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含答案_第1页
202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含答案_第2页
202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含答案_第3页
202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含答案_第4页
202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年产中高档运动帽、休闲帽近5亿顶,产品销往欧美、日韩、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中国制帽之乡”。20世纪80年代,李哥庄镇成立了第一家现代制帽企业。目前,全镇有400多家制帽“头”部企业,业务涉及原辅料采购、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在世界各地销售的帽子流行元素各不相同。随着市场拓展、销量日增,李哥庄人开始从贴牌代加工向打造自主品牌转型。据此完成1—3题。1.李哥庄镇从20世纪80年代成立第一家制帽企业,发展到400多家企业主要得益于A.

充足的生产原料B.丰富的劳动力C.

广阔的消费市场D.廉价的土地租金2.李哥庄镇在世界各地销售的帽子流行元素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是A.满足个性化需求

B.

适应当地气候C.

提高生产工艺

D.传承地方文化3.李哥庄镇制帽企业从贴牌代加工向打造自主品牌转型,其主要目的是A.节省物流成本B.

控制企业数量C.减少原料消耗D.

提高产品附加值

耕地细碎化可界定为在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驱动下,耕地在空间形态上被分割成细小、不规则且彼此不相连的地块,且耕地产权主体不断细分,导致同一生产经营主体拥有多个互不连片的地块。图1示意耕地细碎化的不同情境。据此完成4—6题。

4.衡量耕地细碎化的指标有①耕地流转效率②地块数量③机械化水平④地块平均面积

5.图中农业生产受耕地细碎化制约最轻的农户是

6.缓解耕地细碎化的合理措施有①村庄靠近耕地布局,缩短农户耕作距离

②平整土地,合并相邻的小地块

③完善农田设施,提高地块耕作便利性④提高农业补贴,促进耕地连片经营长海大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其连接普兰店区与长海县(全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该大桥全长25.5

km,

其中跨海段长约19

km,

从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鸳鸯港东侧入海,横穿里长山海峡,最后在大连普兰店区皮口港东侧登陆。2025年2月,长海大桥项目在大连正式启动,预计将于2030年建成通车。图2示意长海大桥桥址线路。据此完成7—8题。

7.长海大桥选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海雾频率

B.

海面风浪

C.海底地质

D.

海洋潮汐8.长海大桥通车后,对长海县产生的主要影响是B.

打破交通瓶颈,促进经济发展C.

形成经济中心,增强辐射能力D.

加速填海造陆,完善基础设施锦江是长江水系赣江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赣湘两省交界的幕阜山脉东麓,自西向东流,于南昌市新建区注入赣江。锦江流域整体呈狭长形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多为东西走向,流域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锦江下游河段流经高安市区时为平原区,该河段两侧发育有三级河流阶地,其中,第二级阶地和第三级阶地上覆盖的沉积地层序列基本相似。图3示意锦江水系和下游高安河段河流阶地。据此完成9—11题。9.T₃

T₂

阶地上覆沉积地层序列基本相似的主要原因是B.阶地宽阔,利于物源沉积D.径流稳定,侧蚀作用较强10.图示相邻河谷阶地间反映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烈的是A.T₃—T₂

B.T₂—T₁C.T₁—T₀

D.T₀—₃—T₁

河谷阶地不同沉积层反映出的气候变化是A.从高度干凉向相对湿热转变B.

从高度干热向相对冷凉转变C.从高度冷凉向相对干热转变D.从高度湿热向相对干凉转变

12.推测陆游诗句中描述的景象所对应的节气最可能是象泉河流域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的札达谷地(古湖盆),其发源于冈底斯山南麓,河谷南北两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阿依拉日居山脉高度超过5000

m,

基部最低海拔约2900

m,

两侧高大山体上形成了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图4分别示意札达两侧高山带和象泉河河谷植被景观。据此完成14—16题。14.

推测札达象泉河河谷两侧山体海拔在4600—5900

m

时,形成的植被垂直带谱依次是A.

荒漠带一荒漠草原带一高山草甸带—高山稀疏植被带B.

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稀疏植被带—多年冰雪带C.

荒漠带一荒漠草原带—高山稀疏植被带—高山草甸带D.

荒漠草原带—高山稀疏植被带—高山草甸带—多年冰雪带15.影响札达象泉河河谷到两侧山体植被垂直带谱依次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水分②热量③光照④土壤16.札达象泉河河谷地带植被的主要特点是B.呈垫状,群落复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1)指出东湾沟泥石流物源空间的主要分布特征。(6分)(2)泥石流发生时,推测图示三个断面处泥石流平均流速最大的一处,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东湾沟气候特点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阿蒙森海是西南极玛丽伯德地沿岸边缘海,属于南大洋太平洋扇区,温暖的绕极深层水通过海底冰蚀槽进入大陆架,潜入冰架下方,冰盖因缺乏坚实的冰架支撑而成为西南极冰盖中最脆弱的部分。图6示意阿蒙森海冰架和沿岸流分布。

影阿惆特冰架

斯格尼斯蒂具

松岛冰川

(1)指出玛丽·伯德地沿岸流的性质和影响其流向的因素。(6分)(2)分析阿蒙森海冰架成为西南极冰盖中最脆弱部分的原因。(6分)(3)说明阿蒙森海冰架脆弱的具体表现。(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19世纪末,纽约已成为全美第一大制造业中心,形成了以制糖业、服装业、出版业为支柱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中心城区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生产条件的恶化,纽约制造业大规模外迁。近年来,纽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干预措施和试点项目,尤其针对历史悠久、空间蔓延的工业水岸,将城市发展需求与制造业回归目标相互结合,促成了滨水工业地带的更新转型。2013年至今,纽约完成了包括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布鲁克林陆军基地码头、工业城等多个新都市制造业驱动的城市更新项目,推动了滨水地区城市活力的复兴。图7示意纽约改造的工业水岸产业经济区分布。□产业经济区③红钩1.哈

(1)分析纽约工业水岸地区城市活力复兴的经济背景。(6分)(2)说明纽约滨水工业地带更新转型的有利条件。(6分)(3)说出纽约滨水城市地区工业转型的发展方向。(6分)

1.C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市场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

力。20世纪80年代,李哥庄镇制帽业起步。在企业成立初期,市场份额小,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随着市场持续扩大,企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企业数量增加,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故

C

选项正确。2.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李哥

庄镇的帽子产品销往欧美、日韩、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流行元素各不相同,这表明该镇的企业会根据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偏好、时尚潮流等因素调整产品设计,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故A

选项正确。3.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转型,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贴牌代加工利润低,而打造自主品牌可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企业转型发展自主品牌能摆脱对贴牌代加工的依赖,掌握定价权,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附加值。故4.C

【解析】本题考查耕地资源的评价标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耕地细碎化的核心表现是地块数量多、面积小且分散,因此地块数量和地块平均面积是直接衡量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指标,②④正确;耕地流转效率和机械化水平是细碎化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而非衡量指标,①③错误。故C

选项正确。5.A【

解析】本题考查耕地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甲情境中,农户的地块平均面积最大,且地块分布相对集中,耕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因此农业

生产受到的制约最轻。其他情境(乙、丙、戊)的地块平均面积较小,且丙、戊地块分布更分散,受耕地细碎化问题的制约更明显。故A

选项正确。6.B

【解析】本题考查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合并地块可直接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过程中会整合细碎化耕地,使地块

变得更规整、单个地块面积增大,也能起到缓解耕地细碎的作用;为缓解耕地细碎化问题,让

村庄靠近耕地布局不现实;提高补贴或许能激励农户流转土地,但需配套政策才能确保实现

土地连片经营。故B选项正确。7.C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长海大桥跨

海段长,且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桥梁选址需重点考虑海底地质的稳定性,以确保桥梁基础的稳固性。故C

选项正确。8.B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B

选项正确。9.A【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阶地沉积序列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物源相同和水动力条件相似,当物源一致

且河流对物源的分选作用也相近时,便会形成相同的沉积序列。故A

选项正确。10.B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发育过程中下蚀作用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在相邻的河谷节点之间,T₂—T₁

阶地的拔河高度最大,可反映出该段河流的下蚀作用最强烈。故B

选项正确。11.D【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图示河谷阶地沉积物上覆现代土、均质红土层,自T₃—T

。阶地逐渐消失,河谷阶地沉积物上覆的现代土、均质红土层是在长期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所以T₃—T

。阶地不同成因类型的沉积层反映出该区域气候从高度湿热向逐步干凉转变。故D

选项正确。12.C

【解析】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诗句“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描述了初夏时节槐柳成荫但暑气未盛的景象,且内容解析中提到“初夏”“暑尚微”等关键词,可判定对应节气为立夏。故A

选项正确。14.B【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海拔4600

m

以上属于高山带,温度低,降水随海拔上升先增后减,此高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稍好,降水有限,形成以耐旱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高山灌丛草原带;海拔5000—5400

m

处温度进一步降低,但降水稍多(可能来自地形抬升),形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的高山草甸带,植被覆盖较为密集;海拔5400—5500

m

处接近雪线,热量严重不足,植被稀疏,仅有能适应强风和低温的高山稀疏植被带在此处分布;海拔5500—5900

m

处温度极低,常年被冰雪覆盖,植被几乎消失,形成多年冰雪带。故15.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植被带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从札达象泉河河谷到两侧山体植被垂直带谱的形成,主要受水分和热量差异影响。故

A

选项正确。16.C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基带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札达象

泉河河谷基部最低海拔为2900

m,

属于干旱谷地(古湖盆),降水稀少,蒸发强,土壤贫瘠,植株矮小,能适应干旱和强风环境,植被稀疏,根系发达,群落简单。故17.(1)泥石流物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湾沟流域中上游;支沟两侧的坡体上泥石流物源分布集中;主沟道中上游沟床泥石流物源分布集中。(6分)(2)断面1处。(2分)理由:断面1上部等高线最密集,平均沟道比降大,泥石流平均流速快;物源汇集时间短,冲击力强,进一步加快流速。(4分)(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源多;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触发泥石流;干湿交替强烈,加速岩土崩解,使坡面更易失稳。(6分)【解析】本题考查东湾沟泥石流物源的分布特征、不同断面泥石流的平均流速以及东湾沟气候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问,可结合图示等高线,判断泥石流的物源主要来自东湾沟中上游沟道两侧的坡体和

沟床。第(2)问,可从沟道的比降和物源汇集速度等方面思考。第(3)问,当地气候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主要从物源、暴雨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