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中华文明的起源过关练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I.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
心集中,逐步形成了()
A.社会分化B.早期国家C.统治阶级D.早期城市
2.下表是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年代遗址内容
距今约5800—5000
牛河梁遗址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年
距今约5300-^1300良渚古城遗发掘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出土了玉璧、玉琮、
年址玉钺
A.远古人类的活动B.原始农业的发展
C.中华文明的起源D.动荡的春秋时期
3.良渚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
A.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玉器B.证实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C.出土了丰富的农业工具D.展示了先进的建筑技术
4.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都城遗址中,发现了彩绘龙纹陶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
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这表明()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B.手工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C.阶级分化明显国家形成D.农耕文明发达经济繁荣
5.下图是山西省褰汾县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复原物),能够共同佐证当时()
1号宫殿墓址复原后的观象台象征军权的玉钺朱书符号陶壶
A.手工业水平已较为发达B.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C.代表农耕文明最高水平D.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6.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中游、北方辽河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陶寺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各具特色,彼此间又相互影响不断交流,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D.当时出现以玉石礼器为代表的礼制
7.每年清明节,陕西省黄陵县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
之情拜谒礼祭黄帝,宣读祭文,之所以公祭黄帝,是因为()
A.黄帝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黄帝带领人们治理了水患D.黄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
8.下图所示人物因治水有功而得到民众爱戴,被禅让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
朝的建立者。“他”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
9.它与继承制、推举制完全不同,是由现任领导者自己提出,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传位给一个众人
认可的贤德之人。“它”是指()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0.下图为距今5000年左右的考古发现,它们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
山西陶寺占城遗址的朱书符号陶壶良渚古城遗址的玉琮辽宁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古代墓葬的
一种)、祭坛
A.连续性B.渐进性C.阶段性D.多元性
11.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搜集史证•探三晋魅力”的研学主题活动同学们收集了如下表文信息,并制
作成历史小档案。据此口」知,当时()
1980年山西襄汾县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盘底用红彩涂成圆面,
盘身内,红灰相间的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有似鳄鱼一样的
鳞状斑纹,口衔枝状物,十分罕见。
陶寺彩绘龙纹陶盘
A.家畜养殖兴起B.彩绘工艺高超C.农业技术革新D.陶器种类丰富
12.世界各民族都经历过自己的“英雄时代:这一时期,各氏族部落之间冲突与结盟并存。与早期中
华文明"英雄时代''直接相关的历史是()
A.炎黄联盟B.牧野之战C.铁器牛耕D.百家争鸣
13.中原地区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气候等诸多便利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较早的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
明和精神文明,由这种文明衍生的文化,则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提供了基本的
范本。这表明()
A.文化中国,皆出于豫B.中原文化,华夏之根
C.河南文化,傲视中国D.华夏诸族,民族交融
14.直观的图示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下面图示标题的是()
C.华夏族的形成D.早期国家的产生
15.相传光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推举和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
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这种推举首领的制度()
A.包含原始民主色彩B.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出现
C.体现首领世代继承D.表明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
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
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
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BADBBDAD
题号1112131415
答案BABBA
1.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
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城市初步形成的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由
于原始社会的农业和畜牧'也有了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兴建城墙、城壕、大型
水利设施,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专门从事管理,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从
而初步形成了早期城市,D项正确;原始社会分化主要表现在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与题
干反映的早期城市形成不符,排除A项;早期国家是指夏商西周,与题干反映的早期城市形成不符,
排除B项;统治阶级是指在经济上、政治上占支配地位,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与题干反映的是早
期城市形成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以可知,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牛河梁遗址和良渚古城遗址都是距今约5000年前,遗址中发现了“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
冢”和“出土了玉璧、玉琮、玉钺”这些反映了一是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祭祀礼仪,二是这一时期社会
贫富分化,己经出现了阶级分化的趋势,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贫富分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良渚古城遗址中大量出土了“玉壁、玉琮、玉钺”这些玉理器,玉璧、玉琮是祭祀权的象征,玉钺是军
事权的象征,这反映了这一时期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祭祀和军事权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
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综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这些文明社会的标志
都已经出现,由此判定该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C项正确;远古人类的活动时期主要
在旧石器时代,我国最早追溯代表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排除A项;原始农业的发展在新石器
时代,距今10000年左右出现,排除B项;动荡的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排除D项。故选
C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
期国家。良渚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证实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良渚遗址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证实了早期国家的形成,不是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玉器,排除A
项;出土了丰富的农业工具不是良渚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综上分析可
知,展示了先进的建筑技术不是良渚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根据题干“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
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篌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
化的因素''可知,陶寺遗址中的彩陶和玉器具有其它地区文化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
体性,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陶寺遗址与其它遗址中彩陶和玉器的相似性,未体现手工技艺的高超,
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阶级分化明显,排除C项;农耕文明发达经济繁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
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位于黄河流域,距今约4500―000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
天文观象台以及象征军权的玉钺、朱书符号陶壶,可知陶寺遗址建立了强制性的权力体系,己具备国
家的早期形态,D项正确;材料反映这一地区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与“手工业水平已经较为发达“
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这一地区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公共权力,不能反映该地区“出现
了明显的阶级分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农业,不能反映代表农耕文明的最高水平,不符合题
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据题干“长江下游、黄河中游、北方辽河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陶寺文化和红山文化。它
们各具特色,彼此间又相互影响不断交流,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华文明起源在多处都有出现,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因此,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
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说法过于绝对•,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排除
A项;距今约5000年前还未到夏商周时期,排除C项;题干中未涉及以玉石礼器为代表的礼制,排
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
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其中炎帝、皇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
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
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所以公祭黄帝是因为黄帝被尊崇为中化民族的人文初祖,B项正确;相传创造
了使用至今的汉字的是黄帝的手下臣子仓颉,排除A项;带领人们治理了水患的是大禹,排除C项;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黄帝是部落联盟首领,并没有建立
王朝,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曾“三过家门而
不入”,终于治水成功。他因治水有功而获得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D项正确:黄帝联合炎
帝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等,排除A项;炎管教民垦荒、种植农作物、制造陶器等,
排除B项;蚩尤是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与黄帝战于涿鹿,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由现任领导者自己提出,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传位给一个众人认可的贤德之人”
和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推举有贤德的人当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这是原始社会
中一种民主的制度,A项正确;“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
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
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卜的传承等,材料表述与世袭制无关,排除B项;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
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分封的土地上拥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分封制涉及的是土地和权力的分配,而不
是领导者的选拔,排除C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地方行政
单位,这种制度不涉及领导者的选拔和传承,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山西陶寺古城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以及辽河牛河梁遗址,这些考古发现分别
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特点。这些遗址的出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单
一,而是由多个地区、多个文化共同构成的,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D项正确;文明的连续
性是指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文化传统在不断演变中保持了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在语言、
文字、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排除A项;中华文明的渐进性主要表现在其连续性、创新性和
包容性等方面,排除B项;中华文明的阶段性是指从农业的初步发展到社会的显著分化,再到大型
都邑性城址的出现,最后到夏朝的建立和文化的辐射力,这一系列变化展示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排除C项。故选D项。
II.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红灰相间的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有似鳄鱼一样的鳞状斑纹,口衔枝状物,
十分罕见''可知,题干描述了陶寺彩绘龙纹陶盘图案的精美,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彩绘工艺,B项正确;
题干并未提及猪、牛、羊等家畜的养殖,因此家畜养殖兴起说法错误,排除A项;陶寺彩绘龙纹陶
盘属于手工业产品,与农业技术无关,排除C项;题干只叙述了彩绘龙纹陶盘这一件陶器,并未提
及其他种类的陶器,无法体现陶器种类的丰富,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据题干“与早期中华文明‘英雄时代'直接相关的历史是“和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
属于早期中华文明时期。在这一时期,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之间有冲突,后来又结盟,共同在涿鹿之
战中打败蚩尤等部落,逐渐形成华熨族,符合各氏族部落之间冲突与结盟并存的“英雄时代”特征,A
项正确;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年,晚于炎黄时期,与题干“各氏族部落之间冲突与结盟并存”不符,
排除B项;铁器牛耕,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属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变革,与各氏族部
落之间冲突与结盟并存的“英雄时代”的历史事件性质不同,排除C项;百家争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局面,众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
项。
13.B
【详解】根据题干“中原地区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气候等诸多便利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较早的形成
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和精神文明,由这种文明衍生的文化”可知,由于黄河泥沙的淤枳和气候等诸多便
利的自然条件•,中原地区较早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明,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打
下基础,表明中原文化是华夏之根,B项正确;文化中国,皆出于豫说法绝对:排除A项;题干主
要强调中原文化是华夏之根,未体现河南文化,傲视中国,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中原文化,未
涉及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由图可知,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原始部落后来走向联盟,既华夏族形成以后,光、舜、
禹时期,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所以
说图表显示了禅让制的形成,B项正确: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
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战,最后
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图示中并没有提到炎黄部落,排除A项;炎黄部落联盟
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图示中并没有提到炎黄部落,排除C项;良渚古城
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而题干中的尧、舜、禹是我国
远古传说中的人物,材料不能体现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依据材料“相传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推举和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
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推举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禅让制是史前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方式,主要通过禅让的方式推举有功的首领,这包含着原始的
民主色彩,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上的禅让制,并未涉及农业相关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
强调的是禅让制,禅让制主要追推举有功之臣,并非血缘世袭,世代继承,排除C项;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6.(1)特点:多元一体。
⑵观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论述: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
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通过对比红山文化的玉龙、良渚古城的龙首纹玉镯、陶寺古城的彩绘龙纹
陶盘等文物可知,这些文物造型各异,这表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的文明都具有
自己的独特性,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这些文物又都包含龙元素,这表明中华文明又
具有一体化格局。
总结:这些都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详解】(I)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
即文明起源的迹象”“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
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可知,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2)论述: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按照题目要求,拟定明确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材料一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分析材料二可知,红山文化的玉龙、
良渚古城的龙首纹玉镯、陶寺古城的彩绘龙纹陶盘,造型各异,这表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等地区的文明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这些文物又都包含龙
元素,这表明中华文明又具有一体化格局,因此可以拟定观点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
体的特点。
论述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考古发现,阐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多元•体特征的具体表现即可,
具体示例如下:
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
即文明起源的迹象;通过对比红山文化的玉龙、良渚古城的龙首纹玉镯、陶寺古城的彩绘龙纹陶盘等
文物可知,这些文物造型各异,这表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的文明都具有自己的
独特性,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这些文物又都包含龙元素,这表明中华文明又具有一
体化格局。
完成论述后,可以再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鸡西市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人员1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低空经济监管沙盒制度下无人机产业链协同发展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与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报告
- 家居装修设计合同(京津冀版2025)
- 2025年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自查报告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低空经济2025:跨境电商物流成本控制与时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 2025低空经济行业B2B2C市场增长率预测与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电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空中城市」无人机产业政策扶持效应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贵阳房地产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氮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学困生教学课件
- 增强CT造影剂外渗课件
-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 面砖铲除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物理试卷(甘肃卷)(空白卷)
- 隐蔽工程验收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