,创

设了穿越时空的习作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展开大胆想象的愿望。

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大胆想象。教材提示了展开想象的角度,旨在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写什么”拓展思路;二是强调通过列提纲,引领思路,梳理素材,

辅助成文。习作前先列提纲,习作时就不会遗漏素材,有助于表达有条理,能把文章写得清

楚明白。教材提供了一个习作提纲的范例,包括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四个部分,中间部

分内容的列举,提示学生列习作提纲时,可以分段来写,把想到的例子写在后面,用关键词

或简单的句子写出大意。教材还提示了习作提纲和习作之间要紧密联系,即按照自己编写的

习作提纲进行习作,习作时分段叙述,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第三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及修改的建议。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能按编写的提纲,分段

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其中,列提纲是新的学习要求,要重点落实。写完后提示学生互

换习作,既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又要在别人的建议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同伴互助中提高

习作的评价和修改能力。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授课教师“二次

电子版教案

学备课”(手写)

过第一课时作指导)

程【教学过程】

设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计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在跟过去相比,发生了哪

些变化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

课件3)

教师提问:这个地方你熟悉吗?是的,这是二十年前的家乡和

现在的家乡。看着照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二十年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更高了,

街道也变宽了,环境更美了。

2.教师引导(出示课件4):景在变,人也在变,二十年的变

化真大呀!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

展开大胆的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列习作提纲,在

习作中分段叙述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完成一篇习作。(板书:二

十年后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二十年间家

乡的变化,从而唤起学生的思考,引出习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

兴趣。)

二、交流话题,了解习作内容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5-7):这次习作都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

求呢?用笔画一画,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自读,勾画,全班交流。

预设1:我们首先要大胆想象,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

么巨变。

教师引导:“二十年后”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有哪些发展变

化,想象的场景或事件和家乡有关。

预设2:参考书上的例子,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梳理一下,

列一个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

预设3: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

体。

教师总结:这次习作要求是大胆想象,通过列提纲,引领思路,

梳理素材.,辅助成文。

(板书:大胆想象)

三、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出示课件7-9)

1.本次习作是一篇想象习作,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不能天马行空,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小结: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要融入情感,合理想象。

2.展示教材提纲示例,教师提问:提纲写了二十年后的家乡会

发生哪些变化?还可以写哪些变化?

分组交流汇报。

预设1:环境的变化:空气变好了,山清水秀,城市绿化面积

加大(楼顶绿植)。

预设2:工作的变化:能自动推荐图书的机器人,虚拟空间漫

游,私人智能家教……

预设3:生活的变化:空中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多用行走

器。

预设4:还可以写学校变化:学校里的智能教室。

••••••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有了提纲就要按照编写的习作提

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我们一起梳理本次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和人们的工作、生活

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列好习作提纲。

(3)分段叙述家乡的变化,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路,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五、多向互动,学习写作方法

1.怎样编写习作提纲呢?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学一学写作方

法吧。

(1)第一步:学列提纲,理清思路(出示课件15)(板书:

列提纲)

教师提问:参考教科书第62页的例子,提纲包括哪些内容?

预设:题目、开头、中间、结尾。(板书:题目、开头、中间、

结尾)

教师提问:提纲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预设:提纲内容比较简单,作文内容丰富。

教师小结:列提纲就是在写作前梳理写作思路的过程,按照“题

目、开头、中间、结尾”几个部分,将每部分要写的主要内容梳理

出来。比如主要通过写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来表现环境变化,通过

写机器人在照料着果园来写工作变化等,做到每一段都围绕一个意

思来写,这样各个段落合起来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了。

(2)第二步:重点突出,有序排列(出示课件16)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看示例怎么安排提纲中间部分。

习作从环境、工作、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分段写出家乡的变

化,先用关键句总述,再写具体事例,条理清楚,内容明确。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17)根据对提纲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列提纲有哪些好处?

预设1:让我们的写作思路更清晰。

预设2:避免在写作时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预设3:把重点内容列出来,不容易在行文时遗漏事先想好的

素材。

教师过渡:列提纲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避免跑题。接下来看

看如何大胆想象,写清重点?

2.怎样大胆想象,写清重点呢?

(1)立足现实,想象有据(出示课件18)

写家乡的变化时,发挥想象不是漫无目的地乱想,而是需要在

现实的基础上,写出你最希望看到的二十年后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

同时,对一些科技发展变化的想象也要有实现的可能,比如,不能

想象那时我们会生活在别的星球上。想象的内容在二十年后实现的

可能性是确定想象合理性的关键。

我们看看《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怎样写想象的?(出示课

件19)

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过她,当他还是一

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对他讲,曾经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

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玛琪和托米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他们读

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

移动。

预设:作者展开大胆想象,未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在不同,所用

的书本自然不同,一为纸质书,一为屏幕,天马行空的想象引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

(2)想象具体,内容丰富(出示课件20)

要想把内容写具体,可以挑选一处景物,写出其变化;也可以

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过去的样子,再写现在发生的变化。

(出示课件21)教师出示《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片段:

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

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教师引导:作者的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

预设:写了未来的老师是机器人,上课方式与现在截然不同。

(出示课件22)教师出示《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

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珍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大火

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

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预设:先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写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鲜明的对比中突显出圆明园的变化,让读者感受颇深。

教师小结:先写过去的样子,再写现在发生的变化。运用对比

的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丰富。

(3)表达祝愿,写出情感

(出示课件23)教师引导: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要在

习作中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和热爱之情,这也是本次习作

以“家乡”的变化为题的意义所在。

(出示课件24)教师引导:我们看看《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

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的毁灭》)

预设:通过关键词语“饱览”“流连其间”,可以看出字里行

间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由衷的赞叹,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

3.借助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表达方法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

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技法,评一评有哪些优

点和不足之处。

片段一:(出示课件25、26)

我正在房间里睡觉,突然被一阵“嘀嘀”声惊醒了。我正想要

出去看看怎么回事,机器人管家就进来了,他告诉我是地震报警器

响了。现在的房子都装有地震预警系统,如果感应到地震,报警器

就会发出警报,屋内的人只要控制中枢系统,就能让房屋升到空中

躲避地震。我向窗外望去,这才注意到,不是我家,还有很多房子

都飘在空中,有的还在缓缓上升。夜空里,一座座房子像热气球似

的飘着。我渐渐放下心来,不由得赞叹设计师巧妙的想法,这样应

对地震再好不过了!

学生阅读后发言。

预设1:从科学技术方面出发,写二十年后的房屋有感应地震、

躲避地震的功能,想象大胆又合理。

预设2:“夜空里,一座座房子像热气球似的飘着。”这句话

非常有画面感,让我不禁感叹未来科技的神奇。

片段二:(出示课件27-29)

我和弟弟一起走在家乡的街道上,我发现车辆都是新能源汽车。

原来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这么普及了。我问弟弟:“新能源汽车这

么多,充电问题怎么解决呢?”弟弟告诉我,每台车上都有太阳能

板,能源源不断地吸收、储存太阳能,每台车上储备的能源在理想

状态下能供汽车连续跑一万公里。“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呢?“弟弟

说:“科学家们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风、雨都能被专门的处理

器转化成电能,并且每座城市的地下都有一个巨大的能源库,储存

的能源够整座城市用上几十年呢!“看着排成长龙的汽车,我又问:

“这车未免太多了,停车位够吗?”“这个问题好解决,这些车都

是用一种非晶体金属材料做成的,只要温度控制合适,可以变小,

从而节省空间。车上还有定位、报警等功能,不用担心车会被别人

偷走。”

学生阅读后发言。

预设1:片段写新能源汽车二十年后发生的巨大变化,选材很

好。

预设2:小作者把二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的情况与二十

年后进行对比,突出了二十年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先进。

教师:有需要改迅的地方吗?

预设:虽然小作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介绍很具体,但叙述平淡,

缺乏情感。

教师追问:怎么修改?

预设:把我对新能源汽车的赞美写出来。可以加上一句,我听

了不由得赞叹:“这功能太强大了!”

师生共同读修改后的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习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旨在让

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通过评改习作片段,为完成和修

改整篇习作作铺垫。)

六、佳作欣赏,学习技巧

教师过渡:在学习完选材方法和写作技法后,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篇例文《二十年后的家乡》。一起来读一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

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出示课件30-34)

二十年后的家乡

我从国外学成归来,踏上回故乡的路,心里既激动又忐忑。现

在,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生我养我的家乡,可不知家

乡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真是好奇。

“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神奇,太美了!”

各种样式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条条长龙般的高科技道路穿梭其

间。公交车顶上装着形状各异的机器,这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并转

换为能源、释放氧气的装置。昔日发出恶臭的河流如今变得清澈见

底,水中鱼虾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绿树成荫,动物们自由自在地

在树底下玩耍。

不仅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迈入了

高科技时代。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型节能房屋,屋里都是全自动化

的电器、家具。5D高清电视,让你仿佛身临其境。人们已经用上了

5G高速网络,打开智能手机,5D电影就会立刻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一点儿也不卡...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一阵悦耳的音

乐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在排练节目。王奶

奶告诉我,现在小区里自发组织了舞蹈队和秧歌队,吹拉弹唱,自

娱自乐,小区里洋溢着他们的欢声笑语。看见老人们现在幸福的生

活,我不禁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老人,他们总是为度事和儿女们担忧,

那一张张衰老的脸上带着愁苦的表情。现在的生活多好啊!老人们

可以安心愉快地度过晚年了。

家乡的变化是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的变化远远超出了我

的想象。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

全班交流。

预设1:开头直抒胸臆,点明主题。

预设2:第2自然段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描述了家乡翻天

覆地的变化。

预设3:“不仅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

也迈入了高科技时代。”过渡自然,寥寥数语介绍了人们生活方式

的变化。

预设4:第4自然段通过描写老人们生活的变化,突出了主题。

预设5:篇末表达对家乡的祝福,深化主题。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5):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篇习作结构

紧凑,行文流畅,想象丰富而又合情合理。作者从家乡的环境、生

活等方面入手来突出家乡的变化,层次分明。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佳作,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写法,

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七、巧拟题目,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为本次习作拟题?(出示课

件36、37)

预设1:直接用习作题目。例如:《二十年后的家乡》。

预设2:根据习作内容拟题。例如:《家乡变了》《家乡的变化》。

预设3:根据选材角度拟题。例如:《未来家乡一日游》《二十

年后的母校》。

2.依照范例,列写作提纲。

写作前拟好提纲,不仅能够厘清写作思路,述能让作文的结构

清晰。出示提纲案例,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课件38-40)

(出示课件41)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

生完善提纲内容。

学生修改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列提纲,学生梳理了写作思路,在写文章时

思路更清晰。)

八、展示相关素材,动笔写作

(出示课件42-50)教师过渡:今天大家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列

提纲,引领思路,梳理素材,辅助成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习

作素材,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读习作素材。

教师:你打算用上哪些优美词语呢?你打算用哪种方式开始习

作的开头呢?乂以哪种方式结尾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构思,并按

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开始我们的习作吧!

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设A“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

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的家乡

大胆想象

[题目

列提纲开头

中间

7结尾

教授课教师“二次

电子版教案

学备课”(手写)

过第二课时(例文赏析)

程【教学过程】

设一、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计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写“二十年后的

家乡”,同学们通过大

月日的想象,对未来家乡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畅想C同学们坏学会了列

提纲来梳理思路的写作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评修改一下咱们的习

作。

赏评同学的习作,在赏评过程中,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评

改的过程中,随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各小组推荐一个同学,交流分享,其他学生评议: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提出什么建议。

2.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照下面的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评价细则

写出的是二十年后的家乡

能大胆想象,想象合理

文章内容

能用对比写出家乡多方面的变化

能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文章结构中间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没有错别字

语言表达用词准确,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语言生却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给出具体评价标准,围绕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以

评促改。)

二、佳作欣赏,师生共同评议

1.例文一:二十年后的家乡(出示课件3—9例文赏析)

师生共读,读后交流: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

预设1:第1自然段,“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准笛坐太空飞机回到我

的家乡一一北京,我是多么的迫切和期待啊”中的“太空飞机”,大

胆想象。

预设2:第2自然段,“北京还有雾霾吗?北京还堵车吗?城市里还是

到处飘飞着灰尘……带着这一串问号,我疑惑地下了飞机”一连串问

句设置了悬念。

预设3:第3自然段,“所有的汽车都是太阳能汽车……没有一个

人乱扔垃圾……”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具体描述北京的变化,形象可

感,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预设4:第4自然段,“招手叫了辆太阳能时空穿梭出租汽车,眨眼

间来到了我的母校”“小溪周围栽着柳树、银杏……用比喻的修辞描

写了学校环境的变化c下课了高层的同学也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

了……

预设5:第5自然段,“没有了雾霾……甚至连学校的每一层楼上

都有了花园”与上文“我”的担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家乡的变化。

预设6:结尾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0名师点评)小作者以现实生活、现代

科技为依托,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样子,重点描述了城市的变化

和母校的变化,表达了小作者希望北京变得越来越好的美好愿望。文

章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小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例文二:二十年后的家乡(出示课件11-16例文赏析)

自由读,小组讨论交流:短文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预设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引用诗句,

表现出小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自然引入“回到家乡”的主题。

预设2:现在的西湖与原来的西湖形成对比,突出西湖景区的变

化。

预设3:想象大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连房子都是全智

能的呢!如果遇到地震、洪水等灾害,一按房屋控制系统的按钮,房

子便会升到空中。

预设4:结尾表达了小作者不舍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家乡更加富

裕、美丽。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7名师点评)小作者大胆想象,合理联

想,将脑海中未来家乡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习作语言流畅,层次

清晰,奇特的想象加上生动的描述,让人觉得新鲜有趣,可谓独具匠

心。全文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西湖到学校,再到家里,全方位地展现

了家乡的变化。

3.例文三:二十年后的家乡(出示课件18—23例文赏析)

自由读,然后小组内点评文章。

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

(1)“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开头引用

歌词,直接点明文章主题。

(2)这一尘不染的道路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让我顿时神

清气爽。一一列举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美,那么亲切。

(3)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运用拟人修辞,使文章生动。

(4)详略得当,家乡原来的样子一笔带过。

(5)结尾照应开头,深化文章主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4名师点评)文章以二十年后“我”回家

乡的参观经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