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页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页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3页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4页
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9实验与探究

【重要考向】

一、实验与探究;

实验与探究

i.相关实验中的颜色反应

(1)蛋白质+双缩腺试剂一紫色;

(2)DNA+甲基绿染液f绿色;

(3)RNA+I此罗红(派洛宁)染液一红色;

(5)脂肪+苏丹III(N)染液f橘黄(红)色:

(6)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活细胞染料)-蓝绿色:

(7)C02I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董;

(8)酒精+酸性重钠酸钾溶液一橙色变为灰绿色:

(9)染色质(体)+龙胆紫/醋酸洋红一紫色/红色。

2.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细胞壁、细胞核、染色质(体)、叶绿体、线粒体(染色后

可见)、液泡等。

3.观察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加深,原生质层脱

离细胞壁,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4.酶的作用具有豆斑卜支二拄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

5.温度和DH通过影响函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而底物浓度、酷浓度也能影响立

促反应速率,但并不改变醐的活性.

6.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的预设温度(pH)后再混合.

7.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试剂一般选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的方法为纸层析法,

色素带从上至下的色素及相应颜色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El<

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9.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双材一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

】().在艾弗里肺的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实验设计思路均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爰蛋白质与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但所用方法不同,后者的方法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州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

白质和DNA,将DNA和蛋白质分隔开。

1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转化

为S型;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

和蔡斯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由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推出:睡是遗

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1)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当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尖端可以产生某种“影

响”传递到下面的伸长区,引起胚芽鞘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的下部分布不均,造成了胚芽鞘的

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

为生长素。

13.几种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和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样方法(五点取样法

和等距取样法);

(2)活动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3)趋光性昆虫种群密度和物种数目的调查方法:黑光灯诱捕法;

(4)土壤中小动物类番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5)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法;

(6)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中调查,调查遗传病的的遗传方式,应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14.典型探究实验的相关变量分析

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活性(加1碘液后pH、底物量、酶量、试管

不同温度

酶活性的影响溶液颜色的变化)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等

酶的活性(单位时间

探究pH对过氧化内气泡的数审或带火温度、底物鼠、酶鼠、反

不同pH

氢能活性的影响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应时间等

烈程度)

探究酵母菌细胞CO?生成量;是否有酒葡萄糖溶液的量和浓度、

氯的有无

呼吸的方式精的产生温度、pH等

探究生长素类似不同浓度

单位时间内托插枝条实验材料的一致性、处理

物促进插条生根的生长素

的生根数量或长度时间长短等

的最适浓度类似物

15.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设计实验方案一实施实验方案一分析

实验结果一得出实验结论。

16.实验设计基本步骤:材料分组编号一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处理f在相同且适宜的条

件培养(反应)一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

17.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未知,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已知。

18.生物学实验应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分别为: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

则。19.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①选取了合适的实验材料一一蜿豆:

②在数据分析中应用数学统计分析法,便于找出规律;

③运用了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思维方式:

④成功地应用了“假说一演绎”的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比较项目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二对同源染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丰同

基因位置

色体上)源染色体上)

R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

R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

遗传实质非同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

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组合

时间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0.验证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方法有:自交法、测交法、花粉鉴定法、单倍体育种法。

(注:上述方法也可用干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

21.判断显隐性(只考虑完全显性)

(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拄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轴性状。

22.萨顿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应用“假说一演

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3.伴性遗传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男性患者名王女性患

者;交叉遗传;一般为隔代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

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男传男。

24.简单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置

(1)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正交与反交

分析图示可知,该实验探究pH对过轨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pH,底物是

H2O2,浸过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出。2水解,产

生氧气和水,即量筒中立生的气泡内是氧气,气泡产生的速率代表了酶促反应的速率,

酶活性越强,气泡产生越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越多。

【详解】

A、由于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较快,故不能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能的活性,

A正确;

B、由分析知,气泡产生的速率代表了酶促反应的速率,酶活性越强,气泡产生越快,B

错误;

C、实验时,先在反应小室中加入相应pH值的缓冲液和H2O2溶液,通过转动反应小室

使滤纸片接触瓶中溶液进行反应,C正确:

D、各组反应小室中相应滤纸片的大小和数最属于无关变晟,应保持一致,D正确。

故选Bo

2.为探究萌发的小麦和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

为8组,分别浸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明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相同且适宜

条件下培养24h后,测量每组切段的平均长度,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长素浓度mg.Lmg.L1)00.0010.010.1110100样液待测

切段平均长度(mm)6.56.88.21012105.510

A.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待测样液组和生长素浓度为。组为对照组

B.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为lmg-L-1

C.该实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为有的切段长度大于10mm,有的小于10mm

D.要进一步确定萌发小麦种子的生长素浓度,可将待测样液稀释10倍后再重复实验

【答案】D

【分析】

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变量是切段平均长度;生长

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段平均长度大于对照组,则体现生长素促

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段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则体现生长素抑制生长的

作用。

【详解】

A、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生长素0浓度组为对照组,待测样液组为实验组,A错误:

B、该实验生长素浓度梯度较大,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一定为lmg・LL应

该在生长素浓度0.1mg・L1~10mg・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探究切段生长所需生长

素的最适浓度,B错误;

C、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

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生长素浓度小于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

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区为

有的切段长度大于6.5rrm,有的小于6.5mm,C错误;

D、待测样液切段平均长度与生长素浓度0.1mg・L】和生长素浓度10mg・L】相等,为确定

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1还是lOmg.L1,可以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

验。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O.lmg・L】;

反之就为D正确。

故选D.

3.下表是探究酶专一性的部分实验内容,其中”"表示不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1234

本尼迪特试剂2mL2mL2mL2mL

1%淀粉溶液3mL3mL

2%蔗糖溶液3mL3mL

新鲜唾液1mL1mL

实验结果

A.各组中的反应试剂均需在适宜温度下保温后才能混匀

B.通过4组实验结果比对,说明酶有专性和高效性

C.淀粉溶液需溶解在C.3%NaCI中,新鲜唾液需稀释后使用

D.该实验中的本尼迪特试剂不可换成12Kl溶液

【答案】C

【分析】

酹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陋的催

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酣只能催化一种或一

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

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

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使用本尼迪特试剂时要沸水浴加热,因此不需要先保温后混合,A错误;

B、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要将酹和无机催化剂作对比,而表格中没有无机催化剂,B错误;

C、淀粉在03%NaCI中溶解度最大,所以配制淀粉溶液通常将其溶解在质量分数0.3%

的NaCI溶液中,C正确;

D、该实验的反应物为淀粉,实验中的本尼迪特试剂可以用12Kl溶液代替,如果淀粉分

解不完全,可以呈现蓝色,D错误。

故选Co

4.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

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图

1),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

B.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组胞分裂

C.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

D.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

【答案】B

【分析】

异种共生可以共享血液循环,而血液共享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详解】

A、共享血液循环,必须保证两者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为避免免疫排斥对实验结果

造成影响,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A正确;

B、年轻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大于年老A和年老B制

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矶中卫星细胞数量,推测年轻A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老B鼠

卫星细胞分裂,B错误:

C、因本实验是〃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

液循环",故只有检测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才能继续进行实验,C正确;

D、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送的,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DiE

确。

故选B。

5.甜菜碱能促进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生长和发育。在耐盐节杆菌中,codE基因所控制合

成的胆碱氧化酶能够催化合成甜菜碱。选取转codE基因小麦中表达量较高的三个株系

(LI、L2、L3)和野生型株系(WT)进行对照实验,测定叶片中相关色素的含量,以探

究甜菜碱在小麦遭受干旱胁迫时的作用机理.,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叶绿素总含里

□WTBL10L2田L30WTBL1HL2□L3

甲乙

□WTBL1HL20L3

□WTBL10L2BLS

丙T

A.干旱胁迫后,转codE基因小麦植株的各种叶绿素含量都要比野生型植株的高

B.转codE基因小麦及野生型小麦叶片受干旱胁迫后叶绿素总含量均明显降低

C.部分转codE基因小麦株系在干旱胁迫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D.含有codE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用以感染植株可获得转codE基因小麦植

【答案】C

【分析】

分析图甲:干旱胁迫使叶绿素总含量有所降低,L3降低不明显,但转基因小麦的叶绿素

总含量高于野生型;

分析图乙:干旱胁迫使叶绿素a含量均降低,野生型小麦的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转基因

小麦;

分析图丙:干旱胁迫使叶绿素b含量均降低,野生型小麦的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转基因

小麦;

分析图丁:干旱胁迫后WT和L3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干旱胁迫后L1类胡萝卜素含量

上升,干旱胁迫后L2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详解】

A、由图丙可知,干旱胁迫后转codE基因小麦植株叶绿素b含量低于野生型,A错误;

B、由图甲可知,转codE基因小麦L3叶片受干旱胁迫后叶绿素总含量未明显降低,B

错误;

C、由图丁可知,WT和L3经干旱胁迫后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L1经干旱胁迫后类胡萝

卜素含量上升,L2经干旱胁迫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明显,C正确:

D、大肠杆菌可以侵染大体,不能侵染植株,D错误。

故选C。

6.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

验,如图所示。在35团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眠试剂,3、4不

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蛋白液蛋白块

实验①实验②

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⑦D.无

【答案】A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雁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的本质的蛋白质,蛋白酶的

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具有催化蛋白质水解的作用,双缩版试剂能用于鉴别蛋白质的存

在。

【详解】

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猪笼草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酶,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若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蛋白质会分解,又由于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

也可以与双缩版试剂反应,因此不能用双缩腺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分解,可以通过的蛋

白块体积变化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即实验②能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

故选A。

7.用碘液、苏丹团染液和双缩腺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

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种类碘液苏丹13染液双缩服试剂

甲+++++++

乙++++++++

丙+++++++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团染液和双缩腺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

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A

【分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脂肪遇苏丹•团呈橘黄色,蛋白质遇双缩版试剂呈紫色。

【详解】

A、乙种子遇苏丹团反应顼色最深,说明含脂肪最多,A错误:

B、碘液鉴定淀粉时会显蓝色,苏丹团染液和脂肪时会显橘黄色,双缩胭试剂与蛋白质时

会显紫色,B正确;

C、在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时,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看

色情况,C正确;

D、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均不需要水浴加热,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

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Ac

8.关于“探究pH对H2O2酶的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选取新鲜肝脏是因为±。2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血细胞中浓度高

B.滤纸片在鲜肝匀浆中浸泡1分钟后取出,立即小心贴在反映小室一侧内壁上

C.在反应小室中,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H2O2溶液

D.量筒灌满水后,若有气泡,应将其轻轻倾斜,小心赶出气泡

【答案】A

【分析】

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版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是要研究的且可人为改变

的量,溶液的酸碱度是自变量,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溶液的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过氧化

氢酶活性是因变量。

【详解】

A、过氧化氢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血细胞中浓度都不高,因为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

错误;

B、浸有肝匀浆的滤纸片要立即粘在反应室内壁上,以免匀浆流失,B正确;

C、本实验应先倒入一定pH的缓冲液,再加入H2O2溶液,C正确;

D、量筒灌满水后,应将其轻轻倾斜,小心赶出气泡,D正确。

故选Ao

9.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植物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

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储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J、

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时间/h

A.随着时间延长,各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都下降

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对叶片衰老存在对抗关系

C.蒸储水组中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不受植物激素的影响

D.延缓叶片衰老可施用细胞分裂素或对抗脱落酸的物质

【答案】C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与蒸储水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溶液处理,一

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一定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处理则叶绿素含量较低;

两者同时使用时则介于两者之间,叶绿素是进行光反应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从曲线趋势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延长,各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都下降,A正确;

B、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脱落酸促进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细胞分裂

素和脱落酸对叶片衰老存在对抗关系,B正确;

C、蒸储水组中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也受激素的影响,因为叶片中有内源激素,C错

误;

D、从曲线趋势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衰老,而脱落酸能促进叶片衰老,因

此延缓叶片衰老可施用细胞分裂素或对抗脱落酸的物质,D正确。

故选C。

10.欲通过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一种感染人体的新型病毒的核酸种类,下列有关实验方法

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喘噬或胸腺喀噬的培养液分别培养两组人体细胞

B.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嗑咤或胸腺喀咤的培养液分别培养两组病毒

C.培养后,将两组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两组人体细胞的培养液

D.通过测定子代病毒的放射性鉴别病毒的核酸种类

【答案】B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病毒,应该先标记细胞,

再用被标记的细胞培养病毒,这样才能得到被标记的病毒。

2.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如DNA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特有的碱基是U.

因此可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碱基T和碱基U,通过检测子代的放射性可知该病毒的

类型。因此,实验思路为: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啥咤的培养基中,

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

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嚅惦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

测其放射性。(2)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

病毒。

【详解】

A、实验设计思路应该先将两组人体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啼咤或胸腺喘咤

的培养基中,A正确;

B、不能将病毒培养在培养基中,因为病毒不能离开细胞而独立代谢,B错误:

C、再将两组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两组人体细胞的培养液中,C正确;

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若带有尿喀咤的标记则是RNA病毒,

若带有胸腺嗒咤的标记则是DNA病毒,D正确。

故选Bo

L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猪肝研磨液设计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

验思路,下列有关该实验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试管甲试管乙

1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2mL

2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1mL/

3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1mL

4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2滴2滴

5观察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A.将操作步骤1、4互换,可使实验思路更科学合理

B.应增设内组对照,其处理是2mL3%出。2+1mLHzO+2滴20%猪肝研磨液

C.步骤5的操作方法可改为“记录试管内停止产生气泡所需的时间”

D.将实验自变量替换成“温度”可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2.细胞呼吸的呼吸牖为细胞呼吸产生的C0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02量的比值。现有一

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测得酵母菌呼吸病为1.。时,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没有进行无氧

呼吸

B.根据放出的气体使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

C.若测得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铝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则一定存在无氧呼

D.若测得CO2产生量为15moi,酒精的产生量为6mcl,可推测有2/3的葡萄糖用于

无氟呼吸

3.GR24是近几年发现的•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为材

料进行如图甲实验,IAA为生长素,结果如图乙,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添加激素后的培笄时间

B.本实验可说明I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和GR24有办同作用

C.IAA和GR24应加在图甲的固体培养基B中,各组间应等量且适量

D.GR24对侧枝的生长无明显作用,但能加强IAA对侧枝生长的作用

4.某同学在模拟尿糖的检测时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分组,并用葡萄糖试纸进行测定。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1号2号3号4号5号

装入液体清水前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

测试情况

A.葡萄糖试纸可以用于血糖变化量的测定

B.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使健康人的肾小管过滤液中没有葡萄糖

C.检测时用滴管分别从各试管中吸取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D.预期测试结果1、3号的为呈白色,2、4、5号中有两支试管呈棕红色

5.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确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

(包含背根、腹根和由背根腹根合并成的脊神经,如图)。已知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

脊神经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收缩。若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背根具有

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实验操作和预期结果都正确的一组是()

背根

脊髓

腹根

实验操作预期结果

剪断背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

A

外周段应

剪断腹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腹根外周段不发生反

B

外周段应

C剪断脊神经,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蛙后肢均不收缩

D剪断背根、腹根中央处,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收缩

A.AB.BC.CD.D

6.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蔡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

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口主根长度

(

510:□单株恻根数25甲:空白对照

)820

乙:NAA

电615

1O

S4丙:KT

25--

州>

0)T:NAA+KT

01।I:)

甲乙丙丁

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

B.乙、丙分别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侧根发生,KT则相反

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

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睡眠主要依靠脑部多个脑区的胞外腺甘水平来调节。胞外腺甘作用机制

类似于神经递质,神经元质膜上常见的腺昔受体(R)有R1和R2两种。咖啡因是腺首

类似物,可能与某种R结合,但并不引起腺昔相应的效应。研究者用适量咖啡因分别

处理野生型小鼠和Ri、R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测定小鼠觉醒时诃

(即非睡眠时间),结果如图所示(箭头对应时刻为处理时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咖啡因通过与%和结合发挥作用

A.R2

B.过度摄入咖啡因会引起神经系统超负荷工作

C.ATP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俘

D."提神〃时,咖啡因不引起相应睡眠效应,减少腺皆与R的结合

8.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

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

实验组号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水通透速率(cm/sxlO4)

0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27.9

0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210.0

将部分团细胞放入含的等渗溶液中

0HgCI280.7

0将部分用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18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团组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作为对照

B.蛋白A促进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

C.HgC"对蛋白A的功能有促进作用

D.试剂M能使蛋白A的功能部分恢复

9.如表是某同学为研究酶的特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123456

2ml1%淀粉溶液+++

2ml2%蔗糖溶液+++

1ml淀粉酹溶液++

1ml蔗糖酶溶液++

2ml本尼迪特试剂++++++

(注:"+"表示有:"“表不无。)

A.该同学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B.表中1、2、4、5组均属于对照组

C.可将表中本尼迪特试剂换成碘一碘化钾溶液

D.表中3组和6组均会有红黄色沉淀生成

10.为了探究温度、pH对陋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设计,其中最合理的

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用气球收集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本尼迪特试剂鉴

C.探究pH对的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速度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鉴定

真题再现

1.(2019•浙江•高考真题)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一HA

步骤基本过程队官A试管B

1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3mL3mL

2加入马铃薯匀浆少许—

3加入二氧化锦—少许

4检测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2.(2018•浙江•高考真题)用同种小鼠为材料,分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

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茵,预测未切除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B.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

感染该菌

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

易感染该菌

3.(2018・浙江•高考真题)为验证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位:mL

试管号123456

本尼迪特试剂222222

1%淀粉溶液333

2%蔗糖溶液333

稀释的人新鲜唾液11

蔗檐尊溶液11

A.试管1和2的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B.试管36需在沸水浴中保温23min以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C.试管3和6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若试管5中出现阳性反应说明蔗糖酶也能分解淀粉

二、综合题

4.(2020•浙江•高考真题)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

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

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也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

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

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员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

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

(2)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

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实验结果(以丝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

(2)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

组和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

剂处理的理由是,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理

由是0

③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

三、实验题

5.(2021・浙江•高考真题)为探究酒精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

以下系列实验。

实验材料:蟾蛛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间脑蟾蛛,小滤纸片,任氏液,0.1%、0.2%

和1%酒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T),1%

硫酸溶液等。

(要求与说明:间脑蟾赊是指切除了大脑和部分间脑、相关机能正常的蟾蛉;任氏液为

两栖类的生理盐水;3种酒精浓度分别对应人血液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浓度;

酒精、NA和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种神经递质;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实验

条件适宜)

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

过程结果或结论

结果:

■相对值■处理前

①取蟾蛛坐骨神经胖肠肌标本,分别检测动作电位口处理后

实验1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②以1%

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后,再分别检测上述指标。

动作电动作电位肌肉收

位大小传导速率缩张力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①用1%硫酸刻激间脑蟾蛛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

结果的记录表格:________________。

测定屈反射时长,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间脑断

实验2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

面;②分别住含有50瓜的任氏液、不同浓度酒精

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

的小滤纸片处理间脑断面,每次处理后重复①。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延长屈反射时长的机理,选取实验2中某一浓度的酒精用于实验3。

①取5组间脑蟾蛛,用任氏液、NA、PT和酒精等结论:NA与其受体结合,显著延长间脑蟾

实验3处理;②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蛛一侧后肢的中趾蜿的屈反射时长;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

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途径,显著延长间脑蟾蛛的屈反射时长。

回答卜.列问题:

(1)实验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2结果的表格

(3)依据实验2、3的结论,实验3的分组应为;

A组:任氏液;

B组:;

C组::

D组:;

E组:。

(4)酒后驾车属F危险的驾驶行为,由本实验结果推测其可能的生物学机理是

司三模拟检测,

1.(2019•浙江•一模)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

A.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酹和蒸憎水,然后滴加双缩腺试剂观察是否

变成紫色

B.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窗水,然后滴加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

观察是否变成红黄色

C.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储水,然后滴加双缩服试剂

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D.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储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

蛋白块的大小

2.(2019•浙江杭州•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操作,量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作饥饿处理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团

C.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D.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3.(2020.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a-淀粉酶,

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

了如下实验:(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

半粒种

试管GA实验

缓冲液水子

号溶液结果

10个

步骤1步骤2

带胚++

101125回保温24h后去25团保温10min后

除种子,在各试管各试管中分别加

2011去胚++++

30.210.8去胚中分别加入1mL入1mL碘液,混++

淀粉液匀后观察溶液颜

40.410.6去胚+

色深浅

不加种

50.410.6++++

A.1号试管的胚不完整,不能产生a-淀粉酶

B.通过2、3、4试管可知,胚不是产生a-淀粉酶的唯一部位

C.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催化淀粉的分解

D.若再增加几个试管,梯度提高GA溶液浓度,梯度减少水的体积,其他条件均和2、3、

4类似,则一定可以观察到赤霉素的两重性

4.(2017•浙江嘉兴•一模)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探究实验,”一〃表示不加。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试管123456

本尼迪特试剂2mL2mL2mL2mL2mL2mL

1%淀粉溶液3mL—3mL—3mL—

2%蔗糖溶液—3mL—3mL—3mL

新鲜唾液——1mL1mL——

蔗糖酶溶液————1mL1mL

实验结果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代瞽本尼迪特试剂

C.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是将淀粉溶于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中配置而制成的

D.若5、6号试管中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则应更换本尼迪特试剂

5.(2017•浙江嘉兴•一模)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

①在含】S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5N标记,离心结果如图中甲;②转至含

"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1代;③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乙、

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冈丁

A,乙是转入MN培养基中繁殖1代的结果

B.丙是转入】4N培养基中繁殖2代的结果

C.位于丁管上部的DNA含有15N和14N

D.探究过程采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二、综合题

6.(2021•浙江•模拟预测)隐丹参酮(CPT)是从植物丹参中提取出的一种活性物质,近年在

体外实验中隐丹参酮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顺伯(DDP)是临床上一种抗癌细胞的物质。

研究人员欲研究隐丹参酮与顺钳联合用药的效果是否优F单独使用,以细胞存活率为研究指

标。现提供下列材料,请设计实验。材料用具:人肺癌PC9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隐丹

参酮溶液、顺钳溶液、培养瓶,相关培养和计数设备等。(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

溶液后对体积的影响,添加药物的浓度不作要求,培养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等量的人肺癌PC9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含有等量细胞培养液的若干个培养瓶中;

②分组及加样::

③培养72h,每24h用细胞计数仪检测癌细胞数。

④;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隐丹参酮和顺柏均能抑制人肺癌PC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顺知的作用

效果优于隐丹参酮,联合用药的作用效果比单独用药更好;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效

果均增强。请用曲线图绘制实验结果。

(3)分析和讨论

隐丹参酮和顺粕的联合用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可能是药物影响

了的过程。

7.(2021•浙江••模)科学家研究发现•些细胞膜上的蛋白A具有转运水分的功能,而HgCL

对蛋白A的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验证上述结论,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

洲爪蟾卵母细胞为对象,以低渗溶液中细胞的水通透速率及细胞直径为测定指标进行实验。

材料和试剂: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若干、蛋白A的mRNA、蒸镭水、HgCh(等渗溶液配制)、

等渗溶液、低渗溶液。

(注回细胞直径及水通透速率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团

①将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放入等渗溶液,随机均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测定细胞的直

径和水通透速率并记录。

②向等渗溶液中的甲组非洲爪蜡卵母细胞注入微晨蒸馀水,同时向乙、丙两组细胞注入

③一段时间后,向丙组加入适量等渗溶液配制的HgCL,向甲、乙两组加入等量不含HgCL

的等渗溶液,将三组分别放入O

④o

⑤记录、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2)请设计一张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团u

(3)分析与讨论回

①甲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细胞直径略有增大,说明有少量水分子进入细胞,水分

子以扩散方式穿过膜的进入卵母细胞。

②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后不宜立即测定实验结果,原因是o

③将磷脂分子散于水中时,分子的疏水尾部聚集在一起以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

相,形成如图所示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本实验中若用脂质体代替非

洲爪蟾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不能得到类似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原因。

④研究发现抗利尿激素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蛋白A数量增多,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

胞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请分析抗利尿激素作用的可能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