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诊断医师模拟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广东中山市)_第1页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诊断医师模拟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广东中山市)_第2页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诊断医师模拟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广东中山市)_第3页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诊断医师模拟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广东中山市)_第4页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诊断医师模拟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广东中山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诊断医师模拟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广东中山市)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电子厂质检员长期接触助焊剂(主要成分为松香、乙醇胺),手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脱离工作环境后症状缓解,再次接触后复发。最可能的诊断是:A.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B.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职业性光敏性皮炎D.职业性痤疮答案:B解析: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潜伏期(首次接触后5-21天致敏),表现为接触部位或远隔部位的红斑、丘疹,脱离接触后缓解,再接触复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多无潜伏期,表现为直接接触部位的干燥、脱屑或急性红肿。本例符合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特征。2.依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GBZ20-2015),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必备诊断条件是:A.皮疹形态符合接触性皮炎表现B.有明确的职业性接触史C.斑贴试验阳性D.脱离接触后症状缓解答案:B解析:职业性皮肤病诊断需满足“职业相关性”核心条件,即明确的职业接触史与皮损发生、发展的时间关联。其他选项为支持条件,但非必备。3.某电镀工人双手背出现境界清楚的暗红斑,上覆鳞屑,伴皲裂,冬季加重,无明显瘙痒。最可能的致病物质是:A.铬酸盐溶液B.硫酸雾C.矿物油D.有机溶剂答案:A解析:铬酸盐(如重铬酸钾)可引起慢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干燥、脱屑、皲裂,好发于手背、指背等暴露部位,与电镀作业接触铬酸盐溶液的职业史吻合。4.职业性痤疮与寻常痤疮的主要鉴别点是:A.皮疹分布于面部B.有毛囊性丘疹C.存在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如矿物油、卤代烃)D.伴皮脂溢出答案:C解析:职业性痤疮需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如煤焦油、沥青、多氯联苯等),皮疹多发生于接触部位(如手背、前臂、面颈部),而寻常痤疮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如面颊、胸背),无职业接触史。5.某建筑工人双下肢胫前出现圆形溃疡,边缘整齐,底部有灰黄色坏死组织,伴疼痛。追问病史,患者长期接触湿水泥。最可能的诊断是:A.职业性皮肤溃疡B.接触性皮炎继发感染C.静脉曲张性溃疡D.糖尿病足答案:A解析:职业性皮肤溃疡(俗称“水泥疮”)多由铬、铍、砷等化合物或强碱性物质(如水泥)引起,好发于四肢远端,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有坏死组织,与长期接触湿水泥的职业史一致。6.职业性光敏性皮炎的诊断中,光斑贴试验阳性提示:A.存在光毒性反应B.存在光变应性反应C.患者对测试物质有接触过敏D.患者对紫外线敏感答案:B解析:光斑贴试验是诊断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关键检查,阳性结果(照射区出现比未照射区更明显的反应)提示光变应性机制;光毒性反应通常无需致敏期,光斑贴试验多为阴性。7.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性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A.物理因素(如摩擦、高温)B.生物因素(如真菌、寄生虫)C.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D.遗传因素(如鱼鳞病)答案:D解析:职业性皮肤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最常见)、物理(如机械刺激、紫外线)、生物(如动物皮毛、植物汁液)因素,遗传因素属于个体易感性,非直接致病因素。8.某印刷工人面部出现弥漫性灰褐色色素沉着,边界不清,无自觉症状。最可能的致病物质是:A.苯二胺B.煤焦油C.丙烯酰胺D.乙醇答案:B解析:煤焦油、沥青等多环芳烃类物质可引起职业性黑变病,表现为暴露部位(面、颈、手背)的灰褐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呈网状或斑片状,无明显炎症反应。9.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立即脱离接触B.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C.系统应用抗生素D.冷湿敷缓解渗出答案:C解析:急性期以脱离接触、清洁皮肤、对症处理为主,渗出明显时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无感染时无需系统使用抗生素。10.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3年版),职业性皮肤病不包括以下哪类?A.职业性接触性皮炎B.职业性疣赘C.药物性皮炎D.职业性角化过度答案:C解析:药物性皮炎(药疹)属于非职业性皮肤病,由药物过敏引起;职业性皮肤病需与职业接触直接相关。11.某制鞋厂工人双手指间出现浸渍、发白、糜烂,伴瘙痒。最可能的致病因素是:A.长期接触潮湿环境B.接触苯胺染料C.接触聚氨酯胶D.接触紫外线答案:A解析:长期手浸于水或潮湿环境(如制鞋、洗衣工)可引起浸渍糜烂型皮炎,表现为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继发糜烂。12.职业性痤疮的典型皮疹不包括:A.黑头粉刺B.脓疱C.囊肿D.风团答案:D解析:职业性痤疮以毛囊性丘疹、黑头/白头粉刺、脓疱为主,囊肿较少见;风团是荨麻疹的典型表现,与痤疮无关。13.诊断职业性皮肤溃疡时,最具特异性的依据是:A.溃疡发生于接触部位B.有铬、铍等化合物接触史C.溃疡边缘隆起呈“鸟眼状”D.组织病理显示坏死性炎症答案:B解析:职业性皮肤溃疡需明确接触铬酸盐、铍盐等致病物质,其他选项为支持表现,但非特异性。14.某化工厂工人面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伴灼热感,日晒后加重,脱离工作环境2周后未完全消退。最可能的诊断是:A.职业性光毒性皮炎B.职业性光变应性皮炎C.多形性日光疹D.接触性皮炎答案:B解析:光变应性皮炎有潜伏期(首次接触后数天至数月致敏),皮疹可超出照射范围,脱离接触后消退较慢;光毒性皮炎无潜伏期,皮疹局限于照射部位,消退较快。15.职业性皮肤病报告的法定时限是:A.诊断后24小时内B.诊断后3个工作日内C.诊断后15个工作日内D.诊断后30个自然日内答案:B解析: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在作出诊断后3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16.以下哪项是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的鉴别要点?A.家族过敏史B.皮疹对称性C.血清IgE水平D.职业接触史答案:D解析:特应性皮炎有家族过敏史、慢性反复发作史,无明确职业接触史;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核心是职业接触与皮损的时间关联。17.某五金抛光工前臂出现多发性角化性丘疹,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最可能的诊断是:A.职业性角化过度B.扁平疣C.寻常疣D.脂溢性角化病答案:A解析:长期机械摩擦(如抛光、搬运)或接触矿物油可引起职业性角化过度,表现为接触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角化性丘疹,无病毒性疣的乳头瘤样增生。18.职业性黑变病的组织病理特征是:A.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B.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色素失禁C.角质层增厚,颗粒层增生D.毛囊角栓,皮脂腺萎缩答案:B解析:职业性黑变病病理显示表皮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大量噬色素细胞(色素失禁),与慢性炎症后色素沉着一致。19.某皮革处理工双手背出现干燥、脱屑,伴皲裂,冬季加重,无明显瘙痒。最可能的致病物质是:A.铬鞣剂(重铬酸钾)B.甲醛C.苯胺D.矿物油答案:A解析:皮革加工中使用的铬鞣剂(重铬酸钾)属于强刺激性化学物,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干燥、脱屑、皲裂,无明显瘙痒或仅有轻度不适。20.职业性皮肤病诊断的核心原则是:A.排除非职业性皮肤病B.临床表现符合C.职业接触史与皮损的时间关联D.实验室检查支持答案:C解析:诊断需确认“职业相关性”,即皮损的发生、发展与职业接触在时间上有密切关联(如接触后发病,脱离后缓解,再接触复发),这是区别于非职业性皮肤病的关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致病因素包括:A.硫酸(强酸)B.镍盐(金属盐)C.紫外线(物理因素)D.芒果汁(植物汁液)答案:ABD解析:接触性皮炎的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性(如酸、金属盐)、生物性(如植物汁液);紫外线引起的是光敏性皮炎,不属于接触性皮炎范畴。2.职业性痤疮的诊断依据包括:A.有矿物油、卤代烃接触史B.皮疹以毛囊性丘疹、粉刺为主C.好发于面颈部、手背等接触部位D.组织病理显示毛囊角栓、皮脂腺增生答案:ABCD解析:职业性痤疮需结合接触史、皮疹形态(毛囊性损害)、好发部位及病理表现综合判断。3.职业性皮肤溃疡的处理原则包括:A.立即脱离接触B.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C.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D.手术切除溃疡答案:AB解析:皮肤溃疡处理以脱离接触、清洁创面、预防感染为主;无严重炎症时无需系统用激素,手术切除仅用于长期不愈或疑似癌变者。4.职业性光敏性皮炎需与以下哪些疾病鉴别?A.多形性日光疹B.盘状红斑狼疮C.接触性皮炎(非光感性)D.药疹(光毒性)答案:ABCD解析:需与所有以曝光部位皮疹为表现的皮肤病鉴别,包括非职业性光敏性疾病(如多形性日光疹)、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其他接触性皮炎及药物引起的光毒性反应。5.职业性黑变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有:A.好发于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B.色素沉着呈灰褐色或棕褐色,网状分布C.常伴瘙痒或灼热感D.脱离接触后色素可逐渐消退答案:ABD解析:职业性黑变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瘙痒或灼热感常见于急性期,慢性期以色素沉着为主。6.以下哪些职业可能导致职业性浸渍糜烂性皮炎?A.水稻种植工(长期手浸水田)B.海鲜加工工(手浸冰水)C.建筑水泥工(接触湿水泥)D.电镀工人(接触电镀液)答案:AB解析:浸渍糜烂性皮炎主要因长期手/足浸于水或潮湿环境(如稻田、海鲜加工)引起;水泥工接触的是强碱性物质,易导致皮肤溃疡;电镀液多引起接触性皮炎。7.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A.斑贴试验B.光斑贴试验(怀疑光感性时)C.血常规(白细胞计数)D.过敏原筛查(IgE检测)答案:AB解析:斑贴试验用于检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致敏原;光斑贴试验用于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血常规和IgE检测对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无特异性。8.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直接接触B.佩戴防护手套、口罩C.工作后及时清洁皮肤D.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岗前皮肤检查答案:ABCD解析:一级预防(工艺改进)、二级预防(个人防护、清洁)、三级预防(岗前筛查)均为职业性皮肤病的重要预防措施。9.以下哪些属于职业性皮肤病的范畴?A.油彩皮炎(戏剧演员)B.稻农皮炎(水稻种植工)C.理发师指炎(理发师)D.日光性皮炎(农民)答案:ABC解析:日光性皮炎若由职业性长期日晒引起(如农民、渔民),属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若为非职业性日晒(如旅游)则不属于。10.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慢性期的表现包括:A.皮肤干燥、脱屑B.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纹理加深)C.水疱、大疱D.皲裂、疼痛答案:ABD解析:慢性期以皮肤屏障受损为特征,表现为干燥、脱屑、苔藓样变、皲裂;水疱、大疱是急性期表现。---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1患者男性,32岁,某电子厂线路板清洗工,工龄3年。主诉:双手背红斑、丘疹伴瘙痒2周,加重3天。患者2周前更换清洗溶剂(原用乙醇,现用异丙醇+苯系物混合液)后出现手背红斑,自行外用“皮炎平”(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后稍缓解,但3天前加班接触溶剂时间延长后,皮疹扩大至前臂,伴明显瘙痒、灼热感。查体:双手背、前臂伸侧可见境界清楚的红斑,上有密集丘疹,部分融合,无渗液,皮肤温度稍高。既往体健,无过敏史。问题:1.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3.进一步检查及处理原则?答案:1.诊断: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度)。依据:①明确职业接触史(接触异丙醇+苯系物混合液);②接触新溶剂后2周发病(符合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潜伏期);③皮疹位于接触部位(手背、前臂),境界清楚,伴瘙痒;④脱离接触后曾缓解,再接触(加班延长接触时间)后加重。2.鉴别诊断: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多无潜伏期,接触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发病,皮疹以干燥、脱屑为主,瘙痒较轻;本例有潜伏期且再接触后加重,不符合。②特应性皮炎:有家族过敏史,皮疹多对称分布于肘窝、腘窝等屈侧,无明确职业接触史;本例无过敏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可排除。③急性湿疹:皮疹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境界不清,对称分布,无职业接触史;本例境界清楚,与接触部位一致,可鉴别。3.进一步检查:①斑贴试验:检测患者对异丙醇、苯系物(如甲苯、二甲苯)的致敏性,阳性可支持变应性机制。②血常规:了解有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提示过敏反应)。③皮肤镜检查:观察皮疹形态,排除其他皮肤病(如真菌感染)。处理原则:①立即脱离接触致敏物质,更换工作岗位或调整防护措施(如佩戴丁腈手套)。②局部治疗: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2次;瘙痒明显时加用炉甘石洗剂。③系统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10mg/日)缓解瘙痒;若皮疹广泛或加重,可短期口服小剂量泼尼松(20-30mg/日,连用5-7天)。④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工作后及时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搔抓,定期复查皮肤情况。案例2患者女性,45岁,某五金厂电镀工,工龄10年。主诉:右手背溃疡1月余,疼痛明显。患者1月前操作电镀槽时手套破损,右手背接触含铬电镀液(主要成分为重铬酸钾),当时未及时清洗,次日出现红斑、水疱,自行挑破后逐渐发展为溃疡。查体:右手背可见1处2cm×1.5cm圆形溃疡,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底部有灰黄色坏死组织,周围皮肤暗红,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溃疡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问题:1.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需与哪些非职业性溃疡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