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母声调标准教学素材汇编_第1页
韵母声调标准教学素材汇编_第2页
韵母声调标准教学素材汇编_第3页
韵母声调标准教学素材汇编_第4页
韵母声调标准教学素材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韵母声调标准教学素材汇编一、引言本汇编旨在为汉语语音教学,特别是韵母与声调的标准教学提供系统性的参考素材。准确掌握韵母的发音要领和声调的高低升降,是学好汉语普通话、提升口语表达清晰度与规范性的基础。本材料力求内容专业、阐述严谨,并注重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亦可为汉语学习者提供自学辅导。二、普通话韵母教学2.1单元音韵母(单韵母)单元音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共十个。发音时,口腔形状、舌位、唇形保持不变。*a[ɑ]:发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唇形不圆。例字:啊、爸、妈、大、发。*o[o]: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形圆。例字:喔、波、摸、佛、多。*e[ɤ]: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形不扁不圆(自然展开)。例字:鹅、德、特、讷、勒。*ê[ɛ]:发音时,口半开,舌位半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单独成音节时写作“欸”。在复韵母ie、üe中作为韵腹。*i[i]:发音时,口微开,舌位高,舌头前伸,唇形扁平。例字:衣、逼、批、迷、低。*u[u]:发音时,口微开,舌位高,舌头后缩,唇形圆。例字:乌、布、普、木、度。*ü[y]:发音时,口微开,舌位高,舌头前伸,唇形圆。例字:迂、驴、区、虚、鱼。*-i(前)[ɿ]:发音时,舌尖前伸,靠近上齿背,唇形扁平。只出现在声母z、c、s后面。例字:资、疵、思。*-i(后)[ʅ]: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唇形扁平。只出现在声母zh、ch、sh、r后面。例字:知、吃、诗、日。*er[ər]:发音时,舌位中,舌头卷起来,唇形不圆。这是一个特殊韵母,不和任何声母相拼,自成音节,也可作为儿化韵的韵尾。例字:儿、耳、二。2.2复合元音韵母(复韵母)复合元音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发音时,舌位、唇形有明显的变化,由一个元音滑向另一个元音。根据主要元音(韵腹)的位置,可分为前响、中响、后响复韵母。2.2.1前响复韵母由两个元音构成,前一个元音发音响亮清晰,后一个元音发音轻短模糊。*ai[ai]:例字:爱、白、拍、买、来。*ei[ei]:例字:欸、杯、培、梅、飞。*ao[ɑu]:例字:袄、包、抛、毛、刀。*ou[ou]:例字:欧、剖、谋、兜、钩。2.2.2后响复韵母由两个元音构成,后一个元音发音响亮清晰,前一个元音发音轻短模糊,像介于声母和韵母之间的过渡音。*ia[iɑ]:例字:呀、家、恰、霞、牙。*ie[iɛ]:例字:耶、接、切、捏、列。*ua[uɑ]:例字:哇、瓜、夸、花、抓。*uo[uo]:例字:窝、多、托、罗、郭。*üe[yɛ]:例字:约、决、缺、学、月。2.2.3中响复韵母由三个元音构成,中间的元音发音响亮清晰,前后的元音发音轻短模糊。*iao[iɑu]:例字:腰、标、飘、苗、刁。*iou[iou]:例字:忧、丢、溜、求、休。(在实际发音和拼音书写中,当iou前有声母时,写作iu,如“流”liú)*uai[uai]:例字:歪、怪、快、怀、揣。*uei[uei]:例字:威、堆、推、垂、灰。(在实际发音和拼音书写中,当uei前有声母时,写作ui,如“推”tuī)2.3带鼻音韵母(鼻韵母)带鼻音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n或ng构成。发音时,由元音的发音状态向鼻音的发音状态逐渐过渡,鼻音成分逐渐增强,最后以鼻音结束。根据鼻辅音的不同,可分为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2.3.1前鼻音韵母(以-n为韵尾)*an[an]:例字:安、班、潘、曼、单。*en[ən]:例字:恩、奔、喷、门、根。*in[in]:例字:因、宾、拼、民、林。*un[uən]:例字:温、敦、吞、论、滚。(ün加声母j、q、x时,ü上两点省略,写作jun、qun、xun)*ün[yn]:例字:晕、军、群、勋、云。2.3.2后鼻音韵母(以-ng为韵尾)*ang[ɑŋ]:例字:昂、帮、旁、忙、当。*eng[əŋ]:例字:鞥、崩、烹、蒙、风。*ing[iŋ]:例字:英、兵、平、明、丁。*ong[uŋ]:例字:翁、东、通、农、工。*iong[yŋ]:例字:雍、窘、穷、兄、永。2.4韵母教学注意事项*辨音练习:重点区分容易混淆的韵母,如前鼻音与后鼻音(an/ang,en/eng,in/ing),uo/o,ie/üe等。*口型示范:教师应清晰示范每个韵母的发音口型、舌位,并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可借助镜子等辅助工具。*语境结合:将韵母教学融入具体的字词、词语和句子中,避免孤立地学习发音。*难点突破:针对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iou/uei/uen的省写规则、er韵母的特殊性等难点进行专项讲解和练习。三、普通话声调教学3.1声调的定义与作用声调是指音节发音时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mā(妈)、má(麻)、mǎ(马)、mà(骂)”,声母和韵母相同,但由于声调不同,意义也截然不同。3.2调类与调值普通话有四个基本声调,通常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习惯上也叫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每个声调都有其固定的调值。*阴平(第一声):调值55。发音高平调,起音高高一路平。例字:妈(mā)、衣(yī)、天(tiān)。*阳平(第二声):调值35。发音中升调,由中到高往上爬。例字:麻(má)、移(yí)、田(tián)。*上声(第三声):调值214。发音降升调,先降后升曲折起。例字:马(mǎ)、椅(yǐ)、舔(tiǎn)。*说明:在语流中,上声的实际发音常常会发生变化,并非总是完整的214调值。*去声(第四声):调值51。发音全降调,高起猛降到最低。例字:骂(mà)、义(yì)、电(diàn)。3.3轻声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声调,而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特殊音变现象。轻声字的调值不固定,通常取决于它前面那个字的声调。*特点:音长较短,音强较弱,调值不固定。*常见情况:*名词、代词的后缀:子(桌子、椅子)、儿(花儿、鸟儿)、们(我们、他们)。*方位词:上(墙上、桌上)、下(地下、楼下)、里(屋里、这里)。*趋向动词:来(拿来、进来)、去(拿去、出去)、过(看过、走过)。*结构助词:的(我的、红的)、地(飞快地跑)、得(好得很、跑得快)。*某些量词:个(一个人)、些(一些书)。*习惯上读轻声的双音节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朋友、明白、喜欢。3.4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现象有:3.4.1“一”的变调*单念或在词句末尾,读原调阴平55:一(yī)、第一(dìyī)。*在去声字前,读阳平35:一(yí)定、一(yí)样、一(yí)万。*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读去声51:一(yì)天、一(yì)年、一(yì)点。*在重叠动词中间,读轻声:看一(yi)看、说一(yi)说、走一(yi)走。3.4.2“不”的变调*单念或在非去声字前,读原调去声51:不(bù)、不(bù)行、不(bù)来、不(bù)好。*在去声字前,读阳平35:不(bú)是、不(bú)对、不(bú)会。*在重叠动词中间,读轻声:想不(bu)想、做不(bu)做、吃不(bu)吃。3.4.3上声的变调*上声+上声:前一个上声变读阳平35。例如:好(hǎo)友→好(háo)友,水(shuǐ)果→水(shuí)果,领(lǐng)导→领(líng)导。*例外:当两个上声字构成的词是亲属称谓或单音节名词重叠时,第一个上声字可不变调,仍读半上(21)。如:姐(jiě)姐、奶(nǎi)奶、宝(bǎo)宝。*上声+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上声变读半上,调值21。*上声+阴平:好(hǎo)天→好(hāo)天(实际调值21+55),小(xiǎo)心→小(xiāo)心。*上声+阳平:好(hǎo)人→好(háo)人(实际调值21+35),语(yǔ)言→语(yú)言。*上声+去声:好(hǎo)汉→好(hào)汉(实际调值21+51),世(shì)界→世(shì)界(此处“世”单字去声,“界”单字去声,“世”不变调,“界”保持去声)。*上声+轻声:好(hǎo)吗→好(hāo)吗(实际调值21+轻声),宝(bǎo)宝→宝(bǎo)宝(此处按亲属称谓可不变调,或变半上)。3.5声调教学注意事项*调值感知:利用五度标记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声调的高低升降。*示范模仿:教师准确、夸张的示范至关重要,引导学生仔细听辨并模仿。*对比练习:通过四声对比(如ma的四声)、易混声调对比进行练习。*结合词语和句子:在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语境中练习声调,避免孤立练习。*重视轻声和变调:轻声和变调是教学难点,需结合实例反复练习,强调其在语流中的自然性。四、教学建议与总结1.循序渐进:韵母教学应从单韵母开始,再到复韵母、鼻韵母;声调教学先掌握四声,再学习轻声和变调。2.听辨领先:语音教学中,听辨是基础。多让学生听标准发音,培养语音感知能力。3.口型舌位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发音时的口型、舌位变化,可借助图片、视频或教师的直接示范。4.反复练习:通过领读、跟读、齐读、个别读、正音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确保发音准确。5.语境化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