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凤阳花鼓美术课件目录CATALOGUE01凤阳花鼓概述02历史演变03艺术元素分析04制作工艺详解05文化价值探讨06课堂实践指南PART01凤阳花鼓概述定义与起源背景民间艺术形式凤阳花鼓是安徽省凤阳县特有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集音乐、舞蹈、戏曲于一体,以鼓点节奏为核心,配以花鼓灯等道具,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01历史溯源起源于明代初期,与凤阳地区移民文化密切相关,最初是灾民乞讨时的表演形式,后逐渐发展为节庆活动中的重要民俗艺术。文化融合体现融合了淮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与移民带来的多元艺术元素,其表演内容常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与社会变迁。非遗保护价值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活态传承的重要案例。020304表演者着绣花对襟衫、灯笼裤,头戴缀花头巾,手持彩绘花鼓灯,道具色彩鲜艳且图案多取材于民间吉祥纹样。服饰道具视觉符号包含"走场""摆字""套曲"等固定表演程式,舞蹈动作融合武术元素,形成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表演程式化特征01020304以双条鼓为核心乐器,配合锣、镲等打击乐,形成"紧打慢唱"的独特节奏体系,鼓点变化多达二十余种。节奏与器乐独特性采用凤阳方言演唱,唱腔融合了当地的秧歌调、门歌等音乐元素,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方言演唱体系主要艺术特色课件教学目标文化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使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地位,理解其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功能。审美素养培养通过分析花鼓的节奏韵律、服饰色彩、舞蹈动作等要素,提升学生对民间艺术形式美的感知能力与鉴赏水平。实践体验设计设置模拟鼓点练习、简化舞蹈动作模仿等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花鼓表演的基本技巧,培养传统艺术的表现能力。创新思维启发引导学生基于传统元素进行现代艺术创作,如设计花鼓主题海报、改编表演形式等,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PART02历史演变起源时间与地点清代艺术定型清代中叶,凤阳花鼓的表演程式、音乐结构和服饰道具趋于固定,形成“一鼓一锣双人对唱”的经典模式,并被纳入地方戏曲体系。03明代凤阳地区因灾荒频繁,大量艺人流落他乡,将花鼓艺术传播至江浙、山东、河南等地,逐渐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表演流派。02明代广泛流传宋元时期雏形初现凤阳花鼓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时期,起源于安徽凤阳地区,最初是民间艺人结合说唱与打击乐形成的表演形式,用于节庆活动和乞讨表演。01发展关键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艺术革新1950年代政府组织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对传统花鼓进行音乐记谱和动作规范,创作《花鼓新声》等现代剧目,推动其从民俗表演向舞台艺术转型。民国时期职业化发展20世纪初,凤阳花鼓艺人组建专业戏班,演出场所从街头拓展至茶楼戏院,曲目内容融入社会时事,出现《逃荒调》《凤阳歌》等经典作品。21世纪非遗保护阶段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建立传习所、数字化存档和校园传承计划,实现活态保护与创新性发展。被誉为“花鼓皇后”,系统整理传统七十二套花鼓曲牌,创立“陈派”表演体系,培养三代传承人,其主演的《王三姐赶集》成为行业范本。重要传承人物陈敬芝(1919-2008)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创新性将京剧身段融入花鼓表演,主持编撰《凤阳花鼓艺术大全》,推动建立首个花鼓数字博物馆。孙凤城(1942-)新生代代表传承人,开发“花鼓+”跨界项目,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舞美结合,其作品《鼓韵新生》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李龙斌(1975-)PART03艺术元素分析凤阳花鼓音乐以2/4拍为主,节奏鲜明且富有跳跃感,通过鼓点与锣镲的配合营造出欢快的氛围,适合舞蹈表演的即兴发挥。明快活泼的节拍音乐融合了安徽凤阳地区的民间音调,采用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线条简洁流畅,常通过重复和变奏增强记忆点。地方特色旋律以花鼓为核心,搭配锣、镲、唢呐等传统乐器,形成高、中、低音域的立体声效,突出热闹喜庆的演出效果。乐器组合的层次感音乐节奏特点舞蹈动作风格肢体语言夸张化舞者通过大幅度的摆臂、扭腰和踢腿动作展现热情,动作设计模仿农耕劳作的姿态(如播种、收割),兼具生活气息与艺术美感。队形变换的流动性常见圆形、八字形等对称队形,表演中通过穿插、旋转实现动态构图,体现群体协作的韵律美。面部表情的戏剧性舞者配合音乐节奏做出夸张的笑容或瞪眼等表情,强化角色性格(如诙谐的丑角或端庄的旦角),增强叙事表现力。花鼓的装饰性功能女性多穿镶边斜襟袄配百褶裙,头戴缀有绒球的发饰;男性着对襟短褂与灯笼裤,腰系彩带,服饰细节融入皖北刺绣工艺。服饰的地域文化符号辅助道具的象征意义如手绢、扇子等道具既用于动作延伸(如抛接、翻转),也隐喻丰收、爱情等主题,通过道具运用深化舞蹈叙事层次。鼓身涂绘红、黄、绿等鲜艳色彩,饰以龙凤、花卉等吉祥图案,鼓槌末端系彩绸,舞动时形成视觉轨迹,提升舞台感染力。道具与服饰设计PART04制作工艺详解优质木材选择需选用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木材如樟木或桦木,确保花鼓框架稳固且不易变形,木材需经干燥处理以避免后期开裂。材料准备要求皮革处理工艺鼓面需采用经过脱脂和鞣制的牛皮或羊皮,厚度均匀且弹性适中,以保证音色清脆饱满,同时需进行防潮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装饰材料筛选彩绘颜料需选用环保无毒的水性漆,色彩鲜艳且附着力强;金属配件如铜钉或铜环需抛光防锈,确保美观与耐用性并存。花鼓制作步骤按设计图纸精确切割木材,手工雕刻出花鼓的弧形轮廓,榫卯结构拼接需严丝合缝,最后用天然植物胶固定,避免使用化学粘合剂。框架雕刻与组装将处理好的皮革浸泡软化后绷紧于鼓框,用绳索均匀拉紧并自然风干,通过调整皮革张力测试音高,直至达到标准音色效果。鼓面蒙制与调音采用传统矿物颜料分层绘制凤阳花鼓特色纹样,如云纹、花卉等,每层需充分晾干;金属配件镶嵌时需钻孔定位,避免破坏鼓体结构。彩绘与装饰工艺常见问题解答鼓面易松弛问题若鼓皮受潮变形,可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收缩,或局部加热辅助收紧,严禁暴晒导致脆裂;长期存放建议拆卸鼓面单独保管。彩绘剥落处理因湿度或工艺不当导致的颜料脱落,需打磨受损区域后重新上底漆,补色时需与原色调一致,并使用固色剂增强附着力。音色沉闷调整方法检查鼓框是否受潮变形或内部支撑不均,可轻微打磨鼓框内壁或调整皮革厚度,必要时更换更高密度的木材以改善共鸣效果。PART05文化价值探讨民间艺术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凤阳花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皖北地区的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如击鼓、说唱结合)反映了农耕社会的娱乐方式与审美取向。地域文化符号花鼓艺术与凤阳地方文化紧密关联,歌词内容多描绘当地风土人情,成为安徽地域文化的重要标识,具有民俗学与社会学研究价值。跨区域影响力明清时期随移民传播至江浙、两湖等地,融合多地艺术元素,形成多样化的表演流派,体现了民间艺术的流动性与适应性。通过数字化记录、老艺人传习计划等手段保存花鼓的唱腔、鼓点节奏等核心技艺,避免因时代变迁导致技艺失传。传统技艺活态保护将花鼓融入当代文化创作(如舞台剧、动画),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培育作为地方特色表演项目,花鼓可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打造文化体验线路,促进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文旅融合载体现代传承意义教育应用场景美育课程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或音乐课堂中引入花鼓道具制作(如彩绘鼓面)、角色服饰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跨学科教学案例组织学生成立花鼓表演社团,学习基础鼓乐技法与队形编排,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非遗传承参与感。结合历史课讲解明清社会背景,或通过语文课分析花鼓唱词的文学特色,实现艺术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社团活动实践PART06课堂实践指南示范活动设计花鼓图案临摹教师展示经典凤阳花鼓图案,引导学生观察线条、色彩与构图特点,通过分步骤临摹掌握传统纹样绘制技巧,强调对称性与装饰性表现。角色扮演表演设计"花鼓艺人"情境模拟活动,学生分组编排简短花鼓戏,同步绘制角色服饰与道具,实现美术与表演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创意花鼓制作提供纸板、彩绳、颜料等材料,指导学生结合传统元素设计立体花鼓模型,融入个人创意如现代图案或地域文化符号,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学生参与方式将学生分为4-6人小组,每组负责研究花鼓不同艺术特征(如色彩体系、纹样寓意等),通过资料收集、讨论后制作主题展板并进行课堂汇报。小组协作探究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置基础任务(临摹传统纹样)与进阶任务(设计文化衍生品),采用"小老师"机制让能力强者辅助同伴,确保全员参与度。分层任务设置引入平板绘图软件,指导学生将花鼓元素转化为数字插画,通过图层分解演示传统纹样组合逻辑,作品可应用于电子贺卡或动画设计。数字化创作拓展多维度作品评价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9693.5-202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第5部分:用便携式橡胶国际硬度计法测定压入硬度
- 信息产业规范发展承诺书4篇
- 感恩母亲妈妈的温暖故事6篇
- 培训课程设计与学习资源整合工具
- 2025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聘职业经理人(总经理)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企业管理规范涉及守秘责任保证承诺书3篇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勤杂工(残疾人专岗)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婚礼场地预订服务承诺书3篇
- 2025杭州淳安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2026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某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解析版)
- 艺人独家经纪合同(标准版)
- 2025年肺功能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6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羊奶粉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学校物业委托管理服务合同7篇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三套)
- 《守望成长法治护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 桡骨骨折课件教学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冶金煤气作业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2030中国节能玻璃材料市场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数据标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