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_第1页
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_第2页
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_第3页
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_第4页
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依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15),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性中暑的临床类型?A.热痉挛B.热衰竭C.热射病D.日射病答案:D解析:2015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已将“日射病”纳入热射病范畴,不再单独分类,临床类型仅保留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2.某造船厂装配工,工龄8年,长期接触85-90dB(A)的稳态噪声。近期主诉耳鸣、听力下降,纯音测听显示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35dBHL,4000Hz听阈60dBHL。根据《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14),其诊断分级应为?A.观察对象B.轻度噪声聋C.中度噪声聋D.重度噪声聋答案:B解析:噪声聋分级以500Hz、1000Hz、2000Hz(语频)和3000Hz、4000Hz、6000Hz(高频)的平均听阈为依据。本例语频平均35dBHL,高频平均(3000+4000+6000Hz)需计算:假设3000Hz和6000Hz听阈分别为50dBHL和55dBHL(题目未明确时按常见值推算),则高频平均(50+60+55)/3=55dBHL。根据标准,语频平均≥25dBHL且高频平均≥40dBHL,且排除其他致聋因素,可诊断轻度噪声聋(语频26-40dBHL)。3.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白指”出现的顺序通常为?A.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B.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C.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D.无名指→小指→食指→中指答案:B解析:手臂振动病的“白指”(振动性白指)多从末节指腹开始,由小指、无名指逐渐向中指、食指发展,寒冷可诱发或加重。4.某矿井下作业工人,作业环境气压为3个大气压(303.975kPa),连续作业4小时后升井时未按规定减压。最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A.高原病B.减压病C.航空病D.手臂振动病答案:B解析: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可导致减压病,常见于潜水、隧道施工等职业;高原病为低气压暴露所致,航空病与气压变化相关但多见于飞行人员。5.依据《职业性电光性眼炎诊断标准》(GBZ19-2014),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B.接触紫外线(波长250-320nm)史+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脱落C.视力下降≥2行D.结膜充血答案:B解析:标准明确诊断需满足:明确的紫外线接触史(如电焊、紫外线灯操作),6-12小时潜伏期后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上皮点状或片状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排除其他眼疾。6.职业性高温作业分级(GBZ/T229.3-2010)中,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的测量应在作业人员操作点的哪个位置?A.呼吸带高度(1.5m)B.头部高度(1.8m)C.胸部高度(1.2m)D.脚踝高度(0.5m)答案:A解析:WBGT指数测量需在作业人员正常操作时的呼吸带高度(立位1.5m,坐位1.1m),连续测量3天,每天3次(工作开始后2小时、中间、结束前2小时)。7.某电子厂激光操作工,长期接触波长808nm的半导体激光。根据《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诊断标准》(GBZ109-2002),其最易受损伤的眼部结构是?A.角膜B.晶状体C.视网膜D.玻璃体答案:C解析:波长700-1400nm的近红外激光可透过角膜和晶状体,被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吸收,易导致视网膜光损伤;波长400-700nm的可见光激光同样主要损伤视网膜;紫外线(<400nm)主要损伤角膜,中红外(1400nm-1mm)主要损伤角膜和晶状体。8.职业性噪声聋的纯音测听检查需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多长时间进行?A.立即B.12-48小时C.3天D.1周答案:B解析:为避免“暂时性听阈位移”(TTS)的影响,需在脱离噪声环境12-48小时后进行测听,若48小时后听阈仍未恢复则考虑“永久性听阈位移”(PTS)。9.手臂振动病诊断中,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评估周围神经损伤B.检测肌肉萎缩程度C.判断血管痉挛程度D.排除中枢神经病变答案:A解析:手臂振动病可导致周围神经损害,神经-肌电图可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等,辅助判断神经损伤程度。10.职业性高原病(低气压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B.气压骤降引起气体栓塞C.寒冷诱发血管痉挛D.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答案:A解析:高原低气压环境下,吸入气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发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11.某纺织厂挡车工,工龄10年,听力检查示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5dBHL,语频(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28dBHL,无其他耳病史。根据诊断标准,应诊断为?A.观察对象B.轻度噪声聋C.中度噪声聋D.无职业性噪声聋答案:B解析:噪声聋诊断需同时满足语频平均≥25dBHL且高频平均≥40dBHL(排除其他因素)。本例语频28dBHL(≥25),高频45dBHL(≥40),符合轻度噪声聋(语频26-40dBHL)。12.职业性中暑的现场急救首要措施是?A.口服淡盐水B.转移至阴凉通风处C.物理降温(冰袋、冷水擦拭)D.静脉补液答案:B解析:中暑急救的关键是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降低体温。首先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然后进行物理降温和补液等措施。13.依据《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106-2002),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的表现是?A.红斑、脱毛B.水疱、表皮坏死C.溃疡、真皮损伤D.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答案:B解析: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度:Ⅰ度(红斑、脱毛)、Ⅱ度(水疱、表皮坏死)、Ⅲ度(溃疡、真皮或皮下组织损伤)、Ⅳ度(组织坏死、深达骨或肌肉)。14.振动工具的频率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范围是?A.1-10HzB.10-100HzC.100-1000HzD.1000Hz以上答案:B解析:10-100Hz的振动易被人体组织共振吸收,尤其是20-80Hz对手臂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最显著。15.职业性航空病(减压病)的典型症状是?A.皮肤瘙痒、丘疹B.关节肌肉疼痛(屈肢症)C.呼吸困难D.意识障碍答案:B解析:减压病最常见症状为“屈肢症”(关节肌肉疼痛,因气泡压迫神经或血管),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瘫痪)、肺损伤(咳嗽、胸痛)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职业性高温作业的类型包括?A.干热作业(高气温、低湿度、强热辐射)B.湿热作业(高气温、高湿度、低气流)C.夏季露天作业(太阳辐射+地面反射热)D.低温冷库作业答案:ABC解析: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WBGT指数≥25℃的作业,包括干热(如熔炉旁)、湿热(如印染厂)、夏季露天(如建筑工);低温冷库属于低气温作业,非高温作业。2.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包括?A.明确的职业性噪声接触史(8h等效A声级≥85dB)B.排除中耳炎、药物性耳聋等非职业因素C.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语频和高频听阈升高D.耳鸣、耳闷等主观症状答案:ABCD解析:诊断需综合接触史(累计噪声暴露量)、临床表现(症状+测听结果)、排除其他致聋因素。3.手臂振动病的诊断需与以下哪些疾病鉴别?A.雷诺病(原发性肢端动脉痉挛症)B.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C.颈椎病D.类风湿性关节炎答案:ABCD解析:需鉴别原发性血管或神经病变(如雷诺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脊柱疾病(颈椎病)及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4.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遮光号≥10)B.缩短连续操作时间C.工作场所设置屏障减少紫外线反射D.操作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答案:ABC解析:护目镜需符合GB/T3609.1-2008标准(遮光号≥10);设置屏障(如防护屏)可减少散射紫外线;缩短连续操作时间可降低累积暴露量;抗生素滴眼液为治疗用药,非预防措施。5.职业性减压病的处理原则包括?A.立即进入高压氧舱加压治疗B.保持患者静卧,避免活动加重气泡扩散C.补液维持循环D.对症处理(如止痛、止痉)答案:ABCD解析:减压病治疗关键是早期高压氧治疗(2-6小时内最佳),同时需静卧、补液及对症支持。6.职业性高温作业分级的影响因素有?A.WBGT指数B.劳动强度(能量代谢率)C.工作时间率(工作日内实际劳动时间占比)D.作业人员年龄答案:ABC解析:GBZ/T229.3-2010规定,高温作业分级根据WBGT指数、劳动强度(分为Ⅰ-Ⅳ级)和工作时间率计算,与年龄无关。7.职业性激光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A.佩戴符合波长要求的防护眼镜B.设置激光光路封闭装置(如防护罩)C.加强培训,避免直视激光束D.定期检测激光设备输出功率答案:ABCD解析:防护需从设备(封闭光路、功率控制)、个人(护目镜)、管理(培训、检测)多维度实施。8.职业性噪声作业的接触限值是?A.8h等效A声级≤85dBB.40h周等效声级≤85dBC.脉冲噪声峰值≤140dBD.每天接触时间减半,接触限值可放宽3dB答案:ABCD解析:GBZ2.2-2019规定,8h等效声级≤85dB,40h周等效≤85dB;脉冲噪声峰值≤140dB;接触时间减半,限值放宽3dB(如4h≤88dB,2h≤91dB)。9.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辅助检查包括?A.冷水复温试验(冷水浸泡后手指皮温恢复时间)B.甲襞微循环检查C.X线检查(观察骨、关节改变)D.神经-肌电图答案:ABCD解析:冷水复温试验(正常≤30分钟恢复)、甲襞微循环(血管痉挛表现)、X线(骨皮质增厚、囊性变)、神经-肌电图(神经传导异常)均为诊断常用检查。10.职业性高原病的类型包括?A.急性高原反应B.高原肺水肿C.高原脑水肿D.慢性高原病(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答案:ABCD解析:根据GBZ92-2007,高原病分为急性(反应、肺水肿、脑水肿)和慢性(心脏病、红细胞增多症、混合型)。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案例1(15分):患者张某,男,42岁,某钢铁厂铸造工,工龄15年。主诉:近2年冬季遇冷时右手小指、无名指发白,温暖后逐渐恢复,伴麻木、刺痛;近半年症状加重,左手也出现类似情况,夏季偶发。查体:双手皮肤温度偏低,手指无明显肿胀,握力正常。辅助检查:冷水复温试验(10℃水浸泡10分钟)后,右手小指复温时间45分钟,无名指40分钟;左手小指38分钟,无名指35分钟。神经-肌电图显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分别为38m/s、40m/s,正常>45m/s)。X线检查:双手掌指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职业史:长期使用风动凿岩机(振动频率20-80Hz,加速度40m/s²),未佩戴防振手套。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8分)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4分)3.提出下一步处理建议。(3分)答案:1.诊断: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中度)。诊断依据:①明确的职业性振动接触史(风动工具,频率20-80Hz,加速度≥25m/s²);②典型临床表现(双手指遇冷发白,逐渐累及双手,温暖后恢复,伴麻木刺痛);③辅助检查:冷水复温试验异常(复温时间>30分钟),神经-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排除其他疾病(X线无骨质破坏,无雷诺病等病史)。根据GBZ7-2015,中度手臂振动病表现为白指累及多数手指(≥2指),冷水复温试验异常,神经功能异常。2.鉴别疾病:①雷诺病(原发性,无振动接触史,多为女性,对称性累及手指);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血糖升高史,多伴肢体远端感觉异常);③颈椎病(神经根受压可引起手麻,但无白指表现,影像学可见颈椎病变);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吸烟男性,下肢动脉受累为主,可伴间歇性跛行)。3.处理建议:①脱离振动作业,避免寒冷暴露;②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前列腺素类、钙通道阻滞剂;营养神经:维生素B1、B12);③定期复查(每半年一次冷水复温试验、神经-肌电图);④职业禁忌证评定,调整至无振动岗位。案例2(25分):患者李某,女,35岁,某纺织厂细纱工,工龄12年。主诉:近1年听力下降,以听不清电话、他人小声说话为著,伴持续性耳鸣(高音调)。无耳痛、流脓史,未使用过耳毒性药物。职业史:工作环境8h等效A声级90dB,未佩戴耳塞。纯音测听(脱离噪声48小时后):左耳500Hz30dBHL,1000Hz35dBHL,2000Hz40dBHL,3000Hz55dBHL,4000Hz65dBHL,6000Hz60dBHL;右耳500Hz25dBHL,1000Hz30dBHL,2000Hz35dBHL,3000Hz50dBHL,4000Hz60dBHL,6000Hz55dBHL。声导抗:双耳鼓室图A型,镫骨肌反射未引出。耳内镜检查:双侧鼓膜完整,标志清晰。问题:1.计算双耳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5分)2.该患者是否符合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若符合,分级如何?(8分)3.需排除哪些非职业性因素?(6分)4.提出预防噪声聋的关键措施。(6分)答案:1.语频(500、1000、2000Hz)平均:左耳:(30+35+40)/3=35dBHL;右耳:(25+30+35)/3=30dBHL。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左耳:(55+65+60)/3=60dBHL;右耳:(50+60+55)/3=55dBHL。2.符合职业性中度噪声聋诊断。依据:①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8h等效90dB≥85dB);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A型排除传导性聋,镫骨肌反射未引出支持感音性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