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登革热的病原体属于以下哪类微生物?A.细菌B.病毒C.立克次体D.寄生虫答案:B(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2.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按蚊B.库蚊C.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D.中华按蚊答案:C(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花蚊子)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他蚊种不传播)3.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突发高热(体温≥39℃)B.剧烈头痛、眼眶痛C.皮肤出现散在充血性皮疹D.腹泻伴里急后重答案:D(登革热典型症状为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腹泻非典型表现)4.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A.1-3天B.3-14天C.15-21天D.1个月以上答案:B(潜伏期一般3-14天,多数5-8天)5.以下哪类人群不属于登革热的高危人群?A.曾感染过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者B.孕妇C.婴幼儿D.长期服用抗生素者答案:D(高危人群包括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者、孕妇、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者;长期服用抗生素与登革热易感性无直接关联)6.布雷图指数(BI)是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的重要指标,其定义是?A.每百户内阳性容器数B.每100个监测容器中阳性容器数C.平均每间房内阳性容器数D.每100㎡环境中阳性容器数答案:A(布雷图指数=(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100,≥5时存在传播风险)7.登革热患者急性发热期的隔离重点是?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防蚊隔离D.接触隔离答案:C(患者血液中存在病毒,需通过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传播)8.以下哪种灭蚊方式对伊蚊成蚊效果最佳?A.清除积水(环境治理)B.投放杀幼剂(如苏云金杆菌H-14)C.室内空间喷雾(超低容量喷雾)D.安装纱窗答案:C(成蚊活跃期,室内外空间喷雾可快速降低成蚊密度;环境治理是根本,但属于长期措施)9.登革热确诊的金标准是?A.临床症状符合B.血清学检测(IgM抗体阳性)C.病毒核酸检测(RT-PCR)D.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答案:C(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为确诊金标准;血清学检测可能出现交叉反应)10.预防登革热最根本的措施是?A.接种疫苗B.防蚊灭蚊C.服用预防性药物D.增强免疫力答案:B(目前登革热疫苗(如Dengvaxia)仅适用于曾感染过的人群,普及度有限;防蚊灭蚊是最根本措施)11.登革热患者出现“警告征象”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以下不属于警告征象的是?A.持续呕吐B.嗜睡、烦躁C.尿量减少(<0.5ml/kg/h)D.体温下降后精神好转答案:D(体温下降后病情可能加重,精神好转非警告征象;警告征象包括持续呕吐、腹痛、尿量减少、黏膜出血等)12.社区开展登革热防控宣传时,重点应强调?A.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B.“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C.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D.佩戴N95口罩答案:B(清除积水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核心,其他选项不针对伊蚊孳生特点)13.以下关于登革热病毒血清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1个血清型B.有4个血清型,感染1种后可终身免疫其他型C.有4个血清型,二次感染不同型可能加重病情D.血清型差异不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答案:C(登革病毒分DENV-1至DENV-4四个血清型,感染1种后对同型有长期免疫,但对其他型仅有短暂交叉免疫,二次感染不同型可能引发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导致重症)14.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中,核心防控措施不包括?A.病例快速转运与隔离治疗B.疫点周边500米范围强化灭蚊C.对所有居民进行集体预防性服药D.开展媒介密度监测与效果评估答案:C(目前无特效预防药物,集体服药无科学依据)15.白纹伊蚊的活动高峰时间是?A.凌晨2-4点B.上午9-11点和下午3-5点C.午夜12点-凌晨2点D.全天持续活动答案:B(白纹伊蚊为日间活动蚊种,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登革热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哪些条件?A.存在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或隐性感染者B.存在伊蚊孳生环境C.人群普遍易感D.有蚊虫叮咬行为答案:ABCD(传播链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三环节,蚊虫叮咬是传播行为)2.登革热的临床分型包括?A.无症状感染B.登革热(普通型)C.登革出血热D.登革休克综合征答案:BCD(根据WHO标准,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无症状感染属于隐性感染,非临床分型)3.以下哪些场所属于伊蚊孳生的高风险环境?A.室内闲置的花盆托盘B.室外废弃的轮胎堆C.社区露天的消防水箱(未加盖)D.居民家中密封的饮用水桶答案:ABC(伊蚊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密封容器无积水不孳生)4.登革热患者的治疗原则包括?A.早期卧床休息B.使用阿司匹林退热C.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D.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生命体征答案:ACD(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禁用;需避免非甾体抗炎药)5.媒介蚊虫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A.布雷图指数(BI)B.诱蚊诱卵器指数(MOI)C.房屋指数(HI)D.成蚊密度指数(如人诱指数)答案:ABCD(均为评估蚊虫孳生和活动强度的关键指标)6.以下关于登革热疫苗的描述,正确的是?A.目前全球上市的疫苗为减毒活疫苗B.疫苗适用于所有年龄人群C.曾感染过登革病毒者接种效果优于未感染者D.接种后可完全预防所有血清型感染答案:AC(Dengvaxia为减毒活疫苗,仅推荐曾感染过的9-45岁人群接种,对未感染者可能增加重症风险;无法预防所有血清型)7.社区防控登革热时,“清积水”的具体措施包括?A.定期清理屋顶排水沟B.对闲置容器倒置或加盖C.水生植物容器每周换水并刷洗内壁D.填埋或清理废弃轮胎、瓶罐答案:ABCD(均为清除小型积水的关键措施)8.登革热的“三红征”指?A.面红B.颈红C.胸红D.眼红答案:ABC(“三红”即面、颈、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类似醉酒貌)9.以下哪些情况需警惕登革热输入性病例?A.近期有东南亚旅行史的发热患者B.来自国内登革热疫区的发热患者C.无蚊虫叮咬史但出现高热的患者D.发热前14天内无外出史的本地居民答案:AB(输入性病例指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旅居史,或接触过疫区返回人员)10.重症登革热的高危因素包括?A.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B.合并糖尿病C.年龄<1岁或>65岁D.妊娠晚期答案:ABCD(均为增加重症风险的因素)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登革热患者退热后即可解除防蚊隔离。()答案:×(退热后24-48小时内血液仍可能存在病毒,需继续防蚊隔离至病程第7天)2.伊蚊可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答案:√(伊蚊是多种虫媒病毒的共同传播媒介)3.灭蚊时,应优先处理室内成蚊,再处理室外孳生地。()答案:×(环境治理(清积水)是根本,需同步进行成蚊杀灭与孳生地清除)4.登革热患者血小板低于100×10⁹/L时需立即输注血小板。()答案:×(仅当出现出血症状或血小板<20×10⁹/L时考虑输注)5.布雷图指数>20时,提示该区域有较高的登革热暴发风险。()答案:√(BI>5为风险阈值,>20时暴发风险显著升高)6.儿童感染登革热后,因免疫系统未成熟,病情通常比成人轻。()答案:×(儿童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重症(如脑炎))7.紫外线灯可有效杀灭室内伊蚊。()答案:×(紫外线对成蚊杀灭效果差,伊蚊趋光性弱)8.登革热属于乙类传染病,发现后需24小时内网络直报。()答案:√(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登革热为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24小时)9.防蚊液中有效成分“避蚊胺(DEET)”对2个月以下婴儿安全。()答案:×(避蚊胺不推荐用于2个月以下婴儿,可用物理防蚊(如蚊帐))10.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使用无盖垃圾桶,防止积水。()答案:√(无盖垃圾桶易积累雨水,成为伊蚊孳生地)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登革热的“三级预防”策略。答案: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通过清除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健康教育等切断传播途径;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加强疫情监测,对发热患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重症;三级预防(康复与防后遗症):对重症患者进行支持治疗,预防出血、休克等并发症,促进康复。2.列举5种家庭中常见的伊蚊孳生容器,并说明处理方法。答案:常见孳生容器:①闲置花盆托盘(倒干积水,倒置或加盖);②废弃饮料瓶(清理丢弃或打孔防止积水);③水生植物容器(每周换水并刷洗内壁,避免虫卵残留);④空调冷凝水接水盘(定期清空并擦干);⑤废旧轮胎(钻孔排水或填埋)。3.登革热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答案:需立即就医的情况包括:①持续高热(>39℃超过3天);②剧烈头痛、呕吐或腹痛;③皮肤或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④尿量明显减少(成人<400ml/24h,儿童<1ml/kg/h);⑤意识改变(嗜睡、烦躁、昏迷);⑥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4.社区暴发登革热疫情时,应急处置的核心步骤有哪些?答案:核心步骤:①病例管理:快速核实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追踪密切接触者;②媒介控制:对疫点及周边500米范围进行室内外成蚊杀灭(如超低容量喷雾),同时全面清除积水,投放杀幼剂;③健康教育:通过社区宣传、入户指导等普及防蚊灭蚊知识,动员居民参与;④疫情监测:每日监测媒介密度(如布雷图指数)、新增病例数,评估防控效果;⑤风险评估:根据病例分布、媒介密度调整防控策略,必要时启动社区封闭管理。5.简述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要点。答案:鉴别要点:①传播途径:登革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流感通过呼吸道传播;②症状特点:登革热有“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出血倾向,流感以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为主;③实验室检查:登革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④流行季节:登革热多见于夏秋季(伊蚊活跃期),流感多见于冬春季。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案例:2025年8月,某市A社区报告3例登革热确诊病例,均为居住在1-3栋的居民,发病时间集中在8月5-8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调查发现:1栋楼后有废弃轮胎堆(积有雨水),2栋阳台有多个未清理的花盆托盘(有积水),3栋楼下垃圾桶未加盖(内有饮料瓶积雨水)。布雷图指数检测显示该社区BI=25。问题:1.分析该社区暴发登革热的主要原因。(8分)2.提出针对性的应急防控措施。(12分)答案:1.主要原因:①媒介孳生环境未清除:废弃轮胎、花盆托盘、未加盖垃圾桶等存在大量小型积水,为伊蚊提供孳生场所(BI=25远高于风险阈值5);②病例发现延迟:3例病例集中发病,可能因早期症状(高热)未被识别,未及时隔离,导致蚊虫叮咬传播;③居民防控意识薄弱:未主动清理家庭及公共环境积水,增加蚊虫密度。2.应急防控措施:(1)病例管理:对3例患者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追踪其发病前14天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测量体温、询问症状);(2)强化媒介控制:①环境治理:组织社区人员清理1-3栋周边废弃轮胎(钻孔排水或清运)、花盆托盘(倒干积水并倒置)、垃圾桶(加盖并每日清理),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如消防水池)投放杀幼剂(如苏云金杆菌H-14);②成蚊杀灭:对疫点及周边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