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人文地理专项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人文地理专项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人文地理专项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人文地理专项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人文地理专项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人文地理专项模拟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人口增长直接导致的是()A.城市规模扩大B.基础设施需求增加C.文化多样性增强D.自然资源消耗加速2.通常情况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治制度B.市场距离C.文化传统D.人口数量3.“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主要反映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气候特征?()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D.内蒙古高原4.下列工业部门中,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最高的是()A.服装制造业B.信息技术产业C.煤炭开采业D.家具制造业5.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是()A.东京城市群B.纽约城市群C.伦敦城市群D.上海长三角城市群6.交通运输方式中,最适合运输大宗、长距离货物的是()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水路运输7.下列活动中,属于旅游业负面影响的是()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带动相关产业增长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增加就业机会8.聚落选址通常优先考虑靠近()A.工矿区B.农田C.水源D.高山9.文化景观是指()A.自然景观B.人工建造的景观C.动植物景观D.山水风光10.下列关于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越高越好B.城市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环境问题C.城市化是自然现象D.城市化会降低区域人均GDP11.能够提供稳定、廉价、标准化的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12.下列城市功能分区中,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是()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游乐区13.修建水电站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资源短缺D.空气污染14.“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发展。A.贸易往来B.文化交流C.旅游合作D.以上都是15.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煤炭B.钢铁C.石油D.以上都是16.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应该()A.任意开发利用B.严格保护,合理利用C.完全禁止开发D.移植到其他地方保护17.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成本B.劳动力价格C.原料运输D.以上都是18.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体现了()A.人地和谐B.人地冲突C.地理环境承载力D.可持续发展19.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运输速度最快B.航空运输运量最大C.铁路运输连续性最好D.水路运输灵活性强20.某地区盛产苹果,其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气温高B.降水多C.光照强D.土壤肥沃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材料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1)简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表现。(4分)(2)分析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6分)(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你可以提出哪些建议?(4分)22.某地发展水稻种植,请说明影响该地发展水稻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12分)23.简述城市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12分)24.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某沿海地区计划大力发展海洋旅游,请说明发展海洋旅游可能带来的利弊。(12分)---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2.B3.D4.B5.D6.C7.C8.C9.B10.B11.C12.C13.B14.D15.A16.B17.D18.B19.C20.D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1)老年人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预期寿命延长。(4分)(2)社会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年轻人负担加重;可能引发“空巢”现象;老年人生活不便等。(6分)(3)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年龄;加强外来移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养老产业;提倡孝敬老人等。(4分)22.(12分)影响区位因素:气候(适宜水稻生长的温度和降水)、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市场(靠近消费市场)、政策、劳动力、技术等。(任答6点得12分)23.(12分)积极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GDP);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化进程等。(6分)消极影响: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空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问题增多(如治安、犯罪等);热岛效应等。(6分)24.(12分)利: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